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不是沙苑子
蒺藜,为蒺藜科蒺藜属一年生匍匐草本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
值得指出的是,另外一种中药——沙苑子,也被称为沙蒺藜、潼蒺藜,为豆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扁茎黄芪或华黄芪的种子。
中药处方开出蒺藜时,是指刺蒺藜,如果开出潼蒺藜,则指沙苑子。蒺藜是平抑肝阳的药物,沙苑子属补益药,二者万万不可搞混。
从本草记载看,蒺藜先于沙苑子出现,它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始名“蒺藜子”;到《名医别录》中始见以“即藜”和“茨”之名收载;直到唐朝初年,甄权所著《药性论》中才开始将蒺藜子称为“白蒺藜子”,概因其呈黄白色而得名。
清代张秉成所著《本草便读》曰:“白蒺藜,善行善破,专入肺、肝,宣肺之滞,疏肝之瘀,故能治风痹目疾,乳痈积聚等症。温苦辛散之品,以祛逐为用,无补药之功也。”这里就指的是真正的蒺藜。
入药名方——明目地黄丸
中医认为,蒺藜子味辛、苦,而性微温,辛能散,苦能泄,又归于肝经,所以蒺藜子能疏肝解郁、行气破血,又可以散肝经风热,具有明目的功效。治疗眼病的著名中成药——明目地黄丸,其中就有蒺藜、石决明,起到平肝明目的作用。
铁蒺藜的由来
蒺藜干燥果实为五个小果聚合而成,呈放射状五棱形,背部隆起,有许多小刺。因此,古人受到启发,发明了赫赫有名的武器“铁蒺藜”。将其散落到地上能延迟敌军和战马的行动。唐朝诗人王维的《老将行》写道:“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
孙膑与庞涓的传说故事
孙膑用“减灶之计”,迷惑庞涓,诱使庞涓带军穷追不舍。一天夜晚,庞涓来到一棵大树下,见树皮刮去一块,裸露处有字:“庞涓死此树下。”刚看完,孙膑大军已万箭齐发,庞涓满身中箭,犹如刺猬。
第二年,在庞涓死的地方,长出了一层密密麻麻的蒺藜。这蒺藜就是嫉贤妒能、心黑手辣的庞涓的碎骨头渣变成的。
庞涓与孙膑曾经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其实孙膑比庞涓优秀。两人出仕后,庞涓怕孙膑妨碍自己,设计处孙膑以膑刑(去掉膝盖骨)。后来庞涓辅魏国,孙膑辅齐国,相互为敌。传说故事把庞涓比作蒺藜,是以蒺藜多刺而有小毒来形容庞涓的狠毒心肠。
蒺藜(植物药)
01 【药用来源】
为蒺藜科植物蒺藜成熟的果实。主产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炒黄或盐炙用。
02 【方剂应用】
明目地黄丸等。
03 【性味归经】
苦、辛,微温。有小毒,归肝经。
04 【功 效】
平抑肝阳,疏肝解郁,祛风止痒,明目。
05 【主要应用】
1.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常与钩藤、珍珠母、菊花等同用。
2.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不舒,乳汁不通,乳房胀痛。治胸胁胀痛,常与柴胡、香附、青皮等同用;治产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可单用本品研末服,或与穿山甲、王不留行等同用。
3.用于风热上攻所致的目赤翳障。常与菊花、决明子、蔓荆子等同用。
4.用于风疹瘙痒。常与防风、荆芥、地肤子等同用。
……
治乳胀不行,或乳岩作块肿痛:刺蒺藜二、三斤,带刺炒,为末。每早、午、晚,不拘时,白汤作糊调服。(《方龙潭家秘》)
行经:当归、杜蒺藜各等分。上为末,米饮汤调服,食前。(《儒门事亲》当归散)
灭瘢:蒺藜子、山栀子仁各一合。上二味为散,醋浆和如泥,临卧时以涂之,旦洗之。(《救急方》)
治牙齿动摇疼痛:土蒺藜,去角生研五钱,淡浆水半碗,蘸水入盐温漱。(《御药院方》)
配伍应用
配沙苑蒺藜:沙苑蒺藜甘温,柔润而降;刺蒺藜辛苦平,性升而散。前者善于补肾以治下,后者长于平肝以治上,二药合用,平补肝肾最效。
