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药是什么药?

溶栓药是什么药?,第1张

溶栓药是纤维蛋白溶解药,能激活纤溶酶,能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对已形成的血栓有溶解作用,所以称为溶栓

常见有:链激酶、尿激酶、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蛇毒溶栓酶、水蛭素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概述4 作用特点5 注意事项6 合理使用7 相关出处8 相关药品9 溶栓药中毒 9.1 临床表现9.2 实验室检查9.3 诊断9.4 治疗 10 参考资料 1 拼音

róng shuān yào

2 英文参考

thrombolytic drug

3 概述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主要生理功能是限制血液中的凝块增大和从伤口愈合处移走纤维蛋白。用溶栓药激活纤溶系统,使血栓溶解,能有效地治疗血栓栓塞症。第一代溶栓药有链激酶和尿激酶,第二代溶栓药有t-PA和scu-PA。

溶栓药是纤维蛋白溶解药,能激活纤溶酶,能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对已形成的血栓有溶解作用,所以称为溶栓药常见有:链激酶、尿激酶、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蛇毒溶栓酶。

4 作用特点

在1959年已经用链激酶(SK)治疗心肌梗死,在80年代前可供使用的溶栓药除SK外还有尿激酶(UK),80年代以来,先后有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及其突变体、TNKtPA前尿激酶(ProUK)和葡激酶(SAK)。至今所有溶栓药的基本药理都是将纤溶酶原转变纤溶酶,纤溶酶可裂解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血栓的重要成分),凝血因子Ⅴ、Ⅷ、Ⅸ、Ⅺ、Ⅻ,补体成分,生长激素等。“理想”的溶栓药应该具有下列特点:快速溶栓;对纤维蛋白特异,只作用于血栓而全身反应低;效力持久;出血危险性低;无全身性副反应,无抗原性,避免全身性纤溶;价廉等。

第一代溶栓药(SK,UK)和第二代溶栓药(rtPA)都是为了达到“理想”的溶栓药而不断研制开发出来的。第一代溶栓药SK、UK的主要缺点是易于引起全身纤溶而增加出血的危险,但费用较低,尤其UK仍在我国广泛使用。

第二代溶栓药首先是( rtPA)对纤维蛋白特异性高,因而全身性纤溶反应低,但它的费用高。近年上市的溶栓药如ProUK,TNKtPA等,在血药半衰期有了改进,可以静脉注射,不必静脉点滴。近年还开发一些嵌合体如将tPA与UK的活性中心嵌合在一起,提高了血药半衰期,一次静脉注射即可。

血栓的特点是影响溶栓效果的重要因素,血栓不同于试管内的血凝块。在体内,血栓形成后还要向结缔组织化发展,血栓对溶栓药的“易感性”取决于:血栓的大小;血栓与周围血管接触的面积;纤维蛋白交联的程度;血栓的新旧程度以及胶原与成纤维细胞渗入程度;血栓所在部位和血管性质;局部血流速度。

一般观察新溶栓药的疗效时,入选的心肌梗死患者应在发病6小时之内;而判断血栓是否溶解的金指标应该是血管造影,仅凭心电图(心肌梗死)的改善或瘫痪了的肢体活动(脑梗塞)不能肯定血栓是否溶解,只能反映局部血循环有了改善,这种改善可能是由于侧枝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的改善,而不是栓塞的血管被溶通。

目前许多通过媒体广告的一些药物都宣称有溶血栓因子,但他们没有有力的证据,这有可能使一些患者错失正确溶栓的时机。

溶栓药最大的危险是发生出血,但权衡利弊应该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的情况下,正确使用溶栓药。因为使用溶栓药后使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若能通过导管在血栓处用药。不但提高疗效,还能减少药量,全身副作用影响小,尤其是SK和UK用导管给药比静脉滴注好。

使用溶栓药时,应该测定纤维蛋白原水平、抗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指标,这对判断药物的全身反应和调整剂量都是有益的。目前我国大医院已具备测定这些指标的必要设备,只是未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5 注意事项

