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软硬程度依靠什么来决定?

宝宝妈妈2023-08-14  57

豆腐的软硬程度和制作工序是有很大关系的。而且有两种工艺,比较常用的是生浆工艺:1.浸泡大豆,大豆需要泡到内部没有硬芯;2.研磨大豆,研磨出来的豆浆豆渣混合物进行收集;3.将收集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过滤,留下豆浆,豆渣可以当饲料,也可以做一些豆渣饼;4.煮豆浆,煮开,充分沸腾;5.静止豆浆到85°-90°左右再去点浆,根据豆腐不同点浆所需材料也不同,北方一般为卤水,南方一般为石膏,当然点出来的豆腐软硬度也有所区别,北豆腐较硬,南豆腐较软;6.静止点浆完的豆腐脑,待豆浆充分凝固为豆腐脑后进行破碎;7.将破碎的脑花放到成型容器中进行挤压成型;8.最终形成豆腐。

纯手打,豆腐大体的软硬是根据点豆腐的材料决定的,而同种豆腐内的软硬需要根据经验,对点豆浆时候的卤水的量的控制,挤压成型时的力度有很大关系,还有豆浆的浓度,一般能磨出浓度高豆浆的豆子原来我们都用东北的,约束条件挺多的,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探索,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成功的东西。

1、决定豆腐点浆老嫩,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点豆腐的材料不同,想吃嫩豆腐可以选择用石膏点,想吃老豆腐可以用卤水或酸浆点制,豆腐因凝固剂的不同进而导致豆腐制作效果不同。

2、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点浆成分:是以盐卤为凝固剂制得的北方豆腐,质地较硬。以石膏粉为凝固剂的南方豆腐,质地比较娇嫩。以葡萄糖酸-δ-内酯为凝固剂的内酯豆腐。这种豆腐结合南北豆腐的优点,是一种新型豆腐。

“老”与“嫩”是由含水量决定的。含水量越高就越嫩。除了凝固前的固含量(当然,就是100%减去水含量啦),跟凝固剂的种类和用量关系比较大。象钙离子引发的凝固,如果固体含量低,会自动形成比较“老”的,而渗出一些水来。用葡萄糖酸内酯做凝固剂,就可以在较低的固体含量下也全部凝固。豆腐脑要更嫩,我所知道的一个办法是加一些淀粉,就可以在固体含量较低的时候也全部凝固下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042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