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25px,呈梭形或椭圆形,愈合困难,是中青年人产生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 原则是软化大便,保持大便通畅,制止疼痛,解除
括约肌痉挛,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具体措施如下:(一)保持大便通畅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使大便松软、润滑,增加多纤维食物和改变大便习惯,逐步纠正便秘的发生。(二)局部坐浴排便前后用1∶5000温高锰酸钾涂液坐浴,保持局部清洁。(三)肛管扩张适用于急性或慢性
肛裂并不并发乳头肥大及前哨痔者。具体方法是:局麻后,病人取侧卧位,先以二食指用力扩张肛管,以后逐渐伸入二中指,维持扩张5min。在男性应向前后方向扩张避免手指与坐骨结节接触而影响扩张,女性骨盆宽,不存在此问题。肛管扩张后,可去除肛管括约肌痉挛,故术后能立即止痛。扩张后,肛裂创面扩大并开放,引流通畅,浅表创面能很快愈合。但此法可并发出血、肛周脓肿、痔脱垂及短时间大便失禁,复发率较高是其不足。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肛裂可采用以下的手术治疗。1、肛裂切除术:即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的三角状皮肤,在局麻或腰麻下行梭形或扇形切口,全部切除前哨痔、肥大肛乳头、肛裂、必要时垂直切断部分内括约肌。该法优点是病变全部切除,创面宽大,引流通畅,便于肉芽组织从基底生长,但其缺点是留下创面较大,伤口愈合缓慢。2、内括约肌切断术:内括约肌具有消化道不随意环形肌的特性,易发生痉挛及收缩,这是造成肛裂疼痛的主要原因,故可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愈肛裂。一般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很少引起大便失禁。方法有以下3种。⑴ 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直接经肛裂处切断内括约肌下缘,有时也切开外括约肌下部,以利引流。如有炎症肛窦、肥大乳头或外痔,可同时切除。伤口开放,自行愈合。但伤口愈合缓慢,偶有“锁洞”畸形,影响
肛门功能不良者,不宜行此手术。⑵ 侧位开放性内括约肌切断术:在肛门缘外侧皮肤做50px孤形切口,由切口伸到括约肌间沟,显露内括约肌后向上分离到齿线,两断端结扎止血,用丝线缝合皮肤。该法优点:手术在直视下进行,切断肌肉完全,止血彻底,并能取组织做活检。⑶ 侧位皮下内括约肌切断术:刺入到内、外括约肌之间,由外向内将内括约肌切断,避免穿透肛管皮肤。该法优点:避免了开放性的伤口,减轻痛苦。伤口愈合快。缺点:切断肌肉不够完全,有时易出血。因此该手术只适合于有经验的医生。治疗肛裂有两种方法: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急性或初发的肛裂是一种治疗方法,慢性肛裂又是一种,若是严重,还是要做手术的,但也会因为年龄、身体素质、病情严重程度等等因素在治疗方法上有所不同。就医的时候,做好肛部护理,具体就是坐姿时让肛部悬空透气,便后用水清洗干净肛周,熏蒸坐浴保证有空余的时间。正确的方式是熏蒸5分钟,坐浴是10分钟,一般人没有办法蹲15分钟的,膝盖受不了,有的人根本没法采用蹲姿,例如孕妇和老人,蹲姿还有撕裂肛门伤口的风险。准备一套肛部促愈包,里面有电动促愈药浴盆,可以放在马桶上,用坐姿完成整个坐浴过程。这些一般大医院都有但要贵点,可以线上买,但要买医用的,可选用电动的药浴盆,每分钟自动鼓气量是手动鼓气的4倍,能产生更多的水浪,按摩下体患处,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强坐浴效果。严重的话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最好。
肛裂主要表现为疼痛、便血、便秘、肛门瘙痒以及全身症状。肛门疼痛:为持续性剧痛,数小时后可自动缓解。疼痛多在排便时出现,其他如下蹲、打喷嚏时均可引起肛裂的周期性疼痛。
扩展资料
肛裂便血是指大便中含有血。肛裂导致的便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且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慢性溃疡的一种疾病。本病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男性多见于后正中,女性多见于前正中。临床以周期性肛门疼痛、大便带血、便秘为特点。
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初有便意时即感到轻微的不适和疼痛,排便时粪便通过肛管,肛管扩张时产生撕裂样的疼痛,便后稍微有短暂的缓解间歇期,约5分钟左右,再次因扩约肌肉痉挛而出现疼痛加重,持续时间可达1小时之久,甚至可达数小时,患者坐卧不安十分痛苦,以后逐渐缓解。再次排便时疼痛周而复始,使患者对排便产生畏惧心理而忍便。
排便时会出现少量的便血情况,在便后手纸上可发现鲜红色、点滴状的血迹。而大便出血的多少是根据裂口的深浅决定的,便血量越多说明裂口越深。
排便时由于粪便的不断摩擦、肛门括约肌的不断收缩,从而出现疼痛感,排便后得不到缓解,肛门括约肌发生痉挛,疼痛感会更加剧烈,维持时间也比较长,有如刀割般难受,数分钟或几个小时后才会得到缓解。
危害:长久如此,刺激着大脑的神经系统,使得神经过于紧张,继而出现衰退的迹象,经常会出现过度的兴奋、烦躁、忧虑等等不良情绪。因忍受不了剧烈的疼痛感,通过忍便忍尿来进行缓解,使得粪便无法正常排出,积压在肠道内,导致便秘的发生,裂口也会越来越深,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