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很强。有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症状。
2疱疹性咽峡炎
儿童疱疹咽峡炎常见于1-7岁儿童,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夏季为高发季节。但其主要传播途径除了粪-口途径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而且传播速度较快,所以常常会引起同游玩的孩子一同发病。除了咽峡部疱疹外, 常常伴有高热、咽痛、头痛、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等。
3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解便常常夹杂粘液、甚至脓血,便意急切,解便后又始终觉得没有解干净,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又因为这种疾病常常会因为食物源引起,常常还可以出现幼儿园、小学班级集体发病的情况。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4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由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多见于夏秋季,常伴突发高热、恶心、意识障碍、惊厥、呕吐、嗜睡、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症状,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对乙脑最好的预防就是防蚊灭蚊,及时接种乙脑疫苗。
5传染性结膜炎
该病常常突然出现眼部烧灼感,疼痛、眼皮红肿、分泌物增多、怕光、流泪、双眼充血、甚至出现眼睑肿胀等。
传染性结膜炎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注意卫生是预防的重点。
预防传染病的办法
当然常见流行病还有很多,例如流脑,水痘,风疹等等,不同的传染病治疗不同,但是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似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来预防,减少小朋友患传染病的几率:
1常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洗手,不用手揉眼,不随地吐痰,勤换衣、晒衣被,婴幼儿奶瓶定期消毒;
3夜间做好防蚊工作,尤其是外出游玩时。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可一定程度防止皮肤感染、减少蚊虫叮咬;
4科学喂养、增强免疫力,注意合理蔬果、粗粮搭配,避免进食过多高热量食物以做到营养均衡;
5随时根据天气变化穿衣,降低感冒几率;
6适当锻炼,增强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体温的调节能力,使得孩子更少出现高烧的情况;
传染病的内容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各位家长都能注意平时的预防工作,防范于未然永远是最好的方式。
6月份,气温持续上升,部分地区气温甚至飙升至39℃。高温环境会使婴儿烦躁易怒,婴儿的抵抗力也会下降。
1.夏季发烧:(1)病因:夏季发热是婴儿的一种独特疾病。通常由体温过高、婴儿体温调节中心功能失调、汗腺分泌减少或缺失引起。通常发生在六月到八月。
(2)症状:婴儿夏季发热,通常表现为高热、口渴、多饮、多尿等。婴儿高热时体温可达39-40℃,持续时间较长。当外界温度下降时,婴儿的体温会暂时下降,当天气变凉时会自然恢复。当婴儿患夏季发烧时,他每天可以小便十次以上。他的皮肤很干燥,没有出汗或很少出汗,其他情况正常。
(3)预防和治疗:婴儿房应通风良好,阴凉。如有必要,可使用空调进行冷却。一般来说,温度可以控制在26-28℃。日常饮食应清淡、营养丰富,婴儿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注意宝宝的体温变化。他们经常用温水给婴儿洗澡,帮助婴儿散热。不要滥用抗生素。
2.秋季腹泻:(1)症状:大便次数增加,每天约10次。如果超过3次,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为白色、黄色或绿色蛋黄汤,有少量粘液或脓血,无异味。
(2)治疗:腹泻病的治疗原则是防止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食用,合理用药。
(3)预防: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奶,改变饮食类型。在适当的时间添加适量的补充食品,合理喂养,不要过量喂养奶类食品,不要进入消化不良食品。
3.痱子:(1)病因:因为宝宝出汗较多,导致汗腺导管阻塞。汗水无法排出体内。它会渗入周围组织并引起刺激。汗孔处会出现疱疹或丘疹,并会产生刺痛感。
(2)症状:一般来说,红色的刺痛是常见的。通常发生在面部、颈部、胸部和皮肤褶皱处。刺痛是圆而尖锐的,针状大小,伴有瘙痒。当宝宝搔到刺痛处时,会形成脓性刺痛。刺痛处顶部会有针状大小的脓疱,婴儿会感到痒。此外,在高温环境下,有时宝宝会有白色的刺痛感。刺热密集分布,看起来像薄壁且稍亮的小水泡。皮肤干燥后,会有一层薄薄的鳞片。
(3)防治:注意室内通风干燥,保持周围空气凉爽。让婴儿经常洗澡。在洗澡水中加入适量的抗刺痛水,并在宝宝洗澡后为其擦拭适量滑石粉。如果宝宝有刺痛感,家长应将刺痛粉局部涂抹在宝宝身上,或用凉的止痒乳液清洗宝宝。如果宝宝有化脓性刺痛,最好用炉甘石洗剂清洁宝宝。父母也可以经常让孩子喝绿豆汤、冬瓜粥和其他夏天的药方
在6个月大的时候,从母亲那里获得的营养素和抗传染病的抗体被大量消耗并逐渐消失。婴儿患营养疾病和传染病的机会增加了。母亲需要学习家庭医疗的常用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