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现在各大医院的血常规检测,往往都是由机器检测而完成的。
血常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的几个内容:即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计数(Hb/HGB)、血细胞比容(HCT/PCV)、血小板计数(PLT/PC)。
除此之外还有红细胞的一些参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iknow-pic.cdn.bcebos.com/241f95cad1c8a786ca48d6dc6909c93d71cf5085"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41f95cad1c8a786ca48d6dc6909c93d71cf508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41f95cad1c8a786ca48d6dc6909c93d71cf5085"/>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检查前: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检查后: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参考资料 /baike.baidu.com/item/%E8%A1%80%E5%B8%B8%E8%A7%84%E6%A3%80%E6%9F%A5/5453036?fr=aladdin#4"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血常规检查
血 常规检查 是检验我们身体 健康 与否, 血常规 检查是最常见的一个 体检 项目,有着很重要的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的项目一般的都是有很多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血常规 检查项目 包括什么的回答,供大家阅读!
血常规检查项目
1、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如果大家关注过血常规的化验单,肯定可以知道,一般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我们体检时,总会看见一串串数据,我们人体的正常状况下, 血液 中的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 贫血 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2、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3、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
血常规检查的作用1、判断是否有其他细菌感染
如果 乙肝 患者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应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2、判断有无脾功能亢进
重度乙肝、 肝硬化 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如果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应考虑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应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肝硬化。
3、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其中干扰素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及抗病毒治疗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一般来说,当外周血白细胞总数<2.5*10的9次方/L、血小板<5*10的9次方/L时,不要选用或停用干扰素,可选用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进行抗病毒药物。
4、判断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乙肝病毒感染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血象降低,应考虑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常规检查 注意事项(1) 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 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 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检查后:
(1) 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 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 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 头晕 、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 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正常参考值在化验单的右侧都有注明,查出来的结果,除有数字外,还有符号“↑”和“↓”表示比正常参考值高了或是降低。血常规报告内容较多,各项含义不同,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红细胞系统: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如果“↑”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白细胞系统: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它的总数是局限在“正常范围”内的,如刚出生正常新生儿的白细胞总数是(9~30)×109/L,平均是20×109/L。随年龄增长,正常值会逐渐降低,如6月到6岁的幼儿为(6~15)×109/L,平均为10×109/L;7~12岁为(4.5~13.5)×109/L,平均为8×109/L。超过高值则疑有炎症存在,多为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以上是指白细胞总数而言,还应进一步了解白细胞是由五种白细胞组成的,各有自己的功能,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中性粒细胞(代表符号为N),约占50%~70%(年龄不同,百分比有变化),主要起吞噬杀灭细菌作用。
第二种是淋巴细胞(代表符号为L),约占20%~40%,产生细胞因子破坏细菌结构,使细菌不能生存。第三种细胞是单核细胞(代表符号为M),约占1%~8%,产生抗体。第四种细胞是嗜酸性粒细胞(符号E),约占0.5%~5%,机体过敏或寄生虫感染时可增加比例数。末位是嗜碱性粒细胞(符号B),约占0~0.75%,各种比例如不协调,预示可能有某种病。
血小板系统:血小板(PL)约为(100~300)×109/L,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如低于正常值可能有出血倾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