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42nd) 约翰·史勒辛格(John Schlesinger) 《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 亚瑟·潘(Arthur Penn) 《艾莉丝餐厅》(Alice's Restaurant) 乔治·罗·希尔(George Roy Hill) 《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席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 《射马记》(They Shoot Horses, Don't They) 柯斯塔·贾华士(Costa-Gavras) 《焦点新闻》(Z) 1970年代 1970 (43rd) 法兰克林·沙夫纳(Franklin J Schaffner) 《巴顿将军》(Patton) 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 《爱情神话》(Fellini Satyricon) 亚瑟·席勒(Arthur Hiller) 《爱的故事》(Love Story) 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 《外科医生》(MASH) 肯·罗素(Ken Russell) 《恋爱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 -------------------------------------------------------------------------------- 1971 (44th) 威廉·佛瑞金(William Friedkin) 《霹雳神探》(The French Connection)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发条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诺曼·杰维逊(Norman Jewison) 《屋顶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 彼得·波丹诺维奇(Peter Bogdanovich) 《最后一场**》(The Last Picture Show) 约翰·史勒辛格(John Schlesinger) 《血腥星期天》(Sunday Bloody Sunday) -------------------------------------------------------------------------------- 1972 (45th) 鲍伯·佛西 (Bob Fosse) 《酒店》(Cabaret) 约翰·鲍曼(John Boorman) 《激流四勇士》(Deliverance) 扬·特洛尔(Jan Troell) 《移民》(The Emigrants) 弗朗西斯·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教父》(The Godfather) 约瑟夫·曼凯维奇(Joseph L Mankiewicz) 《侦探》(Sleuth) -------------------------------------------------------------------------------- 1973 (46th) 乔治·罗·希尔(George Roy Hill) 《》(The Sting) 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 《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 英格玛·柏格曼(Ingmar Bergman) 《哭泣与耳语》(Cries and Whispers) 威廉·佛瑞金(William Friedkin) 《驱魔人》(The Exorcist) 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 《巴黎最后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 -------------------------------------------------------------------------------- 1974 (47th) 弗朗西斯·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教父二》(The Godfather Part II) 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 《唐人街》(Chinatown) 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 《日以作夜》(Day for Night) 鲍伯·佛西 (Bob Fosse) 《连尼》(Lenny) 约翰·卡萨维堤(John Cassavetes) 《受影响的女人》(A Woman under the Influence) -------------------------------------------------------------------------------- 1975 (48th) 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n)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 《阿玛珂德》(Amarcord)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乱世儿女》(Barry Lyndon) 薛尼·卢梅(Sidney Lumet) 《热天午后》(Dog Day Afternoon) 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 《纳许维尔》(Nashville) -------------------------------------------------------------------------------- 1976 (49th) 约翰·艾维森(John G Avildsen) 《洛基》(Rocky) 亚伦·派库拉(Alan J Pakula) 《大阴谋》(All the President's Men) 英格玛·柏格曼(Ingmar Bergman) 《面面相觑》(Face to Face) 薛尼·卢梅(Sidney Lumet) 《》(Network) 维黛美拉(Lina Wertmüller) 《七美图》(Seven