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那时候两个宝宝都是和婆婆两个人带的,也没有请月嫂来帮忙。
新生儿需要注意的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母乳够吃的话直接母乳喂养就可以, 但是要自己能判断出奶水是否够婴儿吃饱。母乳够吃的情况下按需喂养即可,一般都是2-3小时喂一次。
混合喂养的话还是要以母乳吸吮为主 ,因为婴儿的吸吮可以帮助奶水的分泌。我二胎月子里就混合喂养的,我是白天一般母乳。下午女儿会睡一大觉,晚上十点左右睡觉之前。这两次分别喂奶粉,婴儿吃饱了自然睡得也踏实。
奶粉喂养的话一定要注意按比例冲调 ,切忌冲泡的过稠,过稠的奶粉不但容易引起婴儿上火,严重的容易加重肾脏负担。
注意:母乳喂养少量喂水即可,切勿增加婴儿的肾脏负担。奶粉喂养,两次喂奶中间要加一次白开水。
新生儿出生主要以 纯棉 露半背和尚服为主。厚薄可以根据当地气温。
新生儿在刚出生的时候一般以纯棉尿布为主,我家二宝我是从她脐带掉了以后开始用尿不湿。注意只是每天晚上用。
婴儿用尿不湿一定要注意。 无大便的情况下2-3小时左右换一次,有大便了要马上更换。
注意:每次新生儿大便以后都要用温开水帮宝宝清洗一下屁股。我家二宝那时候即使无大便每次换尿不湿我都清洗一下。
新生儿大部分时间以睡觉为主,在新生儿睡觉的时候,不用刻意塑造太安静的环境。只要没有太大的噪音,家里人正常活动即可。
新生儿睡觉最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 第一别闷到/呛到婴儿,第二来回转换睡姿,别睡偏头。
新生儿睡觉一般不需要枕头,在婴儿睡觉的周围 禁止放太多东西 ,以防婴儿醒了抓过来闷到自己。
新生儿睡觉一般 稍微侧一点头 ,防止吐奶呛到婴儿。
睡觉的时候要 来回转换睡姿 ,经常向着一个方向睡觉,容易把头睡偏了。
1、黄疸
大约80%新生儿会在出生4.5天左右出现生理性黄疸,10天左右慢慢消退。 如果黄疸严重且持续时间过久,就要及时去就医。
2、惊跳反射
新生儿出生以后 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所以睡觉的时候出现一惊一乍的反应也属于正常情况。
3、睡颠倒觉
这应该是一件特别令新手爸妈头疼的一件事。刚刚出生的新生儿还没有昼夜之分。白天睡得香,晚上不睡觉。这种情况下 白天就让他少睡觉,哄着点。 不然每天晚上陪着婴儿熬夜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4、吐奶
新生儿刚出生不久,胃处于水平状态。吃完奶以后会漾奶或者吐奶。这就需要家长注意一下, 吃完奶及时给婴儿拍嗝,且喂奶不宜过饱。
相对来说新生儿属于很好带的。不能跑不能跳,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
结语:小小婴儿刚出生,要对他多一点耐心和关爱。不要让新出生的他觉得这个世界很危险。
刚出生小婴儿,主要就是吃喝拉撒睡。新生儿家长也只需要照顾好宝宝的这些方面。
一、吃:
1、母乳:
刚出生的宝宝,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一般两个小时喂一次就差不多。主要以宝宝能吃饱睡实为依据,按需哺乳即可。宝妈可以灵活掌握。
2、奶粉喂养:
如果是奶粉喂养的话,一定要按说明上的冲调比例操作。太浓的话,宝宝会容易上火。
注意刚出生的时候喂30毫升,然后再慢慢加量就可以了。
喂奶粉的宝宝,两顿奶粉之间,可以喂点白开水,防止上火便秘。
3.拍嗝
喂完奶或奶粉,记得给宝宝拍嗝,缓解吐奶。
即使把嗝拍出来了,也尽可能的竖抱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利用重力的作用减少吐奶。
给宝宝拍嗝每次大概控制在10分钟以内,如果10分钟左右还没拍出嗝,也没必要一直拍嗝,吃奶后拍不出嗝也很正常。
二、喝
刚出生的宝宝是 不需要经常喂水 的。刚出生的宝宝都由母乳喂养,母乳中的水分已经能够满足宝宝的需要了,所以一般从宝宝出生到他们6个月大的时候,是 不需要大量喂水 的。
喂水的话,可以 少量 喂点白开水。
三、拉:
刚出生的宝宝经常拉屎拉尿,小宝宝的屁屁可是很娇嫩的。那么要注意些什么呢?
