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早在久远的年代,我国医学家就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药品名称
膏药
是否处方药
非处方药
主要适用症
治疗疮疖、消肿痛
运动员慎用
非慎用
是否纳入医保
未纳入
医学原理
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据现代药理研究,黑膏药在吸收、疗效方面优于橡胶膏。但由于黑膏药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没有统一标准,不易进行质量控制,导致黑膏药的质量参差齐。因黑膏药的制作费时费力,中医医院多开展中药外敷,即用中草药粉碎后调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质呈软膏状外敷后以棉纸、绷带固定,每24小时换药次,使用成本较高。黑膏药每贴可使用3—15天,揭下后可再次贴敷,不影响疗效,因此费用较低。
刚查了药典63版,牛膝、寻骨风、龙血竭、甲片、灵仙、元胡、全蝎、夏枯草、海风藤、大活、莪术、三棱、鹿含草、桂枝、姜黄、附子、防风、地龙等50多味,这个是保密配方,只显示了这些,其余的没有查到。主要病虫害防治 由于猕猴桃是新兴果树,栽培时间较短,目前尚未发现造成大面积危害的病虫害。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和树龄的老化,病虫害也会随之加重,目前观察到的病虫害就有加重发展的趋势。因此,对猕猴桃的病虫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生产中做好防治工作,做到防好、治早,以减小损失。目前在猕猴桃上观察到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立枯病、褐腐病、花腐病、根结线虫病、果实软腐病等等;在这些病害中,有些是主要危害幼苗的,如立枯病、颈腐病等多发生在苗期,在幼苗出土后,由于抗病力差,在低温高湿或高温干旱季节易发病。病菌由幼苗表土层浸入幼苗基部,损害根系,或使幼苗根部呈水渍状而倒伏,或使根部皮层、须根变褐色使幼苗变枯黄而死亡。其防治方法一是选好苗床地并进行消毒;二是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拔掉,并用石灰水消毒病穴,其他可用的杀菌剂还有,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800~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1200倍液等,每隔5~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2~3次。猕猴桃的根部病害还有根腐病和根结线虫病。根腐病发病初期在根颈部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以后产生的白色绢丝状菌丝。病部的皮层和木质部逐渐腐烂,有酒糟味,菌丝大量发生后,形成菌核,淡黄褐色。进而根部逐渐变黑腐烂,导致全株死亡。根腐病在全国各猕猴桃产区均有发生。根腐病感病的土壤可用溴甲烷熏蒸,也可用150倍五氯酚钠或生石灰消毒。被侵染的根部可用50%代森锌200~400倍液浇灌或用0.1%的升汞进行根部消毒。根结线虫病的受害植株产生很多成串的膨大根瘤组织,新根受害尤重,根变黑,植株不生长、落叶落果,严重时全株死亡。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苗木检疫并选择不带病原线虫的土块建园,对发病植株用48℃的热水浸根15分钟,可杀死根瘤内和根部线虫。 危害花的病害主要有花腐病和褐腐病。花腐病菌首先侵入雄蕊,使花药变黑,然后侵入花瓣、子房,引起花蕾脱落或长成畸形果。往往在高湿多雨及通风透光条件差的果园发病较多,可用30%二氯萘醌或20%福美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褐腐病侵染会使雄性花序和雌性花芽变成褐色枯萎状,花萎蔫下垂不能开放,受害部位的白色菌丝体生长有黑硬的菌核。该病一般在3月上旬萌发,4月下旬为高峰期,现蕾后即可见到危害。防治方法为清除果园枯枝落叶,在菌核萌发期、落瓣后及采收前喷洒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80O倍甲基托布津,展叶前后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危害叶片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白粉病、叶枯病等,可用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防治。危害枝干的病害主要有枝条干枯病、溃疡病和蔓肿病,枝条干枯病防治主要是在发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和 0.3%的五氯酚钠混和合液一次,并在5~7月再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次,发现病枝及时剪掉烧毁。溃疡病的防治是在4月中下旬~6月,喷布抗菌素等并剪除病枝烧毁。蔓肿病主要是因缺硼所致,每株施硼10克并于花期前后喷施0.3%硼酸溶液1~2次即可。果实软腐病、日灼病都是危害果实的病害,前者是在高温多雨期发生,后者是在高温干旱期发生,在防治上除改善果园条件外,可用套袋或用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防治。炭疽病除危害茎、叶外,也危害果实,果实受害后呈渍状,病斑圆形,褐色,最后果实腐烂。可在猕猴桃萌芽抽梢期喷洒800倍代森铵、多菌灵或1000倍托布津,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猕猴桃的主要害虫有蝼蛄、地老虎、蛴螬、金龟子类、蚧壳虫类等。对地下害虫可用沙麸皮与呋喃丹以10∶ 1的比例拌和后撒施植株周围。对于金龟子、小叶蝉、豆天蛾、木蠢蛾等、可用敌敌畏1500倍液或敌百虫8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40%乳油乐果1200倍液或用溴青菊酯、速灭丁5000~8000倍液防治。蚧壳虫类的防治可用硬毛刷等刷掉枝干上的虫体,或喷洒杀虫药剂,常用的有在幼虫分散转移期喷布含油量0.2%~0.4% 的粘土柴油乳剂,50%混灭威乳剂800倍等。此外,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50%可湿性西维因粉剂4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等也有较好的杀虫效果。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