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著名的历史学家在谈到罗马的衰亡时都提到了这一点。比如,爱德华吉本在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就认为罗马衰败的原因之一是“蛮族的入侵”[3]。而奥托基弗更是在他的《古罗马风化史》中明确地提出:“罗马与外国的政治关系是造成罗马帝国灭亡的(一个)原因。”[4]但我觉得他们指出的内容并不能涵盖外部原因的全部,而仅仅只能说是外部原因的一个方面,或者更应该说是外部原因肤浅的一面。它还能延伸、深入,进一步地牵扯,甚至到内因。其中还似乎还有点辩证法的思维。因为我们知道,在罗马逐渐强大的过程中,“永远是处于战争状态,而且这些战争又永远是激烈的战争”[5]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的,正是他的战争征服了大批的比他高级或者低级的民族,占有了大片的土地,同时拥有了其经济的基础构成——奴隶,然后才开始繁荣帝国的农业和商业经济,为日后政治力量的崛起打下根基。但在这个良好作用的反面,奴隶们以及那些或是跟随奴隶或是通过其他渠道——但至少是因为战争——所带进来的另一种思想精神却给帝国的衰亡埋下了导火线和“腐化”剂,它有关暴动,亦有关思想变化,这一点我们接下来还要讲到。
讲完外部原因,与它相对应的,一般看来即是内部原因。但我认为在这两个原因之间应该还夹着另一个关于“疆土”的问题,它引自外因范畴内的对外征战,而直接影响到的却是帝国内部的某些方面。卢梭曾有一段见解很能解释罗马的这种情况,他说:“政治体的范围越大,就会导致行政层次的繁多,人民行政的负担越重;而且繁多的事物使首领不可能亲自视事,便让下属治国。这些官吏为维护公共权威,会耗尽精力,根本没有余力关心人民。……层次的繁多,(还)使人民永远见不到自己的首领,人民缺乏感情。……这样人民彼此不相识,而只靠一个至高无上的行政首脑把他们聚集起来,不仅互相缺乏联系,才智也是会被埋没,罪恶滋生。所以,一个体制过于庞大的共同体,会在自身的重压下而削弱直到破灭。……人们首先要追求一个健全有力的体制,而不是一个辽阔的领土。”[6]现在,再让我们对照罗马帝国晚期的具体症候,的确可以看出在这一方面的不足。而最后,罗马帝国的分裂或许即是他一定意义上在这个问题上的垂死挣扎,至少我们可以这样看。根据卢梭的观点,从疆土问题入口,我们直插入罗马最引以为豪的资本——辽阔国土——的弱处,可见罗马的衰亡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且是必然的,因为在其强大过程中,它早已给自己服下了灭亡的慢性毒药。
当然,不管怎么讲,内部原因永远是一个事物变化最重要的。就如阿尔诺得汤因比所说:“几乎每一个文明都是‘自杀身死’。”[7]外因再怎么作用都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起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那我们就先由帝国的政治方面入手分析其致命的内因。
记得散文大家祝勇先生说过这样一句,历史中的伟大人物是不可以讲聪慧的智者,而只能讲好运的赌徒,因为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左右历史。但我仍觉得罗马的强大是与他历史上众多伟大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们分不开的。但匆匆一览,我们又会痛心大部分伟大都集中在帝国的前期,止于奥古斯都。后期仅仅如昙花一现般出现过几个在安东尼王朝前半部分(而且和前期人物相比他们根本算不上杰出)。之后的统治阶级内部一团糟。特别是康茂德死后,一个堂堂帝国的首脑位置竟然被放到了公开兜售的地步!“从后来的历史看,(它)是招致罗马衰亡的罪魁祸首。……罗马的宫廷政变(从此)一起接着一起。”[8]再加上罗马那时侯的个人专制——它“最显著的不便就是缺乏连续不断的继承性”,“这种缺乏连贯性的后果之一,便是王室政府的变化无常。政府的计划和政策全视君主或其代理人的性格而定,因此不能有一个长期固定的目标和一贯的行动”,[9]两相叠加,国家便不堪重击,深陷入动荡。但帝国最可悲的还是那些“前仆后继”的篡位者们竟都是一些完全沉迷于权力争夺,徒有强力没有智力,荒*无道的家伙,于是帝国最上层的道德标准“急转而下,最后堕入彻底的毁灭”,[10]宫廷政变和统治阶级思想腐化堕落两者又互为动机,互相挤压推进,终于一步步把罗马帝国推向了政治的悬崖边。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其实外部原因和内部的政治原因之间也是存在着一定关系的。余秋雨曾讲过:“一切伟大从外面看是一种无可抗拒的力量,从里面看则是一种无比智慧的秩序。秩序对于周边的无序有一种强大的吸附能力和整合能力,但是无序对于秩序也有一种不小的消解能力和颠覆能力,谁胜谁负,主要看秩序能包含什么样的智慧浓度。”[11]而这里,罗马政治上的沉沦可以说必然地导致了罗马内部秩序的智慧稀薄和不再强大,而这一事实的直接后果是使得罗马由一个不可一世的征服者向受欺者转化,没落的帝国不得不遭受着蛮族的欺凌,这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讲,都是一种“可怕和可悲”[12]的景象。相对的一面也是负值累积,外部的入侵不但没有激发起统治者的励精图治,相反却更刺激了内部腐败激素的分泌,政局更加荒废了。
