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病得重不重了,一般3--5剂。市场价格约3块钱每剂。 四君子汤 方名 四君子汤(简称:四君汤)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异名白术汤(《圣济总录》卷八十)。 分类 补益剂-补气 组成 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方论方中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合人参以益气健脾为臣;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炙甘草甘缓和中为使。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故名四君子汤。 禁忌 斟酌。 方解 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本方与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化裁 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附方 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 附注 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文献 方论 江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也。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矣。再加陈皮以理气散逆,半夏以燥湿除痰,名曰六君,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君子也。”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3:“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 实验研究) 1、调整胃肠功能 《新中医》1978(5):53,《新医学》1979(7):305,四君子汤主要通过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拮抗乙酰胆碱和组织胺等作用,促使处于紊乱状态的胃肠分泌、消化、运动及营养功能恢复正常,并可减少胃液分泌,降低其pH值,因而亦有利子胃肠溃疡的愈合。 2增强机体免疫机能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6):63,四君子汤中党参、白术、茯苓二药配伍或三药配伍(除配炙甘草者外),都能提高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单味党参作用最显著。炙甘草为一拮抗剂,其拮抗作用与本晶在配伍中的用量有关(含1/3时,拮抗作用明显,含1/5或1/7时,作用不明显)。《新医药学杂志》1979(6):60,《江苏中医杂志》1980(2):32,四君子汤在体外能够较明显地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及活性花斑形成。本方去甘草后煎汤内服,可使人体血清IgG含量较显著地上升,使自然玫瑰花瓣形成率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上升。《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6):366,对营养不良所致小鼠胸腺萎缩和功能降低者,可促使其恢复。以上结果证明,四君子汤能够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能,为本方扶正御邪的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3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加速红细胞的生成 《中医研究通讯》1963(8):3,四君子汤能使失血动物血象中的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并可促进网织红细胞转化为红细胞。4其它 《教学动态》1979(1):23,四君子汤能使服药小鼠肝细胞内的肝糖元含量显著增加,因而有利于肝组织的修复。《中医研究通讯》1963(8):3,四君子汤通过调整人体的内在因素(包括神经、心脏和内分泌腺)而促使血压上升,改善休克。 四君子汤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组成白术 人参 黄耆 茯苓各等分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15~21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食远温服。 功用益气补肺。 主治肺损,皮聚毛落。 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去芦)、白术(去芦)、茯苓(去皮)、黄耆(蜜炒)、川芎、陈皮、半夏(姜制)、天麻、桔梗(去芦)、白芷、当归各等分,甘草减半。 来源《回春》卷四。 主治气虚湿痰头眩。 方法上锉1剂。 用法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为补益剂,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之功效。
