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注重成分功效的科学护肤方式逐渐成为流行,而抓住这一趋势的高性价国货品牌也脱颖而出。数据显示,成分功效以及性价比成为消费者购买美妆护肤品主要考虑的因素。他们通过玻色因、水杨酸等功效化学成分实现“精准护肤”,山茶花等天然植萃成分则助力“安全护肤”,益生菌等微生态成分帮助“科学护肤”。
在高增长成分护肤品的消费中,国货品牌占比超五成,并且件单价低于国际品牌,展现出较大的成分功效与性价比优势。
除了对成分功效的关注,消费者在护肤品信息上对皮肤科医生和专家意见的信赖度也显着提高。皮肤学级护肤品的销售规模逐年扩大,且增速高于护肤品整体。除了科颜氏、理肤泉等国际品牌,以薇诺娜、玉泽、润百颜为代表的国货品牌也有较为突出的表现。
养肤彩妆的消费规模三年间翻了超过6倍,而养肤底妆占比超9成,其中BB霜/CC霜的增速最高。消费者对养肤彩妆的功效需求当中,保湿是核心需求,草本、古方、精华是养肤彩妆对成分的主要宣传点。
此外,男性的养肤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其消费规模增速超过女性。而地域上,北方的消费者养肤意识渗透率相对更高,引领养肤消费浪潮。
头部护理更是越来越精细化,近八成消费者表示关注自己的头发健康。线上头部护理市场消费规模近三年增长了约2倍。在洗发水和护发素之外,精油、营养液、发膜等精致洗护也加入消费者的护发流程,尤其是头皮预洗产品和精油,以突出的增速展现出较大的增长空间。对于头部护理的功效,不同代际有着不同的诉求,85前注重防脱,95、90后则更关注抗老抗氧和舒敏功效,而Z时代更在意头皮清洁。
包装形态上,护肤个护品类的便携小包装广受欢迎。线上小包装护肤个护消费规模逐年提升,且小包装的消费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包装。就不同品类而言,面部护肤产品的小包装消费规模占比最高,而头部护理的增速较高。
面部护肤产品当中,小包装精华发展最为成熟,同时小瓶防晒、片装卸妆等细分产品也呈现出较高的增速。而小包装的头部护理产品当中,精华也是消费占比最高的细分品类,且增速也遥遥领先,其中安瓶形态最受欢迎。
消费者购买小包装多是为了旅行时使用或看中其便携特性,而不同的品类间也有一些差异。比如小包装的面部护肤也可能是为了锁鲜,而便携的身体洗护产品则有卫生方面的考量。
任何商业逻辑的根基,都是市场和用户需求。
近几年,通过打造爆款带动其他产品销售的单品策略盛行,也是遵循了这一规律。以化妆品行业为例,随着竞争者越来越多,市场和消费者选择面增宽,自然也更加挑剔。品牌全系列、多品类一齐“杀入”市场的做法,已经越来越难奏效,甚至可能给终端带来更大的压力。这个时候,聚焦资源打造明星单品,反而是一种不错的思路。
在这方面,珈蔻是一个出色的践行者。
能够在创建后短短三年多时间突出重围、赢得市场赞誉、获得渠道认可,珈蔻凭借的,便是一贯所推行的单品策略。比如长期以来的销量冠军珈蔻“小金笔”,即为聚焦于眼部的明星单品。
而今,继“小金笔”后,珈蔻又一款产品“8小时氧眼贴”面市。从珈蔻的规划来看,这无疑是另一个重点打造的明星单品。
眼部品类需求旺盛是前提
尽管从整个化妆品市场来看,眼部品类的份额还相对较小,但其增势却比较明显。尤其是近些年,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糟糕的生活环境所影响到的人群增多,抗衰老年轻层正在下移,这使得对抗衰老产品产生需求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其中,对眼部护理产品的需求随之也在猛增。
一项统计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据了解,今年双11的预售,各品类中排在首位的便是眼霜。以雅诗兰黛为例,短短20分钟,预售额便突破5亿元,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的小棕瓶眼霜无疑是主要贡献者。可见,在抗衰意识明显加强的今天,消费者对眼部护理产品的关注度有了极大提升。
然而,过去几年,尽管眼部品类需求旺盛,化妆品零售终端却极度缺乏相应的产品。在创建之初,珈蔻其实就已意识到这一点,之所以定位为抗衰老专家,长期从眼部品类去挖掘品牌的明星产品,便是基于对终端亟需眼部品类的考虑。
另一方面,相比以往,消费者对眼部护理的需求渐渐多元化,这也推动了眼部护理品类必须更加细分。
珈蔻陆续推出“小金笔”、“8小时氧眼贴”等不同类型的产品,迎合的就是终端品类细分的趋势。通过在这些产品上的发力,珈蔻正努力做到弥补终端眼部品类的缺失,帮助门店真正实现品类的扩充和业绩的增长。
