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护肤品的成分表

如何看懂护肤品的成分表,第1张

一、全成分标识规定详解

1 全成分标识的成分表中,成分名称应按加入量由多到少排列。排位越靠前,表明这个成分在该化妆品中占的比重越大。例如,水是化妆品中最常使用的媒介,在许多情况下是含量最多的成分,所以它一般在成分列表的第一位。

2 因此,成分排名的先后顺序不代表它们的重要性,比如水和其他的一些物质如甘油、丁二醇等,则是常用的溶剂,他们的作用除了基本的保湿以外,更多的作用是帮助溶解化妆品中的有效成分,帮助有效成分接触到我们的皮肤或者毛发,发挥作用。很多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如水高,成分表中排位在水之后,但是它们却是发挥化妆品功效的重要因素。

另外,全成分标识中,成分加入量小于或等于1%的成分,位于加入量大于1%的成分之后,排列不按先后顺序。所以,在全成分表中,最后的几个成分之间可能并没有加入量多少的关系。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香精香料统一以香精标注在全成分表中,色素则以着色剂的编号或者中文名称标注。

二、怎样通过成分表大概了解一款化妆品?

1 己二醇通常在中间,浓度一般是05%,如果看到这个成分后可以判断其他成分的量,如果看到肽在己二醇前,这个成分表肯定假的。

2 凡是表述正规的全成分表中都存在2个重要的“参照物”,那就是防腐成分和胶质成分,而这两类成分在配方中的浓度绝对不会超过1%!所以可以以它们来作为有效成分含量的判断标准,而这个标准也尤其适用于主打植物概念的保养品。

3 如果一款产品中植物提取成分排在卡波姆、黄原胶、苯氧乙醇这些防腐剂和胶质之后,那它所起到的作用就基本可以被忽略,只能被理解是一种宣传概念或是噱头;反之,如果植物提取成分在成分表中的位置远远前于防腐剂和胶质,那添加了这个浓度植物提取成分的保养品就基本可以起到成分本身诉求的护肤作用。

大多数人在夏天都非常注重防晒这件事,但同时也会疏忽给皮肤补水保湿。其实,补水保湿工作做到位,也可以有效防止黑色素以及淡化色斑,起到亮肤的效果。所以,哪些成分可以起到补水保湿的作用呢?下面就给大家来一次补水保湿成分大科普,一起看看吧。

1、透明质酸

这个成分其实是我们俗称的“玻尿酸”,天然存在于角膜皮中,有良好的补水能力,还能有效锁水,阻止皮肤表面水分流失,给皮肤高效补水保湿。而且小分子结构还能渗入真皮层,从根源补水,提高细胞新陈代谢,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使皮肤水润有光泽,是目前最佳的水溶性保湿剂。

另外,我们在护肤品成分中,也经常看到有透明质酸钠的成分,其实它来自透明质酸,两者有相同的功效,但是相对来说,会比透明质酸更好被皮肤吸收,但也不意味着效果会比透明质酸要好。事实上,如果一款护肤产品同时含有透明质酸和透明质酸钠,对皮肤会有更明显的补水效果。

2、聚谷氨酸

如果说透明质酸是一种很强大的补水成分,那么,保湿锁水功效是透明质酸500倍的聚谷氨酸,能够更高效补水保湿,解决皮肤干燥的问题。同时还能提升皮肤的延展性,使得皮肤水润柔软。不仅如此,聚谷氨酸对纤维芽细胞等的活性有很好的促进,具有活肤作用。而且,聚谷氨酸在一定程度上,对皮肤还有美白亮肤的作用。

3、水解胶原

水解胶原是胶原蛋白经过酶水解而成的,也更容易被皮肤吸收。同时,水解胶原含有亲水性的天然保湿因子,能够强劲补水锁水,维持皮肤水润和柔软的弹性状态。另外,水解胶原在大部分保湿成分中,其保湿性相当不错,所以使用含有这类成分的护肤品,也能够保持皮肤的含水量,keep住皮肤莹润的光泽感。

除此之外,水解胶原成分被皮肤吸收之后,能够起到缩小皮肤毛孔、紧致皮肤的效果。加上水解胶原能够很好深入肌底,从根源处协助细胞制造水解胶原蛋白,促使皮肤正常生长,修复受损细胞,以及淡化细纹、舒展粗纹。由此可见,经常使用含有丰富水解胶原成分的护肤品,也会有相当好的护肤效果。

教你读懂化妆品成分表

教你读懂化妆品成分表,很多时候从护肤品成分表上就能了解到产品的真实效果。但并非专业人士是不容易分辨产品成分表的。下面我分享教你读懂化妆品成分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你读懂化妆品成分表1

一、有效成分的配比

自从全成分标注问世以来,很多人都在问--既然成分表标示了各种成分,为什么还要去专柜购买护肤品?DIY一份一模一样的不行么?

先抛开DIY的安全和售后问题不谈,仅从成分角度来分析,这个想法实施起来也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成分表只标明了具体的成分和其含量的高低,但具体的比例并没有写出来。即便中医抓药还要称个斤两,何况是高科技的护肤品?