Beauties) -------------------------------------------------------------------------------- 1977 (50th) 伍迪·艾伦(Woody Allen) 《》(Annie Hall)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佛列·辛尼曼(Fred Zinnemann) 《茱莉亚》(Julia) 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 《星球大战》(Star Wars) 贺柏·罗斯(Herbert Ross) 《转折点》(The Turning Point) -------------------------------------------------------------------------------- 1978 (51st) 麦可·西米诺(Michael Cimino) 《猎鹿人》(The Deer Hunter) 侯尔·艾希比(Hal Ashby) 《返乡》(Coming Home) 沃伦·比蒂、巴克·亨利(Warren Beatty, Buck Henry) 《上错天堂投错胎》(Heaven Can Wait) 伍迪·艾伦(Woody Allen) 《我心深处》(Interiors) 亚伦·帕克(Alan Parker) 《午夜快车》(Midnight Express) -------------------------------------------------------------------------------- 1979 (52nd) 劳勃·班顿(Robert Benton) 《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 鲍伯·佛西 (Bob Fosse) 《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 弗朗西斯·科波拉(Francis Coppola) 《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彼得·叶慈(Peter Yates) 《突破》(Breaking Away) 莫里纳罗(Edouard Molinaro) 《一笼傻鸟》(La Cage aux Folles) 1980年代 1980 (53rd) 劳勃·瑞福(Robert Redford) 《凡夫俗子》(Ordinary People) 大卫·林区(David Lynch) 《象人》(The Elephant Man) 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 《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 理察·洛许(Richard Rush) 《特技演员》(The Stunt Man) 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 《黛丝姑娘》(Tess) -------------------------------------------------------------------------------- 1981 (54th) 沃伦·比蒂(Warren Beatty) 《》(Reds) 路易·马卢(Louis Malle) 《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 休·赫逊(Hugh Hudson) 《》(Chariots of Fire) 马克·赖德尔(Mark Rydell) 《金色池塘》(On Golden Pond)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法柜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 1982 (55th) 李察·艾登保罗(Richard Attenborough) 《》(Gandhi) 沃夫冈·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 《从海底出击》(Das Boot)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席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 《》(Tootsie) 薛尼·卢梅(Sidney Lumet) 《大审判》(The Verdict) -------------------------------------------------------------------------------- 1983 (56th) 詹姆斯·布鲁克(James L Brooks) 《亲密关系》(Terms of Endearment) 彼得·叶慈(Peter Yates) 《化妆师》(The Dresser) 英格玛·柏格曼(Ingmar Bergman) 《芬妮与亚历山大》(Fanny & Alexander) 麦可·尼可斯(Mike Nichols) 《丝克伍事件》(Silkwood) 布鲁斯·贝瑞斯福(Bruce Beresford) 《温柔的慈悲》(Tender Mercies) -------------------------------------------------------------------------------- 1984 (57th) 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n) 《阿玛迪斯》(Amadeus) 伍迪·艾伦(Woody Allen) 《疯狂导火线》(Broadway Danny Rose) 罗兰·约菲(Roland Joffé) 《杀戮战场》(The Killing Fields) 大卫·利恩(David Lean) 《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 劳勃·班顿(Robert Benton) 《心田深处》(Places in the Heart) -------------------------------------------------------------------------------- 1985 (58th) 席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 《远离非洲》(Out of Africa) 贺克特·巴班柯(Hector Babenco) 《蜘蛛女之吻》(Kiss of the Spider Woman) 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 《现代教父》(Prizzi's Honor) 黑泽明(Akira Kurosawa) 《乱》(Ran) 彼德·威尔(Peter Weir) 