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张

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外资企业占据了80%,本土只占据20%。其中,前六名皆为外资品牌。生物多肽护肤,抗污染,无添加护肤,绿色化妆品是化妆品的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化妆品也成为日常生活的用品,今天我们就不聊哪个化妆品好用怎么辨别真假,而且从大体上去了解现在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化妆品行业的现状

根据中研普华的统计,排名前二十的企业中出现了上海家化、伽蓝集团、百雀羚、韩束、云南白药等多家本土。从市场前二十的占比来看,外资企业占据了80%,本土只占据20%。其中,前六名皆为外资品牌。

2017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464942亿美元,同比增速达到53%。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更是达到了4851亿美元。2019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4983亿美元。

在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化妆品市场仍旧强劲,特别是日韩品牌。跨国公司的霸主地位依然无法撼动,其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及营销能力,牢牢占据化妆品产业领先地位,排名前列的公司依次是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雅诗兰黛和资生堂,合计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24%。欧美日企业引领全球美容理念和产业发展方向,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一格局仍将延续。成熟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很高,如加拿大化妆品市场,宝洁、欧莱雅和露华浓三大品牌合计占比达到80%。

根据工商信息查询,截止2020年4月,中国累计注册化妆品类企业(生产、销售、研发等类)96万多家,存续51万家左右,在业21万多家。目前在业的企业中,5000万注册资本以上的企业有14795家,1000-5000万注册之间的企业有65261家,其余企业为注册资本金小于1000万元的中小企业。

截止2020年4月,国内化妆品许可生产企业数量为5287家,广东省占比5470%,为2892家,占比最高。

化妆品行业发展潮流

潮流一:生物多肽护肤

未来6~10年,主导美容护肤品市场的将是生物多肽护肤美容品,其中又以生物多肽护肤和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的新产品开发为热点。

国外生物多肽护肤年销售额已超过160亿美元,并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现在,不仅亚洲人对传统生物多肽护肤的接受程度较高,美容趋势也在改变。

生物多肽护肤科技含量高、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方便,目前很多国外生物医学公司已经进入国内化妆品市场,例:润泉贝儿生物多肽护肤等品牌已进入中国市场,生物多肽护肤将成为全球美容护肤品研发关注的焦点。

目前,欧莱雅、资生堂等国际大公司都已经或正准备启动在生物多肽护肤将项目,耗费巨资研发生物多肽护肤品精髓。

潮流二:抗污染

近年来,为了对抗汽车尾气、灰尘杂质、电脑辐射、外部毒素的入侵、工作压力、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等,许多有远见的化妆品公司开始着手研发抗污染、抗紧张类护肤品,如碧欧泉、兰蔻、雅诗兰黛、倩碧等推出了各自针对性的抗污染、抗紧张类的护肤品。

潮流三:无添加护肤

“无添加”来源于日本,规定了102种不能添加到化妆品中,对皮肤构成敏感、损害的成分,以避免出现“香污染”、“色污染”、“油污染”,这已成为生产和消费的趋势。

但事实上,目前国内外对无添加并没有统一标准,但有一个原则,即必须具备4个主要特征:一是不添加有害人体(皮肤)的物质,比如含汞的美白剂、激素成分等;不添加没有确切功效成分的物质;不添加纯度达不到要求的物质,因为达不到要求的物质会成为人体皮肤致敏源;不添加多余的辅助材料。

潮流四:绿色化妆品

绿色商品的种类包括:食品、日用品、保健品、家电、化妆品、建材、服装、礼品、照明用品等。

目前,“绿色化学”的概念已经开始被一些化妆品公司所接受,并开始着手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如欧莱雅的研究人员使用木糖——一种从山毛榉木中提取的天然糖分,一种可再生的原材料,研制用于皮肤护理的全新的活性分子。

