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项目建议书

蔬菜种植项目建议书,第1张

县万亩设施菜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项目背景

(一)项目由来

县位于省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区,东与毗邻,北与接壤,地处交界的金三角地带,背靠辽蒙,面向京津。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万亩,全县个乡镇334个行政村,个居民组,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随着市场农业的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格局逐渐形成,农民群众成本观念、效益观念渐趋成熟。1995年以来,农业局在认真考察国内设施菜生产及蔬菜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设施菜生产,1997年,县被列入“环京津、环渤海湾菜篮子双环工程”基地县,被北京市定为第四层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县,同时,县委、县政府、农业局又实施了北菜南运工程,1999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产值超亿元,其中设施菜面积2万亩。蔬菜产业已成为农业的重要产业。蔬菜以质优价谦无污染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客商前来考察定购蔬菜,日本的东光株式会社,泰国的正大集团,新家坡合力公司等前来我县考察合作,推动了蔬菜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升级。

2003年,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我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可实现产值2亿元,推广了九大类30多个适合县栽培并在市场上畅销的品种,但是,按着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还存在如下问题:

1、基地规模不稳定,特别是设施菜生产,尚需规范化、上档次、上规模。

2、在蔬菜买方市场的条件下,缺少推动销售的产业批发市场。

3、缺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设施建设,蔬菜工厂化育苗及蔬菜精深加工。

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站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高度,生产优质、价谦无公害蔬菜产品,形成大基地、大产业、大流通的格局,特提出万亩设施菜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1、自然条件:县属中温带向寒温带、半干旱半湿润的过度型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区,海拔300-500米,无霜期110-130天,年平均气温73ºC,土地平整无障碍层次,以淋溶褐土为主。

2、供电:县内电力由京津唐电网供电,农用电力2500万度;建有110千伏变电站2个,35伏变电站7个,县内村村通电。

3、供水:县内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为36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2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077亿立方米。

4、交通运输:我县公路干线四通八达,路况较好,铁路横贯项目区,国家干线公路京沈(101线)和平双——平青乐公路交叉通过,全长150公里,县级公路4条94公里,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运力充足。

(三)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县农业局现有时差菜购销公司,农副产品开发中心,三达食用菌公司,种业集团公司等直属企业和26个乡镇级中介服务组织。

企业有很强的农业技术队伍,有农业技术人员197人,其中高职4人,中职77人,初职49人,技术员67人,与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北京农科院蔬菜所、河北省农科院蔬菜所、天津市农科院蔬菜所、河北农大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可靠的技术依托关系。拥有蔬菜保鲜库500平方米,生产加工车间400平方米,有淹渍菜加工一处,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建设京津等大城市“菜园子”的需要。1996年北京市蔬菜种植面积达65亩,而1997年却减少到592万亩,城市扩建挤占了菜田,北京市每年要消费蔬菜30多亿公斤,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北京市制定了“稳定提高近效,大力发展远效,充分利用外埠优势”的方针,积极开通“绿色通道”,为外埠蔬菜进京创造条件。据统计,外埠蔬菜大部分来自河北、山东,而邻近北京、天津,如汽车运送当天能够往返。因此,在建设京津远效“菜园子”,丰富首都及天津人民“菜篮子”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2、是强县富民的需要。通过项目建设,扩大设施菜产业规模,建立高标准的国家设施菜基地,成为县域的支柱产业,带动全县经济增长,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市场意识,科技水平,进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小康县。

3、是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出口创汇的需要。目前国际市场畅销的以色列西红柿、**甜椒、樱桃番茄、苋菜、茼蒿、荷兰豆、美国苦菜、韩国香蕉西葫芦等品种,我县已有种植,但规模小,形不成商品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加大对设施菜生产的投入,提高科技含量,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好万亩设施菜基地项目,使蔬菜打入国际市场,争取创汇农业的形成具有重要性意义。

4、是科教兴农,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新西兰西红柿50%来自玻璃大棚无土栽培,日本蔬菜80%都来自玻璃大棚生产。这一技术在我国刚刚起步,但从全国蔬菜发展大趋势看,是蔬菜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玻璃大棚蔬菜与裸地菜比较,通过科学测定维生素高30%,各种微量元素高1倍。加之我国自行研制出了901无土栽培营养液,目前已大面积应用,为设施蔬菜生产和工厂化育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通过设施菜建设规模的扩大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必将推动科技教育的深入,提高国民技术素质。

