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理或多或少都有让自己恐惧的东西,比如危险的动物(如:蛇、老虎等)或处境(如:高空、悬崖峭壁等)的时候,就会出现的恐惧情绪。
但是,此时,恐惧情绪与外界刺激的相符合的,而病态的恐惧是与现实威胁不相符的恐惧反应,表现为过度的害怕,提心吊胆,而且常常出现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抖、大小便失禁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恐惧常常伴有回避行为,多见于恐惧障碍。
二、恐惧表现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常见的恐惧是来源于可以杀死我们祖先的东西,比如猛兽;残酷的自然环境,比如地震、洪水、悬崖;受伤恐惧,比如针头、晕血;情景恐惧,比如黑暗的山洞。
想想如果我们不会恐惧会有什么后果?你可能会毫不介意地跳进猛兽笼子、去逗弄有毒的蛇、在危险的悬崖边玩耍、新冠疫情之下不戴口罩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恐惧的作用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更好地生存。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对这些潜在危险的恐惧逐渐积累下来,并在我们的基因中传播。但有些恐惧是通过日常的生活形成的,你对事情的解读控制着你的恐惧程度。
三、恐惧的作用机制在人脑中有一个叫做杏仁体的中枢,它掌管着人类的恐惧。恐惧反应中存在两条路径,低层次的路径比较杂乱,另一种高层次的路径需要经过与杏仁体临近的海马回的处理对事件进行精确的解读。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发生的。
低层次的路径是这样的,它的出发点是先把事情往坏处想。比如,当你正沉浸在鬼故事当中的时候,房门发出的声音会刺激到你的听觉,大脑自动解读这个信号,先假设鬼来了,很显然这样的假设更安全。
如果说低层次的恐惧路径是为了让你“以防万一”,那么高层次的路径就是进一步考虑所有的可能。还是听鬼故事,门响那个案例中,如果结论令你安心,你的警戒状态不会持续升高。
但如果你仍觉得无法确定,杏仁体、海马回与前额叶皮质之间的另一条路径会使你陷入不安。如果进一步分析依旧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杏仁体便会发出警讯,激活下视丘、脑干与自主神经系统。
另一个分支通往脑干的蓝斑,后者使脑部活动量大增,感觉通路更加敏感。正肾上腺素充盈皮质、脑干与边缘系统,可使脑部进行警戒状态。不过这些改变都是在意识之外发生的,因此你并不会知道自己在害怕。
无论哪条路径,最终你都面临着“是战还是逃”的选择。当你真正开始感到害怕,表示焦虑感已从无意识层突破到意识层,杏仁体会继续导演一连串的改变:指示脑干细胞让你脸上露出害怕的表情,使你变得紧张而易被惊吓,将正在进行但不重要的肌肉活动僵凝住。
加速心跳,提高血压,、瞳孔放大(为了让我们在黑暗中获得更多的光线)、血管收缩(为了向主要的肌肉群输送更多的血液,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恐惧中会感觉浑身发冷,因为皮肤当中没有足够的血液来保暖了);
呼吸变缓(你开始感到害怕时,可能会注意到仿佛突然无法呼吸,这是为了能听清楚恐惧的来源是什么);血糖升高、肌肉绷紧(因为肾上腺素和葡萄糖而充满力量,这就是在恐惧的时候身上会起鸡皮疙瘩的原因,当和皮肤表面每根汗毛相连的小肌肉收紧,会连带着皮肤收紧,使汗毛竖起)。
与此同时,平滑肌会放松,这是因为央企进入肺部,那些对于抵抗危险来说不重要的系统,比如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在这个时候会关闭,以便为紧急关头提供更多的能量。这两个系统的组合作用就产生了或战或逃的反应,我们的所有技能瞬间提升。这整个过程,从惊讶到不确定到不安的恐惧,完全浓缩在一两秒之内。
五脏六腑里都是有“气”存在滴~比如肾,就有肾气。中医讲“肾司二便”,就是说肾脏主管大小便,如果肾气足,那人就能够自主控制大小便,但是当人受到惊吓时,肾气下泄,就无法控制,自然会被吓尿,如果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吓屎了。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