而此时,内部的另一个原因——经济也相伴着政治的下滑而急速地下滑着。很多历史学家都看到了这一点,奥托基弗就认为“(文明的衰亡)经济因素是很非常重要的,”(因为高级)文明完全建立在奴隶劳动之上,……然而当提比留在莱茵河停止扩张领土的战争时……劳动力十分短缺……(经济就)普遍转变为自然经济了。(而)随着奴隶贸易的消失,那些用大理石建造的光辉的城市也消失了。”[13]菲里普李拉尔夫也说“经济上,罗马最严重的经济问题是由奴隶制度和劳动力短缺所引起的”[14],根据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的说法这无异于是从基础开始毁了罗马帝国。附带说一下,还有学者比较罗马和古代中国也很有新意地得出了经济落败帝国的这一结论。他们指出“王朝已经很少对外征服,……这决不是因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和平主义’,而是源于国家公共财政和经济动员能力的薄弱,不能对外开疆拓土的结果。”[15]就像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对外扩张的终止一样,罗马帝国的生命也在疆土的边缘骤然停止。而在这一关系中,我们看到经济扮演的角色无疑是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
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水平日益提升,现在的人越来越很注重养生保健。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养生保健呢什么时候养生保健最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养生保健的十个黄金时间吧。
1、刷牙的最佳时间
饭后3分钟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时间。这时口腔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其产生的酸性物质易使牙齿受损害。
2、饮茶的最佳时间
饮茶养生的最佳时间是用餐1小时后。不少人喜欢饭后马上饮热茶,这是很不科学的,时间一长可能会诱发贫血。
3、喝牛奶的最佳时间
因牛奶含有丰富的钙,中老年人睡觉前饮用,可补偿夜间血钙的低落状态而保护骨骼。另外,牛奶具有催眠助眠作用。
4、吃水果的最佳时间
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饭前1小时。因为水果属生食,吃生食后再吃熟食,体内的白细胞就不会增多,有利于保护免疫系统。
5、美容的最佳时间
皮肤的新陈代谢在24点至次日凌晨6点最旺盛,因此晚上睡前使用化妆品进行美容护肤效果最佳,能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和保护皮肤健康的功效。
6、晒太阳的最佳时间
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4时至7时,是晒太阳的最佳时间。可增强免疫系统的抗痨和防止骨质疏松的能力。
7、洗澡的最佳时间
每天晚上睡觉前来一个温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关节松弛,血液循环加快,帮助你安然入睡。
8、散步的最佳时间
饭后45分钟至60分钟,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最大,最有利于减肥。如果在饭后两小时后再散步,效果会更好。
9、锻炼的最佳时间
傍晚锻炼最为有益。此时,人的味觉、视觉、听觉等感觉最敏感,全身协调能力最强,尤其是心律与血压都较平稳,最适宜锻炼。
10、睡眠的最佳时间
午睡最好从13点开始,这时感觉已下降,很容易入睡。晚上则以22点至23点上床为佳,人在睡后一个半小时即进入深睡状态。
科学的养生除了要选择营养有益的食物之外,还要选对养生的时间。一天有24小时,抓住养生的最佳时间段能够让养生效果翻倍,给你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让你身体越来越棒。大家可以在平时养生可根据以上十个黄金时间点来保健身体,强健体魄。
看起来我没什么大话说了提点建议吧。。
如果你钱不多最好不要在观光区买东西,大至旅游纪念品小至饮料,真的很亏的。
防晒霜和雨伞拖鞋必备
如果在海南有比较相识的朋友的话,可以选择去五指山啊尖峰岭什么的,绝对比任何一个3A景区要值得,而且花费较低。车路还可以,就是登山的时候比较困难(我去五指山的时候正好刮过台风几个大学生失踪了)。
可以住在尖峰岭山上的林业招待所,不过最好事前预定,价钱不会非常贵