《》(Witness) -------------------------------------------------------------------------------- 1986 (59th) 奥利佛·史东(Oliver Stone) 《野战排》(Platoon) 大卫·林区(David Lynch) 《蓝丝绒》(Blue Velvet) 伍迪·艾伦(Woody Allen) 《》(Hannah and Her Sisters) 罗兰·约菲(Roland Joffé) 《教会》(The Mission) 詹姆斯·艾佛利(James Ivory) 《窗外有蓝天》(A Room with a View) -------------------------------------------------------------------------------- 1987 (60th) 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亚卓安·林恩(Adrian Lyne) 《致命的吸引力》(Fatal Attraction) 约翰·鲍曼(John Boorman) 《希望与荣耀》(Hope and Glory) 诺曼·杰维逊(Norman Jewison) 《》(Moonstruck) 雷瑟·霍斯楚(Lasse Hallström) 《狗脸的岁月》(My Life As a Dog) -------------------------------------------------------------------------------- 1988 (61st) 巴瑞·李文森(Barry Levinson) 《》(Rain Man) 查尔斯·克莱顿(Charles Crichton) 《笨贼一箩筐》(A Fish Called Wanda) 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 《基督的最后诱惑》(The Last Temptation) 亚伦·帕克(Alan Parker) 《烈血暴潮》(Mississippi Burning) 麦可·尼可斯(Mike Nichols) 《上班女郎》(Working Girl) -------------------------------------------------------------------------------- 1989 (62nd) 奥利佛·史东(Oliver Stone) 《七月四日诞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伍迪·艾伦(Woody Allen) 《罪与愆》(Crimes and Misdemeanors) 彼德·威尔(Peter Weir) 《》(Dead Poets Society) 肯尼斯·布莱纳(Kenneth Branagh) 《亨利五世》(Henry V) 吉姆·谢利登(Jim Sheridan) 《我的左脚》(My Left Foot) 1990年代 1990 (63rd) 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 《与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弗朗西斯·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教父III》(The Godfather, Part III) 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 《好家伙》(GoodFellas) 史蒂芬·弗莱尔斯(Stephen Frears) 《千网危情》(The Grifters) 巴贝特·施罗德(Barbet Schroeder) 《命运的逆转》(Reversal of Fortune) -------------------------------------------------------------------------------- 1991 (64th) (Jonathan Demme) 《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约翰·辛格顿(John Singleton) 《邻家少年杀人事件》(Boyz N the Hood) 巴里·莱文森(Barry Levinson) 《巴格西》(Bugsy) 奥利佛·斯通(Oliver Stone) 《惊天大刺杀》(JFK) 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 -------------------------------------------------------------------------------- 1992 (65th)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 《》(Unforgiven) 尼尔·乔登(Neil Jordan) 《》(The Crying Game) 占士·艾佛利(James Ivory) 《此情可问天》(Howards End) 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 《超级大玩家》(The Player) 马丁·贝斯特(Martin Brest) 《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 -------------------------------------------------------------------------------- 1993 (66th)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吉姆·谢利登(Jim Sheridan) 《以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珍·康萍(Jane Campion) 《钢琴别恋》(The Piano) 占士·艾佛利(James Ivory) 《》(The Remains of the Day) 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 《银色性男女》(Short Cuts) -------------------------------------------------------------------------------- 1994 (67th) 罗拔·湛米基斯(Robert Zemeckis) 《阿甘正传》(Forrest Gump) 伍迪·艾伦(Woody Allen) 《》(Bullets over Broadway) 昆廷·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 《低俗小说》(Pulp Fiction) 劳勃·瑞福(Robert