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二:解大便里有血,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造成的啊? 一、鲜血便
多为即时龚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时间就经 *** 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颜色鲜红或紫红、暗红,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
鲜血便常于以下疾病:
1、痔疮:为肛肠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各期内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
2、直肠息肉:为肛肠门诊较常见疾病,直肠低位息肉的典型症状为无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或息肉位置高、数量多,也可也粪便相混。
3、直肠脱垂:肛肠科门诊一般可见,典型症状有早期红色肿物脱出 *** 外,久病后可有排便时出血。
4、肛裂:表现为排便时 *** 疼痛,便后持续一段时间。同时伴有便血,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粪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
二、 脓血便
即排出的粪便中既 有脓液,也有血液,血液外观较稀薄,有时含有大量黏液。脓血便或含有黏液的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以下是几种常见疾病:
1、直肠癌:肛肠科门诊常见。典型症状有 *** 不适、排便不尽、粪便变形、脓血便,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
2、结肠癌:肛肠科门诊较常见。发病初期患者排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可有腹部隐痛、腹泻或便秘,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大便出血,多为含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
3、溃疡性结肠炎:肛肠科门诊较少见。典型症状有长时间黏液便或脓血便,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三、黑便(柏油样便)
是指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又称为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上消化道出血时主要表现为黑便,往往伴有呕血、心悸、乏力、贫血等其他症状体征。若出血量较少,而且速度较慢,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由于肠液的作用排出的大便即为黑色;若出血量较多,在肠内停留时间较短,则排出的血液呈暗红色;出血量特别大,而且很快排出时也可呈鲜红色。
问题三:解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 病情分析: 大便出血有两种情况痔疮和肛裂引起的,便鲜血说明了 *** 或直肠处有破溃点,如果痔疮建议您坐浴后可以用些痔疮栓或痔疮膏。平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多吃蔬菜、水果,忌食辛辣、 *** 性食物。
问题四:偶尔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 便血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肛肠病变,我们发现,现在天气越来越炎热,就造成空气干燥炎热人很容易上火,很多人就发生了大便 *** 出血的状况,心中焦急不已,对此专家就做了相关介绍。当然,了解大便 *** 出血的原因是预防的最好方法。了解以下原因,避免就是最好的方法:偶尔便血的原因是什么?1、饮食中缺少粗纤维病因者:在外进餐、不规律进食、无暇顾及均衡营养的摄取,粗纤维食物摄入就常常不足、建议多吃些菜和粗粮。2、排便习惯不佳者:工作紧张忙碌,或早晨时间紧迫,有了便意也不及时排便,常常忍着,直肠感觉神经就变得迟钝,出现习惯性便秘。建议定时大便。3、过度劳累、精神紧张者: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会抑制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导致消化不良,引起便秘。4、久坐不动者:久坐不动,身体缺乏运动,肠道肌肉就变得松弛,蠕动功能减弱。再加上女性腹肌天生较弱,送便排出的力量小,因此容易出现便秘。 建议多运动,特别是坐办公室的女士们。5、肠道有益菌不足病因者: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后,肠道内有益菌群遭到破坏,消化不良,引起便秘。6、饮水不足者:忙起来顾不上喝水,肠道内干燥,肠内容物就不易排出,有些人即使补了水,便秘问题也没有得到改善。这是因为饮水方式不正确,一口口慢慢喝水,水几乎全都吸收入血,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建议多喝水,特别是早上起床后。以上就是关于“”的介绍,专家介绍说,发生了便血应该及早就医治疗,便血可能是痔疮、肛裂,甚至可能是肠癌等等,及早检查,避免危害发生。
问题五:解大便为什么有血 是不是什么病? 你好、
解大便有血是为什么?
便血原因一:肛裂、肠息肉出血:肛裂出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血,在排便后有 *** 剧烈痛疼肠息肉出血,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一些患者在大便的表面带沟槽,息肉生长到一定长度可随大便脱出 *** 外.
