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止血为主要功能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这类中药因其寒、温、散、涩的特性,可分为四类。
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如咯血、鼻出血、便血、血尿、崩漏、外伤出血等。
1.凉血止血药:这类中药性寒凉,能清热凉血止血。
出血证适合血热。
2.祛瘀止血药:这种中药既能止血,又能化瘀。
适用于瘀血内阻之出血。
3.收敛止血药:这类中药有收敛作用,或炭或粘,故能收敛止血。
虚——可用寒出血或热出血。
4.温经止血药:这类中药性温,能温五脏六腑,益脾阳。
适用于脾不统血的虚寒出血证。
[类别介绍]
止血药可通过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或增强血小板功能,或加速和加强血液凝固过程,或抑制血块溶解过程而产生止血作用。
近十年来,以蛇毒中提取的止血酶为主要成分的生化止血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临床治疗出血性疾病或出血状态的主流药物。
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止血药有20多种,根据作用于凝血机制的环节不同,可分为四大类。
凝血因子活性剂:通过影响某些凝血因子,促进或恢复凝血过程而止血。
代表药物有血凝素、去氨加压素、维生素K1、维生素K3、维生素K4、醋酸甘氨酸乙二胺等。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受损毛细血管末端收缩止血。
代表药物有卡巴氯和卡络磺钠。
抗纤溶药物: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剂,使纤溶酶原不能被激活,从而抑制纤溶。
代表药物有氨基己酸、氨基甲苯甲酸、氨甲环酸、抑肽酶等。
其中6-氨基己酸因其作用强度弱、维持时间短、副作用多而较少使用。
这类药物对一般慢性出血效果较好,对癌症出血和创伤性出血效果较差。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和腹泻。
患者使用时要慎重选择。必须明确存在纤溶亢进,否则会把出血性疾病变成致命的血栓形成。
对老年病人要特别小心。
有血栓形成倾向和栓塞血管史者禁用。
其他外用止血剂:可吸收伤口止血封闭剂、明胶海绵、可吸收止血丝、黄连素、云南白药、止血粉8号、止血消炎膏等。
根据药理作用的分类,药物按来源属性可分为化学药品(如维生素K系列)、生物制品(如血凝酶)和其他制品。生物制品占很大份额,剂型多为冻干粉。
据中国药学会统计,我国医院用止血药物市场规模已达15亿元/年左右,年均增长率为4.59%,基本保持了稳定的用药水平。约有200家企业的产品参与了止血药物的市场竞争。
2004年,根据国内16家抽样医院止血药物的销售金额,估算出血凝酶的份额为33%,抑肽酶为15%,氨甲环酸为16%,凝血酶原复合物为7%,其余为凝血酶、人纤维蛋白原、氨基甲苯甲酸等。
[边肖评论]
一些中草药也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如云南白药、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芨、紫草、茜草和白茅根等。
局部外用的止血药有明胶海绵和止血棉(由安络血、药用明胶、依他酸二钠和甲醛等经严密消毒后制成),对创面渗血和牙龈及鼻出血有较好疗效。
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用于止血的中药一般分为凉血止血药、收涩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和温经止血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