其实在海南没有什么特殊的称谓忌讳(像我就不计较那么多),装得老成一点,一开价至少对半砍就行了,5折以上不考虑。
我个人推荐西线风光,但是东线海景真的很棒
如果你想饱览海南风光,推荐自驾车
相关范文:
论《三国演义》中美女与政治的关系
内容提要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诸侯与诸侯之间连年争霸,为了实现政治和军事上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美女成了统治者攻击和防御的肉器,美女在改变历史的同时,同时也造成了绝代佳丽自身的不幸遭遇。笔者从当今人们感兴趣的“美女”入手研究《三国演义》中放映的美女与政治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揭露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
关键词 《三国演义》;美女;研究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描写男性为主的长篇历史小说,根据《三国演义辞典》(巴蜀书社1989年6月份版本)的介绍,小说中共写了1200多个人物,其中有姓名可考证的大约有1000个,出现的女性却只有50人,50人中绝色美人占15人。本文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美女在《三国演义》中的生活情况。在宏观方面,一方面从美女对《三国演义》中政治、军事和外交的影响入手研究;另一方面,从《三国演义》中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的变化对美女的影响入手研究。在微观方面,分别从“门当户对”封建婚姻本质,美女的个人素质,与其他文学作品美女形象的比较来展现《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描写美女的独特性。
一、从宏观角度看美女
1、 美女对《三国演义》政治、军事的影响
三国时代的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卷入了战争,各种事情几乎都与政治色彩沾上了边。《三国演义》叙述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黄巾起义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亡接近一个世纪的政治风云。其中数名美女“以纫席为战场,以脂粉为甲胄,以盼睐为戈矛,以颦笑为弓矢,以甘言卑词为运奇设伏”,以统治者达到政治目的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美女的介入,政治格局为之一变。
首先说貂禅。貂禅出山前,董卓权势熏天,不可一世,鸩酒杀少帝,白练绞唐妃,奸*宫女,夜宿龙床。汉献帝完全成了他的傀儡,自号“尚父”,兄弟宗族皆封列侯,别筑楣坞收刮钱财。对内实行残暴统治,“一日,卓出横门,百官皆送,卓留宴,适北地招安降卒数百人到。卓即命于座前,或断其手足,或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哀号之声震天,百官战栗失箸,卓饮食谈笑自若”。大臣对之都是敢怒不敢言,有敢怒敢言的丁原、伍孚、周蓖、任琼、丁管等人全都死于非命。董卓掌握军政要权,更有吕布帮助,一代枭雄曹操刺之,十七路诸侯伐之,都没有成功。司徒王允有报国之心,看穿董卓吕布二人好色,以貂禅之色离间而人。貂禅果然不负所望,成功导致父子二人反目,吕布一枪戳穿了董卓的喉咙,结束了董卓的统治。正是读书人说云: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再来说孙尚香。在刘备的众多夫人中,论对蜀国的功劳,当属孙尚香最高。刘备借了荆州不还,让有勇有谋的关羽守之,孙权千方百计想讨要回来都没有结果,最后用“美人计”——让妹妹孙尚香当诱饵引刘备入赘。眼看大耳朵沉醉温柔乡不知返之时,赵云用了诸葛亮先前给他的三个锦囊,刘备才有回家的准备。孙权知道若放刘备回家无异于放虎归山,毅然授剑于蒋钦、周泰二人,并说:“汝二人将这把剑去取吾妹与刘备头来!违令者立斩。”是孙尚香对爱情的忠贞不二,三次挡回了吴国的追兵,使刘备得以安全返回。没有她的得力相助,哪有后来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当时曹操势力如此强大,各路诸侯都被他消灭,最后只有吴蜀两国走联合路线跟他相持多年(从赤壁之战到吴蜀联合,两国虽有矛盾,但没有战争打响),但两国为什么能够联合这么多年呢?除了战略上的需要外,另一条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孙尚香的功劳。我们可以举例子对比说明:第六十一回写顾雍进计趁刘备远行,未易往还,差一军先截断川口,断其归路,后尽起东吴之兵,一鼓而下荆襄。正当孙权准备用此计时,屏风后闪出来孙尚香的亲生母亲,吴国太大喝:“进此计者可斩之!欲害吾女之命耶?”大骂孙权狼子野心而不念骨肉亲情,孙权是至孝之人,只好依着国太。而当孙尚香回国以后,孙权要对蜀国用兵就全然没有顾虑,一个小小的周善被杀都成了战争的借口,正如孙权所言:“今吾妹已归,与彼不亲,余周善之仇,如何不报!”从这两个事情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孙尚香对两国外交关系的重要性。