“一症一方案”精准化解决眼部问题
除了满足消费者和终端多元化需求外,珈蔻开发“8小时氧眼贴”这样的新品类,与其发展眼部品类的总路线也是相契合的。
据珈蔻方面透露,在眼部品类上,品牌一向采取的是“一症一方案”的思路,围绕多种眼部问题,打造富有各种功能的产品,以给到精准的解决方案。
而“8小时氧眼贴”,就针对不同眼部问题推出了多个品项。其中黑眼贴(珈蔻智慧焕亮氧眼贴)可淡化黑眼圈,金眼贴(珈蔻臻采平痕氧眼贴)可抚平眼纹,蓝眼贴(珈蔻活力紧致氧眼贴)则可祛除眼袋,修护功能各有偏重。
事实上,这些护眼功能能够实现,有着先进的研发 科技 做背书。
客观来说,正确的补氧方式应该是激活细胞能量,让细胞重新获得吸氧能力。而珈蔻的氧贴膜含有多肽组合物和银耳杂实体多糖两大专利活性成分,同时蕴含比一般的精华液高出10倍的营养和水分,可迅速渗透肌肤底层,激活细胞,使肌肤细胞吸氧能力瞬间提升17倍,从而使细胞不断主动吸氧,修复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促进细胞新生,抚平细纹和皱纹,并淡化黑眼圈和眼袋浮肿。
不难看出,珈蔻“8小时氧眼贴”不仅做到了功能细分,解决方案精准,而且相比很多眼部护理产品具有极强的差异化。
如今,CS店要想加强眼部品类,除考虑功效外,也更偏向于选择更具差异化的产品来树立自己的优势。这一点,在珈蔻的合作客户身上也有体现。
据了解,面对化妆品零售环境非常严峻、生意相当艰难的局面,包含赤峰康缇、陕西君汇、南通万色店、新疆色乐薇、新疆慧美名妆、贵州雪尔、贵州广明日化等在内的全国知名百强化妆品连锁,依然选择与珈蔻“8小时氧眼贴”建立合作,看中的就是其突出的差异性。
产品是品牌的载体,也是灵魂,对此,珈蔻认知颇深。在品牌看来,任何推广方式都不及过硬的产品更能触达渠道客户的痛点,让他们产生共鸣。
“小金笔”如此,“8小时氧眼贴”同样如此。
温馨提示
珈蔻已入驻品观找货·找品牌,感兴趣的化妆品店和代理商朋友, 一键“召唤小参谋”,实现商机对接。
品观找货·找品牌,为更高效的化妆品供需对接而生。
——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快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11-2022年我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2011-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230944亿元增长到了2022年的616433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3%。
——中国化妆品行业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
我国化妆品市场按价格和目标消费群,可以划分为高端(奢侈)化妆品、高档化妆品、中高端化妆品、大众化妆品和极致性价比五个细分市场。五个细分市场均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
高端(奢侈)化妆品市场和高档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如娇兰(Guerlain)、克里斯汀•迪奥(CD)、香奈儿(Chanel)、娇韵诗(Clarins)、兰蔻(Lancome)、雅诗兰黛(Estee Lauder)等。该类品牌主要定位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少数消费者,其利用其国际品牌优势在国内大城市的百货商场设立专柜,以树立高端品牌和高端消费的形象。
中高端市场上,外资品牌化妆品和国内经典国货品牌共同竞争,外资品牌保持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国货品牌也逐步向中高端市场发展。该类品牌中外资品牌主要包括玉兰油(Olay)、巴黎欧莱雅(L'OREAL PARIS)、资生堂(SHISEIDO)等,国货品牌则包括佰草集(Herborist)、丸美(MARUBI)等。其一般通过百货商场专柜、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进行销售,并通过建立有效的营销渠道和进行大规模媒体宣传等方式,充分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大众化妆品被部分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分占。该类品牌主要针对中低收入的消费群体,一般通过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渠道进行销售,目前在电商中的布局也相对最广。该领域品牌数量较多,外资品牌包括妮维雅(NIVEA)、旁氏(POND'S)等,本土品牌包括相宜本草、自然堂、丁家宜等。