1、婴儿专用纸
首先要选用柔软的婴儿专用纸巾给孩子擦屁屁。
2、洗屁股
擦完之后,要给宝宝洗屁股。
3、及时更换尿布
要及时更换尿布或尿不湿。
4、擦护臀霜
宝宝经常穿尿不湿或裹尿布,容易红屁股,可以给宝宝擦点护臀霜。
5、观察大便性状
要注意随时观察宝宝的大便性状和频率,通过大便可以侧面了解是否拉肚子或便秘了,及时解决。
四、睡:
1、睡眠环境:
刚出生的宝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睡觉。所以,我们要保障有个好的环境给宝宝休息,这样宝宝休息好了,才能快快长大。但也不用过于安静,免得宝宝以后睡觉太轻。
2、换睡姿
帮助宝宝翻身,换个睡姿。
3、别抱睡
不要总是抱着孩子睡,那会让孩子养成抱睡的习惯。要从小培养自已睡的习惯。
4、枕头
刚出生的婴儿可以不用枕枕头或是用毛巾叠两层垫上就可以。
5、睡头形
前三个月也是睡头形的时间,尤其前两月,注意换不同的方向睡或购买相应的枕头,防止不好看的头形。
6 盖被
宝宝盖被要轻薄,不要太厚重。那样宝宝能睡得舒服。
初为人父人母,没有经验,照顾刚出生的小孩常常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刚出生的小孩还是很好照顾的,因为不会走、不会跑,只要喂饱了就好,一天能睡十几到二十小时,相对于大点的小孩来说还是比较省力的。
小孩一般生出来半小时后就要吃奶了。对于小宝宝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吃奶了。
最好能母乳喂养
母乳富含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提高宝宝的抵抗力; 母乳喂养还能促进妈妈的产后恢复; 母乳经济、实惠,而且随取随用,少了泡奶粉这一步骤,大大减低了感染的概率。
在宝宝出生后的半小时之内,尽早开奶,在产后的头几天,即使奶量少,也要让宝宝多吮吸,这样更能刺激母乳的产生。
最好间隔两个小时左右喂一次奶,让宝宝一次性吃饱,不要把喂奶当做一种安抚,一哭就喂,这样容易会造成奶睡。妈妈会很累的。
奶粉喂养要按说明比例
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他们觉得奶粉冲的太淡,孩子吃不饱,通常擅自再加一两勺,觉得越稠越好,其实如果奶粉冲的太浓的话,宝宝很容易上火。所以一定要按说明上的冲调比例操作。
喂完奶要记得拍嗝
不管母乳还是奶粉喂养,宝宝吃完后,一定要竖着抱起宝宝,给宝宝拍嗝。
拍嗝每次大概控制在10分钟以内,如果10分钟左右还没拍出嗝,也没必要一直拍嗝,吃奶后拍不出嗝也很正常。
刚出生的宝宝不需要经常喂水
刚出生的宝宝大部分都是母乳喂养,母乳中的水分已经能够满足宝宝的需要了,所以三个月内的宝宝是不需要大量喂水的。 三个月后,如果开始加奶粉喂养的话,可每次少量喂点白开水。
有些老人在孩子出生后,经常用小褥子把孩子包的紧紧的,然后还用布带子绑住,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应该给孩子穿上薄厚适中得衣服,让孩子的手脚能自由活动。
其实如果不是冬天,家里不冷,可以给宝宝穿个睡袍,这样换尿不湿时也方便,宝宝的小腿动起来也更舒服。
一定不要给宝宝穿的、盖的太厚,太热的话,宝宝很容易长湿疹。
宝宝的衣服,最好选用浅颜色、纯棉质地的材料。新买的宝宝衣服,一定要清洗过后再给宝宝穿。
新生宝宝,在第1周,每天的睡眠总量可以达到16~18个小时,平均白天和晚上各8~9个小时。 第2~4周,他们每天还需要睡15.5~17个小时,白天大概需要6~7个小时,晚上大概需要8.5~10个小时。
虽然宝宝小,但我们需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宝宝的睡眠习惯,不能让宝宝白天晚上睡颠倒了。
如果宝宝睡觉总是一个姿势,那么每隔几个小时,妈妈可以帮助宝宝翻身,换个睡姿。
在刚开始时,喂完奶,宝宝睡觉时,就要把宝宝放在床上,让他自己入睡,别总是抱着睡,如果一旦养成抱着才睡的习惯,那最累的人就是妈妈。
总之,刚出生的宝宝需要爸爸妈妈们细致入微的照顾。爸爸妈妈们要学会从宝宝的哭声中理解宝宝的需求,并及时满足。也要学会观察宝宝,及时发现宝宝哪里不舒服。
“哇……”
随着一声啼哭,一个小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
随着这个小生命来到家里,我们的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原本温馨、有序的小家庭,瞬间上升到三世同堂、每日兵荒马乱的战场。
这么一个小小的宝宝,看着不起眼,似乎分分钟就能搞定的样子,而事实上,照顾起来却能让你精疲力竭、分分钟想炸毛的节奏。
其实呢,照顾刚出生的小宝宝是有诀窍的,拥有这些诀窍能让你事半功备,能多出许多个人时间。
都有哪些窍门呢?
民以食为天,小宝宝更是不例外。
刚出生的小宝宝,不是在吃奶,就是在吃奶的路上,吃奶占据了他人生的1/3时间。
如果情况允许,尽量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的好处非常多呀:
所以呢,在宝宝出生后的半小时之内,尽早开奶,在产后的头几天,即使奶量还不多,也要让宝宝多吮吸,平均每两个小时叫醒宝宝吮吸一次,这样更能刺激母乳的产生,可以帮助早日实现全母乳喂养。
如果母乳实在不够,在一边追奶的同时,可以暂时先给宝宝添加奶粉。
不管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请给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比如每次吃奶一次性喂饱,下一顿在饿的时候再吃,如果母乳喂养大概间隔两小时左左右,如果奶粉喂养大概间隔三小时左右。
切莫把喂奶当做一种安抚,当宝宝哭了,不管什么原因,都用喂奶来安抚,这样容易会造成奶睡,等宝宝依赖奶睡的时候,你会很痛苦的。
宝宝的大便,是每个妈妈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在没有当妈妈之前,但凡听到大便这两个字,什么样的 美食 都进不了嘴。
而当了妈之后,不要说听到这两个字了,哪怕是一边对着大便,一边也能津津有味的吃。
每个妈妈对宝宝的大便,都有一种迷之执着:
宝宝大便必须是黄色的,次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能有任何异味,也不能有奶瓣,有泡沫等等。
唉,这太难为宝宝了。
虽然,经典的宝宝大便是金黄色的,但是呢,棕褐色、绿色也无伤大雅啊,但是呢,如果是白陶土色、咖啡色、果酱样、鲜红色,那就万万不可以了。
至于次数,一天五六次到五六天一次都是正常的,只要宝宝保持相同的习惯,不要突然间变了就行。
还有宝宝大便中的奶瓣,那是你母乳的营养好,大便的泡沫,可能是妈妈吃的太甜了,这些,通通OK啦。
