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显示只有血小板减少而其他各系血细胞均在正常范围,部分患者由于失血导致缺铁,可伴有贫血。单纯ITP者网织红细胞计数基本正常。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常血小板明显减少,中至重度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
2.外周血涂片
出现破碎红细胞应除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溶血尿毒综合征。出现的巨血小板需考虑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
3.骨髓涂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较为突出的改变是巨核细胞的核浆成熟不平衡,胞质中颗粒较少,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乏。
4.抗血小板自身抗体检测
绝大多数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和/或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M(PAIgM)升高,有时免疫球蛋白A(IgA)升高。
5.原发病相关检查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病的相关检查。
6.溶血相关检查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根据溶血的程度,可出现血浆结合珠蛋白水平降低,间接胆红素升高,血红蛋白尿等,但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阴性。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作出相应诊断。希望能帮到你
紫癜是指血液渗出血管外,在皮下、黏膜下出血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发现皮肤上出现瘀点,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一般来说,紫癜患者应检查如下项目指标。
(1)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的数量、功能与止血、凝血机制有密切关系。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为100×109/L ~ 300×109/L(10万~ 30 万/ml)。若低于80×109/L(8 万/ml),则为血小板计数不足,凝血机能发生障碍,血中红细胞易于顺破损的血管壁漏出,甚至会自发紫癜。血小板不足引起的紫癜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束臂试验: 又称为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当毒物刺激或药物过敏等发生时,毛细血管的完整状态受到破坏,其脆性或通透性增高,就会出现束臂试验阳性。试验方法是用血压计的袖带以加压的方法,暂时截断血流,持续5 ~ 10 分钟。之后于前臂屈侧皮肤划直径2.5cm的圆圈,计数圈内出血点的数目。正常男性出血点少于5 个,正常女性少于10 个。对于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的人,其紫癜多由于血管壁病变引起。
(3)血沉: 血沉的速度与血浆蛋白的量和质、血浆中脂类的量和质、红细胞的大小及多少等等有关。血沉的正常值一般低于20mm /小时。某些特殊类型的紫癜,如高球蛋白血症性紫癜、巨球蛋白血症性紫癜,均可引起血沉增快。
(4)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 此二者均为检测血中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及血小板功能的指标。凝血时间正常值为2 ~ 4 分钟(玻片法),凝血酶原时间一般大于25 秒。凝血时间的延长及凝血酶原时间的缩短多见于使用过量抗凝物质引起的紫癜,以及血小板功能降低、凝血酶原、凝血因子减少引起的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