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它可以将较小的,眼镜不易辨清的物体“放大”。但必须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为,眼镜通过放大镜就能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镜的同侧。
照相机主要结构以及作用:
A.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B.快门:控制曝光的时间
C.调焦环:调节镜头和胶片间的距离,使胶片上能成清晰的像.
照相机的原理: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被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胶片上会出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的结构:
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投影片是物体,银幕相当于光屏,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成在屏幕上.
投影仪的原理: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 u>2f 则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如:照相机
若 u=2f 则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若 f<u<2f 则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如:投影仪
当u=f时,不成像
若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放大镜
眼睛的构造:
眼睛的主要构造有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
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眼睛好似一架活的照相机,其中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玻璃体相当于暗箱,视网膜相当于底片。当我们观看一个物体的时候,光线从物体上反射到眼球上,通过角膜,晶状体等,变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个物体的像,视网膜是由感觉细胞排列在一起构成的。它能感觉光线强弱和分辨物体的颜色。视神经感觉到了物体,便报告给大脑。这样,人们便可看到物体。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镜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决定眼珠颜色的是虹膜。虹膜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色素、血管、平滑肌。虹膜的颜色因含色素的多少和分布的不同而异,一般有黑色、蓝色、灰色和棕色等几种。
人的眼睛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前1/6为透明的角膜,俗称“眼珠”,其余5/6为白色的巩膜,俗称“眼白”。
眼球壁中层的扁圆形环状薄膜。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透过角膜可以看到,俗称“黑眼球”。中央有一个小圆孔,称瞳孔,光线由此进入眼内。虹膜内有环绕瞳孔排列的平滑肌,叫缩瞳肌,以及自瞳孔周围呈放射状排列的平滑肌,叫散瞳肌。前者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后者受交感神经支配。
扩展资料
护眼小常识
1、多眨眼睛
正常情况下眼睛表面被脂质、水液和黏蛋白组成的泪膜覆盖,维持眼睛的湿润。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眨眼次数会不自觉减少,容易导致泪膜破裂,引起眼睛干涩,而眨眼可让泪膜重新铺满眼睛表面,保持眼睛湿润。
2、及时休息
注视电脑屏幕时,因为视物较近,眼睛为了将物像清晰地呈现在视网膜上,需要收缩眼内的睫状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睫状肌处于持续收缩状态,眼睛调节过度使用,容易引起视疲劳、视力下降等,因此工作40分钟左右最好休息5~10分钟,眺望远方,放松眼内肌肉,缓解疲劳。
3、调整用眼距离和坐姿
合适的用眼距离和坐姿能降低对眼睛屈光的需求,减少视疲劳的发生。工作时,应放松颈部肌肉,保持一个舒适的坐姿,调整眼睛与电脑之间的距离在50~70cm,平视屏幕或者调整屏幕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20cm,呈15~20度的下视角,这样可以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减轻眼睛干涩。
4、多吃新鲜蔬果
日常饮食中应多吃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的蔬菜,如胡萝卜、菠菜、莴笋、番茄、南瓜、西兰花等,可以保护视力,缓解视疲劳。水果可以多吃富含花青素的蓝莓、葡萄、樱桃、草莓、桑葚等,对眼部抗氧化有非常好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虹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久坐电脑前 护眼有技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