但是,如果大便中含有鼻涕一样的粘液,或者血丝,赶紧挑一点送医院去检查吧。
比起吃,小宝宝睡的时间就更长了。
新生宝宝,在第1周,每天的睡眠总量可以达到16~18个小时,平均白天和晚上各8~9个小时。
第2~4周,他们每天还需要睡15.5~17个小时,这个时候,白天呢,大概需要6~7个小时,晚上呢,则需要8.5~10个小时。
虽然宝宝小,但我们需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宝宝的睡眠习惯,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顺应睡眠习惯。
我们可以给宝宝建立一整套的睡眠程序,比如,先给宝宝喂奶,然后更换尿不湿,换上睡衣或裹上襁褓,白天的时候拉上窗帘,让宝宝躺在床上自己入睡。
如果是吃奶睡着了,也要在宝宝迷迷糊糊的时候把宝宝放在床上,让宝宝适应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睡觉,坚持这样做,以后等宝宝长大了会有惊喜哦。
这个月龄的宝宝,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容易惊跳,很多宝宝会被自己的惊跳吓醒,从而崩溃大哭。
这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给宝宝裹上襁褓,束缚宝宝无处安放的手脚,可以有力宝宝睡眠。
刚出生的宝宝刚刚脱离母体,周围 环境对宝宝来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世界对于新生儿来说是混乱,危险的。因此和他建立联系的早期养育者必须是稳定可靠的,小婴儿天然的都是依赖妈妈的,所以妈妈的稳定,自信,开放的状态是很关键的第一步,因此帮助调节妈妈的情绪是很重要的哦。其次宝宝刚出生是非常脆弱,需要我们更加精心的照料,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宝宝的喂养
1,喂什么?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这是确保成功纯母乳喂养的关键。母乳中营养成功超过300种,配方奶中仅仅为60多种。所以母乳够吃的话,纯母乳喂养。母乳条件达不到的可以奶粉喂养,或混合喂养。
2,怎么喂?喂多少?
纯母乳宝宝可以按需喂养,以宝宝能吃饱睡实为依据,。混合喂养的宝宝,尽量以母乳为主。奶粉喂养的宝宝,按照说明上的冲调比例进行操作。这个阶段的宝宝,胃容量不大,不要过度喂养。
二,宝宝的睡眠
对于新生儿来说,优质的睡眠绝对是每天的第一要务,新生儿的睡眠时间一般是超过17个小时的,因此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对于宝宝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只有睡的好,宝宝才会快快的长大,在睡觉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晃睡
宝宝的骨骼和软骨发育不全,大力的摇晃可能导致脊柱受损,所以新生儿不能大力的晃睡。
2,注意安全
宝宝较小,常会发生吐奶的现象,所以宝宝入睡时要经常观察,同时在小床周围不要有太多物品,防止不小心掉落到宝宝脸上,发现危险。
三,宝宝的护理
1,屁屁的护理
新生儿的第一次大便,叫胎便,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除,呈暗绿色或黑色,三天后一般会变为正常。大多数新生宝宝一天会大便2到5次,所以宝宝的屁屁就是需要重点护理的,否则容易出现红屁股。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及时的更换尿布和尿不湿,及时洗屁股,同时每次洗完之后及时涂抹护臀霜。
2,身体的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接触动作要轻柔。出生后即可洗澡,但最好只用清水洗,注意温度,同时给孩子穿衣盖被时不要太厚,以免造成湿疹的出现。给孩子选择柔软易吸水的纯棉衣服,防止皮肤刺激。
3,脐带的护理
脐带护理的3大原则,首先要保持干燥,洗澡时不要将脐带根部弄湿,脐带护理时要先用棉签擦拭干净。其次要避免摩擦。衣服,尿布,尿不湿要选择大小合适的。最后避免感染。
4,注意观察黄疸
1、不要急于喂奶粉 刚出生的宝宝由于在母体内通过脐带已经摄入过一定量的营养物质,所以这个时候不要急于给宝宝喝奶粉,相反的可以多给宝宝喂一些白开水,另外宝宝喂过以后,放的时候尽量侧方,这样方便宝宝吐出可能在母体内喝到的羊水以及一些有害物质。不要平躺,不利于宝宝打嗝的。
2、按需喂养很重要 按需喂养只是针对母乳喂养的宝宝,由于母乳都是有奶阵的所以每次宝宝可能吃不了多少,饿的就比较的快,但是对于喝奶粉的宝宝来说就要按时喂养,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宝宝就是两个小时喂养一次,男宝宝一次60毫升左右,女宝宝30毫升左右,因人而异吧。不要频繁喂养。
3、新生儿的内衣包括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 -衣服 1、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
4、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
5、由于新生儿头部散热较大,气候寒冷或室温较低时应该戴小帽子,同样要柔软舒适。
6、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做到勤洗勤换,通常白天要换4次以上,晚上应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时均应清洗小屁股,并外涂适量护肤油剂。
7、尿不湿则选择质量较好且透气性能好的,在家里时尽量用尿片,出门或睡觉时则用尿不湿。 注意: 尿片或尿不湿包裹不宜太紧,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8、 刚出生的婴儿怎么照顾:洗澡 从医学角度讲,有条件的家庭应该每天给新生儿洗澡,但有时由于条件有限,洗澡时室内温度难以保证,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则根据气候来选择两次洗澡间隔的时间。
9、炎热的夏天,可每天洗1~2次澡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如家庭有条件使室温保持在26℃~28℃,水温在38℃~50℃之间。
