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食疗方法可以改善白头发?

有什么食疗方法可以改善白头发?,第1张

这5类食物是头发生长的源动力,不爱吃也要注意补充!

1、富含酪氨酸的食物——是黑色素形成的基础物质

推荐:鸡肉、瘦牛肉、羊肉、兔肉、鱼类、坚果类。

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活化血管壁,使发根吸收血液中的营养,防止头发变白

推荐:牛奶、动物肝脏、鱼、肉类、海带

3、富含对氨基苯甲酸的食物——能维护头发和皮肤的健康,还能抗衰老

推荐:动物肝脏、牛奶、鸡蛋、糙米

4、富含生物素的食物——维护头发和皮肤的健康,防治脱发、白发

推荐:动物肝脏、沙丁鱼、花生、鸡蛋

5、铜、钴、铁等微量元素——能促进黑色素的合成

(1)富含铜的食物:各种坚果、黑豆、谷类、干菜、家禽、鱼肉、牡蛎

(2)富含钴的食物:牛肝、蛤肉类、小羊肾、火鸡肝、小牛肾、鸡肝、牛胰、猪肾

(3)富含铁的食物:蔬菜中含铁最丰富的要属菠菜了,肉菜中含量最多的是动物肝脏,还有香蕉的含铁量也很丰富。

国医大师推荐3个实用方,正在为掉发、白发发愁的人,不妨赶紧试一试!

1、1个食疗方——龙眼肉桑葚水

(1)龙眼干50克,红枣、桑椹、枸杞子各30克,适量的蜂蜜。

(2)食材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用小火煎煮,大约30分钟后盛出。

(3)等到温度冷却至40度左右时,加入蜂蜜,搅拌均匀。

(4)此汤有活血养血之用,可以促进头发再生,改善头发干枯,毛糙,使之更柔顺。

【注意】脱发严重,白发太多的话,还是需要更为专业深入的调理

(1)久黑益首饮源自古方,由黑豆、核桃、人参、黑枸杞等10余味药食同源的材料熬制而成的,富含头发生长所需的活性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及促进黑色素生成的微量元素,其调理效果比普通食疗更好。

(2)经常食用,可以滋阴补肾、健脾暖肝、益气养血,改善毛囊活力,增加头发营养供应, 促进头发黑色素生成,从而实现止脱生发、白发长黑、养发护发。

(3)临床数据调查研究显示,一般对药物吸收程度较好的人群坚持1-2个月左右就有明显好转,备受医生和患者青睐。

2、1个穴位——浮白穴

(1)取穴:浮白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穴与完骨穴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上三分之一交点处。

(2)方法:每次用刮痧板刮拭5分钟左右即可,或者是用拇指指腹按压5到10分钟。

(3)作用:清热祛湿、疏肝利胆、添精补肾,疏通头部经络、使毛囊得到肝血的滋养,从而延缓白发的增长。

3、1把梳子——桃木或者牛角质梳

(1)从前额头顶梳到枕部,再由后往前,再从左到右,自右向左,如此循环往复。

(2)早晨起床后以及睡觉前增加梳头次数

(3)刚洗完头发不要梳头防止掉发。

作用:梳发可以使头部保持清洁,改善头部皮肤的新陈代谢,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利于头发生长,减少脱落变白 。

浮白,经穴名。出《素问·气穴论》。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上三分之一交点处;或于耳根上缘向后入发际1寸处取穴。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及耳后动、静脉。主治头痛、耳鸣、耳聋、目痛、瘿气等。沿皮刺0.5—0.8寸。

浮,漂浮也。白,肺之色也,也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温热水湿云系。该穴名意指胆经的阳热风气在此化为温热之性的水湿云系。本穴物质为天冲穴传来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风气势弱缓行,散热吸湿后化为肺金之性的温热水气,如同云气漂浮于天部,故名。

穴名:瞳子髎

取法:在目外眦外0.5寸,当眶骨外侧缘凹陷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明目退翳

主治:头痛、目疼、目赤、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内障、目翳

备注:手足少阳之会

穴名:听会

取法:在耳屏间切迹前,下颔股骨果状突后缘,张口有空处取穴

功能:开窍聪耳、舒筋活络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流脓、齿疼、头面痛、下颔脱臼、口眼歪斜