以上就是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好的了解化妆品的发展。

中国美妆行业景气度高

受益于美妆人群扩容及消费升级等,我国美妆行业高景气度积极向好。2012-2019年,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化妆品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接近3千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8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8月中国化妆品零售额为284亿元,同比增长19%。累计方面,2020年1-8月中国化妆品零售额累计达到199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

注:2013年零售额增速为2125%。

国产品牌受美妆人群关注度最高

近年来,我国本土新锐彩妆品牌逐渐崛起,完美日记、花西子、半亩花田等国产彩妆品牌受到众多消费者喜爱。2020年3月,美妆人群关注度TOP100品牌中,国产品牌关注度最高,达到37%。

此外,美妆人群品牌关注度排名前三的品牌均为国产品牌,其中完美日记受美妆人群关注度最高,占比达到163%。

注:关注度指在统计周期内,关注某品牌的用户数占关注该品类所有品牌用户数的比例。

移动APP成美妆购买重要途径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APP已经成为了我国众多美妆人群购买美妆的重要途径,覆盖了社群电商、导购分享、跨境电商等,代表性APP有微店、得物(毒)和识货等。2020年3月,微店成为了我国美妆人群购买美妆最为活跃的移动APP,活跃渗透率TGI达到258。

注:已经筛选活跃渗透率大于1%的APP;活跃渗透率=美妆人群在某APP上的渗透率/整体移动网民在改APP上的渗透率100。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美妆新零售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近年来,受消费群增加所带动,新兴美妆品牌在中国受欢迎程度有所上升。2020年我国美妆市场规模达到8620亿元;美妆产品在电子商务市场的零售总额达到3920亿元,线上渗透率达到455%。

消费升级提升美妆消费支出空间

受益于我国消费升级、美妆社交平台发展等,我国美妆行业发展迅速。包括护肤、彩妆、香水和个人护理在内的美妆市场销售总额从2015年的411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620亿元,2015-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60%。

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个人消费力提升,中国消费升级的长期趋势带动中国人均美妆支出增加。然而目前,我国人均美妆产品支出仍低于其他成熟市场。

2019年我国美妆产品人均支出为495美元,同期英国为2530美元,美国为2829美元,日本为3081美元。这说明我国人均美妆支出有五至六倍的提升空间。

美妆电商发展迅速

中国是全球最大且发展迅速的电子商务市场,美妆行业是电子商务市场最具渗透力的消费种类之一,2020年的线上渗透率达455%。

随着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及美妆相关KOL的兴起,美妆产品的电子商务提供较便利及广泛的选择,中国消费者纷纷转向电子商务平台。此外,COVID-19进一步加速线上购物。2020年中国美妆产品在电子商务市场的零售总额达到3920亿元,2015-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74%。

美妆电子商务行业千变万化,对个性化营销策略、多渠道运营能力及科技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加,促使美妆品牌与提供全方位实施服务的服务提供商合作,以获取包括信息科技解决方案(如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及其他制造管理工具、线上店铺运营、营销、客户服务以及仓库及履约的综合服务。

目前,中国美妆品牌电商服务行业的规模属消费品中的最大板块,占美妆电子商务市场的314%,2020年为人民币1230亿元。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美妆新零售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行业主要企业:上海家化(600315)、拉芳家化(603630)、珀莱雅(603605)、

青岛金王(002094)、国药现代(600420)、朗姿股份(002612)、青松股份(300132)、名臣健康(002919)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化妆品发展历程、中国化妆品市场现状

行业概览

1、定义

在我国《国民经济分类》(GB/T4754-

2017)中,将化妆品定义为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撒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化妆品行业产品主要分类如下:

2、产业链剖析:商品分销渠道较为多样

化妆品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行业(包括油脂、粉质、胶质、活性剂等)和包装原材料行业(包括纸质、玻璃、塑料、铝包装等),行业下游则主要为商品流通行业(包括线上分销商和线下零售商)。

