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微生物基础知识

化妆品微生物基础知识,第1张

化妆品微生物污染

(一)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来源

1、生产过程污染(从原料到产品)

又称一次污染,化妆品的原料污染是一次污染的最大原因。极易受微生物污染的原料为天然的动植物成分及其提取物,如从动物内脏和组织提取的明胶、胎盘提取液,中草药中的当归、芦荟、人参及其提取液等。这些原料来源于自然且营养成分丰富,极易受外界微生物污染。被微生物污染可能性大的其它原料有:增稠剂、天然胶质、粉体、离子交换水、表面活性剂等。其中特别应注意的是水,化妆品生产中主要是采用离子交换水,由于除去了活性氯,易被细菌污染。

2、设备、生产用具污染

如储存罐、搅拌器、研磨机、灌装设备等,都可能积聚微生物。

3、生产环境中受到污染

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由于地面的尘埃飞扬进入空气中;此外人的生产及日常活动,可使大量微生物进入空气中。

(1)厂房空气:厂房空气中有相当数量的耐干燥的细菌、酵母菌及霉菌孢子,从空气中可分离到芽胞杆菌、梭状芽胞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棒状杆菌等细菌种类;还可分离到青霉、曲霉、芽枝霉、茁霉、毛霉及酵母等。

(2)生产人员:人体正常状态下带有无数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从生产人员身上带到制剂中。

(二)微生物在化妆品中的生长与繁殖

1、化妆品营养成分与微生物的关系

化妆品的原料繁多,这些成分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必需的碳源、氮源和矿物质。

2、化妆品中的水分与微生物的关系

水分是决定微生物能否生长和影响生长速度的决定因素。水又是化妆品生产的重要原料,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多种化妆品如膏霜、奶液和香波等都含有相当比例的水分,有利于微生物生长。

3、化妆品的酸碱度、湿度等与微生物的关系

细菌适宜在中性及微碱性(pH6-8)条件下生长,霉菌适宜在中性及微酸性(pH4-6)条件下生长,化妆品的pH约在4-7之间,适宜微生物生长。

嗜温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40℃,37℃是大多数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多数霉菌、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和化妆品的生产、贮藏和使用的温度基本一致。

以上因素都造成了微生物能在化妆品中生存和繁衍的条件。

(三)不同种类化妆品的染菌特点

1、膏霜类(护肤类)化妆品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有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大多数为中性、微碱或微酸性,这都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调查这类化妆品微生物的污染率最高,污染的微生物种类液最多。检出率较高的有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葡萄球菌。此外尚检出有蜡样芽胞杆菌、产气克雷伯氏菌、沙门氏菌、肠杆菌属等。

2、发用类。此类化妆品不但富含水分,而且也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如水解蛋白、多元醇、维生素等。香波的主要成分烷基硫酸盐等较易繁殖绿脓杆菌等细菌与霉菌。

3、粉类。为干燥性化妆品。此类化妆品比上述二类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率低。其污染来源主要是原料。粉类化妆品中检出的抵抗力较强的需氧芽胞菌较多。

4、美容类。这类化妆品在制造过程中大多经过高温融熔,因而染菌量不应高。但此类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对人健康影响最大,特别是用于眼周围的眼部化妆品和唇膏等。一旦被至病菌污染,将会引起严重后果。

一、化妆的目的

化妆既能尊重别人又能增强信心,增添生活色彩,而化妆的最高技巧在于使原本漂亮的部分更加出色、突出,而是原本并不漂亮的部分变得漂亮起来,必须明确的是:化妆是一门艺术,化妆师并不是在创造奇迹,而是在顾客身上遭到合适的化妆方法。

二、基本化妆的工具及其作用

⑴眉钳(眉刀)--修眉毛的工具之一,用于拔除(刮除)多余的眉毛。

⑵眉剪--修眉毛的工具之一,用于修剪过长的眉毛。

⑶眉梳--状如精细的小梳,用于梳理杂乱的眉毛,也可以用于梳睫毛。

⑷眉刷--刷毛坚硬,扁平排列,用于刷眉粉等。

⑸睫毛夹--用于夹睫毛,使睫毛弯曲。

⑹眼线刷笔--尖头笔刷,形如毛笔,笔尖细而硬,用于粘取油彩或眼线液描画眼线。

⑺眼影刷笔--扁平小笔刷,用于刷影粉,另有一种海绵棒式,用于化妆眼部细微结构上的眼影。

⑻鼻影刷笔--刷笔略粗,用于刷鼻影色。

⑼腮红刷笔--刷笔毛比较软而且厚,用于刷腮红。

⑽散粉刷笔--扁平或圆形大刷笔,用于刷散粉定妆。

⑾粉扑--由海绵或绒布制成,用于扑打粉底或粉饼。

三.化妆的程序

1.修眉

2.底妆 ①上粉底 ②上粉饼

3.眼部化妆 ①眉 ②眼影 ③眼线 ④睫毛膏

4.腮红

5.嘴部化妆 ①唇线 ②唇膏

6.定妆

仪容化妆,是人体装饰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日常生活、交际礼仪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仪容化妆应包括头发的保养护理与修饰,皮肤的保养护理与化妆等内容,这里重点介绍女士面部化妆的基本知识。