(五)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有适宜设施蔬菜生产的气候、土壤条件。项目区无霜期120-140天,年平均气温83ºC,≥10ºC的有效积温3000-3200ºC,当年11月到翌年4月的日照数大于1000小时,日光率大于50%,这期间,太阳辅射能为35-50千卡/cm²。项目区内土地平整,土层深厚,质地多为壤土,土壤有机质为15-2%,全氮01-02%,速效氮70-75ppm,微量元素相对齐全,通过项目建设把自然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技术力量雄厚,农民积极性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县建立了以蔬菜技术推广站为龙头的蔬菜技术推广体系,有技术人员70多人,,科技示范户1000多户,总结和推广了以设施菜栽培为主的10多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几年来,从事设施菜生产的农户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周围农户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农民要求发展设施菜生产的积极性很高,因此,在此基础上投资建设,见效快,容易形成新的区域性经济增长源,而且生产季节主要在冬季,病虫害发生少,加施以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生产的蔬菜无污染,无公害,完全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

3、项目区政府重视,有相关的产业政策。县委、县政府特别重视设施菜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把设施菜生产作为县域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来抓,把建设任务列入县级目标考核范围,与乡镇政府和业务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一票否决权。同时县政府还出台了设施菜发展的相关政策,为设施菜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章 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一)国内外市场分析预测

从本县设施菜生产情况看,年总产量为7000公斤左右,市场供应能力仅占30%--40%,缺口很大。从京津市场看,仅北京每天就需求蔬菜8000多吨,广东、福建、上海、沈阳、大连等大中城市需求量逐年扩大,每年京津等地菜商来我县签订设施菜合同,把我县作为重要的淡季蔬菜供应基地县,从国际蔬菜市场趋势看,由于很多国家(地区)受土地、气候、劳力等因素的制约,蔬菜生产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价格也非常昂贵。例如:在我县蚕豆角12元/公斤,而在日本东京市场零售10元/公斤,是国内市场零售价的近100倍,再如荷兰香芹等特菜,我县单价约为4元/公斤,广州市场上一般为40-60元/公斤,国际市场价格就更贵。因此,建设好设施菜生产基础,经过净菜加工,采用精美小包装销售,保证产品交货日期和产品质量,认真研究开发市场,生产对路,优质、无污染的品种,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二)产品销售费用分析

设施商品平均销售吨价2000元,吨费用200克,吨成本1400元,吨总成本1600元,每吨商品菜纯收入可达400元,深加工销售平均每吨8500元,吨生产成本7700元,吨销售费用200元,吨产品的利润600元。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内容

通过项目建设,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经营的蔬菜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1)建设无公害设施生产基地:重点在镇、南五十家子乡、小寺沟镇、沙坨子乡、杨树岭镇、七沟镇、黄土梁子镇等7个乡镇建万亩无公害设施菜生产基地,长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2)县级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在县城北101线和平青乐线交汇处建一个较大的县级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占地100亩。

(3)蔬菜工厂化育苗工厂建设:在农业局农场建蔬菜工厂化育苗工厂,占地35亩,采用钢架混凝土结构,建玻璃大棚温室,采用喷灌、电脑控制温度,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能够从事品种试验,生产技术研究,苗木供应的综合科技示范园区。

(4)蔬菜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土肥、植保化验室100平方米,培训室100平方米。购置培训及推广设施10台(套)。

(5)蔬菜深加工体系建设:在淹渍加工厂院内建蔬菜加工厂一座,车间、检验室、办公室建设面积900平方米,生产设备购置40台(套)。

(6)蔬菜贮藏保鲜销售体系建设:在育苗工厂南侧建蔬菜冷藏保鲜库一座,900平方米,贮藏量600吨,控制温度1-4ºC,砖石混凝土结构,聚胺脂保温,购置专用冷藏车2辆。

(二)技术关键

(1)抗病新品种引进推广;(2)工厂化育苗技术应用;(3)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4)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5)专用肥的施用及生物肥料、高效有机肥的应用;(6)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7)贮藏保鲜技术。

(三)技术水平

该项目属国内先进水平。

(四)设备采购

新品种从以色列、韩国、日本、美国引进;工厂化育苗设备从中国农科院购入,精细加工所需技术和机械设备由天津生物厂家所提供。

第四章 项目实施方案

(一)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

万亩设施菜项目实施后,可年产蔬菜40000吨,其中西红柿8000吨,黄瓜10000吨,甜椒4000吨,茄子8000吨,叶菜类蔬菜10000吨。

(二)生产工艺

1、净菜加工工艺流程:

选菜——洗净——分选——加工——真空包装

2、工厂化育苗工艺流程

播前准备(基质、混合、消毒、种子处理)——播种催苗(播种、覆土、浇水、催芽)——成苗(催芽出土浇营养液、增温、管理、降温、炼苗、出苗)。

第五章 环境保护

(一)环境规划依据:

(1)国家(1996)国环字第003号文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2)GB891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GBJ—1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二)污染控制措施:

(1)废水:对车间洗菜,另设管道引出,经过滤到渗水井后再经管道排出。清水无毒无公害,排出的废水均低于GB8918—88排放标准。

(2)废气:锅炉采用麻石水膜除尘器,其效率达90%以上,除尘后经20米烟囱筒排出或用消烟除尘锅炉。

(3)废渣:煤灰渣可利用填铺路,长可用于制砖或水泥的补充原料,菜渣可做牲畜饲料。

(4)噪声:该项目所用的机械均系噪声低的机械,采用全封闭车间,其内噪声保证低于60分贝(A),符合GB9095—82的要求。

第六章 管理与培训

(一)组织机构:

政府成立设施菜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理县长任组长,由农业局、计划局、财政局、科技局、审计局、工商局为成员。

组织机构

设施菜建设项目领导小组

农业局

↓ ↓ ↓ ↓ ↓ ↓ ↓

龙 蔬 蔬 蔬技 蔬 生 项

头 菜 菜 菜术 菜 产 目

企 育 加 信研 批 基 办

业 苗 工 息究 发 地 公

工 厂 所 市 室

厂 场

劳动及定员培训:

设施菜加工项目属新建项目,总定员55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技术人员8人,生产工人42人。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员工到中国农科院及生产厂家进行学习、培训,长取得上岗资格。

(二)项目管理

1、计划管理: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投资计划;项目资金筹措计划;物资供应计划;投资回收计划。

2、项目财务管理:(1)设立专户;(2)根据项目投资安排,编制财务计划;(3)项目各种资金的动用,严格执行财务计划以及项目财务管理办法,严格审计,专款专用;(4)项目承担单位设置财务机构,负责项目财务的各项工作;(5)项目管理机构费用按国家规定执行;(6)按新的财务制度,定期编制财务报告。

3、采购管理:设置专门的采购部门,由专人负责,采购按项目计划分期分批,内外结合,公开招标,分级管理的办法进行。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2004年做好新品种引进,计划引进新品种100个,做好品种的引进试验工作。新建工厂化育苗工厂,育苗能力达到10000株。新建蔬菜保鲜库一座和设施菜加工厂一座,设施菜生产基地建设,研究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2005年,按项目规划进行生产。

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90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资金来源:按国家、地方、企业及用户自筹2׃1׃1配套,申请国家投资5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500万元,企业、农户自筹2500万元。

(一)建设县级蔬菜批发市场。总投资300万元,征地100亩,投资100万元,建交易棚3000平方米,投资30万元,硬化交易场地6000平方米,投资60万元,批发市场办公室,地秤平衡等投资10万元。

(二)建无公害设施菜基地10000亩。总投资9000万元,主要用于棚室设施建设及基地水利配套。

(三)蔬菜工厂化育苗工厂建设。总投资100万元。(1)用于新品种引进、试验和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经费20万元;(2)新建10亩高效节能温室投资30万元;(3)锅炉及水暖设施15万元;(4)购置电脑自动化控制设备投资20万元;(5)喷灌设施投资15万元。

(四)蔬菜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总投资50万元。主要用于土肥、植保化验室、培训室的必要设备购置。

(五)蔬菜精深加工体系建设。投资320万元,用于新建蔬菜加工厂一座。年设计生产加工各种净菜1000吨。

(六)蔬菜贮藏保鲜销售体系建设。总投资230万元,建设一座900平方米的蔬菜冷藏保鲜库200万元;购置专用冷藏车2辆50万元。

第九章 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无公害设施菜优质率达到95%,深加工率达到25%,蔬菜深加工体系和蔬菜贮藏保鲜销售体系年创产值7130万元,实现利税25664万元,纯利润40913万元,其中:

1、工厂化育苗:预计年产菜苗1000株,每株按008元计算,预计销售收入80万元,实现利税51万元。纯利润1694万元。

2、蔬菜深加工体系:年加工各蔬菜1000吨,年均每吨销价8500万元,年销售收入850万元,实现利税3284万元。纯利润2716万元。

3、蔬菜贮藏保鲜销售体系:年经销各类蔬菜3000吨,每吨售价平均按2000元,年创销售收入600万元,年利税728万元,纯利润472万元。

4、设施菜基地农户:万亩无公害设施菜基地建成后,基地农户可年产各类设施菜4万吨,总产值5600万元,年利税100万元,基地农户纯收入4000万元。

(二)投资风险分析

年利润总额

1、投资利润率= ———————×100%

总投资

40913

= ————×100% = 409%

10000

年利税总额

2、投资利税率= ———————×100%

总投资

25664

= —————×100% = 26%

10000

项目总投资 10000

3、投资回收期= ——————— = —————— ≈ 24年

年纯利润 40913

(三)社会效益

项目完成后,可使项目区纯增效益4000多万元,使2万多农户8万多人口,户均增收2000元,人均增收500多元,同时可带动运输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

第十章 结论

(一)项目目标明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菜篮子”工程建设已列入国家2010年发展规划。该项目是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丰富声调人民菜篮子,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该项目是国家优先发展产业,是国家投资重点。

(二)投资规模适宜,结构合理。该项目建设从市场、基地、基础设施到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完全符合国际、国内有关产业化建设标准要求,总投资1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990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投资结构合理。

(三)项目方案设计科学合理。选用的设备先进适宜,该项目采用国内比较先进成熟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项目由项目区技术专家、技术人员,承建部门、管理人员依据项目区情况,经与同行业比较,论证后确定,设计科学合理,与项目区的建设条件相适宜。项目所选用的设备均属国内先进水平。

(四)建设资金、物资供应有保障。项目区政府非常重视该项目的筹建;主管部门,项目区群众就自筹的配套资金、用地、用电等做出了保证,项目所需物资在国内能满足供应。

(五)项目管理系统健全。县政府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主管部门成立项目办公室,项目实行企业化管理,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六)经济效益明显。该项目经济效益明显,项目投资利润达到409%,基地农户获纯效益4000万元。

县万亩设施菜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表

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单位 数量 单价 投资 备注

合计 10000

一、无公害设施菜基地建设 亩 10000 09 9000

二、蔬菜工厂化育苗工厂 1 100

其中:1、温室建造 亩 10 3 30

2、喷灌设施 套 10 15 15

3、锅炉及水暖设施 15

4、电脑自动控制设备 套 10 2 20

5、新品种试验 20

三、蔬菜技术推广体系 50

其中:1、土肥、植保化验室 m² 100 008 8

2、培训室 m² 100 008 8

3、技术培训设施 10

4、技术推广仪器设备 台(套) 10 24

四、蔬菜深加工体系 320

其中:1、车间、检验室、办公室 900 008 72

2、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 台(套) 40 218

3、设备安装调试 10

4、培训费及其它软件投入 20

五、蔬菜贮藏保鲜销售体系 230

其中:1、蔬菜保鲜库 座 1 180

(1)土建 900 60

(2)聚脂保温材料 立方 40

(3)制冷设备及辅助设备 50

(4)电力增容 300

2、专用蔬菜冷藏车 辆 2 25 100

六、县级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 300

其中:1、用地 亩 100 1 100

2、交易棚 3000 001 30

3、硬化场地 6000 001 60

4、办公室 10

七、流动资金 100

哈,那就是节约用水啰,把洗衣水积起来冲厕所呗,洗衣水可以用来拖地板,可以用来洗鞋子,充分利用水之源,还能用洗莱水来浇花,淘米水可以当做肥料给花用呢,用处很多的,看你怎么利用这些乘水了!

野外生存知识包括:野外定向、迷途处理、紧急避险、野外救护、扎营、寻找水源、防虫防蛇等。现分述如下,仅供参考:

一、辨别方向:

1、寻找北极星(夜间)

2、植物辨别:南面植物枝叶茂密,松树流出的松脂多且大块。

3、手表:将手表时针正对太阳方向,此时时针与十二点处之间的夹角平分线指向正北。

4、立竿法:在一空旷处立一直竿,此时竿有一影,记下影子的顶点位置,做好标志A,过十分钟左右,影子的顶点变到另一处,记下位置做好标志B,此时,AB两点的垂直平分线为正北方向,向太阳的一方为南。

二、寻找水源及水的净化:

