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脏良性上皮细胞肿瘤
包括肝细胞腺瘤、肝内胆管腺瘤、肝内胆管囊腺瘤和胆囊乳头状瘤。
(2)肝脏恶性上皮细胞肿瘤
包括肝细胞癌、胆管腺癌(肝内或周围胆管癌)、胆管囊腺癌、肝细胞与胆管混合癌、肝胚细胞癌和未分化癌。
(3)肝脏非上皮细胞肿瘤
包括血管肌脂瘤、血管瘤、幼儿血管内皮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血管肉瘤、未分化肉瘤、横纹肌肉瘤和其他。
(4)肝脏其他细胞瘤
包括局部纤维化肿瘤(局灶性纤维问皮瘤、纤维瘤)、畸胎瘤、卵黄囊瘤(内胚窦瘤)、癌肉瘤、卡波西肉瘤(Kaposi
sarcoma)、杆状细胞瘤和其他。
(5)肝脏未分类肿瘤。
(6)肝脏造血及淋巴瘤。
(7)肝脏转移瘤。
(8)肝脏上皮性异常病变
包括肝细胞发育不良、胆道畸形。
(9)肝脏瘤样病灶
包括错构瘤(含间质错构瘤、胆管错构瘤)、先天性胆道囊肿、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代偿性小叶增生、肝脏紫癜、异位损伤和其他。
胆管癌分期:
按照国际抗癌协会(UICC)提出TNM分期标准,可把胆管癌分为0~Ⅳ期:0期,原位癌,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Ⅰ期,肿瘤侵及粘膜或肌层,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Ⅱ期,肿瘤侵及肌层周围结缔组织,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Ⅲ期,在上述情况下伴有淋巴结转移。Ⅳa期,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如肝、胰、十二指肠、胆囊、胃、结肠,有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Ⅳb期,无论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Bismuth分型:1975年法国的Bismuth-Corette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的分型现已被广泛使用。Ⅰ型,肿瘤位于肝总管,未侵犯汇合部。Ⅱ型,肿瘤侵犯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汇合部。Ⅲ型,肿瘤侵犯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并已侵犯右肝管(Ⅲa)或左肝管(Ⅲb)。Ⅳ型,肿瘤侵犯肝总 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并同时侵犯左右肝管。
病理组织学分型:大体上分为4型:
(1)乳头型:表现为管内多发病灶,向表面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结构,排列整齐,癌细胞间可有正常组织。
(2)硬化型:质硬的灰白色环状增厚,并引起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向外周浸润累及肝门血管或方叶。
(3)结节型:管腔内结节状肿瘤,质地韧,常位于胆管一侧。
(4)浸润型:沿胆管壁广泛浸润,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管周结缔组织明显炎症反应,与硬化性胆管炎不易区别。
在组织学上又分为六型:
(1)乳头状腺癌;
(2)高分化腺癌;
(3)低分化腺癌;
(4)未分化癌;
(5)印戒细胞癌;
(6)鳞状细胞癌。
传统的临床病理学描述将其定义为:
肝管分叉处体积小、高分化、生长缓慢的肿瘤。但近年来研究的观点认为并非如此,低中分化腺癌可占一半左右,其原因可能是早期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较低,而能行切除者均为分化程度较高的病人,因为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与其周围浸润程度和转移率呈反比,因此低分化者由于未能切除而被忽略了。
临床分型:
高位胆管癌临床分型,目前广为引用的是法国Bismuth-Corlett分型方法:Ⅰ型肿瘤位于肝总管分叉处,左右肝管之间相通;Ⅱ型肿瘤占据左右肝管汇合部,两者之间无通道;Ⅲ型肿瘤侵犯一侧肝管,累及右肝管者为Ⅲa型,累及左肝管者为Ⅲb型;Ⅳ型肿瘤双侧肝管均受累。临床上根据癌肿对肝动脉和门静脉的侵犯,可将胆管癌的病程分为4期。Ⅰ期:肿瘤限于胆管,无门静脉及肝动脉侵犯;Ⅱ期:肿瘤累及单侧的门静脉及肝动脉;Ⅲa期:肿瘤累及一侧肝动脉及门静脉的分叉部;Ⅲb期:肿瘤累及一侧门静脉及肝固有动脉;Ⅳ期:肿瘤累及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的分叉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