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发热通常伴有头痛、恶心和呕吐。患者有时会出现意识障碍和嗜睡等症状。寄生虫感染的临床特征是发热、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
泌尿系统疾病的特点是尿急、尿频、尿痛,伴有腰痛及不典型症状,无尿急、尿频、尿痛,仅有寒战和发热。患有高热的儿童可能表现出不活动、冷漠和无精打采的迹象,有些可能会引起热性惊厥和肢体痉挛。
有些高烧可能会在发烧前引起明显的寒战和身体疼痛。如果发烧是由肺炎和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烧前可能会有咳嗽 如果是胆结石和胆囊炎,可能会有不同疾病引起的发热,如腹痛、腹胀、发热等。
预防发烧的方法主要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具体的方法有以下三点:
1、在饮食上以高蛋白低脂肪为原则,因为身体的免疫细胞大部分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鸡蛋、牛奶、瘦肉、鱼虾等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另外新的蔬菜和水果也可以多吃一些,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2、适当的参加体育运动,每天至少要运动30分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3、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病毒和细菌在室内繁殖。
发热是小儿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家长带孩子看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产生热量,又不断从皮肤和呼吸道散热。在人的脑子里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体温,使其相对稳定。正常人腋下温度在36℃~37℃之间(试表调节时间5分钟为准)。喂奶或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都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左右。新生儿、小婴儿更容易受上述条件影响,有时甚至可达38℃以上。所以,一般认为37.5℃以上为发热(体温在37.5℃~38℃称为低热,38.1℃~39℃称为中度热,39℃~41℃以上为高热)。
小儿发热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或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如常见的流行性感冒、肺炎、败血症、痢疾等都常引起发热。发热还可由于非感染性疾病引起,如药物过敏、中暑、脱水、严重烧伤、创伤等。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后也可有短暂发热。
发热既是疾病的一种症状,也是机体与疾病作斗争的结果。一些身体非常衰弱的孩子或早产儿即使有严重感染也可能不发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所以,不能单纯以发热高低判断病情轻重。发热时除体温升高外还可以伴有四肢发凉、脸红、呼吸急促、脉搏心跳加快、烦燥不安、消化功能紊乱如腹泻、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少数幼儿可以发生高热惊厥。发热时心跳加快、血循环旺盛、白血球增高,抗体产生增加,这些都利于机体与疾病作斗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