行业发展历程:国货品牌正在崛起

1931年,我国第一个国产品牌,百雀羚成立,但受制于经济体制,我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缓慢。直至上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化妆品本土品牌才正式起步。但在国门打开的同时,外资品牌也涌入中国,本土品牌一度处于弱势。直至互联网普及带动电商兴起,综艺及社交媒体等新营销当道,我国本土品牌才抓住机会破局崛起。

行业政策背景:化妆品监管逐步规范化

近年来,我国化妆品产业迅速发展,但也存在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品牌认可度低、非法添加等问题,针对此,我国近年来不断出台政策规范行业发展。2020年,我国出台了新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这是自1989年之后首次对化妆品相关行业监管规章制度进行的改革,条例中创新性提出对化妆品实行分类管理,对风险程度较高的特殊化妆品及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化妆品及其他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除此,条例也首次提出注册人和备案人,并对其所负责人进行清晰界定,强化了主体责任,规范了监管体制,并加大了处罚力度,有利于促进化妆品行业规范化发展。

行业发展现状:

1、化妆品直播带货实现大爆发

中国线上零售规模位居全球之首。2020年,中国线上零售增长率达到275%,接近线上销售总体水平,市场规模达到23万亿美元,已经连续7年位居全球线上销售榜首。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已经达到了78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79%。2020年3-12月,我国网购用户从71亿人次增长到78亿人次,3个季度增长率达到986%。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化妆品零售总额为3400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136%,2020年的疫情对整体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化妆品零售仍能保持增长,尤其是年底“双十一”与“双十二”的推动,零售额增长更快。2021年1-10月,化妆品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达到3097亿元,同比增长167%。

注:“限额以上企业”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2、跨境电商兴起拉动美妆出口市场逐步繁荣

2020年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出口量为999019吨,同比增长43%,出口金额为424392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12%。在出海的美妆产品当中,口红、眼影、腮红是最热门品类,睫毛膏、粉饼则有较大发展潜力。

3、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11-2020年我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2011-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3318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732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22%。2020年的疫情对整体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化妆品市场规模仍能保持683%的正向增长率,充分体现了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广东省企业最多

化妆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华东和华南地区,集中度达到8416%,其中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人口超过5亿,部分省市城镇化率达到65%,一定程度上影响化妆品生产企业行业布局。另外一个因素,华东和广东等地区由于原料和装备供应比较集中,化妆品产品生产成本整体较低,有利于行业生存,但也面临同质化产品激烈竞争压力。

具体来看,截止2022年1月13日,我国登记备案拥有化妆品生产许可的企业共计5714家,其中广东省获得生产许可企业共计3224家,在全国范围内占据绝对优势,占比为5642%。

2、企业竞争:不同市场主导企业不同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国际品牌注重产品营销、研发投入,产品品质有保障,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国内化妆品企业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化妆品安全问题频出,也阻碍了国内品牌的发展。

基于Euromonitor的数据来看,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排名前三的品牌为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路易威登,市占率分别为184%、144%和88%。高端市场中,市占率排名前十品牌的国有品牌仅有广州阿道夫和云南贝泰妮,分别排名第七和第九,市占率分别为3%和23%。

在大众化妆品市场,宝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为121%,其次是欧莱雅,占比约为89%。本土品牌百雀羚、珈蓝集团、上海家化、和上海上美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9%、37%、23%和19%。

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趋势预测:男性护肤与香氛市场受到消费者追捧

2、规模预测: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

综合来看,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市场规模较大,预计在未来五年将会持续保持全球化妆品行业领军市场的地位。而且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化妆品市场,未来,在即时性美容需求的推动下,以及对个性展现的追求,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2027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577亿美元,2022-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护肤品发展之快前所未有,市场竞争更是日趋激烈。根据目前国内外护肤品研究状况,结合皮肤生理生化科学进展,护肤原料开发及供应情况和市场消费需求,护肤化妆品应着重向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智能型护肤品