溶栓药是一种比较复杂和特殊的药,一般不适合在家中储备。

第一,溶栓药使用起来程序较复杂,一般需要专业的医疗设备配合。比如有的溶栓药应该由专业医生进行静脉注射,这在一般患者家里很难实现。

第二,溶栓药的用药时间有严格限制,再加上心脑血管疾病及冠心病的病情复杂,很难统一确定其使用频率和使用量。

第三,溶栓药保存方式比较特别,不仅要在低温下保存,甚至对具体温度的设定也有严格的标准,家中很难达到这样的条件。

第四,使用溶栓药有很多禁忌,不同类型的溶栓药也有不同的禁忌症,难以一概而论。

第五,溶栓药不是用过就完了,它还有很多的后续工作要做。比如测量身体各项指标是否正常,还要随时观察服药后的反应,这些都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

溶栓药不是随便就能吃的救命药。一旦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消化道及颅内出血,甚至全身出血,严重时将危及生命。

6 合理使用

溶栓药对中风病人有效,却得在第一时间施用,否则难以控制病情。此外,原本用来降胆固醇的Statin类药物,也已证实能减低心脏病患者日后中风的机率。

来自加拿大Western Ontario大学的脑科教授哈金斯基(V. Hachinski)指出,该国引进溶栓药已一年多,疗效跟1995年美国一项大型研究相若。后者的数据显示,接受溶栓药的中风病人,完全康复的占31%,较安慰剂的20%高一些。

哈金斯基教授是在日前出席第13届香港脑科学会周年学术会议上,说明溶栓药最适合在人口集中,病人又可较快到达医院的地方使用。

美国医疗界采用溶栓药治疗中风者已4年半。它能溶解阻塞脑血管的血块,在病发后3小时使用功效最大。

由于脑部组织脆弱,医生须选适合的病人施用,否则会脑出血,所以这种药物不适合俗称“爆血管”型的溢血式中风病人。

溶栓药能救人,但先决条件是快!

病人和其家属应注意,病发后立刻送病人入院,因为溶栓药在3小时内施用最有效。

7 相关出处

新编药物学

8 相关药品

阿替普酶、棓丙酯、醋硝香豆素、达肝素钠、 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量肝素钠、肝素钙、 肝素钠、枸橼酸钠、华法林钠、尿激酶、 输血用复方枸橼酸钠、输血用枸橼酸钠、双香豆素、盐酸沙格雷酯、 蚓激酶、重组链激酶

9 溶栓药中毒

临床常用溶栓药包括[1]:

1.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商品名或别名为雅缔法斯、栓体舒。本品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催化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而发挥血栓溶解作用。本品静脉点滴常用量50~100mg,不超过150mg,在3h内缓慢滴注完成。

2.尿激酶(UK)本品是纤溶酶原激活剂,一种蛋白水解酶,无抗原性,能直接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因而可溶解血栓;同样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原,出现全身性纤溶亢进。目前本品多从人尿液中分离,或从肾组织培养液中制取。静脉滴注后半衰期约为15min,约50%被肾脏清除,其余从肝脏分解。

3.链激酶(SK)商品名或别名为溶栓酶、链球菌激酶,本品是从C族β溶血链球菌制取的一种不具酶活性、而有抗原性的蛋白质,是一种外源性纤溶系统激活剂,与纤溶酶原前激活物形成复合物,催化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而发挥血栓溶解作用;同时降解纤维蛋白原、FV及Ⅷ,产生全身性纤维蛋白原溶解症。

此类药物均为纤维蛋白溶解药,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也用于治疗肺栓塞、脑血管栓塞、末梢动脉和静脉栓塞及其他血栓性疾病。应用过量者或有活动性出血者应用,可致中毒而大量出血。

9.1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出血,可有静脉穿刺部位、伤口及鼻出血、血尿,有时皮肤或黏膜出血,严重者内脏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可危及生命。可有过敏反应,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面部潮红、眼睑水肿、荨麻疹等,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冠状动脉灌注时可有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频繁室性期前收缩。[2]

9.2 实验室检查

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出血时间等凝血时间指标延长。[3]

9.3 诊断

溶栓药中毒的诊断要点为[3]:

1.病史,有明确用药史。

2.具备出血等中毒的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支持。

9.4 治疗

溶栓药中毒的治疗要点为[3]:

1.发生出血反应者,应立即停药。

2.局部出血可在出血局部压迫止血。

3.严重全身性出血,可应用6氨基己酸或氨甲苯酸等抗纤溶药物治疗。

4.必要时输新鲜血浆、冷沉淀物、纤维蛋白原和新鲜血。

5.抗过敏治疗。

问题一:如何选择溶栓药物和用药方案 1 溶栓药物的分类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溶栓治疗药物可据其上市的先后和药物的特点分为三代。1.1 第一代溶栓药物(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不具有纤维蛋白特异性,可导致系统性纤维蛋白(原)降解,易出现出血并发症,血管开通率偏低。主要产品包括尿激酶(UK)和链激酶(SK)。UK 无抗原性和过敏反应。SK 有一定抗原性,健康人群中多数可检测出SK 抗体,临床应用时需要有一个负荷剂量来中和体内抗体,余药才能发挥作用,剂量较难掌握,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1.2 第二代溶栓药物( 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阿替普酶(rt-PA)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重组t-PA.对纤维蛋白具有特异性的亲和力,故可选择性地激活血凝块中的纤溶酶原,使阿替普酶具有较强的局部溶栓作用。阿替普酶无抗原性,但由于半衰期短,需要持续静脉给药。乙酰化纤溶酶原- 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是人工制备的乙酰化纤溶酶原和链激酶的复合物,虽然链激酶没有纤维蛋白特异性,但复合物中的纤溶酶原能够选择性地与纤维蛋白结合,因此APSAC 可发挥局部溶栓作用而不产生全身纤溶亢进,临床出血较少。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亦称前尿激酶,与纤溶酶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而纤溶酶原对纤维蛋白具有高度亲和力,scu-PA通过纤溶酶原间接获得纤维蛋白特异性,scu-PA无抗原性,无过敏反应。1.3 第三代溶栓药物(阿替普酶突变体) 替奈普酶(TNK-tPA):是t-PA 的突变体,血浆清除呈双相性,起初半衰期为20 ~ 24 min,终末半衰期为90 ~ 130 min,临床上可单次静脉推注给药。TNK-tPA 对纤维蛋白特异性较t-PA 强,对血凝块有较强的亲和力, 拮抗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的能力也较tPA 强。瑞替普酶(reteplase,r-PA):也是t-PA 的突变体,通过重组DNA 技术获得,结构改变的瑞替普酶继续保留了较强的纤维蛋白选择性溶栓作用,同时与肝脏上清除受体结合力降低,血浆半衰期显著延长(约11 ~ 16 min),可通过静脉推注直接给药,使用更方便。t-PA 与血栓结合较紧密,而瑞替普酶与血栓结合相对松散,该特点明显提高了瑞替普酶对血凝块的穿透力,增强了其溶栓能力。瑞替普酶是目前国内上市的唯一第三代溶栓药物。2 溶栓药物的选择和用药方案目前国内上市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和瑞替普酶。国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正在进行临床试验。2.1 尿激酶 尽管价格较低,但其再通率(尤为TIMI 3 级血流率)均明显低于阿替普酶和瑞替普酶,且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在美国已于2005 年退市,国内仍在应用。用药方案:尿激酶150 万单位(每千克体重2.2 万单位)溶于100 ml 注射用水,30 ~ 60 min 内静脉滴入。溶栓开始后12 h,皮下注射普通肝素7500 IU 或低分子量肝素,之后每12h 皮下注射一次,共3 ~ 5 天。2.2 链激酶 由于再通率不高于尿激酶,并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且价格较高,临床应用较少。用药方案:150 万单位,30 ~ 60 min 静脉滴注。2.3 阿替普酶 在国内第二代溶栓药物中临床最常用、循证医学证据最多,其90 min 再通率和出血并发症及死亡率与第三代溶栓药无明显差异,是目前临床应用经验较多,疗效较满意的溶栓药。用药方案:应根据体重调整用量,以进一步减少出血并发症。(1)90 min 加速给药法:为最常用的标准方法......>>

问题二:溶栓效果最好的药物是? 天津天士力 普佑克,国家一类生物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10178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8
下一篇2023-08-08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