Redford) 《益智游戏》(Quiz Show)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 《三色之红》(Three Colors: Red) -------------------------------------------------------------------------------- 1995 (68th) 梅尔·吉勃逊(Mel Gibson) 《勇敢的心》(Braveheart) 克里斯·努南(Chris Noonan) 《我不笨,所以我有话要说》(Babe) 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 《越过死亡线》(Dead Man Walking) 迈克·菲吉斯(Mike Figgis) 《远离赌城》(Leaving Las Vegas) 米高·雷德福(Michael Radford) 《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II Postino) -------------------------------------------------------------------------------- 1996 (69th) 安东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 《》(The English Patient) 乔尔·科恩(Joel Coen) 《》(Fargo) 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n) 《情色风暴》(The People vs Larry Flynt) 迈克·李(Mike Leigh) 《秘密与谎言》(Secrets & Lies) 斯科特·希克斯(Scott Hicks) 《》(Shine) -------------------------------------------------------------------------------- 1997 (70th)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泰坦尼克号》(Titanic) 彼得·卡坦纽(Peter Cattaneo) 《一脱到底》(The Full Monty) 葛斯·范桑(Gus Van Sant) 《骄阳似我》(Good Will Hunting) 柯蒂斯·汉森(Curtis Hanson) 《铁面特警队》(LA Confidential) 艾汤·伊高扬(Atom Egoyan) 《意外的春天》(The Sweet Hereafter) -------------------------------------------------------------------------------- 1998 (71st)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罗贝多·贝里尼(Roberto Benigni) 《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 约翰·麦登(John Madden)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特伦斯·马里克(Terrence Malick) 《细红线》(The Thin Red Line) 彼德·威尔(Peter Weir) 《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 1999 (72nd) 山姆·曼德斯(Sam Mendes) 《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 斯派克·琼斯(Spike Jonze) 《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Being John Malkovich) 雷瑟·霍斯楚(Lasse Hallström) 《心尘往事》(The Cider House Rules) 迈克·尔曼(Michael Mann) 《局内人》(The Insider) M·奈特·夏马兰(M Night Shyamalan) 《》(The Sixth Sense) 2000年代 2000 (73rd) 史蒂文·索德伯格 (Steven Soderbergh) 《毒品网络》 (Traffic) 斯蒂芬·戴德利 (Stephen Daldry) 《跳出我天地》 (Billy Elliot) 李安 (Ang Lee) 《卧虎藏龙》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史蒂文·索德伯格 (Steven Soderbergh) 《永不妥协》 (Erin Brockovich) 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 《角斗士》 (Gladiator) -------------------------------------------------------------------------------- 2001 (74th) 朗·霍华德 (Ron Howard) 《美丽心灵》 (A Beautiful Mind) 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 《黑鹰坠落》 (Black Hawk Down) 罗伯特·奥特曼 (Robert Altman) 《高斯福德庄园》 (Gosford Park) 彼得·杰克逊 (Peter Jackson) 《指环王:护戒使者》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大卫·林奇 (David Lynch) 《穆赫兰道》 (Mulholland Drive) -------------------------------------------------------------------------------- 2002 (75th) 罗曼·波兰斯基 (Roman Polanski) 《钢琴师》 (The Pianist) 罗伯·马歇尔 (Rob Marshall) 《芝加哥》 (Chicago) 马丁·斯科西斯 (Martin Scorsese) 《纽约黑帮》 (Gangs of New York) 史提芬·多尔 (Stephen Daldry) 《时时刻刻》 (The Hours) 佩德罗·阿莫多瓦 (Pedro Almodóvar) 《对她说》 (Talk to Her) -------------------------------------------------------------------------------- 2003 (76th) 彼得·杰克逊 (Peter Jackson) 