配制首乌:制首乌滋养肝肾,补益精血;刺蒺藜清肝平肝,视风明目,并行血祛瘀。二药相伍,行补兼施,散风邪,滋肝肾,主治头痛头昏,须发早白。
配白僵蚕:刺蒺藜平肝疏肝、散肝风,以肝气郁结不舒或疼痛用之最宜;白僵蚕祛风解痉。两药合用,平肝祛风,镇惊止痛。可治肝风上扰所致的头痛,头晕诸症。
配滁菊花:两药均能平肝明目。刺蒺藜偏于疏散肝郁;滁菊花偏于清肝散热。两药合用,一刚一柔,一清一散,相须为用,平肝明目之功最宏。用治肝阳上扰,止眩晕,散风热或肝郁化热生风之头痛等有效。
配茯苓:茯苓利水渗湿,又健脾和中,对肝脾湿阻有标本兼顾之效;刺蒺藜苦泄辛散,能平肝、疏肝。二药相伍,一渗一散,利湿平肝,使湿浊去,清阳升而头晕止,肝气平,不致犯胃则胃疼除。
配白薇:刺蒺藜平肝、疏肝;白薇清热、凉血。二药相伍,清肝凉血,止眩明目。
配川楝子:本品苦泄辛散,能疏肝散郁,川楝子苦辛散行,理气止痛。二药相伍,疏肝和胃,治肝气横逆犯胃,胁痛,脘痛最宜。
配合欢皮:合欢皮宁心祛瘀,消肿止痛;刺蒺藜疏肝解郁。二药相伍,用治血虚肝郁,胸肋刺痛,肝脾肿大,周身刺痒者。
【 鉴别应用 】
刺蒺藜平肝散风。用于头痛眩晕等;炒蒺藜长于活血祛风,用于目赤肿痛等;盐蒺藜即可平肝解郁,又补肾明目,用于高血压病,头目眩晕。
刺蒺藜与沙苑蒺藜。沙苑疾藜甘温,善于补肾滋阴以治下;刺蒺藜苦寒,长于清泻肝火以治上。”
【 用法用量 】
内服:6—9克,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亦可水煎洗患处。
【和合宜忌】
乌头为之使。(《本草经集注》)
本品苦辛,行气化瘀,血虚气弱及孕妇慎用。
究竟谁叫“白蒺藜”
在古代,刺蒺藜与沙苑子确实曾同用“白蒺藜”一名,但是追溯二者的用药历史,还是可以将其区分的:
从本草记载来看,刺蒺藜先于沙苑子出现,它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但当时并不叫作“刺蒺藜”或“白蒺藜”,而是以“蒺藜子”命名,别名旁通、屈人、止行、材羽、升推等等。直至《名医别录》中才始见以“即藜”和“茨”之名收载,后世李时珍注解:即(蒺),疾也;藜,利也;茨,刺也。其刺伤人,甚疾而利也。这大概就是“刺蒺藜”之名的初始。到了唐朝初年,甄权所著《药性论》中才开始将蒺藜子称为“白蒺藜子”,之所以称之为“白蒺藜”,后人道,因其呈黄白色而得名。至此,所谓“白蒺藜”是指刺蒺藜,而非沙苑子。
到了宋代,苏颂《图经本草》曰:古方云蒺藜子皆用有刺者,治风明目最良……类白色,类军家铁蒺藜,故名(军家铁蒺藜:古代打仗时用的一种三角四刺儿的铁器,扔在路上用以防御敌人。)。同时称:又有一种白蒺藜,今生同州沙苑,牧马草地最多,而近道亦有之,绿叶细蔓,绵布沙上,七月开花黄紫色,如豌豆花而小,九月结实作荚子,便可采。其实味甘而微腥,褐绿色……今人多用。后者所谓白蒺藜就是今天的沙苑子,每以白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沙苑蒺藜、潼蒺藜、沙蒺藜等名称见载于诸家本草。从此开始,本草就有了两种白蒺藜的记载。
就产地而言,带刺的刺蒺藜遍地可见,生于荒丘、田边、路旁及河边草丛中,分布于全国各地,长江以北最为普遍。不带刺的沙苑子分布于内蒙古和东北、西北地区,主产于陕西、山西,以陕西同州(即今天的大荔县,古为同州府所在地)沙苑地区产者为地道药材。
就二者药材性状而言亦大有不同:刺蒺藜果实表面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质坚硬。李时珍曰:刺蒺藜状如赤根菜子及细菱,三角四刺实有仁。故今人又称之为三角蒺藜、硬疾藜、蒺骨子等等。而沙苑子种子表面呈灰褐色或绿褐色,光滑无刺。李时珍谓:白蒺藜结荚长寸许,内子大如脂麻,状如羊肾而带绿色,今人谓之沙苑蒺藜……。
从现代科学分类来看,刺蒺藜与沙苑子更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刺蒺藜为蒺藜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实;沙苑子则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
上一页123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