穴名:上关

取法:在颧骨弓上缘,当下关直上凹陷处取穴

功能:聪耳镇痉、舒筋活络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口眼歪斜、齿痛、面痛、惊痫、瘈瘲、青盲

备注: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穴名:颔厌

取法:在鬓发中,当头维穴与曲鬓穴联机之上1/4与下3/4的交点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镇痉止痛

主治:头痛、眩晕、目外眦痛、齿痛、耳鸣、惊痫、瘈瘲

备注: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穴名:悬颅

取法:在头维与曲鬓穴之间,沿鬓发弧形联机之中点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消肿止痛

主治: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齿痛、鼻流浊涕

备注: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穴名:悬厘

取法:在鬓角之上际,当悬厘穴与曲鬓穴之中点取穴

功能:清热解表、消肿止痛

主治: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痛、热病汗不出

备注: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穴名:曲鬓

取法:在耳前上方入鬓内,当角孙穴前1横指处取穴

功能:散风止痛、开关利窍

主治:头痛连齿、颊颔肿、口禁

备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名:率谷

取法:在廓尖上方、角孙穴之上,入发际1.5寸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宁神止吐

主治:头痛、眩晕、呕吐、小儿惊风

备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名:天冲

取法:在耳廓根后上方,入发际2寸,率谷穴后约0.5寸处取穴

功能:宁心安神、消肿止痛

主治:头痛、齿龈肿痛、癫证、痫证、惊恐、瘿气

穴名:浮白

取法:在耳后乳突后上方,当天冲穴与头窍阴穴的弧形联机之中点取穴

功能:祛风止痛、理气消痰

主治:头痛、耳鸣、耳聋、齿痛、瘰苈、瘿气、颈项强痛

备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名:头窍阴

取法:在乳突后上缘,当浮白穴与完骨穴的联机上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开窍聪耳

主治:头痛、头晕、颈项强痛、胸胁痛、口苦、耳鸣、耳聋、耳痛、四肢转筋

备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名:完骨

取法:在颞骨乳突后下缘凹陷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宁神镇痫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颊肿、喉痹、龋齿、口眼歪斜、癫、痫、疟疾

备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名:本神

取法:在前发际上0.5寸,督脉(神庭)旁开3寸取穴

功能:安心宁神、熄风镇惊

主治:癫疾、痫证、小儿惊风、头痛、目眩、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胁痛

备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名:阳白

取法: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取穴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雀目、外眦疼痛、眼睑润动

备注:手足少阳、阳明、阳维五脉之会

穴名:头临泣

取法:阳白穴直上,入发际0.5寸处取穴

功能:散风清热、明目聪耳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备注:足少阳、太阳、阳维之会

穴名:目窗

取法:在临泣后1寸,当头临泣与风池之联机上取穴

功能:开窍明目、熄风镇惊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远视、近视、面浮肿、小儿惊风、上齿龋肿

备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名:正营

取法:在目窗后1寸,当头临泣与风池之联机上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舒筋活络

主治:头痛、头晕、目眩、唇吻强急、齿痛

备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名:承灵

取法:在正营后1.5寸,当头临泣与风池之联机上取穴

功能:宣肺利鼻、清热祛风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鼻渊、鼻衄、鼻窒、多涕、喘息

备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名:脑空

取法:在风池直上,督脉脑户穴相平处取穴

功能:清热止痛、宁神镇惊

主治:热病、头痛、颈项强痛、目眩、目赤肿痛、鼻痛、耳聋、癫、惊悸

备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名:风池

取法:在项后与风府相平,当胸索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清热解表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衄、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热病、感冒、瘿气

备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名:肩井

取法:在肩上,当大椎穴与索骨肩峰及索骨与肩胛冈两者联机的中点取穴

功能:祛风清热、消肿止痛

主治:中风、乳痈、瘰历、难产、诸虚百损、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孕妇禁针)