《指环王:王者归来》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费尔南多·梅里尔斯 (Fernando Meirelles) 《上帝之城》 (City of God) 索菲娅·科波拉 (Sofia Coppola) 《迷失东京》 (Lost in Translation) 彼德·威尔 (Peter Weir) 《怒海争锋:极地远征》 (Master and Commander: The Far Side of the World)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神秘河》 (Mystic River) -------------------------------------------------------------------------------- 2004 (77th)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百万宝贝》 (Million Dollar Baby) 马丁·斯科西斯 (Martin Scorsese) 《飞行者》 (The Aviator) 泰勒·海克福德 (Taylor Hackford) 《灵魂歌王》 (Ray) 亚历山大·佩恩 (Alexander Payne) 《杯酒人生》 (Sideways) 迈克·李 (Mike Leigh) 《维拉·德雷克》 (Vera Drake) -------------------------------------------------------------------------------- 2005 (78th) 李安 (Ang Lee) 《断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 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晚安,好运》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保罗·哈吉斯 (Paul Haggis) 《撞车》 (Crash) 贝内特·米勒 (Bennett Miller) 《凯波特》 (Capote)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 《慕尼黑》 (Munich) -------------------------------------------------------------------------------- 2006 (79th) 马丁·斯科西斯 (Martin Scorsese) 《无间行者》 (The Departed) 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通天塔》 (Babel)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硫磺岛来信》 (Letters from Iwo Jima) 史蒂芬·弗莱尔斯 (Stephen Frears) 《女王》 (The Queen) 保罗·格林格拉斯 (Paul Greengrass) 《93号航班》 (United 93) -------------------------------------------------------------------------------- 2007 (80th) 乔尔·科恩、伊桑·科恩 (Joel Coen, Ethan Coen) 《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 保罗·汤马士·安德逊 (Paul Thomas Anderson) 《血色将至》 (There Will Be Blood) 东尼·格莱 (Tony Gilroy) 《全面反击》 (Michael Clayton) 积逊·怀文 (Jason Reitman) 《朱诺》 (Juno) 祖利安·斯纳贝尔 (Julian Schnabel) 《潜水钟与蝴蝶》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 2008 (81st) 丹尼·鲍伊 (Danny Boyle)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歌曲,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摄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Slumdog Millionaire) 斯蒂芬·达尔德里 (Stephen Daldry) 《生死朗读》 (The Reader) 大卫·芬奇 (David Fincher) 《返老还童》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朗·霍华德 (Ron Howard) 《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Frost/Nixon) 格斯·范·桑特 (Gus Van Sant) 《米尔克》(Milk) -------------------------------------------------------------------------------- 2009(82nd) 凯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 《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阿凡达》(Avantar ) 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Jerome Tarantino)《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 李·丹尼尔斯(Lee Daniels)《珍爱》(Precious) 贾森·赖特曼(Jason Reitman )《在云端》(Up in the Air)
摘取自俞磊的《文明史》
