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经络理疗功效

宝宝妈妈2023-08-06  68

背部经络疏通是一种 保健 性的治疗,主要适用于感染治疗、背部 疾病 治疗等,通过背部经络疏通能治疗很多疾病。那么背部经络理疗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告诉你背部经络理疗的功效,欢迎参阅

背部 刮痧 的好处

1、调节阴阳

阴阳是 中医 理论的基本核心。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仆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等病理变化,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证候。刮痧保健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活血化瘀

人体肌肉、韧带、骨骼一旦受到损伤,在局部产生淤血,使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若瘀血不消,则疼痛不止。这时在局部或相应腧穴刮拭,可使淤血消除,新血得生,经络畅通,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这就是刮痧活血化瘀的作用。

3、 清热 消肿

根据中医治法中热则疾之的原理,通过放痧手法的刺激,使热邪疾出,以达清热之目的,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体表,最终排出体外,以清体内之瘀热、肿毒。

4、祛痰解痉,软坚散结

由痰湿所致的体表包块及风证,通过刮痧、放痧治疗,使腠理宣畅,痰热脓毒外泄,有明显的止痉散结效果。

5、扶正祛邪

刮治病变相应腧穴的皮肤,使之出现青、紫充血的痧痕,使腠理得以开启疏通,将滞于经络腧穴及相应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瘀血、火热、脓毒等各种邪气从皮毛透达于外,使经络得以疏通。

背部刮痧的方法

背部刮痧通常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方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具体方法如下:

1、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别刮拭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的经络。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刮痧板紧贴皮肤,力度均衡渗透。

4、刮膀胱经:先刮外膀胱经,后刮内膀胱经(内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1.5寸的位置,外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3寸的位置)。

5、向下斜刮肋骨缝:刮五条至六条肋缝即可(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脉为刮拭起点,刮至肋骨下为止。

每条刮拭部位都不要可以追求出痧,以所刮拭部位汗毛孔张开为宜。在背部的刮痧过程中,由于背部是人体比较大的反射区,所以在刮痧过的局部会出现痧斑黑紫的现象,这可能就是对应的脏腑功能、经络出现了问题。

猜你喜欢:

1. 背部经络理疗的功效

2. 背部推拿经络的好处

3. 全身经络排毒的好处

4. 背部经络按摩手法

5. 背部经络按摩的好处

6. 背部经络推拿对身体的好处

7. 背部经络按摩的好处有哪些

8. 背部推拿按摩的好处

脖子压力大,病症随之而来!

如果你长时间一直这样不正确的姿势的话,会压迫到神经,如果连续两个小时一个姿势不变换的话,可能还会出现紧张性的头痛;在低头的同时,还会随之影响到肺活量,对于心血管的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经常这样不仅仅只有以上的几个伤害,对于腰椎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长时间下来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当然这中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样的话,脖子是一直处于前倾的状态,对于整个人的体态都会造成影响。紧接着就会出现驼背、颈前伸等,如果你出现肩颈疼痛、筋膜炎等。

扩展资料

保养方法

1、玩手机一段时候,可以站起身来按摩脖子,能够缓解脖子僵硬。伸出手掌,轻轻的拍打脖子,也可以把手掌紧紧的贴在脖子上,进行按压。

2、站直身子做收下巴动作,此时,脖子有被拉长的感觉。在收下巴时候,下巴水平向后移动。

3、锻炼后背,这个动作在瑜伽中更加常见。跪在地毯上,双手支撑着向前。在呼吸的时候,后背开始伸张,随后吸气,进行塌腰。这样的动作,主要是避免后背,避免腰椎僵硬。

4、扩胸运动,在做广播体操的时候,有一个扩胸运动,这个时候不妨做一下。扩胸运动能够锻炼胸椎,还可以以把胸椎打开;其次,在做这个运动时候还能舒展肩部,避免肩部发生炎症。

参考资料:人民网《“低头族”颈椎如何保养?脖子运动学起来》

做背可以提升阳气,使气血通畅,强身健体;可以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老年人养好背部有助于促进代谢,防止衰老过快,保护老人的脏腑功能。

背部脊柱两旁共有53个穴位,这些穴位是联络脏腑的通路,捶打可以刺激调节脏腑功能。

人体背部有两条非常重要的经脉,督脉和膀胱经。督脉是人体的元气通道,与人的神智、精神状态有紧密的关联,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精气神,又称阳经之海,统一身阳气。

膀胱经具有调节脏腑的功能,刺激膀胱经可起到振奋五脏六腑的阳气。

拍击法:

用手掌或手的尺侧面等拍击体表的手法为拍击法。常用的有拍打法、叩击法和切击法3种手法。均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展肌筋,消除疲劳和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作用。

多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肥厚处。缓缓的拍打和叩击,常用于运动后加速消除疲劳;用力较大,频率较快,持续时间短的切击,常用于运动前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

单指或多指的叩击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009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