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化妆品行业趋势是怎样的

后疫情时代化妆品行业趋势是怎样的,第1张

2010年之后我国化妆品发展步入了“国货崛起”的发展阶段,2020年疫情冲击导致诸多线下门店关闭,但我国化妆品市场线上关注度不减,护肤品和香水成为线上关注度最高产品。根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72635亿元,预计2026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元。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上海家化(300203)、珀莱雅(603605)、丸美股份(603983)、拉芳家化(603630)、完美日记(YSG)

本文核心数据:抖音播放数据、热度指数、市场规模数据

1、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步入“国货崛起”阶段

被称为“美丽经济”的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现今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在短短的20多年里,中国化妆品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简单粗放到科技领先、集团化经营,全行业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极富生机活力的产业大军。

1931年,我国第一个国产品牌,百雀羚成立,但受制于经济体制,我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缓慢。直至上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化妆品本土品牌才正式起步。但在国门打开的同时,外资品牌也涌入中国,本土品牌一度处于弱势。直至互联网普及带动电商兴起,综艺及社交媒体等新营销当道,我国本土品牌才抓住机会破局崛起。

2、疫情期间化妆品关注度不降反增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化妆品店铺大规模长时间关停给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却带动了化妆品行业线上平台直播销售的巨大增长,化妆品关注有增无减。以抖音平台为例,2020年抖音美妆短视频日均播放量超过20亿,同比增长67%;日均发布量超过75万,同比增长约114%;日均互动量超过3400万,同比增长约36%。

3、护肤品和香水成为热点关注产品

根据微热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护肤和香水为化妆品主要关注细分产品,其全网热度指数分别为8253和6753。

4、2020年市场规模超过700亿美元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11-2020年我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33177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7320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22%。

2020年的疫情对整体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化妆品市场规模仍能保持683%的正向增长率,充分体现了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

5、2026年市场规模或将接近1500亿美元

综合来看,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市场规模较大,预计在未来五年将会持续保持全球化妆品行业市场的重要地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化妆品市场。

未来,在即时性美容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或将持续增长,2026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41638亿美元,2011-2026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珀莱雅(603605)、上海家化(600315)、丸美股份(603983)、水羊股份(300740)、贝泰妮(300740)、青岛金王(002094)、华熙生物(688363)等

本文核心数据:细分产品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趋势;原料发展趋势

——中国化妆品行业细分市场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对于“个性”“高端”“定制”标签的追求欲望提升,使得消费者对于高端护肤品的需求增长,同时,越来越多的男士开始关注自身仪容仪表和个人形象树立,随着男性消费观念的转变,预计未来将会有来越多的男性关注美妆护肤产品。

综合来看,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潜力较大,预计在未来五年将会持续保持全球化妆品行业领军地位。而且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化妆品市场,未来,在即时性美容需求的推动下,以及对个性展现的追求,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将快速增长。

——中国化妆品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1、合成生物技术

(1)合成生物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的合成生物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应用层面更具优势。合成生物技术在化妆品原料

的开发和生产方面已经小有成就。合成生物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部分化妆品原料的开发生产中,常用到的底盘细胞包括酵母菌、谷氨酸棒状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蓝细胞等,可开发的化妆品原料包括天然产物,如虾青素、白藜芦醇、角鲨烯、重组胶原蛋白、麦角硫因、依克多因,甚至维生素C等,也包括工业化学品如乙醇、丁醇、甘油和有机酸等。

目前我国上游原料公司和中游品牌商均已纷纷布局合成生物领域,已初步形成百花齐放格局。上游原料领域布局公司较多,目前多处于初始融资阶段,主要致力于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创新性原料,应用

于美妆、医药、食品饮料、农业等领域。

部分公司在制备原料的同时还创建了护肤品牌或生产医疗器械产品,向中游拓展,如华熙生物;中游品牌商方面珀莱雅、贝泰妮、丸美股份等化妆品公司争相加入,通过自研或合作的方式向合成生物领域拓展。

(2)合成生物技术发展机遇

合成生物学或为国货化妆品原料和品牌商实现弯道超车提供良好机遇。与国际美妆产业相比,我国化妆品行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品牌市场地位相对较低,且大多做跟随研究。但合成生物学新技术或为

国内化妆品原料公司和品牌商提供弯道超车的机遇。

2、生物发酵技术

未来“微生物发酵技术”将逐步取代“植物细胞发酵技术”——微生物发酵的优势是可以生产各类不同的成分,即既能生物合成氨基酸、有机酸、黄酮、多酚等易吸收的小分子,也能制造多糖、多肽或蛋白等具有重要功效的大分子。而且,很多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等成分也逐步采用发酵技术来制备。