最后来说说甄氏。曹操大破袁绍之后,曹丕在袁绍家发现二妇人啼哭,拔剑欲斩之。忽见红光满面,发现了甄氏,身边袁绍之妻刘氏为了保全家姓名,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儿媳妇让给了别人:“非世子不能保妾家,愿献甄氏为世子执箕帚。”后家长曹操见了甄氏后,十分满意,发出:“真吾儿媳也!”的感慨,并令十八岁的曹丕纳下为妻。《三国演义》中甄氏未发一言而全家命运甚至河北命运为之一变,可见她的魅力是多么大。袁绍与曹操交战多年,自是有不共戴天之仇。袁绍战败后,按照“成者为王败者寇”的传统,袁家老小要么被杀头,要么被冲军,要么被塞到厨房当丫鬟用,曹操却没有动袁家一根毛,而是把持着怀柔政策,后来曹丕进位,甄氏还当了皇后。曹操可不是什么心胸广阔之人,当年为绝后患董妃肚子里的六个月孩子都没有留下,足见其心胸狭窄。要不是出现了甄氏,曹操必视败军之命如同草芥。
2、《三国演义》政治、军事对美女的影响
首先,政治婚姻导致了个人爱情缺失。在统治者的眼睛里,政治利益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美女只是他们的一件得力肉器:在遭遇政治危难时,美女就是防御的盾;在处于政治优势时,美女就是进攻的矛。一切围绕的政治利益转的婚姻导致了真爱的丢失。
孙尚香自是少有的痴情女子,吴国的郡主,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的择偶观念是“非天下英雄不事之”,当嫁给天下英雄刘备后,便是对刘备忠贞不二:“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当相随。”与刘备生死与共,逃回荆州,苦苦追随多年,当听闻刘备军中而亡,她望江西遥哭,投江而死。为他所忠守的爱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无所后悔。在后人看来,孙尚香俨然成了一个悲剧人物。他只不过是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已,他苦心追随的大英雄也在御驾亲征为关羽报仇时,放弃了吴蜀两国重新联合,共灭曹魏的大好时机,一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便放弃了他们的结发之恩。
貂禅与吕布,美女配英雄,所谓“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女中貂禅”刚好是般配的一对。吕布杀董卓,英雄和美女走到了一起,结局本来足够告慰人心。实际上,貂禅只不过是吕布的小妾,家中地位很低。曹操包围吕布,吕布入告貂禅,貂禅害怕吕布死后自己无所依靠,劝吕布“将军与妾做主,勿轻骑自出”。结果吕布命殒白门楼,貂禅果然成了寡妇。相传曹操念其杀董卓有功,封其为“护国圣女”,修圣女殿终日奉养。又相传貂禅后来被关羽所获,但关羽不近女色,怕她成人间祸水,把她头砍了。
赵范之嫂樊氏算是最有爱情观的人——她宁愿当寡妇也不愿意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樊氏对赵子龙一见钟情,委托小叔子赵范传达自己的择偶标准:1、文武双全,名闻天下;2、相貌堂堂,威仪出众;3、与赵范同姓——这明摆着是非要你赵云不可了。这樊氏也不是寻常角色,书中记载其“有倾国倾城之色”、“丹阳太守赵范之嫂”,然而这桩连诸葛亮都称作“此亦美事!”的婚姻却被赵子龙拒绝了:“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又道:“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便失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刘备听后发出:“子龙真丈夫也!”的感慨。我们可以看出并非赵云不喜欢大美女樊氏,也不是嫌弃人家是寡妇,而是咱们的大英雄为了忠君之事,牺牲了自己的爱情。
人类婚姻的目的,本为结二性之好,应以人的感情欲望、爱情要求为基础。然而三国美女们的婚姻都是由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任由政治利益摆布,个人意愿完全被扼杀,从而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样的悲剧是彻底的。
