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敏:心都有习惯——都是我不好

黄智敏:心都有习惯——都是我不好,第1张

黄智敏:心都有习惯——都是我不好   假如你去参加一场重要的考试,你为此已经做好了考前准备,但并没有完全尽力,而你又担心自己的发挥。

终于,你拿到了考试成绩&mdash&mdash你没有通过考试,所以你需要重考。
这个时候,你觉得很失望。
你如何解释测试结果?1.我不够努力。
(内部归属/可更改)2。我不够聪明。
(内部归属/否..

如果你参加了一个重要的考试,你已经准备好了,但是你还没有尽全力,你担心你的表现。
终于,你拿到了你的考试成绩&mdash&mdash你没有通过考试,所以你需要重考。

这个时候,你觉得很失望。
你如何解释测试结果?

1.我不够努力。
(内部归属/可变更)

2.我不够聪明。
(内部归属/不可变)

3.我运气不好。
(外部归属/可更改)

4.这次考试太难了。
(外部属性/不可变)

5.我什么都做不好。
(过度概括,泛化)

6.这次没考好,但其他方面也不错。
(具体化,区分物与人)

无论是遇到一些开心的事还是不开心的事,我们的头脑都会对这些事实进行解释,不同的解释风格反映了我们的认知习惯。

每个人的心认知处理中心如果内部认知程序存在,系统程序就会不同病毒然后在计算外界信息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很多扭曲的想法,然后输出的就是很多负面情绪:

采用以上第五种想法的人,会因为考试失败而自责,把一次考试的失败延伸到其他方面&mdash&mdash我什么都做不好。
然后再给自己贴上标签:我真没用,是个失败者。
之后继续灾难性的:连一门考试都过不了。怎么才能出来找工作?找不到工作怎么养活自己?&hellip&hellip这样一来,一旦考试失败,它就在你的脑海里转了一圈认知加工,变成生死攸关的事情,输出大量焦虑情绪。

采用以上第二种想法的人,永远会自责。聪明它是一个几乎不可改变的因素,不可控,输出很多压抑的情绪。

采用第四种想法的人会对应试者乃至整个考试体系产生质疑,会感到不满和愤怒,但却没有机会直接说出相关问题考试委员会或者你可能认为说了也没用。
这样,这些愤怒的情绪就会被压抑在心里,慢慢觉得这个世界亏欠了我一切,就会出口很多抱怨的情绪。

采用最后一种想法的人,能够看清事实,接受现实。
因为我们只评价这个事实,却没有从中得出结论我考的不好=我不好=我什么都做不好结论,这样,他就可以继续呵护他的自信。
有了信心,他可以再次接受挑战。

现在看看上面的想法,你发现了什么?习惯于内部归因的人会更多的从自身找原因,而采取不可改变的想法,会导致自我挫败,情绪和行为抑郁;习惯于外部归因的人更容易从外界和他人身上找原因,而采取不可改变的想法,则会导致愤怒、失控、焦虑的情绪和行为。

关键是,你的认知习惯,倾向于把问题当成自己的,或者别人的?是可改变还是不可改变?他们都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如果我们内部的认知程序出了问题,没有及时纠正重写,那么认知病毒就会不断循环,最后系统就会严重卡顿,以蜗牛速度运行或者无法运行。

  认知治疗师会帮助你进行心灵杀毒,与你一起修正、重编你的认知程序,最终目标是让你能自己照顾好自己,无论外面遇到什么事情,高版本的认知程序都能帮助你顺利度过心理难关,让幸福来得更顺畅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mama/1439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31
下一篇2022-05-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