随着消费者对“绿色、安全、功效显著”的化妆品需求的持续增长,目前化妆品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凝聚在“安全”和“功效”两方面。因此,生物发酵化妆品势不可挡,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步进入化妆品领域,它在“保湿、美白、抗衰、舒缓”等功效方面均有较好的应用。

——中国化妆品行业原料发展趋势

国内公司在部分合成生物制备的化妆品原料中占据领先地位,未来化妆品企业应该继续加大对相关原料的研发力度,塑造优势。我国在合成生物制备重组胶原蛋白、稀有人参、皂苷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胶原蛋白是一种具有结构支撑、能够促进止血及细胞黏附、刺激细胞再生、增殖的大分子蛋白。制备方面,胶原蛋白可分为重组胶原蛋白和动植物源性胶原蛋白,传统的胶原蛋白主要以化学酶法通过猪皮、鱼皮、牛皮等提取动物源胶原蛋白,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但易产生细胞毒性和排异反应。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制备的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更高,免疫原性更低,无毒性细胞,且可进一步加工优化,目前的核心技术点在于对胶原蛋白原有三螺旋结构的完整呈现。

目前,我国在重组胶原蛋白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方面均具备较强的领先优势。技术层面,国货品牌较国际品牌开发并成功商业化可生产的更多类型的重组胶原蛋白,包括I型、II型、III型和mini小分子重组胶原蛋白;生产层面,国货品牌早于国际品牌于2009年开始了重组胶原蛋白护肤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应用拓展层面与通常专注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医疗或生物医用材料应用的国际品牌相比,国货品牌已经成功探索更广阔的下游应用,如功能性护肤品、医用敷料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未来应该加大研究力度,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新盈利增长点

我国护肤品行业行业兴起时间短,但发展迅速

我国护肤品行业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护肤品的功效以润肤为主,国外品牌还尚未进入中国市场,品牌以本土品牌为主,如美加净、郁美净等;到了第二阶段(1986-2001年),本土品牌市场接近饱和,外国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使护肤品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市场份额也占到了化妆品市场的三分之二;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以外资品牌为主导,本土品牌快速发展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大众及高档市场均保持较快增速发展、需求全面释放。

护肤品行业,由于投资门槛相对较低,回报相对较快,进入容易,品牌数量极多,竞争呈纷杂状以及利润空间大、个性化强,给广大厂家和商家提供了广阔的操作舞台,使得其成为化妆品市场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类市场。

2018年我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854亿元

2012-2017年我国护肤品行业成果逐年增长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护肤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269亿元。2014年我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超1500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867亿元,同比增长1028%。进入2018年我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854亿元,同比下降07%。

2012-2018年我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高端市场国外品牌占绝对优势,本土品牌主要攻占大众市场

我国护肤品按照价位和目标消费群划分,大致可分为大众、中档和高档三大类。其中大众市场按照价格分类,低于20

元的为大众低端市场,包括美加净、隆力奇、大宝等品牌。20-40元的为大众中端市场,包括丁家宜、佳雪等品牌。而40-100元的为大众高端市场,包括玉兰油二代,旁氏等品牌,近些年迅速崛起的本土品牌相宜本草则主要是横跨大众中端和大众高端两个细分市场。中档市场价位大致在100-200元,包括玉兰油一代,欧珀莱,巴黎欧莱雅等品牌。高档市场又可细分为高档高端和高档中低端,例如兰芝等品牌就定位于高档中低端,而

SK-II,雅诗兰黛,兰蔻等品牌则定位于高档高端。

中国护肤品品牌按档次划分及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中国护肤品的中高端及高端市场,几乎已经全被欧美和日本企业占据,以兰蔻、雅诗兰黛、香奈儿、迪奥、伊丽莎白雅顿,加上欧莱雅系列、宝洁系列、资生堂、佳丽宝系列等等国际一线品牌占据了国内专柜市场绝大部分销售额。

从2017年中国各档次护肤品市场份额占比情况来看,高档市场基数相对较小,份额在23%左右;而中档市场和大众高端市场两块合计占比大致超过了50%;大众中端和大众低端两块,价位在40

元以下,两者份额占比合计在25%左右,但份额仍在下降。

2017年中国各档次护肤品市场份额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低线城市的消费增长成行业未来增长的原动力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棚改及房价财富效应的催化以及各种消费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使得三四线消费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08-2017年我国三四线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整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我国三四线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在488%左右。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三四线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将达50%左右。

2008-2018年我国三四线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不论是在一二线城市还是在低线城市,月收入在1万元以内的家庭在商品花费上基本同质,只有月收入1万元以上的富裕家庭消费才会出现明显区别。我国低线城市消费者的特点主要为认同产品后的大批量购买、爱尝试新产品。

当前,国内护肤品牌和国外护肤品牌呈现两极分化状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为两者收入来源区域有所不同:自然堂和丹姿这类品牌起家于 3、4