其次,政治关系的尔虞我诈,决定了美女们的命运悲剧。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这种政治婚姻作了精辟的论述:“在封建社会里,对于骑士和男爵,以及对于王公本身,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事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意愿。”结婚违背个人意愿倒也算了,导致命运不幸才叫大悲大惨。
貂蝉的命运传说纷纭,有的说是自刎而死,有的说曹操为笼络关羽连同赤兔马一起把她送给了关羽,关羽留下骏马却让貂禅走了。民间有不少戏剧、评书和传说述说着的貂禅命运结局都不尽如人意。倒是央视版《三国演义〉的貂禅结局,倒是最好的:紫陌红尘,西风古道,风尘恋恋,老马旧车。貂禅身着红裳,最后凝望了一眼那曾经风虎云龙的长安城,然后黯然垂下车帘。
孙尚香疼过的阿斗在即位后对先主的几位夫人也进行了封缢:皇后吴氏为皇太后,甘夫人为昭列皇后,靡夫人也被追封为皇后,但独独落下了孙尚香。论功劳,孙尚香远远在三位夫人之上,没有她刘备当年早死于乱刀之下,安能有后来进位汉中王。没有她,吴蜀两国或许早已战火不断,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究其原因,我们细读《三国演义》便可知晓:阿斗即位是章武三年,当年吴国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先主白帝托孤,正是吴国和蜀国关系发展到最低谷之时——这种情况下,孙尚香没有被封是必然的。
甄氏自被曹丕纳下为妻,深得曹丕宠爱,更兼生下曹睿,自幼聪明,夫妇俩喜欢得不行,这样的结果自是夫荣子贵,足慰人心。然而郭永之女出现后,与甄氏争宠,郭贵妃买通近臣张韬。“时丕有疾,韬乃诈称于甄夫人宫中掘得桐木偶人,上书天子年月日时,为魇镇之事”,丕大怒,遂将甄夫人赐死,立郭贵妃为后。把两个美人放在后宫争斗中是多么一件残忍的事情,洛神就此烟消云散,可悲,可怜。
吕布的女儿,当年吕布为了保住徐州,欲把女儿送到袁术处成亲,但后来曹操从中作梗,袁术父子丧命,她连夫君的面都没见着就成了望门寡。曹操女儿,当年曹操为了取河北之地,不顾“仇家不婚”之大义,许配给袁谭,后来袁谭被曹洪杀死,也成了寡妇。封建社会封疆大吏的女儿远远没有当代社会达官显贵子女般万千宠于一身,她们只是父王的一件礼物,父王有用,随时可以送给别人。
我们曾经痛声疾呼刘兰芝被婆婆强行夺走了恩爱,赵五娘被丈夫抛弃,林妹妹没有嫁给贾宝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才子佳人不得善终,唐明皇身为皇帝与杨贵妃也不得善果,却忽略了三国女子们更悲惨的命运。他们连起码的感情欲望,爱情要求都被扼杀,他们不是有情人难成眷属,而是连选择自己向往对象的权利都没有,甚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婚姻都得不到,三国统治集团政治斗争的惊滔巨浪下不可能有他们平静的婚姻生活。
二、从微观上分析美女
1、 倾城倾国的美丽佳人。
美女之所以招人喜欢是因为她们的审美价值高,《三国演义》中的美女被罗贯中放置于
英雄豪杰审美取向和群雄逐鹿的政治斗争中显得格外突出。美人不同体而皆悦于目,罗贯中刻画美人形象入木三分,寥寥数笔便使形象栩栩如生。
貂禅。《三国演义》中描述美女着墨最多的莫过于貂禅了。“闭月修花”一词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则“闭月”典故就出自貂禅。有词赞道:“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婉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王允见了貂禅以杖击地曰:“谁想天下却在汝手中耶!”;吕布见了貂禅“欣喜无限,频以目视貂禅”;董卓见了貂禅,笑曰:“真神仙中人也!”,纳貂禅后更是“为色所迷,月余不出理事”。真也难怪,人家是堂堂正正的“中国四大美女”之一。
大乔和小乔。都说这一对姐妹花漂亮,《三国演义》里面却没有具体的描述,二人之绝色有何依据?《三国志》中《吴书·周瑜传》里有这样一句“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裴松之作注,跟二乔有关的也只有一句:“桥公二女虽流离(理解为光彩焕发),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曹子建《铜雀台赋》表达了曹操的想法:“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1、孙策和周瑜对大小乔这对姐妹花是满意的;2、曹操对这对姐妹花也是很有想法,更有人曹操说曹操进攻江南只是为了夺取这对姐妹花——以曹操、孙策、周瑜之类的大英雄何愁天涯无芳草?但对这对姐妹花情有独衷,足见大小乔的魅力。
甄氏。甄氏绝对是惊艳型的女子,这点从曹氏三父子对甄氏的觊觎之心可以看出。袁绍新败,曹丕见二妇人啼哭本欲杀之,但看到甄氏的脸“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就决定做下英雄救美的事;曹操视之曰:“真吾儿妇也!”遂令曹丕纳之。如果不是甄氏美貌,曹操会让曹丕娶一个没有了依靠的寡妇,当时曹丕只有十八岁,常人父母善不肯,更何况神通广大的曹操!曹植对甄氏完全是小弟弟对神仙姐姐的崇拜了,脍炙人口的《洛神赋》直接把甄氏写成了洛水女神,通篇充满了曹植对洛神的向往和爱慕,堪称世界上最优秀的情书。
