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huà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humidity therapy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湿化疗法(humidity therapy)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细小微粒,使其悬浮于空气中被人吸入,以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正常运动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痰液黏稠、咳嗽困难的病人。
4 适应证湿化疗法适用于:
4.1 呼吸道干燥的危害呼吸道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才能保证纤毛的正常运动和气道分泌物的粘度,即保证气道的廓清、防御机能。气体进入鼻腔经鼻毛滤过气体后,鼻腔可对吸入气体加温到30℃~34℃,相对湿度可达80%~90%;到达气管隆突时,吸入气体温度可接近体温(37℃),相对湿度可达95%以上;吸入气体至肺泡时,温度达到37℃,相对湿度可达100%。一般情况下,经呼吸道散发的热量约7%~8%(皮肤散热约90%),而失水量约为每小时8~12ml/m2体表面积。据估计,体重为10kg的婴儿和成人每天经呼吸道丧失的水分可分别达到80ml~130ml和300ml~500ml左右。
患者吸入干燥气体、高热、脱水或因呼吸频快而过度通气,均可导致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某些病理情况下,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上呼吸道加温和湿化的功能丧失,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基本上由下呼吸道承担,势必造成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不足,此时由肺脏经气道排出的气体,未经上呼吸道保留部分水分与热量,则可导致呼吸道水分大量丢失,分泌物干燥,造成不良后果,常见有:
(1)粘液干燥和排痰困难:呼吸道水分丢失或吸入气体过于干燥,均可造成粘膜干燥,使痰液和分泌物(粘液)粘稠、结痂,增加排痰困难,甚至形成痰液粘液栓,导致呼吸困难。
(2)纤毛运动功能降低和丧失:有研究表明,吸入气道的气体相对湿度≤70%时,呼吸道纤毛运动、传输功能即发生障碍,相对湿度越低,纤毛运动功能就越低下,相对湿度≤30%时,纤毛运动功能基本上丧失。
(3)继发细菌感染:呼吸道水分丢失,痰液或粘液不易排出,则给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场所。特别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呼吸道干燥更易导致和加重细菌感染,甚至发生气道粘膜溃疡、脱落、气管穿孔等并发症。
(4)降低肺顺应性:吸入干燥气体可破坏肺泡表明活性物质而导致肺顺应性降低。有研究表明,吸入35℃、相对湿度100%的气体,肺顺应性仅下降5%,吸入20℃、相对湿度为18%的气体仅1小时30分钟,肺顺应性则进行性的降低。
(5)低氧血症:呼吸道水分丢失或吸入气体干燥,极易形成痰栓或粘液栓,后者可阻塞中小气道,导致肺小叶或肺泡产生微灶肺不张,使吸入气体在肺内分布不均,通气/血流比值( / )失调,造成或加重缺氧而致低氧血症。
4.2 湿化疗法的适应证(1)吸入气体过于干燥:目前对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大力提倡氧疗,无论是病房氧疗或家庭氧疗,由于氧气的湿度往往很低,因此在进行氧疗时,常规应考虑湿化。
(2)高热、脱水:高热和脱水患者,常常导致呼吸急促,使气道水分丢失增加,加之全身组织脱水,使气道水分供应更显不足,因此对这些患者在补液的同时应进行湿化疗法。
(3)过度通气:肺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哮喘等疾病均可使患者呼吸加快而致过度通气,使气道水分短时间内大量丢失,痰液粘稠甚至形成痰液栓而加重病情,因此对这些患者应进行湿化疗法。
(4)痰液粘稠和排痰困难: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疾病患者,由于痰量增加,且伴有坏死粘膜甚至肺组织的排出,其痰液或分泌物的成分可发生变化,痰液的粘稠度明显高于正常,使痰液难以排出。如果患者同时因年老体衰、手术、昏迷或神经肌肉疾病致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排痰困难,更应加强湿化疗法,使痰液稀释便于排出。
(5)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人工机械通气,由于上呼吸道的加温和湿化功能丧失,因此必须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湿化疗法。
5 禁忌证湿化疗法一般无禁忌证,一般气道分泌物多、稀薄,且易于排出者不用此法。
6 常用湿化装置6.1 雾化器雾化器包括喷射雾化器和超声雾化器,均可用以湿化气道。但使用雾化器往往只能对吸入气体加以湿化,或者只能吸入水分,而不能对吸入气体进行加热温化,因此湿化的效果并不好。
