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子肉与红烧肉有何不同

把子肉与红烧肉有何不同,第1张

把子肉和红烧肉的区别 徐州把子肉集古法炮燔、齐鲁脍炙、燕地酱肉、出油烧肉以及虎皮肉制法为一体,形成地方特有的名吃。

所谓把子肉是根据孔子"肉切方正"的方法烹制,且以无酱不食的古训,把五花猪肉切成正方形。

大致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方形块变成了长薄片(现如今把子肉的形态),至明清时,这种长方形肉块又被扎缚上青蒲草或马蔺草,而形成"扎把肉"形式,故称为把子肉。

据《孟子·尽心》记载,公孙丑问孟子:"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

显然脍炙是炮燔的传承。

众所周知,徐州是"五省通衢,大河前横"的城市。

隋唐运河及宋元明清汴水、黄河、运河遭运的繁荣,给徐州餐饮业带来了无限生机,同时随漕运发展各地食材物资齐聚,自古就善于烹制之道的徐州人将各地烹饪技法加以融合,将原本分散各地的各类食材合理的与;扎把肉;相搭配,自此现代把子肉的雏形开始呈现在世人眼中。

这时,徐州把子肉便出现了脍炙、笼蒸、过油、腌制等使把子肉走油的方法,并将把子肉或燎或炸或腌制成黄黑色虎皮状,并加青酱豆干、素鸡、海带把、鸡蛋饺、四喜丸子、兰花干和十几味香料一起炖煮,成为一种快餐。

漕运纤夫和市民可根据经济情况,任意选用把子肉锅内的某种、或更多的菜点。

随着年代的发展把子肉中各类搭配食材的不断更替,更多食材出现在了把子肉的菜品组合中,如鸡腿、牛肉、肘子、猪蹄、青菜、干豆角、黄花菜、青椒、茄子等。

而且烹制方法也舍弃了原有的脍炙、笼蒸、酱油腌制等不适合的技法,保留下了过油、酱色炒制这两种方式,前者在现在的济宁、济南等地区使用较广泛,后者在徐州本地采用较多。

而两种烹饪技法中以后者酱色炒制做出的把子肉更为爽口。

徐州本地人常用:咸鲜可口,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来形容把子肉的口感。

同时随着年代发展各时代厨师对香料成品、比例的不断完善,也由原先的十几味,演变到了现在几十味。

整体香气口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

红烧肉是热菜菜谱之一,以五花肉为制作主料,红烧肉的烹饪技巧以砂锅为主,口味属于甜味。

红烧肉是一道著名的本帮菜,充分体现了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点。

提起红烧肉,我们自然不能忘记那位将吃红烧肉事业推向高峰的人-苏东坡。

正是由于他的努力,红烧肉才得以从基层走向了上层,从老百姓的菜锅走上了文人墨客的餐桌。

其实,那个源远流长、名响大江南北的东坡肉说穿了也就是红烧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mama/1420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30
下一篇2022-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