便血原因二:内痔出血:此类便血通常出现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和,呈点滴、喷射状态,出血量可大可小,还呈现出一定周期性,常伴有 *** 疼痛。
便血原因三:结(直)肠炎出血:浮炎性疾病引起的便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下腹痛、发热、便频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原因四:直肠癌出血:要与痔疮便血症状区分开来,引起的便血与痔疮出血最为相似.便血呈鲜红色,成滴状附于大便表面,但大多在血中或便中混有粘液和暗色血块,并伴有恶臭,呈持续性,在晚期伴有 *** 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根据这些可以初步与痔疮加以区别.
问题六:大便有血是什么原因 便血,不一定是痔疮
血液从 *** 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 *** 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触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1.便血。
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4.大便形状改变。
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癌前病变:
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 *** 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其他:
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2. *** 损伤等。
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 李东冰)
wsjk/...58
问题七:刚解大便出血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通常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能够引起大便带鲜血的疾病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痔疮便血:一般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合。
2、肛裂便血:肛裂导致的便血,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后有血迹,且便后有 *** 剧烈川疼。
3、直肠、结肠息肉便血: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
4、早期直肠癌便血:血色鲜红,呈滴状附于大便表面.
建议先观察,如果情节较严重的话,还是带去医院看看.毕竟人不会无故出血,肯定是有问题的.祝早日康复
便血(hematochezia)即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一般认为消化道出血量在50毫升以上即可出现黑便。由于血红蛋白中的铁在肠管内与硫化物相结合而生成硫化铁,故大便呈柏油样黑色。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便出血的病因
(一)胃热蕴盛
病因病机:胃热内盛,气血逆乱,迫血下行,渗于肠道,下为便血。
(二)大肠湿热
病因病机:湿热蕴结大肠。久蕴化瘀,肠络受损。血随便下。
(三)热毒内结
病因病机:热毒火邪,内结大肠,灼伤血络而致。
(四)气滞血瘀
病因病机:气血瘀阻,脉络不通,血不循经。溢于脉外,下溢于肠。
(五)气虚不摄
病因病机:脾不统血,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血随便下。
(六)脾胃虚寒
病因病机:脾胃虚寒,中阳不振。阴血失守,血渗于下。
大便出血的诊断
在临床上,观察便血的颜色、性状。是证候分型的重要方面。便血颜色黯红。或黑便量多,病在胃与小肠便血颜色鲜红,大便带血,病在大肠、直肠。前者为远血,后者为近血。此外,尚需依据全身情况和其他兼症,分别寒热证候。一般而言热证多实,寒证多虚,但亦有虚实、寒热夹杂的情况。
便血与痢疾不同。痢疾之便血,脓血相杂,且有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借此可与一般所谓的便血相鉴别。痔疮为常见肛肠病,大便下血鲜红,伴肛门异物感或肛门疼痛,局部检查可发现外痔或内痔,临床分辨也不困难。
大便出血的治疗
【证治方药】
(一)胃热蕴盛
1,临床表现:便血色紫黯或紫黑,可伴吐血,口渴喜冷饮,胃脘胀痛并有灼热感,烦躁口苦,头晕目眩,大便不畅。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滑数,
2,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3,方剂:泻心汤(《金匮要略》)合十灰散(《十药抻书》)加减。
药物:生大黄10g,黄连6g,黄芩10g,大蓟10~15g,小蓟10~15g,侧柏叶15g,丹皮10g,炒山栀10g。
方义:生大黄清热泻火,化瘀止血合黄连、黄芩清心胃之热,作用更佳。大蓟、小蓟、丹皮、山栀凉血止血。合而可治胃肠出血属实热证者,以远血为宜。