禁忌: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气滋阴而补肺,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炙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至深**,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功效。
扩展资料
甘草常生于干旱沙地、河岸砂质地、山坡草地土壤中。
种子繁殖3~4年,根状茎繁殖2~3年即可采收。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地上茎叶枯萎时采挖。甘草根深,必须深挖,不可刨断或伤根皮,挖出后去掉残茎。
泥土,忌用水洗,趁鲜分出主根和侧根,去掉芦头、毛须、支杈,晒至半干,捆成小把,再晒至全干;也可在春季甘草茎叶出土前采挖,但秋季采挖质量较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炙甘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炙甘草汤
炙甘草功能主治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麸炒山药 来源 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切厚片,麸炒。 性状 形如山药片,淡**,偶有焦黄斑,气味香甜。 功能 补脾健胃,益肾固精。
法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的块茎。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主产于四川、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或棕**。质较松脆或硬脆。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医药价值
块茎入药,有毒,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主治咳嗽痰多、恶心呕吐;外用治急性乳腺炎、急慢性化浓性中耳炎。兽医用以治锁喉癀
薏苡仁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用法用量 9~3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党参: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干燥根。主产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山西上党者最有名,故称党参。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益气、生津、养血。
[应用]:
1、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等。能补益中气,常配黄芪、白术等。
2、用于肺气亏虚的咳嗽气喘,语声低弱等。能补益肺气,可配黄芪、五味子等。
3、用于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及气血双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有益气生津和益气生血的功效。可分别与麦冬、五味子等生津药,或当归、熟地等补血药同用。
此外,对气虚外感及正虚邪实之证,亦可随证配解表药或攻里药同用,以扶正祛邪。
[用法]:煎服,10-30g
白术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6~12g。
砂仁是中药中的芳香化湿药。
药物功效:化湿、行气、温中、安胎。
主要治疗:湿浊中阻,气滞食积,脘腹胀满,脾寒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生用或盐水炒用。入汤剂应后下。
一般用量:2--6克。阴虚内热者禁用。
紫苏叶功能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附注:紫苏梗理气宽中,紫苏子降气消痰。
1 用紫苏叶煎剂及浸剂2g/kg经口给予伤寒混合菌苗发热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热作用用朝鲜产紫苏叶的浸出液,对因温刺而发热的家兔,亦有较弱的解热作用
2 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
3 紫苏油035ml/kg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醛制成肟(Oxim)后,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
4 临床上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干苏叶与少量干姜(10:1)制成25%苏叶药液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00ml,10天为一疗程,对咳,喘,痰三症均有一定疗效此外,鲜紫苏叶还能治疗疣