10、选用的浴液或肥皂应为对皮肤刺激小的婴儿专用肥皂。
11、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擦洗臀部及会阴部,以保证新生儿舒适、干净。每次洗澡的时间安排在喂奶前1~2小时,以免引起吐奶。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宝宝呱呱落地,在短暂的兴奋之后便面临着如何照顾好宝宝的问题。刚出生的宝宝其实相对而言是比较好照顾的,因为宝宝80%左右的时间均处于睡眠状态,只要照顾好宝宝的衣、食、住、排泄问题就可以了。
宝宝皮肤娇嫩,穿的衣服一定要 买纯棉的 ,纯棉的衣服亲肤。另外, 衣服最好买不要带扣子的纯棉连体衣 ,这种连体衣有的称之为和尚服,没有领子,宝宝穿着舒服。 颜色注意选择浅色。
另外,刚出生的宝宝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并不完善,极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如果受热则会通过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散热能力,面色变红;如果受冷则毛细血管会收缩,面色苍白,手脚发凉。因此, 细心的宝爸、宝妈应根据宝宝的面色合适的增减衣服。 另外,为了保护宝宝的小肚肚,可给宝宝买个肚兜。
刚出生宝宝的食应当是母乳喂养,母乳营养价值高要远胜各类奶粉。如果宝妈存在乳汁分泌不足的情况,切勿焦虑,首先判断是乳汁淤积,还是真的乳汁分泌不足。如果是乳汁淤积则只是乳管被堵塞,宝妈会有胀奶的表现,可让宝宝多吸吮,同时可试下按摩、热敷等方式。
乳汁分泌不足的则可通过食物、按摩等方式下奶,如黑芝麻、花生、丝瓜等。如果采用这些方式还不行则可聘请催乳师进行催乳。
刚出生的宝宝每日需要母乳喂养7~8次;满月后至两个月每日喂养6~7次。
宝妈如果母乳供应不足,办法想了很多仍然无法解决乳汁供应问题,则可以添加不上火的奶粉。
刚出生的宝宝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否则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给宝宝提供一个舒适的住的环境,让宝宝住的舒服、睡的舒服。首先必须保证环境安静,同时还必须具有舒适的环境温度。宝宝在无风室内且穿衣盖被的情况下,可 利用空调将室内温度调到20-26℃,以24℃最佳。环境相对湿度60%-70%。
当然,还得 注意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差会引发宝宝呼吸道疾病。可利用空气净化器进行调节。
刚出生的宝宝通常都采用尿布湿、纸尿裤等, 注意一定要采用轻柔、亲肤的产品 ,以免伤害宝宝娇嫩的皮肤。 一定要注意勤更换,更换时最好用温水清洗宝宝屁屁。
另外,还得 多注意观察宝宝排便的颜色、形状 ,宝宝口不能言,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宝宝的一些身体异常,以便能够及时处置。
新生婴儿喂养主要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等方式。其中,母乳喂养指的是用母亲的奶水喂养,是新生儿喂养的佳方法人工喂养则是指当母亲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进行哺乳时,可采用牛、羊等动物乳制成的奶粉或其他代乳品进行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指的是当母亲奶水不足,不能够多次喂养时,配合其他代乳品如牛奶、羊奶等来进行喂养。
1. 喂养珍贵。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能增强孩子的抵抗能力,对宝宝非常重要。做妈妈的,要坚持多吃饭,把好的、多的母乳喂给宝宝,打消不喂奶的念想。
2. 不要轻易更换奶粉的品牌。不同品牌的奶粉,配方成分是不一样的。刚出生的宝贝们消化系统还不完善,轻易的更换奶粉会引起宝宝的不适应,所以,选择奶粉要慎重,选择适合的,不要出现更换的麻烦。
刚出生的婴儿怎么喂养
3. 喂养要注意卫生。孩子的奶瓶要消毒,每次喂养后,要将剩余的奶水倒掉,将奶瓶里外都清洗干净,并进行开水消毒喂母乳的妈妈也要注意个人卫生,才能安全放心的把母乳喂给宝宝。
4. 奶粉按比例配制。奶粉冲的太浓,会使宝宝不好消化。奶粉中好多元素只有在稀释后,才能更好的适合宝宝吸收。所以不是越浓越好,要按比例配制。
5. 少量多餐法。喂养宝宝,要量少,次数多。次数上,可以每2个小时喂养一次。奶量上,根据孩子的大便次数和形状,逐步的增加喂养量,不要过量。
婴儿几个月可以添加辅食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和英国政府卫生部都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应该进行6个月,6个月之后,才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哦。因为母乳能够满足6个月前包括水在内的全部营养需求。而作为母乳的模仿品和替代品的按比例冲调配方奶,也同样能够满足宝宝6个月前的全部营养需求。
6个月是宝宝开始适应不同食物的时候,也是不同食物结构和喂养方法的佳时间。专家考虑到的是宝宝的消化系统以及母乳的营养问题,所以有条件的妈妈好还是给宝宝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大哦,然后再逐步添加辅食。
婴儿几个月可以添加辅食
如果有些宝宝或者妈妈因为某些原因无法继续纯母乳喂养,也可以在宝宝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但快也不能早于4个月,晚也不能在6个月以后。
另外为宝宝添加辅食也需要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来决定。一般有以下标准:宝宝的头颈部肌肉已经发育完善,能自主挺直脖子,方便进食固体食物吞咽功能逐渐协调成熟,不再把舌头上的食物吐出来消化系统中的分解酶素,已经能够消化不同种类的食物了。
为什么要给宝宝添加辅食
1、母乳宝宝在经过6个月以后,妈妈的乳汁分泌量会逐渐减少,宝宝的食量也已经开始增加,这时光喝母乳已经不足以应付宝宝1天的营养。
2、6-12个月大的宝宝,正是发展咀嚼与吞咽的关键期,对于宝宝来说,咀嚼与吞咽能力是需要学习的,如果没有练习,到了1岁以后,就会拒绝尝试,即使宝宝肯吃,有时也会马上吐掉,造成喂食上的困难。
很多孕妈妈在怀孕时想着怎么快点到预产期,但到了宝宝出生后又担心自己不会照顾,真是一件懊恼的事,那么对于刚出生的宝宝要怎么样去照顾好呢?