化妆是生活中的一门艺术,适度而得体的化妆,可以体现女性端庄、温柔、美丽、大方的独特气质,达到巧夺天工的效果。化妆是用化妆品及艺术描绘手法来达到装扮美化自己的目的。化妆一定适当,要恰如其分,也就是说懂得化妆才能很好地掩盖人的缺点,甚至缺陷,更好地体现人的五官的优点,让人更美,充满信心,充满魅力。社交场合,得体适度的化妆,既是自尊自信的表现,又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化妆的基本步骤是:1、 洗面;2 、拍收缩水(化妆水);3、 搽营养霜;4、搽粉底;5、 第一次定妆(涂干粉);6,、修眉;7、画眉;8、 化眼影;9、鼻侧影;10,、涂腮红;11、 第二次定妆(涂干粉);12、 化眼睫毛;13、涂口红。

化妆步骤的繁简可以根据场合不同而定,比如日常工作妆,可以简略掉2、5、6、9、11步,甚至只化1 、3、12几步简略淡妆就可以。

社交场合,淡妆比浓妆艳抹效果更好,更显人的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高尚。化妆时,粉底、眼影、腮红、口红的颜色应与人的皮肤、服饰的颜色协调,才给人和谐之美感。选择粉底应考虑颜色和质感,最好选择较好质地的品牌。粉底颜色越接近肤色看上去越自然,最好还要多准备一个深色的,作为下颚、鼻梁、额头上打阴影用。选择粉底时,不要抹在手臂上,因为手臂的颜色和脸部皮肤的颜色大不相同,测试的地方最好抹在脸颊接近颈项处,利用自然的光线看看,用了粉底的脸色是否和颈部肤色配的上,如果你的粉底颜色选择正确,你的颈项是不用打粉底的,化妆品沾在衣领上不好看。质感好的粉底用后皮肤按下去有弹性,感觉不干不湿,不会长粉刺。粉底不是面具,应该要使皮肤看上去透明光滑、有光泽、健康滋润。苍白脸色的肤色,使用象牙色或粉红色的粉底;乳**皮肤用茶色或金褐色粉底;棕色皮肤肤色暗就不用太多粉底,通常使用亮光剂最佳。眼影、腮红、口红的颜色应与服饰的颜色协调。灰、白、黑色服装适合任何化妆颜色。

其他常用颜色服饰与化妆颜色的搭配:(1)蓝紫色系:适合穿深蓝、浅蓝、紫红、玫红、桃红等服装。眼影用色为棕、紫红、深紫、浅蓝色搭配。腮红用粉、粉红色,口红用紫红色系。(2)粉红色系:适合穿白、黑、灰、粉红、红等服装。眼影用色为棕、粉红、驼、橘红、灰色搭配。腮红用粉红、红色。口红用红色系。(3)棕色系:适合淡棕、深棕、土红、棕红、驼色、米色等服装。眼影用色为棕、驼、灰颜色调和搭配,腮红、口红用红色系。

胭脂刷取适量颊彩,在手背上调试浓度和上妆效果。在从太阳穴到颧骨中心、耳部中央的连接处,画圆般地涂开。

用粉底和唇膏是很多女士都会的,因为这是很直接见效的,肤白唇红。但是,光是这两样是不够的,除非你自认为很完美。一般人的面部每个部位都有需要美化的地方。有三样东西是可以锦上添花的。那就是遮瑕膏、胭脂和眼影。

遮瑕膏:自MaxFactor于1954年创制遮瑕膏后,新 科技 改良的各种有效产品陆续登场,如含抗菌、防晒、滋润成份等。

使用遮瑕膏的窍门如下:

应选用一种能配合你肤色的。

涂于瑕疵中央点上,然后由内而外地用小毛刷扫均。

如要掩饰 黑眼圈 ,可选用比肤色浅一号的遮瑕膏,由下而上轻轻涂抹。

若用以遮掩伤疤,须选用比肤色浅两号的色系。

眼影:双目是灵魂之窗,化妆时更不可忽视。注意必须经常修整眉毛,因为它会影响整个面部的轮廓。拔眉毛时必须顺著眉毛的生长方向拔起,尽量清理眼眉下的杂毛,以突出眉毛线条,并须依著眉骨的形状动手,眉尾部位则须保持纤幼。

要使稀疏的眼眉看来丰满,可利用眉扫扫上配合你头发和肤色的眼影粉,使看来自然而柔和。要简单润饰,可使用眉笔轻轻描上颜色,然后用指尖扫匀即可,为保持眉型及使看来具有光泽,可尝试在扫描好的眼眉涂上凡士林以定型,然后再涂上眼影。

深色而暗哑的眼影可用于眼帘及眼皮凸起部位以加强深度,眉骨位置则适宜用较浅的颜色。

胭脂:胭脂可以用来加强及改善双颊轮廓。无论你希望看来艳丽或 健康 自然,都必须选用一种能配合肤色的胭脂。浅色的胭脂适合一般肤色,而浓烈的色泽则较适合暗哑的肤色。

上胭脂时,应以一把大的胭脂扫旋转地把胭脂均匀扫于两颊上。紧记要耐心地把胭脂慢慢逐点扫上,切勿在同一个部位扫上大量胭脂。你也可以把胭脂轻扫在额前、鬓角、下颚等地方,使肤色看来更红润。

如想使面部轮廓更突出,可尝试于颊骨扫上胭脂粉,但要扫得均匀柔和,切勿把胭脂扫成一块长方形状,使妆容显得不自然。你亦可使用胭脂乳,那比使用粉状胭脂的效果较光滑,但缺点是较难使用。最好是用指尖先沾上一点,让手的热量使其轻轻溶化,方便涂上时容易均匀。

以上就是关于化妆品微生物基础知识全部的内容,包括:化妆品微生物基础知识、我想知道一些关于化妆的基本常识、化妆品基础知识第五篇,化妆品使用技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mama/15384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11
下一篇2023-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