智能型护肤品即护肤品中含有特殊的智能因子和聚合物,这些特殊成分类似人的大脑,可收到信号并作出应答反应。例如,当皮肤遇到缺水、射线、感染、松弛和衰老等问题时,这些智能成分便会作出反应,释放出调节因子,或直接指令细胞加以防御或修复,增强皮肤自动调节功能,使皮肤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这是一种面对肌肤会思考的智慧型护肤品,可随肤质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针对不同情况产生不同的调节因子,对皮肤的保湿、防晒、抗老、平皱、增白和抗菌消炎等各方面均具有极佳的作用,是一种多功能、长效和高 科技 智能型护肤品,是护肤品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能量护肤品

能量护肤品突破传统的只注重营养、忽视能量的护肤观念,在护肤品中赋以能量供应系统,强化细胞能量,为皮肤充分吸收和利用各种成分提供强大动力,解决了护肤品有效成分吸收率和转化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最大地展现护肤品的功效,使皮肤充满青春活力。

三、富氧护肤品

由于皮肤处于血液循环末端,氧供应不足,常处于缺氧状态,使皮肤新陈代谢缓慢,细胞易老化,功能衰退,没有生机活力。富氧护肤品是在护肤品中赋以大量纯氧,使之进入组织细胞,刺激细胞呼吸,促使新陈代谢旺盛,组织更新,使皮肤焕发活力,保持青春。

四、防过敏产品

由于环境改变,我们周围的空气、水质、饮食等都发生了改变,这一切均会造成皮肤的不适应而产生过敏,因而对护肤品过敏的消费者正在增多。据调查,有45%的人的皮肤属于过敏皮肤,他们需要柔性、无刺激性、防过敏的护肤品。人们一旦用了某种产品过敏后,便会马上转向购买能抗过敏的产品,因而此类产品将有很大的市场,亟待开发。众多的原料公司已推出具抗敏作用、降低刺激的原料:有些是降低原料本身的刺激性,减少防腐剂、乳化剂等用量;有些是形成皮肤物理屏障,阻挡刺激物接触皮肤;有些是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皮肤自身的抗敏能力。

五、防污染产品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波及人的 健康 ,而皮肤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臭氧、重金属和有毒气体等造成各种皮肤过早老化、色素沉着、各种皮肤疾患甚至皮肤癌,所以防臭氧、防污染的护肤品也应运而生,可清除自由基,吸附重金属离子,中和有毒物质,维护皮肤生态环境,保护皮肤 健康 。

六、抗压力(抗紧张)产品

社会 竞争日益激烈,工作紧张,压力增大,生活不规律,生理失衡,皮肤也不例外,长期紧张导致皮肤早衰、皱纹丛生、色斑、痤疮、干燥、内分泌失调等问题,因此抗压力、镇静、舒缓肌肤的产品成为护肤品的一个新增长点。

七、生物活性成分

护肤品仍以回归自然为 时尚 ,除了天然植物油、芦荟等仍在风行之外,许多公司不断地推出新成分,绿茶提取物(抗氧化、抗衰老)、银杏叶提取物(清除氧自由基)、葡萄籽提取物(清除氧自由基)、母菊提取物(抗粉刺、美白)、海藻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抗老化、保湿、防晒、减肥等)、小麦提取物(抗老化)中均含有对皮肤各方面都有益处的有效成分。植物是天然的活性原料库,大有开发价值。

发酵产品以其价廉物美、质量稳定正在不断地应用于护肤品中,如L-乳酸(去皱)、透明质酸(保湿)、曲酸(祛斑美白)、酵母发酵产品(营养、保湿、抗老化、活化和提高免疫力)和乳酸菌发酵产品(增湿和抗自由基)等。