六神曲(《本草便读》)、六曲。
处方用名神曲、六曲、六神曲、建曲、炒神曲、焦神曲。
药理作用
淀粉是糖淀粉(直链淀粉)和胶淀粉(支链淀粉)的混合物。支链淀粉分子中除2—14甙键外,还有2—16 甙键。淀粉酶(α与β两种)只能水解2—14甙键,对 2-16甙键无作用。β一淀粉酶能将淀粉完全水解成麦芽糖,α一淀粉酶则使之分解成短直链混合葡萄糖(糊精),后者再为β一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
淀粉酶不耐高温,故炒黄,炒焦后效价明显降低。
加工炮制
1净制,切、打成小块。
2炒制,取神曲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取出放凉,打破碎块。
3炭制, 取神曲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内外焦黄为度。
4麸制,先将锅底烧热,撤下麦麸待冒烟时再加入神曲,炒至微**,微有香味,取出,筛去麦麸。
性味归经
性味甘、辛,温。
归经入脾、胃二经。
功效主治
1外感伤食 《本草备要》曰:“辛散气,甘调中,温开胃,化水谷,消积滞”。外感风寒,内伤饮食,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肢节酸疼,腹部胀满,恶呕不食,或兼泄泻,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治当外散风寒,内消食伤,神曲辛温以发汗解表,甘温以调中消食,内外兼治表里双解。
2伤食吐泻,《本草蒙筌》曰:“下气调中,止泻开胃,化水谷,消宿食。”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脾胃受伤,胃不受盛,脾不转输,胃气上逆则吐,脾气不升则泻。症见:脘腹痞闷,暖气厌食,呕吐酸腐,泄下粪便,臭如败卵,腹疼拒按,得食尤甚,呕吐略舒,舌苔厚腻,脉象滑数。神曲,既可健脾和胃,又能消食化滞,故当首选。
3消积止痢,《珍珠囊》曰:“养胃气,治赤白痢”。饮食过度,恣食甘肥,停滞于胃,积壅不化,复感湿热,湿热食积,交阻于肠,伤及血络,化腐成脓,赤白混杂,兼杂而下,泻下不爽,里急后重,腹疼拒按,苔腻脉滑。神曲健脾,消食化积,与清利湿热之品相伍,共治痢疾。
4脾虚胀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气在上则生腠胀”。脾胃虚弱,中阳失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日久成积。则见纳呆食少,脘腹胀满,饭后加重,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弱无力。治当健脾消积。神曲甘温,健脾和胃,消积导滞。配合补脾之品,健运中焦,消补并行,胀满可除。
5下气消痰,《本草备要》曰:“治痰逆”。“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胃虚弱,中阳不运,则生水湿,聚而为痰。症见:咳嗽咯痰,量多清稀,舌淡苔腻,脉象濡滑。神曲可健脾消食,使中阳健运,痰湿不生,且有下气消痰之功,故治咳喘,痰涎壅盛。
6产后回乳,产后勿须哺乳者,用神曲可回乳断奶。
7助化矿石类药,神曲能助矿石类药运化吸收,故多用以糊丸,以助其发挥药效。
8鉴别应用
①生用健脾养胃发表;炒用行气消积止泻。
②神曲与麦芽皆善消谷食,化积滞。然神曲消导之力强,且善行气,适于食积气滞,腹疼泄痢;麦芽作用和缓,且有和中补虚之功,适于脾胃虚弱,饮食乏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一12克;或入丸,散。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辛温燥烈之品,凡脾阴虚,胃火盛,无食滞者忌用。
2能坠胎,孕妇慎用。
配伍应用
1配焦楂炭,焦楂炭入血分,消食止泻,善消肉积癓块,并能行气活血;神曲消食化滞力强,偏消谷食,化痰导滞。二药合用,止泻寓消,通因通用,治腹泻,痢疾属于肠胃积滞者。
2配鸡内金,鸡内金消食开胃,健脾消滞,主消肉食;神曲开胃醒脾,化食消积,主消谷食。二药配伍,化滞开胃,谷肉并消,治食滞内停,胃口不开,纳呆食少,痰湿阻滞,化生积块。
3配莱菔子,莱菔子辛甘平,消食除胀,下气化痰。二药功效相近,配伍应用,治疗腹胀泻痢,咳嗽痰壅。
4配茯苓,茯苓甘淡,健脾渗湿,和中化饮;神曲辛甘温,健脾开胃,发散解表。二药相配,化湿和中,既能去湿,又可导滞,治疗湿滞中焦,胃气不和,食少脘闷,呕恶便溏。
5配苍术,苍术辛苦湿,辛散苦燥,温运中焦,为健脾燥湿佳品。二药相伍,消食健脾,治疗湿阻脾胃,食积内停,胸脘满闷,呕恶不食,苔腻水泻之症。
6配枳壳,枳壳苦寒,苦降下行,有理气消胀,开胸宽肠之功。二药配用,开胃消食,行气除痞,治疗气滞食积,胸膈不舒,痞满不食。
7配半夏,曲半夏曲辛温,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食止呕;神曲辛甘温,性能升发,消食导滞。二药伍用,和胃消食,治疗食滞内停,胃中嘈杂,脘腹胀满。
8配大黄,大黄苦寒,入血分,以泻血分实热,活血化瘀;走肠道,下实热积滞,推陈出新、止泻寓消。二药合用,泻肠胃积滞而止泻痢,治痢疾初期,湿热积滞,里急后重,大便不爽,通因通用。
9配麻黄,麻黄辛苦温,开宣肺气,发汗平喘,二药配伍,外解风寒束表,发热无汗,内消伤食积滞,治疗食积兼感风寒之症。
10配人参,人参甘苦温,补元气,益肺脾。人参补脾胃之虚,神曲导胃肠之滞,一补一消,补而不滞,消而不耗,相须为用,治疗脾虚积滞,腹部胀满,大便溏泄。