首先,吃、睡
宝宝刚出生是比较柔软的,宝妈应当采取正确的方式给宝宝喂奶,宝妈应该把宝宝放在自己的腿上,一边手挽住宝宝的头部,另一只手托起乳房,让宝宝的脸紧贴着宝妈的乳房,当宝宝张开嘴里寻找时,宝妈帮助宝宝把乳头送进宝宝嘴里。以免宝宝力气过小,吃不到母乳,如果宝宝尝试多次吃不到,有可能他就不愿意吸了哦。如果母乳过多流出太大,宝妈要适当的用剪子手去夹住乳头,避免宝呛着。宝宝吃饱了,把他趴在肩用半握手轻轻拍宝宝的背后,等到宝宝打嗝了就好。拍嗝以防宝宝溢奶。宝宝吃饱后最好让宝宝侧身睡,以防吐奶堵塞鼻子。经常给宝翻身,换个姿势睡,以防宝宝头型偏头等。
其次,穿着、洗澡、护理
刚出生的小宝宝皮肤稚嫩,容易敏感,起皮肤病,所以宝宝的衣服要选择棉质柔软的,最好是买回来消毒一次在给宝宝穿,帮宝宝穿衣服时动作要温柔,轻拿轻放,最好是把宝宝平放在沙发上或者床上,准备好要穿换的衣服,尿不湿,护理用品等,再动手解开宝宝衣服,那样又快,避免换衣服过程中拖延时间过长,导致了宝宝感冒发烧哦。宝宝洗澡时也是要把各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洗澡时时间最好控制在10以内,太长了也害怕宝宝着凉。平时宝宝大小便时。一定要帮宝清洗洗屁屁干净,擦干,涂上护臀类的护肤品,别让宝宝屁股红了哦。平时不仅要护理屁股,还要护理宝宝身上褶皱的地方。
最后,宝妈们产后一定要让宝宝多吃母乳,宝宝吃母乳不仅有利于宝宝 健康 成长,也有利于宝妈身体恢复。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谢谢!
儿科护理学1-6章彩色重点总结护士学习笔记 医护多 2017-03-25 23:52
不知道大家喜欢彩色标注重点学习,如果喜欢,护士学习笔记微信以后可以多更新。总结辛苦啊!!
绪论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
1.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分期
时间
特点
保健重点
胎儿期
精卵结合→小儿出生
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存
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
围生期
胎龄满28周→生后7足天
小儿经历巨大变化和遭到巨大危险的时期;死亡率最高的时期
重视优生优育,做好围生期保健
新生儿期
脐带结扎→生后28天
以发生窒息、感染等疾病,死亡率高
特别加强护理,如保温、卫生、喂养,消毒隔离等
婴儿期
生后→满1周岁
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易发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不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
提倡母乳喂养和合理营养;进行计划接种提高免疫力
幼儿期
1周岁后→满3周岁
对危险识别不足;免疫仍低下;乳牙出齐
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防病;注意防止消化紊乱和营养缺失
学龄前期
3周岁后→6-7岁入小学前
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有高度的可塑性
开展学前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卫生习惯;较强锻炼
学龄期
入小学起→青春期前
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力发育旺盛,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各器官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是系统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
保证营养、休息、睡眠和活动的时间;注意预防龋齿、近视和不良习惯
青春期
女孩:11-12岁→17-18岁
男孩:13-14岁→18-20岁
生长发育明显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易出现心理、行为、精神发面的问题
及时进行生理、心理卫生和性知识的教育
2.儿科特点
(1)解剖特点 新生儿和小婴儿头部相对较大,抱小儿时应注意保护头部;颈部肌肉和颈椎发育迟缓,平卧时在肩下垫软垫抬高2-3cm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胃呈水平位,哺乳后易溢乳,哺乳后宜将小儿竖立并拍背至打嗝后再放下;小儿骨骼较软且富有弹性,不易折断,受压易变形;髋关节处韧带较松弛,易发生脱臼;皮肤和黏膜薄而柔嫩,易损伤和感染
(2)生理特点 小儿生长快,营养需求大,胃肠功能尚未成熟,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婴儿代谢旺盛,肾脏功能较差,比成人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3)免疫特点 IgG(可从母体获得)生后6个月内患传染病的机会较少,6个月后来自母体的IgG下降,自行合成的能力要到6-7岁才达到成人水平;IgM(不可从母体获得),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SIgA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
(4)病理特点 维生素D缺乏时,成人患骨软化症,儿童患佝偻病;肺炎球菌感染时,成人患大叶性肺炎,儿童患支气管肺炎
(5)预后特点 诊治护理及时合理到位,好转恢复快,小儿各脏器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较强,后遗症较少
生长发育
4.生长发育的规律
(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贯穿于整个小儿时期并2个生长高峰
(2)各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先快而后萎缩;皮下脂肪发育年幼时较发达,肌肉组织的发育要到学龄期才加速
(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通常遵循由上到下(先会抬头,再会坐,站和走)、由近及远(先抬肩、伸臂,后双手握物)、由粗到细(先会用全手掌握物,再会由手指持物)、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画直线,再会画圆)、由低级到高级(先会感觉事物,再发展到认识事物)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小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正常范围
5.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的潜力
环境因素影响生长发育的潜力,包括营养、孕母情况、生活环境和疾病
6.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1)体重 为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
生理性体重下降 出生后1周内,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下降3-9%,约在生后3-4天内达最低点,以后逐渐恢复,常于第7-10天恢复至出生时水平
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kg,3个月时约为6kg,1岁时约为9kg,2岁时约为12kg
体重计算公式
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月龄-6)×0.4
=6+月龄×0.25
2岁-青春期前:体重(kg)=年龄×2+8
或选用公式
3-12个月:体重(kg)=(月龄+9)/2
1-6岁:体重(kg)=年龄(岁)×2+8
7-12岁:体重(kg)=[年龄(岁)×7-5]/2
(2)身高(身长):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
3岁以内的小孩卧位测量,称身长;3岁以后称身高
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cm,1岁时约为75cm,2岁时约为85cm
计算公式
1-6个月:身长(cm)=出生时身长(cm)+月龄×2.5
7-12个月:身长(cm)=出生时身长(cm)+月龄×2、5+(月龄-6)×1.5
