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痛多发于寒冷季节,任何刺激咽喉及口腔黏膜的物质都可能引起咽喉痛。诱发因素包括病毒与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灰尘、吸烟、牙齿或牙龈感染、慢性咳嗽、极干燥的环境等。 声音嘶哑 是咽喉痛常见的伴随症状。
咽喉痛常见于全身病毒感染、腮腺炎、咽炎或扁桃体炎、感冒、咽喉炎等疾病。
引起咽喉痛的病因不同,其 临床表现 也有所不同:
在鼻咽部急性炎症期,患者会有一种 干痛的感觉同时,炎症期血管扩张,会导致患者将鼻涕回吸吐出时略带血。
口腔部位发炎多是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咽炎,这两种情况多与感冒有关。扁桃体急性发炎时,患者感觉咽痛,并伴有中度发热或高热,严重时还会出现扁桃体肿胀化脓急性咽炎的发作一般比较急。
喉咽部炎症多是 急性会厌炎和急性喉炎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患者多感觉咽部很痛甚至不敢吞咽食物,说话时有含水的声音
同时,咽部还有被堵住的感觉,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患者若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尽快到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
急性喉炎发作时患者也有咽痛、咽部有异物感,但与急性会厌炎有一个明显的区别——说话的声音嘶哑,而不是说话有含水声。
咽喉痛的原因众多且复杂,但并非都由炎症引起,舌咽神经痛、外界刺激、口腔溃疡等也会导致咽喉痛
咽喉痛是指 咽部或喉部自觉肿痛 的症状,其中轻者仅可表现为咽喉部肿痛、干痛的症状,重者或有吞咽困难、张口困难、饮食难入、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
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内伤饮食,嗜烟嗜酒、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咽喉痛的病因,而火与热是其主要病理因素,且常夹杂裁浊与血案。
咽喉红肿热痛、吞咽困难、舌红苔黄。
天突穴属任脉,与阴维脉相交。其内应肺系,外通鼻窍,为气息出入之要塞,可 宣肺平喘 、 行气利咽 、宽胸理气、降逆化痰,因而可用以治疗咽喉部疾病。
照海穴属肾经,并与阴跷脉相交。《灵枢》有云 "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照海穴具有清热利咽、温经散寒、养心安神的功效。
#大家 健康 超能团#@大家 健康
我平时很少看电视,有次打开电视发现正在播《神医喜来乐》,就看了一集。那集刚好说的是他不用一点药就治好了呃逆。
什么叫呃逆?其实就是打嗝。平时吃饱后打一两个嗝问题不大,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打着嗝,那必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电视里的太监打嗝不止,西太后叫喜来乐给他治。喜来乐写了一段话,叫西太后念出来。那段话其实是吓唬太监的,太监吓得跪倒在地。在慈禧纳闷的时候,发现太监已经不打嗝了。
这是中医里用情志治病的方法。恐惧抑止了太监的膈肌痉挛,他也就不打嗝了。但有高血压、心脏病人应慎用。一不小心就把人吓死了,罪过可大了。
打嗝的时候深呼吸效果也不错。如果惊吓与深呼吸都止不了,那么可以按下天鼎穴,它可是现代用于治打嗝的常用穴哟。
天鼎[tiān dǐng]
归经:手阳明大肠经穴
穴名释义:天,头顶在上为天;鼎,中国古代煮茶焚香用具,其形特征有三足两耳。此穴在颈旁似鼎状的三条肌腱顶部,故名。
《经穴解》曰:凡各经穴在颈者,多以天名之,言自指高处部分,如天然,与天窗、天容相去斜直如鼎足,故曰天鼎。及扶突斜后一寸,非正后一寸也。
部位: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股后缘。 胸锁乳突肌特征为一肌三头(一头附着于乳突骨,其它二头,分别附着胸、锁二骨)似三足鼎立。
《黄帝明堂经》曰:天鼎在颈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手阳明脉气所发。
按文献考证,以《黄帝明堂经》为准,是扶突穴直下,横平水突穴,在胸锁乳突股后缘取穴。
适应症:主治咽喉部病症。常用于咽喉肿痛,失音,呃逆。全喉切除手术针麻用穴。
1、治暴喑气哽,喉痹咽肿不得息,饮食不下。(《黄帝明堂经》)
2、治喉中鸣。(《太平对惠方 明堂》)
3、治暴喑气哽,喉痹、咽肿不得息,饮食不下,喉中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中)
4、喘息不食。(《医学入门)卷一上)
5、主项瘿。(《针方六集》卷五)
取穴方法:正坐仰靠,按取喉节中央,向颈侧移约一寸五分,有颈动脉跳动的地方是人迎穴,依人迎穴为据点再向侧方移至胸锁乳突肌,直人迎后一寸五分为扶突穴,扶突穴下两横指,当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取穴。(也就是说,先要找到人迎穴,再按人迎穴找到扶突穴,天鼎穴在扶突穴下两横指即是天鼎穴。
临床应用:
1、中风后偏瘫,环跳穴、天鼎穴。【
2、上肢麻木、半身不遂、尺神经炎,取天鼎、合谷、支正、小海穴等。【中国针灸,1994(1):41-42】
3、肩周炎,取患侧天鼎穴,常规针刺,使针感传至相应疼痛区域。【按摩与导引,1997(5):26】
亲们会发现前两篇的巨骨、肩髃[jiān yú]都能治疗上肢不遂,肩周炎,所以在平时按揉的时候,这三个穴位都可以按,也可以看一下哪个更痛,以最痛的作为反应点,揉到不痛为止。
4、膈肌痉挛,取双侧天鼎穴,取左侧天鼎穴头向右转,取右侧天鼎穴头向左转。【中国针灸,1999(1):39】
5、失音,针刺取天鼎穴、间使穴,虚证可加照海、太溪、鱼际;实症可加二间、合谷、太冲、通里。【湖北中医杂志,1996(4):50】
6、呃逆,左右交替针刺天鼎穴。【中国针灸,2001,21(5):294】
这个穴位在临床应用中主要集中在呃逆和失音。
因为此穴有理气化痰、清咽利膈 的作用,位居颈部,内应咽喉,具有疏经通络、理气化痰、消肿止痛、祛瘀散结之功,并可降逆泻火、清燥存阴,可用于治疗颈部及咽喉诸疾。
这个穴位最好不要自己针或灸,在家只能按摩下。
那么平时打嗝了,喉咙痛了要怎么按摩呢?
1、先找好穴位的大致地方, 再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时间不宜过长,需要注意天鼎穴位接近气管,不可用力过度。按揉个三到五分钟。
2、是用拇指直接按压天鼎穴,按个三五十次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