点状掌跖角化病具体有哪些症状?

宝宝妈妈2023-08-15  58

掌跖点状角化病的症状是双手掌和足底弥漫性角化过度。脚跟和手掌容易皲裂。颜色为浅红色,对称分布。一般患者可同时伴有多汗症,且最严重者可引起破坏性掌跖角化病,脚趾甲和手指甲表面凹凸不平,缺乏光泽。可以选择外用抗角化药物来治疗。平时注意足部的清洁卫生,避免搔抓,每日温水泡脚。生活中要减少足部压力和局部摩擦,以免加重病情。

1、鱼鳞病:1、皮肤损害:全身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少汗干燥。病情较轻者仅为皮肤干燥发皱,出现浅表的裂纹,相继成为部分黏着性的鳞屑和白色半透明的糠秕状脱屑。典型的皮疹为白色至浅褐色的菱形或多角形屑,周边游离翘起,中央紧贴皮肤,伴有毛周角化。

2、发病特征:皮疹明显,尤以小腿伸侧为甚,四肢屈侧及皱褶部位多不累及。掌跖部纹理増多加深,角化增厚,膝、胫前及踝部常有局限性的角化过度。一般无自觉症状,冬季皮损加重时,由于躯干四肢伸侧皮肤的严重干燥而瘙痒,掌跖部位的干燥裂而疼痛,夏季减轻甚至完全消失。部分患者同时患有遗传过敏性疾病,可表现为温疹,在肘窝、腘窝部位有增厚的瘙痒性斑块。随年龄増长,病情可倾向于改善。

3、掌跖角化症: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常在婴儿期发病,初期病变为局灶性,掌跖可单独或同时受累。掌跖部对称分布弥漫性、境界清楚的黄色角化性斑块,边缘常呈淡红色,有时可伴多汗,甚至出现疼痛性大疱,但水疱不是主要特征。亦可伴有皲裂、脱屑、指节垫和甲病变。

角化损害主要发生于掌跖部,表现为:

① 点状角化型:似掌跖点状角化病,有时仅可摸到粗糙的角化点而不易看到;

② 鸡眼状角化型:为本病的典型病损,多对称分布于双侧掌跖,为鸡眼样角化突起,中央略凹陷,并常融合成片;

③ 疣状角化型:似寻常疣,但多发而对称分布,可融合成片;

④ 皮角样型;

⑤ 角化斑(丘)疹型:多发生于躯干,褐色,米粒到指甲大,表面粗糙,基底呈皮色或暗红色;⑥其它少见的类型还有汗孔角化症样、老年疣状、苔藓样、毛囊炎样及毛细血管扩张样等,同一患者可以有多种角化病变存在。

除了角化性皮损外,躯干、四肢等处还可见到色素异常改变,常为色素沉着(弥漫性褐色斑),杂有色素脱失(白斑),称为砷黑变病。特别是在脐部的五彩纸屑样色素沉着,是慢性砷中毒的典型佐证。角化病可以癌变,多为鳞癌。Fierg追踪观察了262例服用砷剂的患者,发现有40.4%发生了掌跖角化,有8%并发了皮肤癌,其中以Bowen病最多。砷剂所致的Bowen病还可合并有内脏肿瘤,Bowen病的出现平均比内脏肿瘤早6.26年。

组织象多种多样,主要有棘层肥厚型、角化过度型、网状型(腺样型)三型。所有类型均有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其特点是瘤下界平坦,并与两侧正常表皮位于一条直线上。增生的瘤组织由鳞状细胞和基底样细胞组成。

初起损害为一个或多数淡黄或浅褐色界限清楚的扁平损害,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呈天鹅绒样到轻度疣状。直径不超过1cm,以后缓慢增大、变厚,数目增多,颜色变深,呈褐色,甚至黑色疣状丘疹或斑块,直径不超过3cm,表面常附有油腻性鳞屑,故称脂溢性角化病,不少损害表面可见角栓。好发于颜面、手背、胸、背等处;除掌跖外,亦见于四肢等其它部位。通常不自行消退,呈良性经过,恶变者极少。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04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