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是中医病名,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而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泛肿的病证。严重者还可以伴有胸水、腹水。在西医诊断中水肿只是一种症状,多见于内科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病,妇科常见的多为功能性水肿。
水肿的病机与肺、脾、肾、肝、三焦对水液代谢功能失调有关。常因风邪外袭,肺的治节、肃降失司,可以出现水肿,脾虚不能运化则水湿潴留也可发生水肿;肾虚不能化气,亦可水湿潴留而肿。
【方一】五苓散
【出处】《方剂学》
【组成】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蓄水证,水湿内停,痰饮。
【方解】方以茯苓、猪苓、白术、泽泻利水渗湿,桂枝温阳化气,上药合用,共奏利水消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苓散具有利尿、调整水电解质代谢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方二】四苓散
【出处】《方剂学》
【组成】猪苓9克,泽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
【功用】渗湿利水。
【主治】水肿。
【方解】方以茯苓、猪苓、白术、泽泻利水渗湿,上药合用,共奏利水消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四苓散具有利尿、调整水电解质代谢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方三】胃苓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五苓散、平胃散各3克。
【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主治】水肿。
【方解】方以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平胃散祛湿和胃,二散合用,共奏行气利水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胃苓汤具有利尿、调整水电解质代谢的作用。
【用法】上和合,姜枣汤,空心服。
【方四】防己黄芪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防己12克,黄芪15克,甘草6克,白术9克。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湿。
【主治】风水或风湿。
【方解】方以防己祛风利水,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运化水湿,上药合用,共奏祛风利湿消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防己黄芪汤具有抗炎,镇痛,利尿,降血脂,调节免疫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防己茯苓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防己9克,黄芪9克,桂枝9克,茯苓18克,甘草6克。
【功用】益气通阳利水。
【主治】皮水。
【方解】方以防己、茯苓祛风利水,黄芪、桂枝、甘草益气温阳助运,上药合用,共奏祛风利水消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防己茯苓汤具有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温三服。
【方六】五皮散
【出处】《方剂学》
【组成】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各9克。
【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皮水。
【方解】方以五种利水行气药物的外皮,专走皮肤,以利水消肿,消除皮水。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皮散具有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温服。
【方七】苓桂术甘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甘草6克。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各型水肿。
【方解】方以桂枝、甘草温阳化饮,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上药合用,共奏助阳健脾复运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苓桂术甘汤具有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温三服。
【方八】真武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茯苓9克,芍药9克,白术6克,生姜9克,炮附子9克。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水肿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型。
【方解】方以炮附子温补脾肾阳气,白术、茯苓、生姜健脾利水,芍药滋阴利水,上药共用,共奏温阳利水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方具有改善心肾功能、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温三服。
【方九】实脾散
【出处】《方剂学》
【组成】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炮附子、白茯苓、干姜各6克,甘草3克。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水肿。
【方解】方以炮附子、干姜、甘草温阳,厚朴、木香、草果、大腹子行气利水,白术、茯苓、木瓜健脾利水,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实脾散具有利尿消肿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温服。
出现腿脚浮肿的情况很多,比如一些低蛋白血症、一些营养性疾病以及肾病都可能出现腿脚浮肿的情况。此外,上了岁数,有长期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史的人要考虑心衰的可能性,因为心力衰竭的话,下肢血液就不容易流回心脏,慢慢就出现腿脚浮肿。因心衰引起的下肢浮肿可以服用芪苈强心胶囊,这是一种可以强心、利尿、扩血管的中成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疲劳乏力、腿脚浮肿、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服用的话不会像西药那样容易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对肝脏造成负担。由此可见出现腿脚浮肿,要先明确病因,再考虑治疗方案。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