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通常把儿童腋下温度 37. 5 定义为发烧。
当儿童腋下温度 38.5 或者因发烧出现不舒服症状时,可以考虑服用退烧药缓解不舒服。
通过不断的科普,家长们差不多都知道「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目前临床应用最普遍、且相对安全的儿童退烧药。
2月龄的儿童 ,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 每次每公斤体重10- 15 mg ,必要时可以每4小时一次,24小时内最多4次。
6 月龄儿童 ,除了对乙酰氨基酚外,也可以使用布洛芬,布洛芬的剂量为每次 每公斤体重5- 10 mg ,必要时可以每6小时一次,也是24小时内最多4次。
那对于两种药物都没有禁忌证的儿童,这两种药物的选择有没有先后呢?有的。我推荐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原因有两个:
1、对乙酰氨基酚用于儿童退烧的临床使用时间比布洛芬更长, 正常剂量下使用的安全数据更多。
2、对乙酰氨基酚退烧的作用更温和,正常剂量下使用, 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更小。
尤其是当儿童发烧伴有 哮喘、消化道溃疡、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病史以及腹泻、呕吐 等症状时,更应该首选对乙酰氨基酚。
那有没有布洛芬首选的情况呢?
也有,只在儿童 发烧同时伴有肝脏疾病,以及退烧同时需要抗炎(比如有关节炎的儿童) 的少数特定情况,或者是 蚕豆病宝宝发烧时 才推荐首选布洛芬。
作用原理主要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退烧药的种类是比较多的,一般常用的是一些解热镇痛药,退热的作用原理主要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一般情况下可以使体温下降,对于正常的体温是没有影响的。另外是一些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退烧药,比如氯丙嗪,可以使体温调节失灵。一般情况下,对于发热的体温和正常的体温都会起到降低的作用。第三类药物就是一些糖皮质激素了,可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对于一些致热原的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从而达到退烧的作用。患者出现了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退烧药来进行治疗,不要盲目地使用退烧药。常见的退烧药有如下几类:
1.布洛芬
商品名: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
用法:可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按体重一次5~10mg/kg,需要时每6~8小时可重复使用,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优点:它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烧药。它的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6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小时。而且它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
缺点: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移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的报道。还有报道说它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副作用。所以一般多用于3岁以上高热的孩子。
布洛芬布洛芬用于解热镇痛,属于较新的药物,在儿科退热方面比较安全、高效,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以及成人的解热镇痛。其退热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强,对胃肠刺激作用小,对造血系统无影响,可以代替肌肉注射退热药,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病儿。
2.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
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安佳热等
用法: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次,每4小时1次,每24小时不超过5次。
优点: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肾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对2岁以下的孩子,医生通常习惯用这种药物。而且它可与牛奶、果汁同服。
缺点: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控制退烧时间约为2~4小时。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科临床最常用的退热剂,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迅速可靠,不良反应较少,可家庭常备。
3.尼美舒利(慎用)
商品名:瑞芝清
用法:儿童常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mg/天,分2~3次服用。
优点:根据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家们将尼美舒利和布洛芬进行比较,发现尼美舒利突出的优点是较少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因为它对肝损害的发生率比较低(约1/100万),所以,在临床中常被广泛应用于炎症性发热疼痛的治疗。
缺点:近年来全球已有多起与应用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报道。2002-2005年,西班牙、土耳其、爱尔兰等国家已将该药撤出市场。
您好,这道题由小生来回答哈,不正之处请指正~退烧药在药理学中属于“解热镇痛药”,属非抗炎解热镇痛药,主要成分常见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就是“扑炎息痛”。其药理作用是抑制机体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镇痛作用强,抗风湿作用弱,对血小板凝血功能无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