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略大于1.0×10^3kg/m^3。
一、肉的密度:于身体60%-70%是水,而肌肉是由细胞组成,细胞又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细胞里有各种矿物元素,但含量极微,水是最多的成分。
二、实验数据:肌肉密度1.12,脂肪密度0.79(相对于水而言)肌肉的密度大。精肉是沉在水底的(精肉密度比水大),脂肪是浮在水面的(脂肪密度比水小),所以明显肌肉密度比脂肪密度大。
三、物体的密度(ρ)是用质量(m)除以体积(V)得出的,计算时用公式ρ=m/V就可以。
注:m是物体的质量,如果是物体的重力(G),要先用重力(G)除以g(10N/kg)得到物体的质量再求密度。
扩展资料:
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密度,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只发生很小的变化。例如在0℃附近,各种金属的温度系数(温度升高1℃时,物体体积的变化率)大多在10-9左右。深水中的压力和水下爆炸时的压力可达几百个大气压,甚至更高(1大气压=101325帕),此时必须考虑密度随压力的变化。
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Vρ或 V=m/ρ,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特别是一些质量和体积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纪念碑的质量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密度
骨密度检查中,SOS值表示声速值;Z值表示受检者骨密度值与同龄同性别骨密度平均值的比较值;OI值代表骨质疏松指数;百分数表示受检者骨密度声速值与同龄同性别骨密度平均声速值值百分比。
在临床上,骨密度只与T值和Z值有光,其他数值是供研究使用的。
骨密度的Z值其实是与同龄人正常骨密度的标准差。正常人的骨密度的Z值肯定是大于-2的。如果我们的骨密度的Z值小于-2的话,说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扩展资料
骨密度检测“T值”划分为为三个区间,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
-1_T值_1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_T值_-1表示骨量低、骨质流失;T值_-2.5表示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根据骨密度缺少产生原因和作用机理的不同,在进行保健食品配方设计时可选择不同原料。经常使用的原料如下:
1、钙剂:如钙吸收正常,每日给1.00克—1.50克即可。各种钙剂中,碳酸钙使用得比较普遍。对65岁以上老人每日0.75克—2.5克。
对使用雌激素副作用多且有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者,给予大剂量的钙,可起到与使用雌激素相同的作用,肾结石病人不能摄入大量的钙。
2、维生素D及其活性产物:过去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病人常伴有维生素D不足,因此主张多给维生素D。
实际上除了合并有骨软化(一般来讲,仅有儿童易患骨软化,如佝偻病),肠钙吸收障碍及维生素D代谢产物生成减少者,一般无需补充大量维生素D,确有上述三种情况者,可同时给予维生素D。
3、降钙素:降钙素可减少骨质吸收,降低血循环中的钙,增加骨质中的钙含量,降钙素由于可降低血钙,所以在用降钙素时应补足钙量,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4、磷酸盐类:磷酸盐类治疗骨质疏松近年来得到发展,磷酸盐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细胞的破坏,可以长期应用。
5、n-3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n-3脂肪酸影响人类的骨代谢,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起调节作用,强化n-3脂肪酸有利于提高骨密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骨密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