基因工程生物制剂也异军突起,例如,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已应用于护肤品中,成为一大热点。还有许多因子尚在研究 探索 之中。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零售模式,网购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飞速发展,最开始各大综合电商平台解决了消费者“去哪里买”的难点,如今兴起的垂直电商、直播电商和短视频内容电商开始在美妆行业解决消费者“买什么”的难点,博主们亲自上手体验各种品牌产品,给观看者种草。

美妆电商们用尽招数,无论是抖音、快手和淘宝直播卖货,还是小红书的分享种草都纷纷吸引了一大批的忠实用户。随着Z世代的消费大军逐渐霸占市场,美妆电商的发展会更加多元化,资本的加入使得美妆电商的发展潜力空间变大。

美妆电商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丽人丽妆(605136)、壹网壹创(300792)、若羽臣(003010)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美妆电商渗透率、中国彩妆市场规模、中国全网美妆销售额

——美妆电商形式多样化发展,疫情促使“直播”更上一层楼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也迫使许多生活习惯转为“线上”。这个黑天改变了许多的行业业态,形成了新的零售模式,我国的电商也因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变化最大的要数美妆的直播卖货和短视频的种草与拔草新形式。其实,我国的直播卖货早在2016年就被淘宝创建使用,视频安利更是在早几年就出现在B站等视频网站。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以及2020年的疫情消费者需求及流媒体形态的改变,直播带货现在已经成为了各平台炙手可热的销售手法之一,直播在时代的风口中快速增长,成为一个年轻却备受关注的业态。从品类角度看,化妆品是直播重要销售品类,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直播助力化妆品品类持续高增长。

—— “黑天鹅”拉动线上消费,美妆电商渗透率增加

疫情这只“黑天鹅”,很大程度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不能外出使得消费者在家观看视频和直播的时间随着上涨,尤其是在2019年以来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及美妆相关KOL的兴起,美妆产品的电商为消费者提供较便利及广泛的选择。

2020年双十一销售额再创新高,其中天猫销售额突破4900亿元,京东销售额突破2700亿元。星图数据显示,双11全网美妆销售154亿元,同比增长38%;中国消费者纷纷把疫情后期的“报复性”消费转向电子商务平台。

最开始各大综合电商平台解决了消费者“去哪里买”的难点,如今兴起的垂直电商、直播电商和短视频内容电商开始在美妆行业解决消费者“买什么”的难点,博主们亲自上手体验各种品牌产品,给观看者种草。根据欧睿公布的数据,我国电商渠道渗透率也稳步从2012年的10%增长至2019年的32%。

——“颜值经济”拉动美妆市场需求增加,电商解决供需难点

在“颜值当道”的年代,大众对外表和颜值的重视程度提高,对相应的提升外貌的产品需求也随着增加。随着Z世代的消费大军进入市场,这群有力的需求者加速了带动了我国的个护和化妆品行业的增长,据欧睿公布的数据,我国的彩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2012年的181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962亿元;且在疫情袭击全球经济之前连续两年实现增速超过30%。

根据艾瑞研究的分析,在我国近年来,电商服务代运营行业中美妆品牌数量排名第一,其次是服装和3C家电的服务品牌数量大幅领先其他品类。美妆电商的增加除了“颜值经济”带来的对美妆的需求外,还因为美妆电商同时解决了消费者选购产品的困难和帮助品牌进行推广,供需双向获利使得美妆电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美妆电商的服务需求之所以最高是由于:首先,如今市场上品牌产品多且杂,多家国货也在不断涌现,近两年,国货化妆品在平价化妆品中已经有了一席之地,国内外品牌都在争夺美妆市场这块蛋糕,竞争激烈;

其次是因为化妆品的产品多样化以及更新速度较快,市场依赖着产品的迭代速度;还有就是化妆品的单价都不高且属于消耗品,如果产品本身质量过关,此产品的复购率比较容易达到。这些原因造就了我国美妆电商的快速发展。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美妆新零售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以上就是关于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全部的内容,包括: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美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2022年美妆行业的市场分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mama/15073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