中医认为,陈皮性味辛、苦、温,入脾、肺经;有行气健脾、降逆止呕、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及湿阻中焦所致的纳呆倦怠、大便溏薄及痰湿壅滞之咳嗽痰多等症。《本草纲目》言其“疗吐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痰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疗,解鱼腥毒”。“陈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药理分析表明,陈皮含挥发油、黄酮甙(如橙度甙)、肌醇、维生素B1等。陈皮有下列功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陈皮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显示了芳香健胃和驱风下气的效果。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陈皮煎剂、醇提物等能兴奋心肌,但剂量过大时反而出现抑制。另外,它还可使血管产生轻度的收缩,迅速升高血压。陈皮中的果较对高血脂症引起的动脉硬化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陈皮所含的挥发油有刺激性被动祛痰的作用,使痰液易咯出。陈皮煎剂对支气管有微弱的扩张作用,其醇提物平喘效果较好。
4对泌尿系统的作用:陈皮煎剂可使肾血管收缩,尿量减少。
5抗炎作用:陈皮煎剂与维生素C、维生素K并用,能增强抗炎作用。
陈皮煎剂副作用小,多次动物试验均未见急性中毒。但本品能燥湿助热,内有实热、气虚者、阴虚燥咳及吐血者慎用。
苦杏仁具有止咳、祛痰、润肠的功用,是咳喘患儿最常服用的药物之一。而氢氰酸的特点是经加热煮沸后,很容易挥发掉。因此,患儿服用含有杏仁的汤药后少有中毒症状发生,但量也不宜过大,一般予3~9g为宜。�
炒白扁豆
药品描述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淡,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研末 外用:捣敷。
保质期2年
功效健脾和胃,消暑化湿。
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更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本店的白扁豆有点碎,因为是做药用的,碎的相对药性较好。
你好,你应该是个中医专业的学生或者中医爱好者吧。从中药理论上讲,甘草一般分为生甘草和炙甘草两种,生甘草以清热解毒为主,而炙甘草则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所以你问的应该是炙甘草的作用吧。你问,一切方剂都可以加炙甘草来调和诸药吗?我给你的回答是NO。为什么呢?理由有几点:第一,正如二楼所说的在十八反中甘草是跟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药性相反,如果同用可能会引起药性相克导致中毒,这个也是中国中药药典上明确指出的;第二,炙甘草调和诸药的功效呢,是取决于炙甘草本身具有解毒,还有缓和药性的特性。因为解毒,所以炙甘草常常被用于搭配附子,细辛等有小毒的药物,以中和其毒性使之提高药效减少毒性。因为缓和药性,所以炙甘草常常被用于搭配药性比较猛烈的药物,例如麻黄,桂枝等发汗解表药物,还有半夏,胆南星等祛痰药物。还有一大类常常搭配炙甘草的药方是补益方剂,因为这类方剂常常含有多种补益中药,用上炙甘草不仅可以调和各补益药的气味药性,同时也可以补益脾气,使得脾气强健才能运化所吸收的营养精微;第三,所以,以上几大类方剂常常用到炙甘草来调和诸药,但是,也有几类方剂是不怎么待见炙甘草的,比如通泻方,比如治温病方,比如清热解毒方(清热解毒常用生甘草而非炙甘草)等等。为什么呢?因为炙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弊端,就是它这种补益的功效会阻碍邪气的外散,导致邪气一直停留体内而产生新的变化;第四,因此药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什么时候该用炙甘草什么时候不该用并不能照本宣科,如果你多读点医书,会发现有些名医从来也没用过炙甘草来调和诸药照样名满天下。该用与不该用,是需要在临床上慢慢积累,中医中药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深深挖掘的,要努力哦。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带去帮助,祝学业进步,身体健康。
会长大的花2朋友:
请您参考一下我用的方子的价格,也许能有点用。
我用的这个方子,价格11块钱/每付药。
炙甘草30克 党参15克 炒白术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茯神10克 酸枣仁10克 首乌藤30克 木香10克(后下)
炒薏苡仁15克 砂仁3克 珍珠母30克(先煎 20分钟左右)
炙甘草3克 大枣10枚
以上就是关于四君子汤一般要多少钱需要几剂才好全部的内容,包括:四君子汤一般要多少钱需要几剂才好、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分别是怎么样的、中药{炙甘草,麸炒山药,法半夏,薏苡仁,党参,白术,茯苓,砂仁,紫苏叶,苦杏仁,陈皮,六神曲,炒白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