2-12岁:身高(cm)=年龄(岁)×7+70
上部量(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和下部量(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出生时上部量与下部量的比例约为60%:40%,中点在脐上,2岁时中点在脐下,6岁时中点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岁时上下部量相等,中点为耻骨联合上缘
(3)头围 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出生时平均约为32-34cm,1岁时约为46cm,2岁时约为48cm,5岁时约为50cm,2-15岁头围增长6-7cm。头围测量2岁内最有价值。较小头围常提示脑发育不良,较大头围常提示脑积水
(4)胸围 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出生时胸围比头围约小1-2cm,出生时胸围约32cm;1岁时头围与胸围相等为46cm 1岁-青春期前:胸围=头围+年龄(≦12岁)-1
7.头颅骨的发育 颅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于生后3-4个月时闭合;前囟:出生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1.5-2cm,6个月后开始骨化而变小,1-1.5岁时开始闭合。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低,前囟饱满提示颅内压增高,前囟凹陷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囟至迟约于生后6-8周闭合
8.牙齿的发育 人一生有两幅牙,乳牙20颗、恒牙36颗。乳牙于生后4-10个月开始萌出,约于2-2.5岁出齐,2岁内乳牙数目约为月龄减去4-6;12个月尚未萌出者称为出牙延迟。恒牙6岁左右开始萌出
儿童保健 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小儿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
9.各年龄期小儿的保健要点
(1)胎儿期 以孕母的保健为重点
产前保健、产时保健、产后保健
(2)新生儿期 保健重点在出生后一周内
家庭访视 初访、周访、半月访、满月访
喂养 鼓励和支持母乳喂养
保暖 环境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度22-24℃,湿度55%-65%
日常护理 每日沐浴,水温以略高于体温为宜,用中性沐浴液或肥皂;尿布以白颜色为宜,以便观察大小便的颜色
预防疾病和意外 按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周后应口服VitD;预防小儿窒息
早期教育 一方面鼓励家长拥抱和抚摸新生儿,培养亲子感情;另一方面父母对儿童说话或唱歌,促进其智力发育
(3)婴儿期 提倡母乳喂养,按计划接种,指导合理添加辅食
合理喂养 4-6个月母乳喂养为主,4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
日常护理 清洁卫生、衣着、睡眠、牙齿、户外活动
早期教育 大小便训练,3个月后开始把尿,6个月后开始训练小便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4)幼儿期 加强断奶后营养指导,预防传染病及意外
合理安排膳食、日常护理、早期教育、预防疾病和意外
(5)学龄前期
(6)学龄期 合理营养、体格锻炼、预防疾病(近视、龋齿)
(7)春期 供给充足营养、健康教育、法制和品德教育、预防疾病和意外
10.计划免疫 核心:计划免疫
免疫方式: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产生相应的免疫能力
免疫制剂:菌苗、疫苗、类毒素
被动免疫: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感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
免疫程序:接种疫苗的先后顺序及要求
预防疾病
肺结核
脊髓灰质炎
麻疹
百白破
乙肝
接种疫苗
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麻疹减毒活疫苗
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
乙肝疫苗
初种次数
1
3
1
3
3
初种年龄
生后2-3天
第一次2个月
第二次3个月
第三次4个月
8个月以上易感儿
第一次3个月
第二次4个月
第三次5个月
第一次出生时
第二次1个月
第三次6个月
接种方法
皮内
口服
皮下
皮下
肌内
复种
4岁
7岁
注意事项
2个月以上婴儿接种前做PPD试验,阴性者方可接种
冷开水送服或含服,服用前后2h禁奶,服用后1h内禁热饮
接种前一个月和接种后两个月禁止使用丙种球蛋白
11.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一般反应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有时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管炎
‚全身反应:体温升高 应注意适当休息,多饮水
异常反应
超敏反应 患儿平卧头稍低、保暖、吸氧、注射肾上腺素
‚晕厥 平卧、头稍低,给予热开水或糖水,必要时针刺人中或合谷穴
ƒ全身感染
儿童营养
12.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1)能量的需要:基础代谢、食物的特殊动力学、活动、生长、排泄
基础代谢:在安静、空腹、环境温度为18-25℃,人体维持最基本的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最低能量
‚食物特殊动力学:人体在摄取食物时引起机体能量代谢的额外增加(不超过总能量的10%);其中以蛋白质的特殊动力学最高
总能量的需要:1岁以内婴儿每天需要能量110Kcal/Kg,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10Kcal/Kg,15岁时为60Kcal/Kg
(2)营养素的需要
产能营养素
蛋白质:提供总能量的10-15%
‚脂类:包括脂肪、磷脂、胆固醇。提供能量的35-50%。食物中95%为脂肪,具有供能、维持体温、保护脏器的作用;不饱和脂肪酸还具有促进大脑发育的作用
ƒ碳水化合物:主要的供能物质,提供能量的50-60%
非产能营养素
维生素:包括水溶性维生素(B、C)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
‚矿物质
ƒ水:婴儿内日需水量150ml/Kg,以后每增加3岁减少25ml/Kg,12岁时需水量50ml/Kg
④膳食纤维
13.母乳喂养
(1)乳汁的成分
蛋白质:为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为4:1,优于牛乳,易于消化吸收
‚脂肪:颗粒小,含有脂肪酶,易消化吸收;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ƒ碳水化合物:90%为乙型乳糖,利于脑发育,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④矿物质:吸收率高于牛乳
⑤免疫因子:SIgA保护消化道和呼吸道;乳铁蛋白夺取肠道中多种细菌赖以生存的铁,抑制其生长
(2)乳汁成分的变化
初乳:产后4-5天内,脂肪含量较少,以免疫球蛋白为主的蛋白质含量较多
‚过度乳:产后6-10天,总量增多,脂肪含量增加,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减少
ƒ成熟乳:11天-9个月,总量最多,蛋白质含量更少
④晚乳:10个月后,总量和营养成分均减少
(3)母乳喂养的优点
满足营养需求
‚增进身体健康:从母乳中获取免疫因子,增强其感染能力,减少疾病发生
ƒ哺喂方便易行
④促进感情交流
⑤利于母体恢复:哺乳时产生的泌乳素能促进母体子宫恢复;哺乳6个月以上可以消耗妊娠期母体储备的脂肪
(4)母乳喂养的护理
今早开奶,产后15min-2h;2个月内婴儿按需哺乳,2个月后按时哺乳,每2-3h一次,每次15-20min
‚母乳喂养禁忌:感染HIV、严重的心、肾疾病者
ƒ掌握断奶时机:婴儿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减少哺乳次数,增加辅食,一般10-12个月完成断奶,如遇天气炎热或生病可以适当延迟断奶时间,最迟不超过一岁半
14.部分母乳喂养:补授法和代授法