2020年受疫情冲击,中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化妆品网上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不论是中高档品牌还是大众品牌都在进行互联网布局,通过电商渠道扩大覆盖范围提高销售能力,电子商务给各品牌提供了实体店以外的另一个竞争平台。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国际品牌注重产品营销、研发投入,产品品质有保障,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国内化妆品企业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化妆品安全问题频出,也阻碍了国内品牌的发展。
基于Euromonitor的数据来看,中国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化妆品企业占据,排名前三的企业为欧莱雅、宝洁和雅诗兰黛,市占率分别为122%、9%和54%。市占率排名前十品牌的国产企业仅有上海百雀羚和伽蓝集团,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八,市占率分别为2%和19%。
注:截至2023年1月,Euromonitor未公布2022年数据。
——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国际化妆品市占率较低
由于国际化妆品市场大部分都被如欧莱雅、宝洁和雅诗兰黛等国际化妆品龙头企业挤占,且中国化妆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因此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国际化妆品市占率较低。根据欧睿的数据,2021年,全球化妆品市占率前5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仅有5家,包括百雀羚、伽蓝集团、上海家化、上海上美和云南白药,其市占率分别为03%、03%、02%、02%和02%。
——中国化妆品行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综合来看,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市场规模较大,预计在未来五年将会持续保持全球化妆品行业领军市场的地位。而且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化妆品市场,未来,在即时性美容需求的推动下,以及对个性展现的追求,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将以快速度增长,前瞻预测到2028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9374亿元,2023-2028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1%。
注:该预测值包括脱毛膏等特殊化妆品。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随着K-BRIGHT品牌退出中国市场消息不断传出,联合利华旗下唯一自主研发品牌或将折戟中国市场。2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搜索发现,联合利华旗下护肤品牌K-BRIGHT多个电商平台旗舰店已关闭,淘宝部分在售商家正在低价清仓,并表示此后不会再售。
近几年,中国美妆市场发展的不断扩大,成为各品牌角逐的主战场,联合利华也成为角逐者之一。不过,当被寄予厚望的自研品牌折戟后,联合利华能否依托于“买买买”策略在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还不好说。
退出中国市场
多个电商平台旗舰店关闭、淘宝店铺低价清仓……联合利华旗下自主研发品牌K-BRIGHT似乎如网上传出的消息一般正在退出中国市场。