有时候,比例的微小错误不仅让效果大大折扣,甚至会让产品失去作用。比如欧莱雅公司的麦拉宁素环技术,就是让很多成分按照规定比例混合在一起,达到阻隔UVA/B的作用。稍有差池,防晒霜就不“防晒”了。

二、作用成分的浓度

护肤品配方是门大学问,有的成分含量高低只是效果不同,比如某些植物萃取,在安全范围内,自然是含量越高效果越明显,含量低也是能够起作用的。而有些成分,比如果酸、水杨酸。却是要再ph低到一定程度才能发挥作用的。当其浓度不够的时候,不过是成分表里的花架子--中看不中用罢了。

以果酸为例,要选择浓度至少5%的果酸产品,最佳浓度介于8%到10%之间,如果产品包装上没有标明果酸的浓度,那么果酸成分应该列在成分表的最前面。同时,只有产品的ph值介于3-4之间,果酸才会有效,高于4果酸无法发挥作用,低于3又会刺激皮肤。而这些,都是成分表不能告诉你的。

三、敏感成分的含量

成分表中的成分是依据浓度的高低排列的,但是排名靠后的香料、防腐剂的含量究竟是多少,相信很多MM都很好奇。

这些成分表上体现不出来,但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的。下面我列举MG红酒亮肤焕颜面膜的成分表——去离子水、葡萄酒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水解植物蛋白、乳酸钠、咪唑烷基脲。MG贴片面膜的成分表一贯简单,最后都以防腐剂“咪唑烷基脲”结束,而这个防腐剂的含量,估计不会很低,因为面膜中所含的精华是胶水一样黏黏的质地,而咪唑烷基脲恰好就是这种质地。

四、活性成分的纯度

植物护肤当道的今天,但凡是“有头有脸”的美妆品牌,总要用些“天然成分”提高身价。然而,提取自同一种植物的成分,因为工艺的不同,纯度会有很大差别。再加上现在成分名称的规范不是很完善,也让很多商家有机可乘。同样是成分表上的“XX提取物”,有些可能是经过蒸馏、萃取等多道工艺取得的高纯度原料,有些可能只是一杯加了防腐剂的“鲜榨果汁”。

其实,不只是植物成分,一些化学成分比如透明质酸、辅酶Q10之类的也会遇到纯度不同的困扰。护肤品成分达人张丽卿曾经在专栏里提到一种变淡的鉴别方法——劣质的原料中往往有异味,需要用浓郁的香气来遮盖杂质的气味。所以,如果护肤品只有淡淡的香味,多数情况下其原料的纯度还是有保障的`。

五、产品的制作工艺

同样的配方,却做出不一样的产品,除去原料的质量,恐怕生产环境也是不能忽视的影响因素。曾经有一个选购原则在网上流传甚广:如果打开盖子,发现面霜的膏体中掺有气泡、杂物,就证明灌装设备不过关,甚至可以推测整个生产设备都不过关。观点虽难免片面,但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生产设备的重要性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原料的混合是否均匀,产品的分子量是否足够小,整个生产和灌装是否保证卫生……这些,成分表可体现不出来。还需要消费者依靠自身的经验作出判断。当然,安全起见,还是选择那些正规厂商的产品比较稳妥。那些“三无”产品啦,DIY啦,玩玩就好,编辑曾在淘宝上定制过一罐保湿面霜,虽然店长手工搅拌两个小时的“勇气”可嘉,但是效果嘛……估计是比不上粉碎均质机的。

教你读懂化妆品成分表2

如何看懂护肤品成分表

1、保湿类成分

透明质酸、丁二醇、甘油、牛油果树精华、尿囊素、神经酰胺等。

2、美白类成分

烟酰胺、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熊果苷、曲酸、光果甘提取物等。

3、祛痘类成分

水杨酸、杜鹃花酸、烟酰胺、葡萄糖酸锌、过氧苯甲酰等。

4、抗老类成分

烟酰胺、胜肽、玻色因、大豆异黄酮、视黄醇、氨基酸肽等。

5、常见防腐剂

苯氧乙醇、山梨酸钾、羟苯甲酯、多元醇类等,这些防腐剂一般不能超过1%。

而在防腐剂后面出现的成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对皮肤的改善效果微乎其微。

6、溶剂成分

丁二醇、丙三醇等溶剂之类的成分并没有切实改善皮肤的效果,只有辅助保湿的效果。

安全不刺激,可以完全忽略。

7、成分排序

护肤品成分的排序是按照含量从高到低依次降序排列的,成分排序越前添加量也就越多。

一般化妆品成分表排名第一的都是“水”。

8、产品组成

完整的护肤品除了添加有基础的水和水溶性成分、油和油溶性成分,还添加有功效成分(有特定功效的成分)、防腐和抗氧化成分、乳化成分(表面活性剂)以及修饰成分(香精、色素等改善颜色或气味的成分)。

