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集性头痛发作时感觉头痛似成群而来,表现为一连串密集的头痛发作。发作呈周期性,无前驱症状。发作时疼痛从一侧眼窝周围开始,急速扩展至额颞部,严重时可涉及对侧。
2 搏动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具有搏动性,坚有钻痛或灼痛,可于睡眠中痛醒。特征性的伴发症状有:颜面潮红、出汗、患侧流泪、结膜充血、鼻塞。
3 发作快消失块无后遗症
丛集性头痛每天可发作1~2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约数十分钟至2~3小时,发作快消失的也快,缓解时间很长,患者很少有后遗的疲乏或嗜睡情况。
4 发作时间相同
丛集性头痛每天有规律地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发生,常于午后或凌晨发作。饮酒或硝酸甘油可以激发头痛发作。头痛常局限于同一侧。
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与大脑神经血管功能失调有关的慢性神经系统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以反复发作的中、重度头痛为特点。多表现为剧烈的搏动性头痛,伴有恶心和呕吐。 偏头痛的治疗包括发作期治疗和间歇期治疗两个方面。一旦出现发作表现,甚至先兆,就应及时服用止痛药物,如去痛片、百服宁或泰诺等。这些药物适用于轻、中度偏头痛发作。如上述药物效果不好或头痛较重时,可选用曲普坦类药物,国内目前使用的有舒马曲坦和佐米曲坦,这是治疗偏头痛发作的特效药物。 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是一种非遗传性、单侧性或双侧性头痛。疼痛可分布于患侧颈、枕、顶、颞和额部,间歇或连续发作,可有颈椎外伤史,有的可出现肩和上臂痛。其病因多为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神经压迫和伴随的局部无菌性炎症所致。 颈源性头痛早期多为枕部、耳后、耳下的不适感,以后转为闷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疼痛部位可扩展到前额、颞部、顶部、颈部,寒冷、劳累、饮酒、情绪激动可诱发疼痛加重。部分患者伴有耳鸣、耳胀、眼部闷胀、颈部僵硬感。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和微创神经介入镇痛术。现今,尚无特别针对颈源性头痛的特效药物。神经阻滞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解除头痛,并且能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常见头痛可分为四类型(三联阅读配图)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多见于青年,是一种局限于单侧的以眶、颞、额等区为主的严重发作性疼痛,病因不明。 丛集性头痛有典型的丛集期和缓解期。在丛集期内,头痛的发作有严格的节律性,一般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发作至少一两次,以夜间发作多见。随后继以一段时间的缓解期,一般约数月至2年。丛集性头痛与偏头痛相比,发作的节律性更加明显,头痛更加剧烈,但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发作时疼痛从一侧眼窝周围开始,急速扩展至额颞部,严重时可涉及对侧。疼痛呈搏动性,兼有钻痛或灼痛,可于睡眠中痛醒。 头痛急性发作时吸入100%的氧气和皮下注射舒马曲坦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可以迅速缓解头痛。在丛集发作期,每晚睡前口服麦角碱类药物(二氢麦角胺),对夜间到早晨的头痛预防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 紧张型头痛 紧张型头痛又称肌肉收缩性头痛,约占头痛疾患的40%左右,是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与社会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精神因素、肌肉紧张、滥用止痛药物等因素有关。 紧张型头痛的特征多表现为几乎每日双侧枕、颈部、额颞部或全头的非搏动性头痛,通常为持续性钝痛、胀痛,像一条带子紧束头部或呈头周紧箍感、压迫感或沉重感,有时出现头发牵拉性痛。大多数病人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多因精神紧张、工作疲劳等诱发。三联编辑
头痛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头痛常见的有风寒、风热、风湿等证型;内伤头痛则以肝阳上亢、痰浊上泛、痪血阻络、气血虚弱、肾精不足等证型为多见。
1.风寒型
头痛剧烈,发病急,痛连项背,偏头或满头紧痛,常喜裹头,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或浮缓,或弦。
2.风热型
头痛而胀,甚则如裂,发热重,恶寒轻,面红目赤,口渴欲饮,咽痛咳嗽,鼻流浊涕,搜赤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3.风湿型
头痛沉重如裹,阴雨较甚,肢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欲呕,口乏味,大便或塘,苔白腻,脉濡。
4.肝阳上亢型
头痛多在两侧或巅顶,胀痛而晕,郁怒则加重,头重脚轻,性急心烦,面部烘热,失眠多梦,耳中蝉鸣,咽干目赤,或有筋惕肉响,舌红苔少,脉弦细,或弦劲而数。
5.痰浊上泛型
头痛昏蒙,眩晕恶心,呕吐痰涎,胸肮痞闷,纳呆,肢重体倦,颜面口唇肢端发麻,舌体胖有齿痕,脉弦滑。
6.疲血阻络型
头痛经久不愈,痛如锥刺,固定不移,夭阴或入夜尤甚,或有头部外伤史,面色晦滞,健忘,舌边色紫黯或有癖斑,脉细涩。
7.血虚型
头痛隐隐而眩晕,起则痛增,卧则痛减,午后痛势尤甚,心悸怔忡,面色苍白,目涩,手足发麻,健忘失眠,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
8.肾精不足型
头痛且空,眩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女子梦交,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盗汗,形体消瘦,舌红苔少,脉弦细无力或细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