2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搜索发现,联合利华旗下自主研发品牌K-BRIGHT在淘宝、京东、小红书等电商平台旗舰店均已关闭。京东、小红书上K-BRIGHT品牌产品也均已下架,淘宝天猫上虽还有少部分K-BRIGHT产品在售,但多家淘宝店铺客服表示该品牌产品正在低价清仓。
一家名为“巴黎小静”的淘宝店铺客服表示,该品牌产品目前在进行清仓销售,以后估计没有了;上海左右化妆品专营店客服同样表示,目前该品牌产品在进行低价清仓。此前,K-BRIGHT极光瓶精华售价在300元以上,而目前售价仅为80元左右。
此外,K-BRIGHT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均已停止更新。
伴随着上述情况出现的是近日以来不断传出的K-BRIGHT将退出中国市场消息。消息称,K-BRIGHT将退出中国市场,目前正在进行清仓处理。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联合利华进行采访,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据了解,K-BRIGHT科倍丽是联合利华于2018年推出的韩系轻奢护肤品牌,产品包括“极光瓶”精华、“小冰珠”冻干粉等明星单品,同时涵盖洁面粉、爽肤水、乳液、面霜等细分品类,共11个SKU,产品价位在98-328元不等。
在刚进入中国市场之时,K-BRIGHT科倍丽采用微信店铺进行首发,未第一时间入驻天猫和京东。对于线下渠道布局,虽组建了专属运营团队,但关于CS渠道的拓展计划一直被搁置,并未真正推行,因此产品主要以线上销售为主。在产品体验方面,淘宝、小红书以及微博多位网友反映产品体验效果不佳,产品包装设计“不合理”。而在销售层面,K-BRIGHT此前销售赠送洁厕灵的营销方式被网友吐槽“奇葩”。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表示,联合利华品牌在消费者层面的定位更多在于日化洗护产品方面,而在美妆领域,联合利华并没有很出众的品牌以及消费群体基础。基于此,就算自主研发推出像K-BRIGHT这样的轻奢品牌,由于前期没有一定的市场用户基础,所以很难发展起来。
靠“收购”打天下
随着国内化妆品市场不断扩大,中国已经成为各品牌角逐的主要战场之一,联合利华也不断推动旗下收购品牌落子中国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3月至2019年,联合利华在美妆和个护领域一共完成了17次收购,针对买来的品牌,联合利华也都悉数引入了中国市场。
2017年,联合利华推动刚收购不久的高端彩妆Hourglass进入中国市场;同年9月,联合利华以227亿欧元从贝恩资本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及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手中买下珂泊亚集团,将AHC收入囊中,2018年推动该品牌在中国市场布局。2019年,联合利华引入好莱坞高端护肤品牌KateSomerville;2020年引入34亿元收购的高端护肤Tatcha。
在不断收购的过程中,联合利华也在逐渐调整自身结构,并向高端化布局。据了解,在众多收购品牌中,涉及4个高端产品,包括REN、Kate Somerville、Hourglass、Tatcha。与此同时,联合利华也在进行一些低端、小个护品牌的出售。此前,联合利华表示将出售一些体量小的个护品牌,以整理其投资组合,转向增长更快的领域。
业内人士表示,不断精减低效益业务的同时,联合利华通过收购一些轻奢美妆品牌不断构建自己在中国市场的美妆金字塔。
在2021年初,联合利华与杭州高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GoUni(高优逸),联合利华表态称要与杭州高浪共同打造一支运营新锐高端美妆品牌的中国本土团队,专注于海外新锐高端品牌的引进与孵化。据了解,杭州高浪曾帮助宝洁、强生成功将多款品牌引入中国市场。显然,收购引入依然是联合利华的主题。
赖阳表示,收购策略,优势在于可以直接整合现有资源,而不用投入过多研发,迅速形成市场的推广。但同样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这些品牌参差不齐,研发水平不一,产品质量也不同,品牌与品牌之间以及与企业整体发展之间很难形成统一规划,就像一盘散沙。甚至部分产品会由于质量设计等问题面临一定的风险。
竞争加剧
作为联合利华近年来唯一一个自主研发品牌,K-BRIGHT曾被寄予厚望。联合利华中国区负责人曾对外表示,该品牌主要是为进一步增强联合利华在亚洲美妆市场及全球个人护理品类的专业地位。不过,随着K-BRIGHT中国市场发展遇阻,这一希望也随之落空。