1、排位越靠前,表明这个成分在该化妆品中占的比重越大

全标识的成分表中,成分名称都是按照加入量由多到少排列的。例如,水是化妆品中最常用的媒介,所以它一般都在成分变的首位。其他常用的溶剂有乙醇(酒精)、甘油、丁二醇等,也排在较前位置,它们的作用除了基本的保湿以外,更多的作用是帮助溶解化妆品中的有效成分。

很多人看到护肤品成分表中带有“乙醇”就会抵触,其实,大可不必。因为酒精也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一些不溶于水的成分必须借助酒精才能充分溶解,只要含量适中,并不会对皮肤造成危害,同时它还有收敛炎症,提升渗透的作用。但敏感肌以及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2、两个重要的“参照物”——防腐剂和角质成分

防腐剂(苯氧乙醇、山梨酸钾、羟苯甲酯、多元醇类等)和胶质成分(卡波姆、黄原胶等)在配方中的浓度绝对不会超过1%,也就是说,如果排在这些成分之后,那么其作用基本可以忽略,对皮肤的改善效果微乎其微。

3、质地浓稠不代表营养丰富

面膜也浓稠并不能和高营养画等号,很多时候是因添加胶质才实现的视觉假象,如卡波姆、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酸(酯)类等,这些成分能营造比较浓郁的质地外观和清爽的使用感,但事实上肌肤无益也无害。

护肤品常见成分及其功效--在哪里查询护肤品成分--成分表的排序,四步教你看懂护肤品成分表:

护肤品常见成分及其功效

保湿类

● 保湿剂

主要有甘油、透明质酸(玻尿酸)、透明质酸钠、丙二醇、丁二醇、泛醇(维生素B5)等。原理是从真皮或周围环境吸收水分到角质层中。

尤其是甘油和丁二醇,是护肤品成分中最为常见的保湿剂之一,保湿性能极强,也非常便宜。

● 柔润剂

主要成分有霍霍巴油、角鲨烷、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可以填充皮肤的角质细胞碎片间隙,使皮肤表面光滑柔软。

其中角鲨烷非常贴近人体皮脂,刺激性低,不易致敏。用在护肤品中与皮肤的亲和性良好,有良好的皮肤渗透性,使用后不会有浮于表面的感觉,也不会太油腻。

● 封闭剂

主要有矿脂(凡士林)、羊毛脂、鲸蜡醇、矿物油(液体石蜡)、硅氧烷衍生物等。通过在皮肤表面和表层角质细胞间形成一层疏水性薄膜来阻止或延缓水分的流失,通常多数比较厚重油腻,很适合干皮星人。

抗炎修护类

● 抗炎舒缓

比如尿囊素、尿素、各种植物提取物(积雪草苷、马齿苋、红没药醇、甘草酸二钾)。主要起到抗炎、保湿、舒缓敏感等作用。

● 修护皮肤屏障

神经酰胺、胆固醇,这两者是当之无愧的“修护大师”。

这类护肤品的作用就是通过这些成分,来补充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和角质细胞之间的“水泥”,从而加固皮肤表层的“砖墙结构”,常常为湿疹、玫瑰痤疮等敏感性皮肤设计。

美白类

美白选手实在是太多啦!最常见的就是烟酰胺、熊果苷、维生素C(抗坏血酸)、377(苯乙基间苯二酚)、传明酸(氨甲环酸)、谷胱甘肽、曲酸等等。

对于不具有化学专业背景的我们来说,即使看了成分表,也不知道这些成分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较为常用的化妆品成分。

化妆品成分表的标识规律

成分表中的成分排位越靠前,表明这个成分在该化妆品中的含量越高。 例如,水是大多数化妆品中最常使用的溶剂,在许多情况下是含量最多的成分,所以它一般在成分列表的最靠前的位置。

对于在产品中含量小于或等于1%的成分,在位于加入量大于1%的成分之后,可以任意排列顺序。

需要强调的是,成分排名的先后顺序不代表它们的重要性。很多有效成分的含量可能不如水高,成分表中排位在水之后,但是它们却是化妆品发挥功效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成分类型

(1)基质类成分

这一类成分用量较大,通常是全成分列表中排在最前面的成分,如水、乙醇、矿物油、凡士林等。

(2)皮肤护理成分

保湿作用:甘油、透明质酸、泛醇、胶原蛋白水解物等;

修复角质层:神经酰胺、维生素E等;

去角质:水杨酸、果酸、溶角蛋白酶等;

抗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视黄醇、白藜芦醇、咖啡因、生育酚等;

美白:烟酰胺、维生素C衍生物、熊果苷、传明酸、酵母/水解酵母等。

(3)防腐剂

常用的有羟苯甲酯、羟苯丁酯、羟苯乙酯、羟苯异丁酯、羟苯丙酯、山梨酸钾、苯甲酸钠。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看懂护肤品的成分表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看懂护肤品的成分表、补水保湿成分是多少、教你读懂化妆品成分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mama/15381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11
下一篇2023-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