线城市,使得自然堂 78%、丹姿 72%的生意来自于 3、4、5 线城市;而巴黎欧莱雅、卡尼尔在低线城市的收入大概占品牌收入

40%左右的水平。第二个方面是国内护肤品牌和国外护肤品牌的高忠诚度消费群不同:欧莱雅客户主要来源于一线城市,而国内品牌客户更多来源于二线以下城市。

因此,随着中国三四线城市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护肤品行业未来的盈利增长点将大部分从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手中获得。

化妆品的含义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皮肤、毛发、指趾甲、口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化、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产品。根据用途的不同,化妆品可分彩妆类、护肤类、治疗类、清洁类、护发类、美发类、固发类、美体类等。

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现状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化妆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规模从2012年的2518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41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88%,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

目前,国内获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接近4000家,国产化妆品种类接近50万种,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国内化妆品市场销售排名前十的品牌基本为国外品牌,国内仅有上海家化和伽蓝集团在列,国外品牌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前十大化妆品品牌市场占有率不足50%,整体市场的集中程度不高。近两年由于经济增速放缓、零售终端不景气,行业增速下行,增长率保持在6%左右,到2017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3679亿元,预计到2018年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近4000亿元。

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目前我国民众已处于广泛使用基本护肤品的阶段,是我国化妆品行业中国规模最大绝对增幅最大的子行业。

天然有机、绿色环保成为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主题

享受健康、环保的低碳生活已成为国内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共识,

顺应这种环保潮流,在化妆品的生产和使用上追求自然、绿色,成为化妆品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消费者要求化妆品对人体无害,近几年来,纯天然产品、有机产品备受追捧,是未来化妆品市场的一个发展热点,也是各化妆品企业加强研发的重点领域。

销售渠道多元化,全渠道逐渐融合

近几年,随着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网上支付安全水平的提升,电商渠道发展势头迅猛。此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消费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二、三线城市居民数量、人均收入稳步上升同时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鉴于现代销售渠道下沉有限,日化店在二、三线城市得到迅速发展。鉴于此,化妆品企业多管齐下实行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建设,在巩固原有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布局电商渠道,实现多渠道销售。

国内品牌竞争力增强,不断向大众精品和高端市场渗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品牌通过向国外竞争对手学习,不断提升营销能力、改善品牌形象, 增强自身品牌竞争力。 国内品牌比国际品牌更善于开发二、

三线日化店渠道,迅速抢占二、三线城市大众市场。同时,为了适应消费者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以及为了追求高端产品所对应的高利润率, 国内品牌开始推出高端产品,

向高端产品市场渗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化妆品终端渠道建设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8-2012年,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总体上呈逐年上升态势。2008年,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仅为4653亿元;到2012年,已上升为近843亿元,5年内增长了80%多。从增长速度来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和2009年的增速较缓,2010-2012年的增速持续上升,2012年达到2055%。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我国化妆品行业传统销售渠道主要有商超、百货、专卖店、专营店、电子商务、美容院、药店等。从各渠道销售收入来看,2012年,商超、百货占全部销售收入的45%左右;其次为专卖店,占115%;新兴的电子商务渠道发展较快,占比已达15%以上。

这是化妆行业的一些数据,您可以看下。总体来说化妆行业前景很广阔,而且现在经济越来越越发达,人们也更加注重打扮自己,化妆行业的前景只会越来越好。

——全球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全球化妆品的发展,主要受技术与消费者护肤理念的演进推动下持续发展,先后经历石油化工工业、大规模天然萃取分离技术、自由基理论、皮肤负担理念的更迭,可以分为矿物油、天然成分、抗氧化、零负担四个时代。

——2022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突破5600亿美元

2010-2015年,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速明显走低,2015年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原因是欧元区需求不振及南美经济出现严重下滑。2016年以后,全球化妆品市场迎来触底反弹,扭转了此前的发展颓势。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收缩,市场增长下降392%,但总体市场规模仍然保持在4800亿美元以上,超过2017年同期市场规模。2021-2022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快速回升,2022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近十年最大值,为56520亿美元。

——护肤类产品销售占比始终保持第一位

2011-2022年,护肤类产品销售占比始终保持第一位,2022年护肤类产品市场规模占比2925%,市场规模为165326亿美元。2014年起,清洁类产品销售占比超过护发美发类产品,成为销售占比第二的产品,2020年其销售占比达到近年来峰值1873%,2022年其占比略微下降至1857%,市场规模为104958亿美元。

——护肤产品将保持吸引力

目前,全球化妆品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护肤产品成为热门、线上销售衍生新竞争趋势和亚太市场持续保持吸引力,详细分析如下:

——2028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160亿美元

在“颜值经济”的当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愿意在“变美”的道路上花钱。加上近年来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对化妆品需求也逐渐扩大,此外,在电商平台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未来化妆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前瞻预计到2028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160亿美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个人觉得化妆品行业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 我国日用化妆品市场保持了较快增长,2004-2011年整体年复合增速达12%,其中护肤品类增长和消费渗透率提升最为迅速。2012年,我国护肤、化妆品类零售规模达2000亿元,已跻身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