古埃及的历史综述 。这三十一个王朝从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起,第一、第二王朝称作早王朝时期。第三至第六王朝称作古王朝时期,其中第三和第四王朝是埃及的辉煌时期,也就是大量金字塔建筑的时期。公元前2180年至公元前2040年的第七至第十王朝时,埃及进入了一个大动乱时期,称作第一衰微期。公元前2040年第十一王朝结束了动乱,埃及进入中王朝时期,这是埃及又一次长期稳定繁荣的时期。从公元前1786年第十三王朝起,埃及进入了第二衰微期,中央政权极度衰落,亚洲来的蛮族喜克索人入侵埃及,占领了埃及北方。公元前1570年,第十七王朝兴起,赶走了喜克索人,从此,埃及进入了新王朝时期,第十八、第十九和第二十王朝,是古埃及的鼎盛时期,埃及一下子成了一个大帝国,所以常称为帝国时期,第十九王朝时,埃及在亚洲同赫梯帝国进行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双方耗尽国力,以和平条约而结束了战争,战争使两国都元气大伤,赫梯帝国不久灭亡。从公元前1085年的第二十一王朝起,埃及进入后王朝时期,也称作第三衰微期,僧侣、利比亚雇佣兵以及努比亚人相继在埃及建立了王朝,公元前671年,亚述帝国国王亚述巴尼拨征服埃及。亚述帝国灭亡后,埃及建立了第二十六王朝,常称作埃及的复兴时期,国王尼科二世努力振兴埃及,同新巴比仑王国长期争霸,但最终失败。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征服埃及,其后,埃及又曾建立过几个独立的小王朝,但最后仍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份。公元前330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也征服了埃及。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将托勒密在埃及建立了第三十一王朝,埃及成为希腊化国家。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自杀身亡,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
我们通常把古埃及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古王朝时期 ( 西元前2613-2160),中王朝时期 (西元前2040-1750)以及新王朝时期( 西元前1550-1086 )。
法老时代是埃及的全盛期,但随着内乱外患来袭,埃及势力逐渐
式微。后期的埃及遭逢了来自利比亚,亚述,努比亚,波斯以及希腊等民族的侵略,到了西元前30年埃及最后一位女王 Cleopatra 去世后,埃及遭罗马帝国并吞,法老时代至此正式宣告结束。
西元前第三世纪一位埃及祭司 Manetho 在他关于埃及历史的著作中,将埃及历史划分为30个王朝,后代学者多沿用此一划分法,偶尔会多加一个第31王朝。
古埃及人建立了一个超过3000年的文明,经过统计,在这段时期中至少曾有过五千万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古埃及人发展出卓越的天文,工程,数学及医学等知识。也发展出有系统的徵税制度,以及具备警察与法庭的司法制度。
古埃及人颇重女权,他们女性的法律地位甚至比现今某些国家的女性还要受到尊重。她们穿很好的衣服,也广泛的使用化妆品与美容产品。
图坦卡门和拉姆西斯只是已知的170位法老中的其中两位。皮皮
二世是记载中统治埃及最久的一位法老,他活到97岁,统治了埃及94年。
现今将一年分为365天,每天分为24小时,都是源自于埃及。
小黄油指的是倩碧黄油。倩碧黄油,分为有油与无油两种。有油的叫lotion;无油的叫gel,也就是常说的啫喱。黄油有油成分含有油脂,适合干性及中性肌肤使用,黄油无油不含油脂,适合油性肌肤及混合性肌肤使用。
倩碧黄油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
倩碧润肤露配方与肌肤自然滋润成分如出一辙,复制天然的水油平衡状态,有效防止肌肤水分流失及过敏现象,让肌肤立刻变成擅长导入养分的湿海绵。无油配方贴切地满足油性皮肤的需求。倩碧特效润肤露,能提供肌肤所需要的养分,有效呵护您的肌肤。请于洁面及祛除角质之后使用,可用于任何感觉干燥的肌肤部位。
效果
在香港被医生推荐为过敏性或易生青春痘者都可以使用,用后肌肤能长时间保持湿润,并且渗入肌肤深层。
使用倩碧黄油的注意事项
1、黄油的量不要取得太多,它是浓缩成分,所以在用量上不要太夸张,两颗豆粒大小即可,夏天可以适量缩减。很多MM为了让效果更明显会一次使用很多,这样做反而会加重肌肤的负担性,护肤肌肤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大家要有耐心。
2、一定要等到黄油彻底被肌肤吸收,皮肤清爽了才能继续涂抹其他的东西。特别是之后还要上防晒、隔离或者粉底液美妆类产品的妹子一定要注意,否则时间久了皮肤容易出问题。
3、倩碧黄油分为标准配方及无油配方,首先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要选择更贴切自己肤质的那一款,这样才更能提高肌肤的吸收性及与产品的相容性。
那个东西就叫激光全息图像,是有立体感的,就是你说的防伪标签。全息技术的概念最早由盖伯(Gabor)于1948年提出,1962年随着激光器的问世,利思和乌帕特尼克斯(Leith andUpatnieks)在盖伯全息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离轴全息术。1969年本顿(Benton)发明了彩虹全息术,掀起以白光显示为特征的全息三维显示新高潮。彩虹全息术与当时发展日趋成熟的全息图模压复制技术的结合便形成了目前风糜世界的全息印刷产业。
经过数十年发展,激光全息防伪产品也从最初的全息防伪标识逐步升级发展为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激光防伪技术。
一、第一代激光防伪技术
第一代激光防伪技术主要用于制作激光模压全息图像防伪标贴。
全息照像是美国科学家伯格(M·J·Buerger)在利用X射线拍摄晶体的原子结构照片时发现的,他与盖伯(Gabor)一起创建了全息照像理论,即利用双光束干涉原理,令物光和另一个与物光相干的光束(参考光束)产生干涉图样即可把位相“合并”上去,从而用感光底片同时记录下位相和振幅,就可以获得全息图像。由于普通光源单色性不好,相干性差,因而使得全息技术发展缓慢,很难拍出令人满意的全息图。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激光出现,以其高亮度、高单色性和高相干度特性,迅速推动了全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种类的全息图被制作出来,全息理论得到很好的验证。但由于拍摄和再现时的特殊要求,全息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几乎一直被局限在实验室里。
七十年代末期,人们发现全息具有包括三维信息的表面结构(即纵横交错的干涉条纹,这种结构是可以转移到高密度感光底片等材料上去的)。1980年,美国科学家利用压印全息技术,将全息表面结构转移到聚酯薄膜上,从而成功地印制出世界上第一张模压全息。这种激光全息又称彩虹全息,是通过激光制版将影像制作到塑料薄膜上,产生五光十色的衍射效果,使具有二维、三维空间感。在普通光线下,中隐藏的图像、信息会重现,而当光线从某一特定角度照射时,上又会出现新的图像。这种模压全息可以像印刷一样大批量快速复制,成本较低,还可以与各类印刷品相结合使用。至此,全息摄影转向社会应用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当时这种模压全息的制作技术非常先进,只有少数人掌握,于是就被用来制作防伪标识。其防伪的原理是:
1在激光全息拍摄的整个过程中,如果有一项条件不同(如拍摄彩虹全息的条件),则全息标识的效果就会有差异;
2这种全息图像的全息信息用普通照相无法拍摄,因而全息图案难以复制。
第一个将全息用作防伪标识的产品是Johnny Walke Whishy(一种威士忌),该酒的销售额较以前增加了45%左右。
激光模压全息防伪技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传入我国,1990年至1994年期间,全国各地引进生产线上百条,数量占当时世界生产厂家的一半还多。在引进初期,这种防伪技术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防伪作用,但随着激光全息图像制作技术的迅速扩散,很快就被造假者从各个方面攻破,激光全息防伪标贴几乎完全失去了防伪能力,激光模压设备也从最初的上千万美元一条剧降至几万元人民币一条。
二、第二代改进型激光全息图像防伪技术
第一代激光全息防伪技术的泛滥,促使人们不得不开始寻求改进现有技术。改进后的技术主要有三种:一是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改进全息图像;二是透明激光全息图像防伪技术;三是反射激光全息图像防伪技术。
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改进全息图像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改进激光全息图像经历了两个发展形态,第一形态是计算机合成全息技术,这种技术是将系列普通二维图像经光学成像后,按照全息图像的成像原理进行处理后记录在一张全息记录材料上,从而形成计算机像素全息图像。观察这种像素全息图像时,可在不同的视角看到不同的三维图像,其图形和彩色都具有异常灵活多变的动态效应,并且不受再现光线方向的限制。第二形态是计算机控制直接曝光技术,与普通全息成像不同,这种技术不需要拍摄对象,所需图形完全由计算机生成,通过计算机控制两束相干光束以像素为单位逐点生成全部图案,对不同点可改变双光束之间的夹角,从而制成具有特殊效果的三维全息图。
透明激光全息图像防伪技术
普通的激光全息图像一般是用镀铝的聚酯膜经过模压(也可以先用聚酯薄膜经过模压再镀铝)而成,镀铝的作用是增加反射光的强度使再现图像更加明亮。照明光和观察方向都在观察者这一侧,这样的激光彩虹模压全息图是不透明的。透明激光全息图像实际上就是取消了镀铝层,将全息图像直接模压在透明的聚酯薄膜上。1996年我国公安部将透明激光全息图像应用在居民身份证上,将身份证用透明膜整体覆盖,在光线下观察身份证正面时,不但能看清证件内容,还能看到透明膜上显现出来的二维、三维彩虹全息图像(“长城”及“中国”的中英文字样)。
反射激光全息图像防伪技术:
反射激光全息图像成像原理是将入射激光射到透明的全息乳胶介质上,一部分光作为参考光,另一部分透过介质照亮物体,再由物体散射回介质作为物光,物光和参考光相互干涉,在介质内部生成多层干涉条纹面,介质底片经处理后在介质内部生成多层半透明反射面(例如6微米厚的乳胶层里可以有20多个反射面),用白光点光源照射全息图,介质内部生成的多层半透明反射面将光反射回来,迎着反射光可以看到原物的虚像,因而称为反射激光全息图。
三、第三代加密全息图像防伪技术
加密全息图像是指采用诸如随机位相编码加密、莫尔编码加密、激光散斑加密等光学图像编码加密技术,对防伪图像进行加密而得到的不可见或变成一些散斑的加密图像。其中经随机位相编码加密的图像是隐形的,只有使用专门的光电解码机才能够显现出原来的图像,目前主要用于各种证卡的防伪。经莫尔编码加密和激光散斑加密的图像只有与解码光栅或解码散斑叠合,才能够显示出原来的图像,可用于一般商品的防伪。
加密全息图像因其不可见或只显现一片噪光,如没有密钥很难破译,所以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
四、第四代BOPP激光全息防伪收缩膜包装防伪技术
BOPP激光全息防伪收缩膜包装防伪技术,是综合了前三种激光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防伪技术。由于该技术对BOPP收缩膜基材有特殊要求,购买和开发BOPP生产设备造价昂贵,从而在源头上堵住了造假者制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激光全息防伪收缩膜在生产中首创采用宽幅全息透明模压技术与加密全息图像防伪技术相结合,并巧妙解决了热压与基材热收缩的矛盾;在使用中通过BOPP防伪收缩膜两个表面提供热封,将被包装物整体包裹;在拆包时必须先撕开BOPP防伪膜,而这样也就破坏了原防伪膜的完整性。由于该防伪手段技术层面复杂、防伪力度高,工艺精细、外观精美,被中国防伪行业协会激光全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给予很高的评价。
BOPP激光全息防伪收缩膜的防伪效果比激光全息图像防伪标识要强很多,其防伪寿命更远远长于激光全息图像防伪标识的防伪寿命。因为激光全息图像防伪标识由印刷厂印制,不能确保该母版不从印刷环节外流或非法复制,同时对于制假者来说,激光全息标识可直接购得,既不必设备投资也无需掌握该技术。而使用BOPP激光全息防伪收缩膜进行包装防伪,
BOPP生产线高昂的价格和热封型热收缩膜复杂的加工工艺,加上透明全息防伪图像和隐秘的微缩密码,使得那些分散的中小型工厂极难制假。
激光全息防伪技术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普遍关注的一项现代化激光应用技术成果,它以复杂的全息成像原理和色彩斑斓的闪光效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喜爱。激光全息图像防伪标识与一般印刷商标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与魅力,可广泛应用于轻工、医药、食品、化妆品、电子行业的商标、有价证券、机要证卡及豪华工艺品等的防伪。但国内生产厂家众多且管理极为混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激光全息图像防伪标识在人们心中的信誉度。而从基材便开始进行防伪处理的BOPP激光全息防伪收缩膜必将取而代之,为国内外透明防伪技术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就是关于历届OSCAR最佳导演,和他们因此最佳的电影全部的内容,包括:历届OSCAR最佳导演,和他们因此最佳的电影、给我一些关于古埃及的资料!越多越好!、小黄油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