6.2 气泡式湿化器它是氧疗中常用的湿化装置。氧气通过导管经湿化瓶内的发泡器(常用具有细小筛孔的泡沫塑料或多孔金属),形成细小气泡,使氧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和时间均显著增加,从而达到湿化的目的。湿化的效果除与温度有一定关系外,与发泡器筛孔的大小密切相关。一般来讲,筛孔越小,湿化效果就越佳。气泡式湿化器一般用于鼻导管和面罩的低流量吸氧,良好的气泡式湿化器在室温条件下一般可达到40%的相对湿度。该湿化器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因此应用广泛;缺点是对吸入气体不能进行同步加温,特别是冬季,由于气温较低,气泡式湿化器的湿化效果就相对较差。必须注意,应及肘对气泡式湿化器的湿化瓶添加水(最好是蒸馏水),并在更换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湿化瓶受到细菌污染。
6.3 人工鼻实际上是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所制造的替代性的热湿交换器(HME)。其工作原理是将肺脏呼出气中的热量和水分收集起来加以利用,再将吸入气体加温和湿化。人工鼻的外口和内口分别为15cm与22cm,适合于连接呼吸机的管道,因此主要应用于人工气道或机械通气的患者。一些气管切开已脱离呼吸机或需要长时间气管造口的患者在自主呼吸时也可应用人工鼻进行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人工鼻是智能化装置,它只利用患者本人呼出气的热量和水分来加热和湿化吸入的气体,并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分,因此它不需要特别的管理。但这似乎既是其优点又是其缺点,因为临床上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大多因肺疾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及酸堿平衡紊乱,特别是患者有严重脱水的情况下,人工鼻的使用并不能补充已丢失的水分。另外,人工鼻与呼吸机相连的管道本身也增加了解剖死腔,也给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人工机械通气具有依赖性的患者,人工鼻不适宜应用。
6.4 主流加热湿化器根据其功能和工作方式又可分为回流式、阶式蒸发器式和回流管芯式3类,其工作原理是将患者吸入的全部气体通过物理加热的办法提供适当的温度,并通过湿化器使湿化后气体达到100%的相对湿度。由于兼顾了加温和湿化两方面的因素,主流加热湿化器的湿化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也日趋普遍。通常情况下,主流加热湿化器主要应用于已安置人工气道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对肺内分泌物异常粘稠、气道内有痰栓或粘液栓形成的哮喘持续状态患者,应用主流加热湿化器效果特好,它不但可以湿化气道,有助痰栓、粘液栓溶解,配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还可有效降低气道阻力。此外它既适合低流量吸氧的COPD患者,也适宜高流量(CPAP)通气的ARDS患者。
7 常用湿化剂的选择湿化剂是指吸入气道后能湿润气道粘膜,促进痰液稀释和排出,保持呼吸道粘液纤毛系统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介质。需要澄清一个概念的是湿化剂虽然有助于痰液和粘液的溶解,但其本身对痰液和粘液没有特殊的溶解作用。临床上常用的湿化剂有:
7.1 蒸馏水蒸馏水为低渗弱酸性液体,有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特性。吸入蒸馏水可湿化气道和粘稠的痰液。其缺点是吸入过多,低渗的蒸馏水进入气道粘膜细胞内,可发生细胞内水肿,导致呼吸道粘膜肿胀,增加气道阻力。
7.2 低渗盐水低渗盐水指0.45%的氯化钠溶液。虽然它具有低渗、弱酸性的特性,但与蒸馏水不同的是,吸入气道后可发生再浓缩使其浓度接近生理盐水,对呼吸道粘膜没有 *** 作用,也不增加气道阻力,具有良好的湿化气道粘膜和粘稠痰液的作用。因此,低渗盐水在临床上应用较广,对所有痰液较多,粘稠而又不易咳出的肺部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均有良好的适应证。
7.3 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为等渗的弱酸性的液体。由于生理盐水雾化后部分水分从雾液中蒸发,经过数小时后,生理盐水即变为高渗盐水而对呼吸道产生 *** 作用,因此应用生理盐水作湿化疗法常用小剂量,一般3ml~5ml,且短时间使用,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可对气道产生较好的湿化作用。
7.4 高渗盐水高渗盐水指5%的氯化钠溶液。其渗透压比呼吸道粘膜细胞内的渗透压要大得多,故吸入后可从气道粘膜细胞内吸出水分,从而稀释痰液,加上高渗盐水对呼吸道粘膜具有明显的 *** 作用,则可 *** 患者咳嗽使痰液易于排出。因此严格地讲,吸入高渗盐水对气道的湿化作用不大,而主要用于排痰。临床上对痰少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又需要收集痰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或病理学检查的患者吸入高渗盐水特别有效,常用方法:5%高渗盐水20ml于早晨用超声雾化器吸入,可收集到所需要的痰液标本。
8 湿化疗法的标准临床上常根据呼吸系统的进气部位和正常情况下气道内的湿度水平相比较而制定气道湿化疗法的标准(表1)。需要强调的是,在任何部位对吸入气体的湿化过程都应同时伴随对其加热温化。
9 操作方法