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
15.脱水
(1)脱水的程度 轻度脱水:脱水量占体重<5%;中度脱水:脱水量为体重的5%-10%;重度脱水:脱水量占体重>10%
(2)脱水的性质 等渗性脱水(最常见)、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水电解质呈比例丢失,血清钠130-150mmol/L。丢失的液体主要为细胞外液,多见于急性腹泻、呕吐,胃肠液引流
‚低渗性脱水:电解质丢失多于水丢失,血清钠<130mmol/L。多见于营养不良伴慢性腹泻,细胞外液明显减少,较其它两种脱水较早发生休克
ƒ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mmol/L。多见于腹泻伴高热,不显性失水增多而补水不足者
不同性质脱水鉴别要点
等渗性
低渗性
高渗性
主要原因
呕吐、腹泻
营养不良伴腹泻
腹泻时补含钠液过多
水、电丢失比例
成比例丢失
电解质>水
水>电解质
血钠(mmol/L)
130~150
<130
>150
渗透压(mmol/L)
280~320
<280
>320
主要丧失液区
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脱水
临床表现
一般脱水征
脱水征+循环衰竭
口渴烦躁高热惊厥
16.酸碱平衡
正常血液PH7.35-7.45.PH<7.3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
产生原因:呕吐、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摄入不足引起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缓慢,组织缺氧致乳酸堆积;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排酸减少,引起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体内。
分度:根据血HCO3-或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的测定结果,分为三型:
轻度:18~13mmol/L(40~30Vol%)
中度:13~9mmol/L(30~20Vol%)
重度:<9mmol/L(<20Vol%)
临床表现:
萎靡,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口唇呈樱桃红色,呼气有丙酮味。新生儿面色苍白,拒奶,精神萎靡。
17.低钾血症:血钾<3.5mmol/L(正常3.5~5.5mmol/L)
原因:进食少,钾摄入量不足;呕吐、腹泻丢失大量钾;血钾被稀释;钾向细胞内转移;利尿后排钾;糖原合成消耗钾
临床表现
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如精神萎靡,反应低下、全身乏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心脏损害:如心率增快、心肌收缩无力、心音低钝、血压降低、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心电图显示ST段下降,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出现U波等;
肾脏损害:多尿、夜尿、口渴、多饮等。
治疗
主要治疗原发病和补充钾盐。
氯化钾一般每日3~4mmol/kg(220~300mg/Kg),重者每日4~6mmol/kg(300~450mg/Kg)。
补钾常以静脉输入,但如患儿情况许可,口服缓慢补钾更安全;静脉点滴时液体中钾的浓度不能超过0.3%,静滴时间不应短于8小时,切忌静脉推注,以免发生心肌抑制而导致死亡。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18.新生儿分类
(1)根据胎龄分类 足月儿:满37周-未满42周;早产儿:<37周;过期产儿>42周
(2)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类 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g-4000g;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体重<2500g;其中出生时体重<1500g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体重<1000g为超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出生时体重>4000g
(3)根据出生时体重与胎龄的关系 适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
(4)高危儿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为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的新生儿。包括:母亲有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异常分娩的新生儿;出生时有异常的新生儿
19.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的外观特点的比较
正常足月儿
早产儿
体重
>2500g
<2500g
身长
>47cm
<47cm
哭声
响亮
轻
肌张力
正常
低下
胎毛
少
多
耳壳
软骨发育好
软
指/趾甲
达到/超过指端
未达指趾端
足底纹
较深
少
生殖器
成熟
未成熟
20.正常足月儿的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呼吸节律常不规则,频率较快,呼吸 40 次/分左右,腹式呼吸为主
(2)循环系统:胎盘-脐血循环终止;肺血管阻力降低,肺血流增加;卵圆孔功能性关闭;动脉导管功能性关闭。心率:100~150 次/分,平均 120~140 次/分;血压平均为 70/50 mmHg
(3)消化系统:吞咽功能已经完善,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易发生溢乳和呕吐。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胎粪,2~3天内排完。超过24小时尚未排胎粪应检查是否肛门闭锁及消化道畸形
(4)泌尿系统:一般生后 24 小时内排尿,易导致低钙血症。超过48小时未排尿应检查原因
(5)神经系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温觉发育良好;痛觉、嗅觉(除对母乳外)相对较差;具有原始的神经反射,巴氏征、克氏征、佛斯特征阳性
(6)免疫系统:IgG 可通过胎盘,而IgA和IgM则不能通过,因此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人乳的初乳中含较高免疫球蛋白IgA,可提高新生儿抵抗力
(7)体温调节: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散热。脱水热:室温过高时,足月儿能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热,但如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而发热。适中温度:能维持正常体核温度和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
21.正常足月儿的几种特殊的生理特点
(1)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数天内,因胎粪排出,水分丢失和摄入少,可出现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生后10天左右恢复至出生时体重。
(2)生理性黄疸:足月儿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一般不超过2周。但小儿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
(3)乳腺肿大:男女新生儿都可发生,生后3-5天出现乳腺肿大,勿挤压,以免感染,一般生后2-3周内消退
(4)马牙和螳螂嘴
(5)假月经:女婴生后5-7天阴道可见血性分泌物,可持续一周
(6)粟粒疹
(7)新生儿红斑:生后1-2天出现,1-2天后消失