备注: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名:渊腋

取法:侧卧,当腋中在线,于第四肋间隙,举臂取穴

功能:宽胸止痛、消肿通经

主治:胸满、胁痛、腋下肿、臂痛

穴名:辄筋

取法:在渊腋前1寸,当第四肋间隙,侧卧取穴

功能:降逆平喘、理气止痛

主治:胸胁痛、喘息、呕吐、吞酸、腋肿、肩臂痛

备注:募穴;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名:日月

取法:在乳头下方,当期门下1肋间隙取穴

功能:疏肝利胆、健脾降逆

主治:胸肋疼痛、胀满、呕吐、吞酸、呃逆、黄疸

备注:募穴;足太阴、少阳之会

穴名:京门

取法:侧卧,于侧腹部,当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取穴

功能:益肾健腰、健脾利水

主治:肠鸣、泄泻、腹胀、腰肋痛、溢饮、脊强反折、水道不利

备注:募穴

穴名:带脉

取法:侧卧,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脐相平处取穴

功能:调理月经、健脾固带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腹无力、腰胁痛

备注:足少阳、带脉之会

穴名:五枢

取法:腹侧髂前上棘之前0.5寸,平脐下3寸处取穴

功能:调经固带、理气止痛

主治:阴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疝气、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备注:足少阳、带脉之会

穴名:维道

取法:在五枢穴前下0.5寸处取穴

功能:调经固带、利水止痛

主治:少腹痛、阴挺、疝气、带下、月经不调、水肿、腰胯痛

备注:足少阳、带脉之会

穴名:居髎

取法:在髂前上棘与股大转子最高点联机的中点处,侧卧取之

功能:疏通经络、行气止痛

主治:腰腿痹痛、瘫痪、少腹痛

备注:阳维、足少阳之会

穴名:环跳

取法:侧卧屈股,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联机上,外1/3的交点处取穴

功能:祛风化湿、疏通经络

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风疹、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

备注:足少阳、太阳之会

穴名:风市

取法:1.大腿外侧,腘横纹上7寸,大腿外侧中点

 2.直立垂手时,中指端止点处取穴

功能:祛风化湿、疏通经络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搔痒、脚气

穴名:中渎

取法:在大腿外侧中点,腘横纹上5寸处取穴

功能:祛风化湿、疏通经络

主治:下肢麻痹、麻木、半身不遂

穴名:膝阳关

取法:在阳陵泉直上3寸,股骨外上骨果上方凹陷中取穴

功能:化湿散寒、疏通经络

主治:膝膑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

穴名:阳陵泉

取法:在腓骨小头前下缘,凹陷中取穴

功能:疏肝利胆、舒筋镇痉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月经过多

备注:合穴

穴名:阳交

取法:外踝高点上7寸,当腓骨后缘取穴

功能:宁心安神、疏肝理气

主治:惊狂、癫疾、瘈瘲、面肿、胸胁满疼痛、膝股痛、下肢痿痹

备注:阳维、足少阳之会

穴名:外丘

取法:外踝高点上7寸,当腓骨前缘取穴

功能:安神镇痉、疏肝宽胸

主治:癫疾、胸胁痛、肤痛痿痹、颈项痛

备注:隙穴

穴名:光明

取法: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处取穴

功能:清肝明目、消胀止痛

主治:目痛、夜盲、乳胀痛、下肢痿、胫热膝痛

备注:络穴

穴名:阳辅

取法:外踝高点上4寸,腓骨前缘处取穴

功能:祛风清热、疏通经络

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历、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不遂、喉痹、缺盆肿痛

备注:经穴

穴名:悬钟

取法: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疏肝益肾

主治: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腋下肿、膝腿痛、脚气、中风

备注:八会穴之一,髓会

穴名:丘墟

取法:在外踝前下缘与舟骨前上方凹陷处取穴

功能:扶正祛邪、疏肝健脾

主治: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疝气、疟疾、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备注:原穴

穴名:足临泣

取法:在第四、五跖趾关节后,当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化痰消肿

主治:中风偏瘫、疟疾、头痛、目外眦痛、目眩、乳痈、瘰历、胁肋痛、痹痛、足跗肿痛

备注:输穴

穴名:地五会

取法:第四、五跖趾关节后,当小趾伸肌腱的内缘取穴

功能:散风清热、疏肝消肿

主治: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腋肿、胁痛、乳痈、跗肿、内伤吐血

穴名:侠溪

取法:第四、五跖趾关节后,当趾蹼缘的纵纹头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疏肝宁心

主治:头痛、头晕、惊悸、耳鸣、耳聋、目外眦赤痛、颊肿、胸胁痛、膝股痛、月行酸、足跗肿

备注:荥穴

穴名:足窍阴

取法:第四趾外侧,距爪甲角约0.1寸之爪甲根部处取穴

功能:平肝熄风、聪耳明目

主治:偏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鸣、胸胁痛、多梦、热病

备注:井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9620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2023-07-25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