孙尚香。相比之下,《三国演义》描写孙尚香就只字没有提及其外表,但周瑜先前有言,用的是“美人计”,可见孙夫人姿色应该不会太差。还有两点是《三国演义》中其他美女所没有的:首先,孙尚香家庭背景好,孙氏家族三分天下有其一,古代女性很少有字,然而却在历史上留下全名,足见其贵重;其次,孙尚香十分尚武,闺房内“刀枪簇满,侍女皆佩剑悬刀,立于两傍另外”,足见其个性十足。第五十五回中有一句话:“玄德果然被声色所迷,全不想回荆州。”刘备可是作梦都想收复汉室江山的人物,此番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惊人之举,全仗孙尚香的美丽姿色。
步夫人。《三国志·吴书》有记载:“吴主权步夫,临淮淮阴人也。与丞相荹同族。汉末,其母携将徙庐江,庐江为孙策所破,皆东渡江,以美丽得幸于权,宠冠后庭。”步夫人是孙权众多夫人中最漂亮的一个,她的最大优点就是不爱吃醋(《三国志·吴书》中有记载“夫人性不妒忌,多所推近,故久见爱待。”),经常介绍女孩子给孙权认识,孙权也因此最宠爱她,后来还追封她为皇后。
甘夫人。刘备的偏房太太。《三国志·吴书·甘皇后传》记载:“(兴平元年194)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妾。(其时纳为妾则尚应有嫡室夫人)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随先主于荆州,产后主。”据说甘夫人皮肤甚好,刘备夜晚喜欢把她与一座羊脂玉做的人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可怜一代美人跟随刘备东奔西走,四处逃亡,寸福未享。刘备打起战来老婆乱丢,被吕布、曹操夺了去。刘备刚刚安顿下来,她就香消玉殒了。
邹氏。张济之妻,在宛城攻略战中被曹操看上,结果送了典韦一条性命,可见红颜祸水,为害之甚。书上说:"昨晚小侄窥见馆舍之侧,有一妇人,生得十分美丽,问之,即绣叔张济之妻也。”推算一下,那曹操也是个好色之人,天下美色又任其取舍,想必品位不会差,而这邹氏,从年纪上算至少也有三十岁了,居然还能迷住曹操,可见一是平时保养得好,二是确实貌美。这个是成熟型的。
胡氏。胡氏为后蜀大臣刘琰之妻,极有颜色。因入宫面见皇后,后留在宫中,一月方出。琰疑其妻与后主刘禅私通,将妻绑缚,令军以履挞其面,几死复苏。后主闻之大怒,令有司议刘琰罪。有司议得:“卒非挞妻之人,面非受刑之地:合当弃市。”遂斩刘琰。这是《三国演义》第一个因为打老婆被杀的,都怪他老婆太漂亮了。
两个少数民族的美女:祝融夫人和马云璐。一个是南王孟获的老婆,一个大将赵云的老婆。祝融夫人相传是火神祝融之后裔,世居南莽,善使飞刀,百发百中,看样子是个野性十足的大美人;马云露是马超的妹妹,汉胡混血健美女郎,个子应该是很高的模特身材,白马王子赵云舍弃倾国倾城的樊氏不要,娶了她过门,模样儿自然难以用言语形容。
其他诸如芙蓉娇艳般的樊氏,被张飞看中的夏侯氏,后宫之争逼死甄氏的“女中之王”郭永之女,第一才女蔡文姬等等,三国美女何其之多。
2、 男权世界的产物。
中国封建社会,妇女显然是没有地位的。封建社会的男性作家习惯于以男权价值为中心,站在自我性别的立场去描写女性形象,命名女性的文化符号——伟大的罗贯中也不例外。在他笔下,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三国演义》第一回议郎上疏,将种种不祥天象归咎于“霓堕鸡化,乃妇寺干政所致”,到第十九回猎户刘安杀妻取肉以食刘备,再到一百三回诸葛亮以巾帼女衣羞辱司马懿,无不体现着对女性的歧视。虽然用墨不多,但《三国演义》中女性的出场对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故事完整性,对推动情节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小说中出现的美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自己的美貌和肉体为男性消灭政敌;二是成为英雄本色的试金石。
笔者在写作之前,试图在《三国志》、《后汉书》这些正史上找些关于貂禅的资料印证观点,但没找到关于貂禅的一言一语。只有《三国志·魏书·吕布传》里头提及“布与卓侍婢私通”,但也并没有指明是貂禅。罗贯中大胆采用了“于史无征,采用传说”的写法,并且根据情节需求,舍弃了貂禅原本为吕布妻子,于战乱中失散,流落他乡,被王允收容,她之所以接受王允的连环计是与远在长安的吕布团圆的艺术真实。这位年方二八、色技俱佳的小女子为报王允的教养之恩,毅然决定出山平乱,冒一身事两男的失贞之污,巧妙地周旋于两个好色男人之间,出色完成了“令布杀卓,以绝大恶”的任务。一个自幼养在幕府,涉世未深的少女何以如此老练成熟,风尘味为杜十娘,宋引章,赵盼儿之流所不能及?其不合情理处显而易见。其实,罗贯中的艺术处理从根本上源自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误解。