22.正常足月儿的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娩出后应迅速清除口、鼻部的粘液及羊水,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保持新生儿舒适体位,经常清除鼻孔内分泌物;避免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腔或按压其胸部
(2)维持体温稳定 保暖,减少辐射、对流及蒸发散热;采取不同的保暖措施,使新生儿处于“适中温度”;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5%。每张床 3m2 的空间,床间距60cm以上
(3)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
(4)合理喂养 提倡早哺乳;人工喂养者,奶具专用并严格消毒,奶汁流速以连续滴入为宜,奶量以奶后安静、不吐、无腹胀和理想的体重增长(15~30g/d,生理性体重下降期除外)为标准
23.早产儿的特点
(1)呼吸系统:常出现呼吸暂停(apnea):呼吸停止达 15~20 秒,或虽不到 15 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发绀及四肢肌张力的下降称呼吸暂停;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2)循环系统:早产儿心率快,血压较足月儿低
(3)消化系统: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易呛乳而发生乳汁吸入;贲门括约肌松、容量小,易发生胃食道返流、溢乳;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肝内维生素K少,易发生出血症
(4)血液系统:血小板数量较足月儿略低;易发生出血、贫血和佝偻病
(5)泌尿系统:易产生低钠血症、糖尿
(6)神经系统:胎龄越小,反射越差;易发生缺氧,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
(7)免疫系统: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完善,易发生各种感染
(8)体温调节:早产儿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常因寒冷而导致硬肿症的发生
24.早产儿的护理
(1)维持体温稳定:维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根据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加强体温监测
(2)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尽早开奶,以防止低血糖
(3)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暂停者给予拍打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使用水床;反复发作者可遵嘱给予氨茶碱静脉输注
(4)密切观察病情:应用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等情况
(5)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强化洗手意识
25.新生儿窒息
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 1 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
26.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1)孕母因素:孕母患有全身性疾病;孕母妊娠期有妊高征;孕母吸毒、吸烟;孕母年龄大于35岁或小于16岁等
(2)胎盘和脐带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老化等;脐带受压、打结、绕颈等
(3)分娩因素:难产,手术产如高位产钳;产程中药物(镇静剂、麻醉剂、催产药)使用不当等
(4)胎儿因素: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先天畸形如呼吸道畸形;羊水或胎粪吸入气道;胎儿宫内感染所致神经系统受损等
27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
(1)不同时期,表现不同
早期:胎动增加,胎心率加快≥ 160次/分
晚期: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心率减慢<100或停搏,胎粪排出,羊水污染呈黄绿或墨绿色
(2)程度不同,表现不一
轻度:全身青紫,呼吸表浅、肌张力增强或正常
重度:全身苍白,呼吸微弱或无呼吸,肌张力松弛
(3)各器官受损表现
Apgar评分
体征
评分标准
0
1
2
皮肤颜色(Appearance)
青紫或苍白
躯干红、四肢青紫
全身红
心率(Pulse)次/min
无
<100
>100
对刺激的反应
无反应
有些动作,如皱眉
哭、喷嚏
肌张力(Activity)
松弛
四肢略屈曲
四肢能活动
呼吸(Respiration)
无
慢、不规则
正常、哭声响
总分10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生后1分钟评估可分别窒息程度,生后5分钟评估有助于判断复苏效果和预后。
28.新生儿窒息的治疗要点
(1)ABCDE复苏方案
A(air way):清理呼吸道
B(breathing):建立呼吸,增加通气
C(circulation):维持正常循环,保证心搏出量
D(drug):药物治疗
E(evaluation and environment):评价和环境(保温)
其中ABC最为重要,A是根本,B是关键,评价和保温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
(2)复苏后处理
29.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临床表现:根据病情不同,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意识
兴奋
嗜睡,反应迟钝
不清,常处于昏迷状态
吸吮反射
正常
减弱
消失
拥抱反射
活跃
减弱
消失
肌张力
正常
减低
低下
惊厥
不出现
出现
频繁
前囟张力
平
正常或增高
高
轻症者一般在生后24h内明显,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良好。重症者死亡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
30.新生儿黄疸
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黏膜巩膜和其他脏器黄染的现象。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出生后红细胞相对较多,破坏也较多;新生儿红细胞寿命比成人少40天;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
(2)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酸中毒抑制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早产儿白蛋白相对较足月儿低
(3)肝功能发育不完善:摄取胆红素的能力差;形成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排出胆红素的能力差
31.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足月儿2周消失,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胆红素:足月儿<12.9mmol/L,早产儿<15mmol/L
病理性黄疸:一般生后24h出现;黄疸程度重,一般足月儿>12.9mmol/L早产儿>15mmol/L;黄疸持续时间长。一般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15mmol/L
32.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1)感染性: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
(2)非感染性: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停止母乳喂养后3天,如黄疸下降即可确定诊断);遗传性疾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