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泵一种液体输注装置,能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一个稳定的浓度,可以帮助用更少的药物达到更好的镇痛诊治。
镇痛泵主要是针对于手术后及恶性肿瘤的用户,减轻疼痛所应用的。主要的使用方法是将一定比例的止疼药,镇静药物混合后注入泵内,通过1个压缩泵的原理,持续24小时给予静脉输注,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以及肿瘤用户的疼痛。
使用镇痛泵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间断使用,因为药物的持续作用才能使该用户止疼,效果达到最大程度的缓解,间断的给药,是可以使用户体内镇痛药物达不到浓度,镇痛效果也就比较差,因此使用镇痛泵,一定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切忌盲目的开关镇痛泵。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镇痛泵在温度23℃±2℃,大气压86kPa的环境下使用,如使用在高于此温度,低于此大气压的条件下,将会导致产品标称流量偏快,反之则偏慢,这是产品的物理性质引起的。
2、使用镇痛泵请按规定的充装容量注入药液,否则会导致产品输注的时间不准确,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3、使用时请注意泵体的高度应高于出药口。
4、产品使用必须符合医疗部门相关操作规范及相关法规的要求。
5、镇痛泵输注管路的加工材料是以DEHP增塑的聚氧乙烯塑料,据有关文献报道,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生殖系统发育不良及降低药物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镇痛泵
一般镇痛泵都是护士开启了以后自动缓慢的在走药的。如果想关闭的话有一个蓝色的卡子把管子卡住就可以了。一般你说的那个按着15秒是在实在痛的忍受不住的时候可以加速药物流动只要按下去就可以了。看不到药是因为镇痛泵特殊的材质是看不到药物流动的。
镇痛泵一种液体输注装置,能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一个稳定的浓度,可以帮助用更少的药物达到更好的镇痛治疗。
通常允许病人自行按压以在持续输注量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额外输注剂量,因此治疗更加个体化,符合疼痛感觉个体化差异大的特征。 可以用于术后镇痛、癌痛、分娩镇痛等。
简介: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术后疼痛是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对手术后的疼痛只是默默忍受。其实,疼痛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药物或者工具来减轻或者达到无痛的。
疼痛这个不良刺激,可以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例如对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精神方面的改变导致烦躁不安、忧郁,继之影响到消化系统功能,体力的恢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直接和间接使 各种身体功能发生改变。
相信作为病房护士的人,也常常目睹病人被疼痛折磨时痛苦的样子。镇痛泵就是控制疼痛的一种工具。
1.镇痛泵是什么?工作原理是什么?镇痛泵是一个小的机械装置, 这个机械装置可以持续和间断输注药物,镇痛泵的一端接在麻醉医生为患者配制的一定量的镇痛药物上,另一端接在患者的静脉或者硬膜外导管上(也就是大家看到的背上出来的一条小细管)。
正常情况下镇痛泵里的药物会以一定的速度持续输注(比如1ml/h),以给予患者一个小剂量的基础镇痛。镇痛泵的上会有一个手柄(有的没有),当患者感到疼痛时,可以按压该手柄上的按钮,按压后镇痛泵会单次加量输注镇痛药物(比如2ml/次),以满足患者的镇痛需求。为了防止患者反复按压造成药物输注过量,麻醉医生会为镇痛泵设置一个锁定时间(比如8min),锁定时间的意义在于如果患者的两次按压时间在8min以内,第二次按压将视为无效,药物将在第一次药物输注8min后,再进行输注,以保证患者的安全。这就是患者术后镇痛的最为经典和有效的模式: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
2.镇痛泵有哪些利弊?
先说弊,镇痛泵里含有的药物多为阿片类镇痛药和一些辅助镇痛药(曲马多,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副作用也多为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为恶心呕吐,经历过手术的朋友可能深有体会,这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主诉。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一点,恶心呕吐是术后常见的反应之一,这跟好多因素有关系,比如手术方式(如腹部手术),麻醉方式(如吸入麻醉),患者本身的个体因素(如女性,非吸烟者,晕动病史等)有关系,术后镇痛泵的使用会使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增加20%,但是绝不可以说术后一旦发生恶心呕吐就是术后镇痛泵造成的。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可以先暂停一段时间的药物输注,同时加用一些止吐药即可,一般恶心呕吐反应会在两三天后消失。其他的副作用包括: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很少发生)等,高位硬膜外镇痛的患者有可能会有低血压的发生。这些副作用一般会在停止输注即可既缓解,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影响。
患者最常问的几个问题,需要跟大家澄清一下:镇痛泵会不会影响我的智商(特别患儿的家长)?不会!镇痛泵会不会影响伤口愈合啊(不知道为什么好多人会有这个疑问,这个谣言从何而起?)?不会!我会不会因为镇痛泵的使用而药物依赖啊?非常罕见,几乎为零!