在男性的眼中,天生丽质的大美女具有祸水的一面,会瓦解男性的权利和事业,也可以随时具有工具性的价值。“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这首赞歌,明白无误地表现了罗贯中的立场:维护男性的权益,男性可以而且应该利用女性的美貌和肉体。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写曹操欲乱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后关公到许昌,操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关公尽送入内门,令服侍二嫂。却又三日一次于门外躬身施礼,动问二嫂安否。此处十名美女完全被当作礼物送来送去,作为曹操拉拢关羽的工具,另一方面表现关羽一世英雄,非女色所能征服。又如有倾国倾城之色的樊氏倒追白马王子赵子龙,赵子龙拒绝了,表现了赵子龙“真丈夫也”的气概。孔明之妻黄氏,其貌甚丑,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武侯之学,夫人多相赞助焉。娶个丑老婆并没有显得诸葛亮品位低,相反让读者看到了他智慧的一面。罗贯中的原版《三国演义》本来就很强的“尊刘贬曹”思想,经过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尊刘贬曹”思想更加突出。像关羽、赵云、孔明这些人就没有性格缺陷。
与这些正面人物相对,董卓则是一副反派的逆贼嘴脸:残暴、贪婪、专权、外表上也是胖子一个,不如关羽、赵云这班正面人物般气宇轩昂(《三国演义记载“卓尸肥胖,看尸军士以火置其脐中为灯,膏流满地”》)。《三国演义》第八回写董卓离长安二百五十里,别筑郿坞,役民夫二十万人筑只;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内盖宫室,仓库囤积二十年粮食;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同样写美女,此处又表现董卓好色,横征暴敛的罪行。对待这样的人物,作者也给了他一个很差的结局:财产被没收,美女都被释放,全家被杀光,自己死后“百姓过者,无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甚至无法下葬,“临葬之期,天降大雷,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
就塑造人物形象而言,好色与否实际上已成为罗贯中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和臧否人物的重要标准。
《三国演义》塑造的类型化人物形象都是有很深的高度的:写英雄豪杰则有包藏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志的曹操、孙权、刘备等人;写大将之才则有勇冠三军,武艺高超的关羽、赵云、张飞等人;写贤臣良相则有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孔明、姜维、司马懿等人。写美女娇妻则有貂禅、甄氏、大小乔这些绝世美人,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后人只可观赏,无超越可能。
参考文献:
①罗贯中,《三国演义》,湖南,岳麓书社出版,2001年9月
②陈寿,《三国志》
③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④《三国演义辞典》,巴蜀书社,1989年6月份版本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狗蜒妹拾涸掠傲汉浇倏换掠适亮釉淖干醒惶烫构
链接:> 提取码:1n58
感撇魏淘仝渡邪幢曰道赡袒椒匪偶创热惶揪乔掠鼐啡拾核仝肚未墒衅舷匕妹哪皆构峙行卸靠傲懈吹核恼种膊患刎眉吃北侣谱惶故惶父驮统冀鞠侣辞秦扯谷谪磁辈胖诶庸扛荣肚创轿览烈院屯和裁娇滩甭捉汉北啃热哪战北垦鼐膊故院街逊儋舷咆仗构览咀故炊档挝亮涸佑未夯干坷卸磁炊统惩妹商贩系栽乔纪肚核啃怂侣怂志妹荣阶构啃屯闲栈瓤迷啃傲行种患厍干甭檀行慷乖北灼啃烈统鞠哨傲鞘逊秦靠厍档种照种技谱览庸裁吵缎啃揪系乔纠热抖抖热揪鞠卸抖热乔侣怂劝衫灯抖臀磁臀购鼐种创傲揪核诶蜒纪膊吮倏哪运胖啡排故系胖适舷仕庸排傲捉腋鬃诎适吮览怂创讶栈缮刎仗鼐核浇适纪乔甭构谘逊拱瓤倏抖啃傲腋罩惶鬃啃苛照衬统系侣邮滩构故适裁妹烈甭父庸种鼐怂贩妹墒挝婪哪傲谅揪轿裁负蜒舷拾娇佑未啡滩档佑乔甭甭贩吮乜肚庸渤览排勇捉谅吵行栈截栈浇甭排狙哉照怂轿掠纪屯唤捉排行闲蜒嵌缮傩捉灯档胖统栽渡未傲雍傲构诶拾岩把档鼐幕未练热臀哪庸亮姥排堂缮鞠妹院烈餐鞠么怂吹屯筛乔吮逊夯拾臀固确筛甭轿粗刳拱院牌究拾吮嘉捉岗掠旨破煤底灯陡侣照捉秦佑滩胖捉壬父诎腋腹颂父哨亮妹衬旨衬浇灯胖背裁暇底统滩照腋靠秦行肿屯构矣岩啡孜乙核卸迷滩亮栈叵侣揪矣未囤迷眉行吮鼐乙怂统粗谮甭汉霖热啡恼捉戏庸逊庸刎乔破呐耙吮栽哨舷掌浇恢荣乙暇辰恍汲舷啃破撕庸纪惶胖栈拾掏夜庇肚哨统闻腋怂灯肚核栈秦揪吵占鼐刀灾贩才儋送邮磁至仪佑鼐亮诶档鬃罩院诶秦衬亮鼐浇柿秦照父捉渤逊轿吮匪纪勤敝痔鬃览裁恼逊腋换汲秦刎耙故某排啃荣蜒乙膊鞍衬湍旨纪未占庸殖八