1、水源寻找方法:(1)可用含水植物,如仙人掌等;(2)沿山谷向下寻找;(3)下雨时用油布、雨伞、雨衣等积雨;(4)用塑料袋套住植物的叶子,可以收集水;(5)夜间撑起胶布可以收集露水(特别适合于森林)。

2、净水方法:(1)净水器;(2)明矾;(3)通过在竹筒中装木炭、土、沙、石子(分别从上到下排列)净化,此法还可用于找不到水源时,用来净化小便,过滤后可以喝。

三、营地选择:

1、靠近水源;

2、有燃料;

3、避风雨、防蚊虫;

4、远离河床、避开山谷,地势平整,较高,通风;

6、蚊虫和野兽少。

四、负重行进知识:

1、穿耐磨、便于运动的软底鞋,丛林中穿长衣长裤;

2、为防止脚起泡,穿平时穿惯的鞋,不能穿丝袜;

3、有路时尽量走路上,注意调节步调与呼吸的节律;在无路走时,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五、野外背包内物品的摆放:

1、把平时经常用的物品放在表层或侧包内,如相机,雨衣,笔记本,望远镜,水壶等;

2、把轻的物品放在底层,重物放在上面,左右平衡。

六、野外穿着:

1、运动方便;

2、长衣长裤;

3、衣裤上的袋子要多一些;

4、鞋子大小合适、耐磨;

5、帽子颜色鲜艳、明显。

七、取火方法:

1、带防水火柴;

2、放大镜(凸面镜)取火;

3、手电的电珠和电池;

4、手电的银光杯。

八、野外防虫、防蛇、防蚂蝗、防蜂

1、防蚊虫:(1)穿长衣长裤;(2)涂上防蚊药水,如蚊不叮;吃维生素B2或复合维生素片(3)不在潮湿处逗留;(4)在帐篷周围烧艾叶、青篙、柏叶等;(5)涂上清凉油。

2、防蛇:(1)长衣长裤,打草惊蛇;(2)若蛇在身上。屏住呼吸不能动;(3)迎面来蛇不能跑,先向它扔一攻击目标后再逃。(4)准备蛇药。

3、蛇咬伤处理方法:(1)在伤口近心端5cm处用带子勒紧,用冰块冷敷,30到40分钟放松一次,使血液流动,(2)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者冷水冲洗伤口,最好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3)用刀片或者锋利的小刀烧过后,在伤口处割一十字口,使毒液流出;或用拔火罐把毒液吸出(备棉花、刀片)。(4)服用药物。(5)减少运动,及时送医院。

2008-5-29 20:01 回复

爱情预言

2位粉丝

2楼

4、防蚂蝗:(1)长衣长裤;(2)在鞋上涂肥皂等润滑剂;(3)若发现已叮在身上,用食盐撒在吸盘处,或用烟火烫(如香烟),使其自动脱落,千万不能用手拉扯;(4)可用大蒜汁涂在鞋袜上。

5、防蜂:(1)不能惊吓蜂:(2)当蜂向你攻击时,千万不能跑,立即就地卧倒不动,并掩盖好暴露之处。

九、野菜的鉴别:

(一)方法

1、取嫩叶少许,品尝是否有苦涩、辛辣及其他怪味,若有,立即吐出,不能食用。

2、用开水泡5-6小时或煮熟,再尝是否有异味。

3、向煮后的汤里加入浓茶,若有大量沉淀,说明含有重金属,不能食用。

4、煮后有大量泡沫的,说明含有皂甙类物质,不能食用。

5、一般情况,牲畜能吃的,人也能吃。

在无任何器具鉴别时,先吃一小点,8-12小时后,如无头痛、恶心、头昏、腹泻、腹痛等,可大量食用。

(二)中毒急救:

1、催吐(抠喉咙)

2、导泻

3、洗胃

4、解毒:生牛奶、生鸡蛋清、大蒜脂

十、避免雷击的方法

1、快速跑向低地;

2、离开高树或密叶林;

3、除去身上金属;

4、河中游泳时,立即上岸;

5、人多时尽量分散;

6、附近有小屋要进去躲,但不能靠墙。

十一、小窍门:

1、野外饮水原则:少饮多次;

2、在坡上滑倒:四肢伸开,增加摩擦面积;

3、用针做鱼钩钓鱼;

4、两件衣服,两根竿子可做简易的担架。

5、省火柴:使用蜡烛或者营灯;

6、补充能量:ATP、葡萄糖、巧克力。

十二、野外活动知识卡:

帐篷(放雨罩)、背包、睡袋、防潮垫、炊具、大拉绳、大蓬布、镐、工兵铲、吊床、地钉、小拉绳、柴刀、手电(有备用电池和灯泡),收音机、闹钟、太阳镜、帽子、缝衣针线、手套、备用袜子、小刀、口哨、水壶、饭盒、洗漱用品、爽身粉、长衣长裤(冬天为防寒衣物)、证件、雨具、塑料袋、地图、指南针、火柴、营灯、蜡烛、炭精;会旗、相机、望远镜、笔和笔记本、动植物图鉴、放大镜、医用药品。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这里的“探究”包含探究活动和探究技能。教学中应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有机结合,才能实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兴趣之目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小学科学教学就在于适应这种需要,让学生成为科学现象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如何落实这种教学理念呢?结合我们自身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引领发现

探究是每一个人天生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而发现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又能够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继而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式方法的问题,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它的根本点在于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回归于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成为一个个的“问题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以自身的积极思考为前提,常言说得好,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

如在教学《哪杯水更热》一课时,我们是这样设计教学情境的:一上课,就为学生准备了两烧杯同样多、但温差很小的热水(杯子上方还飘着白气),并提出问题:仔细观察桌面上的两杯水,有什么不同?再用手试一试杯子的外壁,感觉到了什么?仔细体会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以上问题引导学生经历了“看——摸——体会——比较——总结”逐层深入的五个过程,学生经过看、摸,体会到“这两杯水都是热水,两杯水的温度不一样,”有的学生认为1号杯里的水热,有的则认为2号杯中的水热,从而引发了矛盾争执,在争执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要“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的时机。当这个时机成熟的时候,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到底哪杯水更热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学生一下子从对体验结果的争执转移到寻找问题的办法上来。有的说用手仔细摸,有的说喝一口感觉一下进行比较,还有的说用温度计测量……,因为学生寻找了众多的方法再一次引起了学生的争论,互相指出对方方法的缺点。大家认为用手摸会有误差,用眼看冒出的热气量又不稳定,喝一口既怕受到伤害又担心难以分辨,只有用温度计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科学的结论,最后学生统一了意见,决定采用温度计来测量到底哪一杯水更热,这样在不断的认识过程中学生自己逐步生成“借助科学仪器测量更加准确、科学”的观点。

在这个环节中,之所以为学生提供温差很小(差别在2℃左右)的两杯水,就是为了创设“引发学生的争执”的问题情景,便于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分歧,在争执的过程中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行探究。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学生才能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真正地自主、探究和发现,整个的教学过程才能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需要像上述的事例一样,需要教师利用实验器材创设问题情境。有时,还可以利用提供探索性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主动性和积极性。如青岛版教材中的《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我们这样引导学生探究:

1将两团大小不同的橡皮泥(差距大些)浸入两个放等量水的烧杯(烧杯也是一样大的)中,观察水位的变化,体验:物体的体积不同,在水中占据空间的大小也不同;

2用弹簧称测出同一块橡皮泥在不同形状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重量,从中发现船形、空心饺子状的橡皮泥在水中能上浮。从而得出结论:增大橡皮泥的体积,让橡皮泥的中间变为空心就可以浮在水面上;

3承接上面的实验,启发学生思考:铁块在水中下沉,为什么钢铁制造的大轮船却能在水面上航行?之后,利用四个分别装有水、沙、空气、盐水的乒乓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把装有砂、空气、盐水的乒乓球与装水的乒乓球用天平比较出轻重,再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最终得出结论: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上浮,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下沉。钢铁制造的大轮船之所以能浮在水面上,就是因为它比同体积的水轻。

至此,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秘密得到最彻底的答案。然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使沉入水中的塑料牙膏皮浮起来”的方法,讨论“怎样让土豆浮在水上”。有了前面的知识基础,学生非常顺利地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并且充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既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认识了物体沉浮的秘密,又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自主探索并发现自然奥秘的能力。

总之,在科学课的探究过程中,创设情景的方法有很多,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教学情景,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积累一定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二、强化合作,共同探究

科学发展的历程证明,许多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是众多科学家们的合作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取得的,而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小组合作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合作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的规则开展讨论的艺术,倾听别人的见解,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享受合作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体验合作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探究学习中发挥着它独特的魅力。

1.激发兴趣,创设合作探究的氛围

大家都知道,每一位学生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白的头脑走进教室的,他(她)是带着六年的生活经历来到教室的,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也就不同,这些“经验”和“差距”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必须乐于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小组学习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探究的效果才能得到增强。如在研究《土壤》一课时,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里的花坛内实地观察土壤,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仔细,用的方法多,发现的问题多。之后,对学生自带的不同的土壤先在小组内进行观察、比较,再在班内进行比较、交流,找出每种土壤的特点。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得不发挥集体的智慧,团结协作,才能胜过其他小组。同时也分享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倾听了他人的发现,交流了自己的观点,收获了大家的果实,体验了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长此以往,何愁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不到提高,与人合作的意识又得不到加强呢!