化妆品牌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以护肤品市场为例,前10大企业合计份额不超过50%,前三位仅占20%左右。化妆品的品牌区隔和多样性在于由研发实力和投入积累的功效差异及品牌客户群定位决定的档次和价格差异。相比3C/家电和服饰品类,化妆品受个人的心理情感因素和品牌营销、口碑影响更大,品牌转换行为的简易、频繁也使得化妆品在品牌打造和营销投入上最为集中。

展望未来,我国日用化妆品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首先,我国主要化妆品类的渗透率依然低于国外水平,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三四线城市购买力的提升,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其次,消费心理的成熟和城市化进程使国有品牌进入高速成长期。这一方面由于80、90后步入主流消费群体,其思想更加成熟、独立,容易接受本土品牌;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可支配收入提升和化妆品专营渠道的崛起,给渠道让利更丰厚的国有品牌带来快速扩张机会。

2018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国产品牌崛起明显,未来呈现三大趋势发展

化妆品行业定义及分类

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皮肤、毛发、指趾甲、口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化、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产品。根据用途的不同,化妆品可分彩妆类、护肤类、治疗类、清洁类、护发类、美发类、固发类、美体类等。

化妆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高。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时尚追求美,从而带动了化妆品领域市场规模的持续增加。通过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截止到2018年11月份化妆品零售额为28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4%。在累计方面,2018年1-11月全国化妆品零售额为达2375亿元,同比增加105%。

2018年1-11月全国化妆品零售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电商营销成主流营销渠道

电商营销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时期我国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一度对线下实体店的销售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在网络销售模式普及及“美妆达人”、“美妆推荐”直播、短视频、图文等的影响下的影响下,化妆品网络销售也逐渐获得消费者的认可。2012-2017年中国化妆品网络消费规模不断增加,占全部零售额的50%以上。2012年全国化妆品网络消费市场规模为62229亿元,到了2016年全国化妆品网络消费市场规模增长至154376亿元,实现了一倍以上的增涨,较上年同比增加3595%。截止到2017年全国化妆品网络消费市场规模继续扩大,达到了169131亿元。预计2018年全国化妆品网络消费市场规模将达1944亿元,同比增长1494%。

2013-2018年全国化妆品网络消费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产化妆品品牌逐渐崛起

从我国化妆品各公司市场份额占比前十来看,国内公司只有上海上美、百雀羚与珈蓝集团,并且市场份额总计仅有1797%的占有率。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本土化妆品品牌的质量提升,产品技术的研发,不断贴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一些国产品品牌的化妆品市场份额有着明显的提升,如百雀羚的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14%增长至2017年的23%,位列市场份额的第二位;自然堂从2014年的13%增长至2017年的17%,位列品牌市场份额第5位,国产化妆品牌崛起趋势明显。

2017年我国化妆品公司市场份额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我国化妆品品牌市场份额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化妆品行业未来三大发展趋势分析

1、消费者需求更多样、更具体,品牌两极化发展。随着消费者更加成熟,他们在产品用途、成分和品牌定位上的偏好也更为细分。美白、祛斑、抗衰老、保湿、防晒、补水这些概念将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同。眼部、唇部、脸颊以及颈部的细分产品更贴近消费者具体需求。同时,随着国内消费的进步和细分,高档化和大众化将成为化妆品品牌发展的大方向。高档品牌侧重于满足消费者特定需求和主观体验;大众化产品专注于一般性的客观功能需求。

2、美妆智能革命的迅猛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AI等前沿科技的高速发展,美容化妆品行业也正兴起一场美妆智能革命风潮。智能化的美妆仪器和工具不断涌现,冲击着传统的美妆护肤模式。比如各类智能美容仪、智能花卉面膜机、美容配方设计器等,相信越来越多智能美妆仪器和便携类工具将走进都市女性的日常生活之中。

3、绿色、天然化妆品成为消费者首选

如今,产品效果早已不是消费者选择购买化妆品的唯一标准,近年来,化妆品产品安全问题的缕缕爆出以及人们对健康理念的追求,越来越多消费者更多看重的是产品安全性,贯有“绿色”、“天然”、“有机”的产品成为大众更为普遍的需求。而近年来绿色、天然化妆护肤品市场的火爆与众多直销品牌的大力推崇反映了这一点,未来,以健康天然为主打的化妆品将继续保持火热趋势,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扩大。

以上就是关于后疫情时代化妆品行业趋势是怎样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后疫情时代化妆品行业趋势是怎样的、化妆品的发展趋势有哪些、LAM兰莫熙熙为什么选择护肤品行业进行创业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mama/14756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