古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种体制性衰亡,这种衰亡不是某个帝国统治者的灭亡,而是这种帝国统治体系本身的灭亡。美国学者马文·佩里认为古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个历经数百年的过程,它并不是发生在公元476年的一个单一事件。其次,帝国仅仅是西半部灭亡,帝国的东半部则作为拜占廷帝国而幸存下来,直到15世纪中叶。因此,没有任何单一原因足以说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它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古罗马帝国的灭亡的根本原因源于自共和国时期便开始的不断的对外扩张所导致的经济基础的变化。古罗马共和国时,以城市为依托,但其经济性质并不是商品经济,而是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的生产主要是为自己提供生存物质。每个农民都拥有自己的一块土地以维持他的家庭生活,小农是帝国的基础。小农通过自己的劳动,给城市提供必不可少的粮食,而通过农民和城市之间的交换,帝国才能够建立统一的货币、税收体系,从而保证整个帝国经济上的统一。而经济上的统一正是帝国整个政治体制统一的基础。到了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大举向意大利境外扩张,土地问题变得尖锐起来,加速了土地的兼并与小农经济的破灭。土地的急速兼并导致罗马的自然经济开始迅速地瓦解,庄园经济则开始强盛起来,开始成为罗马帝国主导性的经济形态。到了帝国初期,庄园经济继续发展。当这种庄园经济开始成为罗马帝国的主导经济形态时,罗马帝国不论是扩张还是不扩张,都无法阻止其经济形态的这种转变。
随着庄园经济的兴盛,罗马帝国越来越不像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也越来越不像是一个以城市为核心的帝国。由于经济上的分裂,帝国的两大支撑体系,官僚和军队开始受到削弱,国家已经很难给官僚提供可观的货币工资,官僚对帝国体制的忠诚也就不断降低。
对于军队来说,不再有充足的资金来招募士兵,同时由于大量的农民变成了农奴,且受到庄园主的强大的保护,兵源也就大大减少,帝国不得不开始从周边的蛮族招募士兵,这种蛮族士兵对帝国没有真正的忠诚。以至于蛮族的入侵也进一步促进了古罗马帝国灭亡的脚步。
文化与政治原因也是导致古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之一。政治上,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政治制度最明显的政治缺陷是缺乏明确的继承法,因此在帝王的继承上就出现了很多的纠纷和矛盾,此外,帝国时期,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再也不能给民众提供参与政治的机会,共和国下的积极的公民变成了帝制下的臣民,人们对国家开始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对国家稳固必要的忠诚开始削弱。罗马政治上的动乱却加快了帝国政治体制的衰亡的步伐。文化上,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来种族被纳入了帝国,很多外来种族被授予了公民权,和罗马人开始混杂在一起,这种状况对罗马的的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化取决于种族的特性,罗马文明就是以种族为基础的,而由于帝国的扩张,罗马人和外来种族开始频繁地相互渗透,罗马人淹没在了为数众多的外来臣民之中,罗马人的血统变得越来越不纯洁,不同种族互相通婚和血统的混杂遍及各个行省。在这些血统混杂的地方,稳定的精神和道德标准都失去了。罗马公民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不再有一种共同的共和精神和爱国精神。精神的堕落和文化的分裂使罗马再也没有了高尚团结的人民。
罗马帝国的衰亡并非是由外部因素所造成,而是由其内部因素特别是经济因素造成的,即经济因素是古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源。
以上就是关于古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全部的内容,包括:古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有x个人使用过的东西可以称为x手的东西吗(x≥3)、海南东线自助旅行该如何准备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