再说利,术后镇痛的好处很多,首先最显而易见的是减轻了术后的疼痛程度,疼痛减轻了,患者心情也会变好,晚上睡得好,白天吃嘛嘛香。术后镇痛减轻疼痛的同时,患者自然敢于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了因为长时间卧床导致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可以帮助骨科患者尽早的进行功能训练。患者因为疼痛的减轻敢用力咳嗽咳痰,减少了术后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急性疼痛若不及时控制会转化为慢性疼痛,术后及时镇痛会减少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术后镇痛还能够促进肠道排气,减少心急缺血的发生等。综上所述,术后镇痛利远大于弊。
3.疼痛应如何分级?镇痛泵能够缓解多少疼痛?
术后疼痛的分级一般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即给患者一个标有0-10数字的尺子,0为无痛状态,10为极为疼痛状态。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将尺子拉到不同的数字处,我们根据疼痛评分对该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一个大体评估。一般来说,心胸外科、骨科手术疼痛最为强烈,我们术后随访的结果看,若不使用镇痛泵,好多患者的疼痛评分可达5分以上,甚至10分。腹部手术,泌尿外科,妇产科手术次之。镇痛泵一般会在以上这些患者使用。耳鼻喉科、眼科、阑尾炎、疝气等手术疼痛程度最轻,一般不会使用。患者在术后的几个小时内往往疼痛程度较轻(麻醉医生会在手术快结束时给予一定量的长效镇痛药,既能保证患者苏醒,又可以减少苏醒后的疼痛不适),往往当天晚上疼痛最为剧烈,随后疼痛情况会逐渐好转。所以镇痛泵一般使用时间为3天。
4.应该怎样合理使用镇痛泵?
患者最常见的一个误区是镇痛药对人体有害,即使带上了镇痛泵我也能不用就不用(不去按镇痛泵上的自控输注按钮),能忍就忍。每每有带着镇痛泵的患者,咬着牙,带着豆大汗珠跟我“炫耀”:“大夫我很疼,但是我能忍,我是个意志力强大的人”时,我们都会觉得很无奈,既然您花钱买了术后镇痛服务,为什么还要忍呢?镇痛泵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当您感觉疼痛时,就可以按压自控按钮,以减轻疼痛(理论上你可以无限次的按)。接下来的问题会是:如何按多了过量怎么办?我刚才在第一个问题中提到了,每个PCA镇痛泵都会被设定一个锁定时间,当两次按压时间太短是,第二次自动视为无效。也就是说,患者即使无限次的按,输注的量不会无限增加,最大用药量会在麻醉医生的控制之下,而这个药量对患者是安全的。正确的使用镇痛泵可以减轻至少50%的疼痛。不正确的使用效果有限。
5.我对镇痛的一点看法。
疼痛是极其不愉快的一种体验,疼痛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精神压力(大家都牙疼过吧,想想牙疼的时候你的生活状态)。疼痛门诊有大量慢性疼痛的患者,深受疼痛的折磨,有些精神状态甚至接近崩溃。但是有些观念在中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疼痛不是一种病;疼痛时能忍就忍;疼痛时能不吃药就不吃药。似乎中国人对止疼药有种天然的抗拒。这就造成好多慢性疼痛患者往往服药之后疼痛缓解,然后自行减药,减药后疼痛反复,再次加量,这种治疗效果非常有限,危害却不小。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规律、分阶梯使用镇痛药会大大增加疼痛治疗的效果。合理使用止疼药极少产生药物成瘾。
在医学比较发达的今天,疼痛仍有可能折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家必须摒除:“疼痛能忍就忍,能不吃药就不吃药”的糟粕观念,疼痛时寻求合理规范的治疗才是解决疼痛的正确途径。老教授们经常说:吗啡是上帝给予人类的最好的礼物。我们也希望人类在经受疼痛这种地狱般折磨的时候,愉快的、坦然地接受上帝的馈赠。每个麻醉科、疼痛科医生都愿意作为信使,将这份礼物送给正经受折磨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