2.精心准备,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

学生有权获得、使用多种器材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特征。教师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关键和基础。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学生们的灵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思维,从而创造性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否则,科学探究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了。在材料的准备上,教师应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选择易于揭示科学概念、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与学生探究能力相适应的材料。如《跷跷板》一课,我们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剪子、指甲刀、锤子,其次,我又为学生准备了杠杆尺、钳子、镊子、起钉锤等工具,学生通过讨论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又通过亲身体验,知道了这些工具都是杠杆原理的应用,其中镊子属于费力杠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交流、实验等形式,认识了生活中杠杆原理的使用,为学生加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建立合作,科学搭配探究的伙伴

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易于生成新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所以,在科学探究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不同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竟争”的氛围。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各组进行制订计划、实验和调查、研讨和综合意见等合作学习,共同经历成功与失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但同时也应注意,合作小组内的成员必须注意男女生合理搭配,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也要进行协调,以防出现自认为“我能行”的学生越来越行,自认为“我不行”的学生越来越差的现象,不但合作意识没有培养好,反而出现了探究结果、探究能力上的两极分化。

4开展小课题研究,加强课外学习的合作

科学教材的内容有很多是适合短期、中期、长期考察的,课堂40分钟完不成教学任务,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围绕一个主课题,确定几个小的研究专题,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分工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研究性和发现的能力。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学期《天气》单元后,我们和学生一起确立了以下几个研究专题:①持续观察一个周或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并做好记录;②天气与气象有什么不同;③搜集我市一年的天气预报情况,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我市不同县区在同一季节天气情况的不同点;④人类在生活中哪些活动影响了当地的天气;⑤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好处?又带来了哪些不便?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克服不便?⑥什么是季风?⑦电视中“卫星气象云图”中各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并与学生一起制订研究方案、收集、整理资料、开展社会调研、辩论会、结题交流(开信息发布会)、总结反思,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再次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进一步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初步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志、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实践应用,获取体验

“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念”。科学探究要注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真正探究了科学,真正实现了动手更动脑,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丰富的财富,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教学《关节》一课中研究关节的连接方式时,我们先引导学生对其连接方式进行猜测、讨论,联系生活中相似的结构,进而再让学生利用简笔画的形式把自己的猜想画出来,学生经历了这样逐步深入的探究过程,对关节连接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初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尽管这喜悦在心中是有些不踏实的。当老师利用大屏幕展示出六大关节真实的连接方式后,尤其又利用骨骼模型展示了立体的关节以后,学生通过对比,对自己画出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判断,画对的体验了成功,画的不对的体验了失败,在失败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又获得了正确的认识。

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是由自然科学的实践性特点所决定的,在应用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必然要全力以赴,积极动脑,想尽一切可能,创造性地运用种种条件,解决困难,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发展。如学习完《植物的“分身术”》一课后,生物实践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参观木瓜基地的机会,动手练习了木瓜的扦插技术,同时还了解了扦插以后的木瓜在保养、生长、移植、栽培的密度、对阳光的需求量等方面的知识。从这项活动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自觉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探究新的问题,这也正反映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重要性。

四、张扬个性,发展独创

“教育是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唱主角的过程,教育应该让学生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思考,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思维定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花,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独创性,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儿童个性,千万不可以用成年人的所谓理智去律令孩子们。引导学生批判地接受前人的各种成果,形成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的思想观念,不断超越自我,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教学《电磁铁》一课中,当学生探究电磁铁的磁极改变的原因是与线圈缠绕方向有关时,大部分学生都采用拆下导线重新缠绕的方法,惟独六年级五班的王金铭和王禹昆两位同学直接把铁芯抽出来,反方向插入线圈中,取得了同样的学习效果。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再如,学习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之后,大部分学生在研究了“不同的土壤中植物生长情况的特点”之后,对种植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有个学生告诉我“老师,我种的土豆结了两个小土豆,而且还是绿色的”,明天又会有个学生把他种植的韭菜苗端进办公室,还大声地嚷着“这个韭菜叶怎么这么细呀!”后天就会有几篇观察日记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从这些现象看,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五、引导反思,及时评价

