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宝宝在新生儿期很容易出现的一种临床症状,由于发病机制不同,它可以是生理性也可以是病理性,但大多数的宝宝都是生理性的,也就是不用特殊治疗。
我女儿出生2天也出现过黄疸,当时只是皮肤有点黄黄的,然后医生让晒晒太阳就可以了,不过在出生第5天的时候黄疸加重,眼睛也有点黄,这时候医生就开了些药给宝宝吃,出院以后大概2星期左右黄疸就退了。我家外孙就不一样了,他妈妈在家坐月子,他就经常被抱到医院去照蓝光,听起来挺可怜的,好在黄疸消退后宝宝健康成长着。
那么,如何判断新生儿是否有黄疸?
判断新生儿是否有黄疸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看宝宝的皮肤,一开始只是脸上有点黄,如果是生理性黄疸,那过几天就退了,如果黄疸比较严重,那眼睛眼白也会跟着产黄,然后脖子跟着变,最后身体上部分也会黄。而医生每天也会过来给宝宝监测黄疸值的,所以妈妈们在宝宝得了黄疸的情况下不用过于担心,黄疸治疗也简单,照照蓝光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大部分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6天最重,满月后几天消退,不超过出生45天,早产儿如果黄疸就消退的慢一些,但也不超过出生2个月。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新妈妈给宝宝多喂些奶或者白开水,促进胎粪的排出,减少胆红素的再吸收,就能减轻黄疸程度了。
我们再来说一些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的黄疸的发病就比较复杂了,最常见的有新生儿溶血、新生儿感染、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引起的,还有一个是母乳性黄疸。
最近几年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也在增加,于出生后5-6天出现,持续时间比较长,可达到4-12周,可能跟母乳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水平高有关系,从而加重了宝宝肠道胆红素的再吸收。当宝宝出现母乳性黄疸,那就要暂停母乳喂养几天,等消退了再继续喂母乳。
如果是其他病理性黄疸,除了照蓝光治疗后,严重的可能要换血治疗,不过这个概率非常低,属于疾病性,一般在怀孕产检时也能排查出宝宝溶血症的。
宝宝黄疸,妈妈需要怎么做呢?
在宝宝出现黄疸后,妈妈要配合医生给进行正确治疗,不要觉得宝宝黄疸是生理性的就放任不管,这样会影响宝宝健康的。一般医生是建议在早上和午后给宝宝晒太阳,妈妈们要积极配合,不用担心宝宝会着凉,保护好肚脐就可以了。另外,有的医生会开些退黄的药给宝宝吃,宝宝可能会存在拉稀的情况,妈妈们也要多注意下。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婴儿黄疸情况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出现早且程度较严重,病情的发展也比较迅速,除了面部和躯干肤色变黄之外会波及四肢,手心足心均被染黄,伴随的表现为贫血,肝脾大、出现血点等,全身症状表现为反应慢,精神萎靡,厌食,肌张力低,继而易激怒,高声尖叫,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惊厥等。
临床表现也分成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黄疸病情轻者面颈部呈现浅黄色,有时会波及躯干;病情重者由头至足遍及全身,颜色较深,黄里透红,生理性黄疸和新生婴儿的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这种情况包括生成相对较多的胆红素,体内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血浆蛋白对胆红素的连接能力差,胆红素排泄能力有所缺陷,肠肝的循环增加。
黄疸的治疗原则是明确发病基础,然后以此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降低血清为结合胆红素最有效简单的方法是光照疗法,经过光照,未结合的胆红素会产生构型异构体,结构异构体能快速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用通过肝脏代谢。换血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胆红素,将已致敏的红细胞替换出,减轻贫血也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反应,药物疗法通药物来减少胆红素的产生,抑制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加速胆红素的清除。
1多让宝宝接触自然光照
宝宝出院回家之后,尽量不要让家里太暗,窗帘不要都拉得太严实,白天宝宝接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电灯开不开都没关系,不会有什么影响。自然光里任何波长都有,照光或多或少会有些帮助。而且家中太暗对宝宝吸收维他命D有影响,但不要让宝宝直接晒到太阳,怕会晒伤,而且也怕紫外线带来伤害。
2、最好勤喂母乳
如果证明是因为喂食不足所产生的黄疸,妈妈必须要勤喂食物,因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勤吸才会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会愈多,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吃不够或因持续黄疸,就用水或糖水补充。
3、多注意宝宝身体肤色的变化
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最后一定要注意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之分,新生儿黄疸症状很多宝宝都会出现,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如果在两周后任然没有消退那就是患上了病理性黄疸,这时候爸妈就要及时的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