自主研发品牌未能获得较好发展,联合利华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买来的品牌”。目前,联合利华收购的多数美妆品牌都已进驻了天猫国际,除AHC销量可观外,其他产品销量平平。淘宝销售数据显示,高端护肤Tatcha品牌天猫海外旗舰店店铺中,销量最高产品付款人数为493人。彩妆品牌Hourglass海外旗舰店中,销量最高产品付款人数为578人。
反观其最大竞争对手宝洁旗下sk-ll旗舰店最高销量产品付款人数为27万人;Olay官方旗舰店销量最高产品付款人数为45万人。相比较之下,联合利华难言优势。
除外资品牌的挑战外,国产品牌的崛起也对其形成一定挑战。彩妆领域,完美日记2020年双十一彩妆榜单排名第一,花西子紧随其后。护肤品牌方面,珀莱雅推出的美白系列产品,淘宝月销量基本在1万左右,联合利华旗下平均不足1000+的销量同样不占优势。此外,像日化老牌上海家化、丸美股份也在不断布局中高端产品体系,新锐网红品牌不断崛起,联合利华仅通过“买买买”的战略布局并不容易。
同时,赖阳表示,联合利华在洗护领域内的认知度太高,想要过渡到高端美妆领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其本身企业发展的定位性质局限了联合利华向美妆领域的发展。此外,因为没有自主研发以及自主研发不足,企业很难形成自己的壁垒,也很难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1、CS渠道:最早诞生的化妆品销售渠道。CS即CosmeticShop,该渠道主要由化妆品专营店或连锁门店组成,为顾客提供多品牌一站式消费服务。传统的CS门店扎根在乡镇的街头巷尾,例如美妆、美容百货,这类店铺接地气,贴近当地消费水平,它们在当地消费者中很受欢迎,影响力也多集中在所在地。
2、百货渠道是通过大型百货商场(如百联、银泰、百盛等)进行化妆品销售的另一种常见渠道,商场通常是高消费人群的聚集地,国际大牌往往会选择在此设立专柜,如兰蔻、雅诗兰黛、资生堂、香奈儿等。
3、KA即KeyAccount,是指大型卖场(如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等)销售渠道,又称商超渠道。我们都知道:逛超市的人群随机购买概率很高,因此超市中的化妆品价格不会太高。同时,由于超市的产品一般由消费者自由选购,所以陈列在超市化妆品货架上的通常是家喻户晓的大众品牌,比如巴黎欧莱雅、妮维雅、百雀羚、相宜本草等。
泊美全国撤柜的原因是什么?解答为:优胜劣汰,行业更新换代快,没什么闪光产品,失去竞争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爱美意识增强,一些大牌受到推崇,小品牌受众越来越少,缺乏了购买了,自然撤回了。亲亲为您查询到以下相关信息哦:泊美是资生堂集团在中国推出的第一个本地化品牌,也是资生堂进入化妆品门店即CS渠道的首个品牌。换言之,中国大部分化妆品店是从泊美开始了解资生堂的。线下大势已去,转战线上公开资料显示,泊美成立于2001年,是资生堂集团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本地化大众护肤品牌。截止撤出线下渠道前,泊美在线下的布局包括化妆品专营店、百货专柜、屈臣氏以及单品牌店。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依靠化妆品专营店成长起来的品牌,相关数据显示,泊美在2012年时,就已经签约国内8000多家化妆品专营店。另据泊美官网显示,截至目前,泊美在全国共拥有206家百货专柜。据了解,早期泊美在化妆品店、百货渠道获得爆发式增长,尤其是2012-2013年泊美经历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巅峰。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从细分数据看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消费趋势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从细分数据看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消费趋势、珈蔻又推明星单品“8小时氧眼贴”或成CS店新宠、化妆品市场调查报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