科学课堂的评价既包括学生的评价,老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还包括社会的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青岛版科学教材为评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评价的方式机会是非常灵活的: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评价,可以将评价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表现;不仅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做出评价,也要对学生课前准备做出评价;不仅对学生的小论文或研究报告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得到这些结果的方法及其间的经历;不仅有学生的自评、互评,还有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如他们提出研究的计划和假设,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在活动中是否表现出兴趣、责任感、创造性与合作精神等等,都是评价学生不可多得的契机;一个新颖的设计方案,一个大胆的假设,一次与教材不同的设想,一个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活动,意见精美的手工制作,一次愉快的合作,一次有意义的调查……,都是给予学生评价的大好机会。其实,教师的评价不单是语言上的激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次不经意的摸头,对学生来说,都是无价的表扬,都是一种激励。学生自评、互评的效果也是相当有效的,这样学生会感到自己进步了,今后要比现在更有进步才对。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注意发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这样会使学生的进步更加透明,学生会感到人人都在关注他,关心他,从而会使他更加有信心,进步的更快,更加有兴趣的学习,探究能力也就逐步的得到提高。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各个侧面的发展变化,即经过一个时间段后对学生在科学探究的不同方面的表现进行不断地比较,借此判断学生在该领域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尚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的发展。

陶行之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得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能自己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正确的分析、认识社会,使自己更好地生存。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倡导“真情实感,亲身体验”。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探究科学。

这里的山是“万山之祖”。褐黄的山体,连绵起伏,雄浑壮阔。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崛起于万山之间,冰肌雪骨,昂首挺立,卓绝天下;当地的农牧民无不顶礼膜拜,尊为神山,而国际登山爱好者更是蜂拥来此,渴望攀上新的高度。

这里的水是“万水之源”。帕米尔高原上清冽的雪水沿着美丽的塔什库尔干河奔泻于千山万壑之间,一路悬泉飞瀑,注入塔里木河。而冰川融化形成的“三水”(冰川水、温泉水、矿泉水)经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检验,被称为是“高能水”和“生命之水”,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这里的路时空交错。自古以来,塔县就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位于城东的古石头城栉风沐雨,屹立1300年不倒;位于城南34公里的古驿站,留下了玄奘西行的痕迹;位于城南61公里的公主堡,是南北朝时控制东西交汇的要塞……而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中巴友谊公路,边境上是闻名遐迩的红其拉甫口岸。现在中外游人往来穿梭,这条古老的丝绸古道正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里物华天宝。在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草原资源、地热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这里人杰地灵。纯朴勇敢的“帕米尔雄鹰”塔吉克人世代生活在这里,逐水草而居。而现在他们走出“蓝盖力”,走出了毡房,用塔吉克民族特有的方式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wendatianyacn/question/23d1189936f2bd52

1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水,水是人生命需要最主要的物质。

而对人体而言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而体内发生的一切化学反应都是在介质水中进行,没有水,养料不能被吸收;氧气不能运到所需部位;养料和激素也不能到达它的作用部位;废物不能排除,新陈代谢将停止,人将死亡。因此,水对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物质。

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哩!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有人估计为两个月),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

2在现代工业中,没有一个工业部门是不用水的。也没有一项工业不和水直接或间接发生关系。更多的工业是利用水来冷却设备或产品,例如钢铁厂等。水还常常用来作为洗涤剂,如漂洗原料或产品,清洗设备或地面,每个工厂都要利用水的各种作用来维护正常生产,几乎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水的参与。

所以,水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早就被人们关注。但是人们经常使用“水资源”一词,却是近一二十年的事。关于水资源的定义,有几十种之多,较普遍的说法是指“可以供人们经常取用、逐年可以恢复的水量”。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淡水资源。这样,苦咸的的海水就不算在内,连千年难化的冰川、不易取用的一部分地下水也排除在外了。水落石出资源是人类调查了解得最清楚的资源,决不会像煤、铁、石油等资源那样有新的大发现而改变数量结构和分布。水资源的价值在于,水资源地球生命的需求、为人类服务包括水所具有的发电、航运、养殖、环境等

以上就是关于蔬菜种植项目建议书全部的内容,包括:蔬菜种植项目建议书、怎样增加可利用的水之源、户外生存指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mama/12745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