1.协助患者取坐位、斜坡卧位或侧卧位,将毛巾围在颌下,接上弯盘。
2.将吸入器移近患者口鼻部,嘱患者张口对着蒸气作深呼吸;其口与蒸气喷口距离,视蒸 气强弱而作适当调整,一般为10~15cm。
3.每次吸入时间为15~20min。
4.吸入完毕,移去吸入器,擦干患者面部,以免受凉。
10 注意事项10.1 防止湿化过度有研究表明,长时间吸入高湿度(37℃~40℃,相对湿度100%)气体,可使气道粘液纤毛系统受损,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引起肺泡萎陷和肺顺应性降低,通气/血流(/)比值改变,肺泡动脉血氧分分压差增大,导致低氧血症;湿化过度可使气道粘膜水肿、狭窄,气道阻力增加,甚至诱发支气管痉挛。有心肾功能不全特别是肺心病晚期低蛋白血症伴全身水肿的患者,湿化过度可导致体内水潴留,增加心脏负荷;婴幼儿代谢功能发育不全,进行湿化疗法时应警惕因湿化过度而致水中毒。因此湿化疗法时间不宜过长,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应经常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湿化时间或终止湿化疗法。
10.2 控制湿化温度湿化疗效与湿化气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过低或过高均影响湿化疗效。有研究表明,气管直接吸入湿化气温度低于30℃,支气管粘膜纤毛运动明显减弱;气道高反应者可使气管痉挛、收缩,诱发哮喘;个别患者可引起寒战反应。如果进入气道的湿化气温度超过40℃,也可降低支气管粘膜粘液纤毛系统的运动功能,甚至呼吸道烧伤,患者自觉呼吸道灼热感明显,并有出汗、呼吸急促,严重者可致高热反应。因此在进行湿化疗法时,要严格控制湿化气温度,一般应控制在35℃~37℃。
10.3 防止细菌污染湿化器污染也是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感染源可来自病室空气、湿化用具、患者(包括本人和其他患者)、医护人员的交叉接触、湿化器具消毒不彻底。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患者本人口、鼻、咽喉部有许多寄殖菌,在湿化过程中可能与湿化液一道以微粒方式吸入下呼吸道和肺泡,导致肺部细菌感染。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湿化器细菌污染的严重性,湿化器具包括橡皮管、塑料管、湿化瓶及其面罩均要严格消毒,长期湿化疗法的患者每24h至少消毒一次。消毒方法有:①1/1000苯扎溴铵浸泡时间大于1h;②0.25%~0.5%过醋酸浸泡半小时。更换湿化瓶、添加湿化液要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并加强患者口咽部的清洁护理。
10.4 防止窒息气管切开术后,由于空气未经鼻腔黏膜湿化过滤而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由此造成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结痂不易吸出,从而影响通气效果;加之气管切开术后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结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同时还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增加下呼吸道感染机会,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 因此,病室应加强通风,保持室内恰当的温度与湿度(室温保持在22℃左右,相对湿度在80%~90%),气管内滴入适宜的抗生素溶液及湿化液,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 1、直接灌洗方法:用注射器吸5 ml生理盐水,在患者呼气末快速注入气道,以达到冲洗的目的。 2、气道滴入湿化液:每1~2 小时1次,每次滴入量3~5 ml,应在呼气末转吸气时沿气管内壁缓慢匀速滴入,避免在患者咳嗽时滴药,以免药液的浪费,滴入药液量、间隔时间药根据痰液黏稠度而定。 3、雾化:常规每4小时一次,用药可用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气道湿化温度应达到32~35℃,且<40℃,以免造成烫伤。 4、持续湿化:(1)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同输液法悬挂输液装置,或用50 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接微量泵及微量泵延长管。湿化液选择生理盐水,生理盐水能维持正常呼吸道黏膜的功能,湿化液中还可配制含有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等药物,起到化痰、解痉、抗感染作用。(2)用无菌剪刀剪去输液器穿刺针部分或延长管的前端,把细管部分同吸氧管一同放入气管套管内,并固定于患者的前胸部,缓慢滴入。滴入湿化液的量依据气道内痰液的黏稠度而定,痰多且黏稠时,适当调快滴入速度,平均保持在每分钟2~5滴,以患者分泌物稀薄、易于吸出为目标,24 h总量在300 ml左右,但不少于200 ml。 —————————————————————————————————————————————以上是外科医生“麦子”针对你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祝你身体健康、生活愉快!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