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3个月之后的宝宝颈椎发育、消化系统发育、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均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育,而且3个月之后的宝宝睡眠比较规律。
1、颈椎发育:在宝宝3个月之前,因为宝宝的颈椎还没有发育,只能横抱,一只手托着脖子,另一只手托着屁股。而3个月之后的宝宝颈椎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育,此时可以竖抱,颈部也不用特别的防护,相对抱起或者放下都比较方便;
2、消化系统发育:3个月之后的宝宝,随着消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就不容易出现肠绞痛引起的哭闹。一般1-2个月的时候,宝宝容易由于胃肠蠕动不协调,而出现肠痉挛导致肠绞痛的问题,宝宝3个月之后,胃上部的贲门括约肌也逐渐发育成熟,也不容易出现吐奶、喷奶或者射奶等现象,不必过分担心由于吐奶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的问题;
3、中枢神经系统发育:3个月之后的宝宝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已经开始会交流,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会笑,跟大人之间有情感的交流,会咿咿呀呀的对话,可以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可以跟宝宝进行亲子互动;
4、睡眠规律:3个月之后的宝宝,睡眠也会相对比较规律,不像3个月之前的宝宝,可能过2个小时左右就要吃一次奶,夜间要频繁的给宝宝喂奶,家长较为辛苦。到3个月之后,宝宝可以连续睡眠5-6个小时,家长带宝宝就相对不辛苦。宝宝3个月后,家长要及时给宝宝更换纸尿裤,避免长时间不更换纸尿裤损伤皮肤。3个月之后的宝宝基本上可以学会翻身,可以让宝宝积极的锻炼翻身,家长不要强制干预,但是需要避免宝宝发生坠床。
其实不仅仅是婴儿的自我保护机制,更是母亲的自我保护机制。假如婴儿真的长得很像父亲,那父亲确认它是自己亲生的信心就提高了,会更加照顾它——这是婴儿的自我保护机制;假如不是很像,那么可能母亲会刻意强调婴儿和丈夫之间很像,人有那么多特征,总刻意找到一两处像的,以此向丈夫暗示婴儿是他亲生的,获得他更多的照顾——这是母亲的自我保护机制。所谓的保护主要是来自于父亲的,希望父亲对后代给予更多的照顾。我想补充的是,和其他动物不同,人类的父亲需要照顾后代,但他们很难确定婴儿是否是自己亲生的,所以才会有母亲和婴儿的这种所谓的保护机制出现。而且,这种保护机制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例如,多数社会,孩子和父亲同姓,是为了表明他是婴儿的父亲。在孩子与父亲同姓后,这些女性其实在(无意识地)告诉配偶:“亲爱的,这是你的孩子”(尽管可能并不是)。她们需要一再确认父子关系,但无需确认母子关系,她们知道孩子是她们的,但妈妈的孩子未必是爸爸的孩子。推荐看《生猛的进化心理学》一书。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说过,“给我一群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华生所说的“特殊环境”又是什么样的呢?
不少心理学家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初生婴儿是一块“白板”。家庭和社会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在这块白板上涂抹雕琢,把孩子塑造成任何一种家长和社会希望的人。在现实中也有很多现象证实了这一情况,比如,一个外国的小朋友如果从小在中国长大,那么他的行为方式、他所说的语言,甚至是他的价值观会与中国的孩子相似。
华生的理论虽然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但是他确实过分夸大了后天环境在塑造一个人性格过程中的作用。其实幼儿在一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具有一定的性格和气质类型了,他本身并不是一块完全可以任人涂抹的白板,他有自己的能力、气质,这些条件都会限制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别说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就是父母对待婴儿的态度和方式,也不是父母一方可以完全决定得了的。
所有初生婴儿的语言学习能力基本是相同的,所有的语言经历都为零,孩子说什么语言当然是由孩子生长的环境所决定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某一种语言越多,相应的练习机会也会越多。这样,身处母语语境中的孩子就可以很快地掌握母语了。
当一个孩子还没有完全熟练掌握母语的时候,他(她)是具备说好任何一种语言的能力的,而当他(她)熟练掌握了某一种语言之后,说其他语言的能力则会相应地退化,这个过程在出生的几年内就会发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超过一定年龄之后,再学习别的语言会变得非常吃力。
相应语境的缺少和学习外语能力的退化是造成年龄较大之后学习外语比较困难的原因。但这是不是说,我们应该在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学好多种外语呢?其实也并非如此。当孩子的母语还没有完全熟练自动化时,如果一下子让孩子接触多种语言,很有可能造成孩子语言系统的混乱,甚至可能到最后连母语都说不好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