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精神病的因素有哪些

宝宝妈妈2023-08-11  48

精神病是一种难以医治的病,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引起精神病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会引起精神病的因素吧。

引起精神病的因素有哪些

1.精神刺激:

人的心理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个人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就出现了精神刺激,精神刺激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出现精神障碍。不管是令人愉快的良性刺激,还是使人痛苦的恶性刺激,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对人有心理影响。但一般认为,引起人们的损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的非良性刺激,容易致病。

2.个性因素:

在同样的'环境中,承受同样的精神刺激,那些心理素质较差、对精神刺激承受力低的人容易发病。通常情况下,性格内向、心胸狭窄、过份自尊的人,不与人交往、孤僻懒散的人受挫折后容易出现精神异常。

3.遗传因素:

精神病中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家属中精神病患病率比一般普通人群明显增高,而且血缘关系愈近,发病机会越高。

4.躯体因素:

感染、中毒、颅脑外伤、肿瘤、内分泌、营养障碍等均可导致精神障碍。但是精神障碍伴有躯体因素,并不完全与精神症状直接相关,有的是由躯体因素直接引起的,有些可能是躯体因素只作为一种诱因而存在的。

一、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和性格因素,性格和发病年龄。

二、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对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如心阴性精神障碍,神经症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等。是心理因素起的主导作用,但不是起病的单一致病因素。

三、社会环境因素,是指社会上和环境上心理因素的影响,精神疾病其实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疾病,只是人们对此病过于忌讳,总是不愿意因为精神疾病到医院就医。

扩展资料:

病因预防作为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我国已有多所精神卫生研究所和专家从事有关精神疾病的遗传、生理、生化、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研究。对某些病因明确或基本明确的精神疾病,已开展了病因预防。

加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调查与研究,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途径。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人群精神健康水平,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对患者开展心理治疗,宣传精神疾病知识,纠正或改善自身个性的缺陷,提高心理上应变能力,有利于康复和防止复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神疾病

1、精神刺激:人的心理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个人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就出现了精神刺激,精神刺激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出现精神障碍。不管是令人愉快的良性刺激,还是使人痛苦的恶性刺激,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对人有心理影响。但一般认为,引起人们的损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的非良性刺激,容易致病。

2、个性因素:在同样的环境中,承受同样的精神刺激,那些心理素质较差、对精神次跻身承受力低的人容易发病。通常情况下,性格内向、心胸狭窄、过分自尊的人,不与人交往、孤僻懒散的人受挫折后容易出现精神异常。

3、遗传因素:精神病中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家属中精神病患病率比

一般普通人群明显增高,而且血缘关系愈近,发病机会愈高。

4、躯体因素:感染、中毒、脑颅外伤、肿瘤、内分泌、营养障碍等均可导致精神障碍。

但应注意。精神障碍伴有躯体因素,并不完全与精神症状直接相关,有的是由躯体因素直接引起的,有些可能是躯体因素只作为一种

诱因而存在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028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