加减:兼见吐血者,加白及、生地榆,收敛止血。便血量多色如柏油,加三七粉或云南白药(吞服),以加强化瘀止血功效。口渴軎饮者,加石斛、麦冬,养阴生津。出血量多,气阴两亏,加党参(或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
4,变通法:亦可用单味大黄治疗,
(二)大肠湿热
1,临床表现:大便下血,血色不鲜,或色紫黯如赤豆汁,大便不爽或夹黏液脓血,肛门灼热,腹痛,泻后痛减,脘痞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数。
2,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3,方剂:赤小豆当归散(《金匮要略》)合地榆散(《仁斋直指方》)加减。
药物:地榆炭15~30g,茜草炭15g,黄芩10g,黄连6g,炒山栀10g,赤小豆15~30g,当归15g。
方义:地榆、茜草凉血止血,山栀、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赤小豆祛湿解毒,当归养血和营。
便血量多者,加槐实增强止血之功大便有黏液脓血者,加苡仁、败酱草、蒲公英,清热解毒、排脓利湿胸闷脘痞,腹胀纳呆,苔腻者,加苍术炭燥湿运脾。此外。尚可加入炒黑荆芥、炒黑防风,清肠泄热,祛风升阳。
4,变通法:便血日久不愈,湿热未尽而阴血已亏,可用驻车丸(《千金要方》)合黑地黄丸(《医方集解》录方),药以熟地、当归、阿胶、地榆、苍术、黄连、炮姜炭,收寒热并调、化湿坚阴、养血止血之功。
(三)热毒内结
l,病因病机:热毒火邪,内结大肠,灼伤血络而致。
2,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3,方剂:白头翁汤(《伤寒论》)食芩芍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白头翁20~30g,黄连10g,黄芩15~30g,黄柏l0g,白芍15~30g,秦皮10~15g,贯众炭10g,银花炭15g,甘草l0g。
方义:白头翁、秦皮清肠泄热,黄连、黄芩、黄柏清热燥湿,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贯众、银花炒炭凉血解毒止血。
加减:发热、便血者加紫花地丁、蒲公英,清热解毒。太便不畅者加制大黄、炒槟榔,通腑泄浊。腹满胀痛,加枳壳、厚朴,木香,理气止痛。纯下秽浊紫黯水样使者,加苡仁、败酱草、赤芍、丹皮,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4,变通法:症情较轻者,可用槐角丸(《丹溪心法》)合地榆散,药如生地榆、茜草、黄连、黄芩、山栀、槐角、当归、生地、枳壳、防风炭、荆芥炭,以凉血止血、清热祛风为主。
(四)气滞血瘀
1,临床表现:大便色黑或血色紫黯,脘腹胀痛拒按,面色黯滞,胁下癃积。舌紫黯有瘀点(斑)。脉弦、涩。
2,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止血。
3,方剂: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当归10g,川芎6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6g,五灵脂10g,香附10g,乌药10g,延胡索10g,枳壳3g,三七粉10g(冲)。
方义: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五灵脂、延胡索化瘀定痛,香附、枳壳、乌药理气,三七化瘀止血。
加减:胁下瘢积,加丹参、鳖甲、三棱、莪术,化癍消积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益气生血。
4,变通法:出血量多者,可用犀角地黄汤(《千金要方》)凉血止血。
(五)气虚不摄
1,临床表现:便血,血色紫黯,脘腹隐痛不适,喜按喜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纳食不香。舌质淡,脉虚缓。
2,治法:益气健脾统血。
3,方剂: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药物:炙黄芪10~15g,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0g,酸枣仁10g,龙眼肉10g,木香3g,炙远志6g,炙甘草6g。
方义: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当归、枣仁,龙眼肉、远志养血安神,木香理气。
加减:便血加仙鹤草、阿胶、艾叶炭、炮姜炭,温摄止血。
4,变通法:气虚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炒黑荆芥、防风炭等,益气摄血。
(六)脾胃虚寒
1,临床表现:大便下血,血色紫黯或黑便,脘腹隐痛,喜按喜温,形寒肢冷,饮食减退。舌淡苔薄,脉虚细、沉迟。
2,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统血。
3,方剂:黄土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伏龙肝100g(煎汤代水),淡附子6~10g,炒白术10~15g,熟地10~15g。阿腔10g(烊冲),黄芩10g,炮姜炭3~6g,甘草6g。
方义:伏龙肝温中涩血,附子、白术温阳健脾,地黄、阿胶养血止血,黄芩苦寒坚阴,炮姜炭温脾统血,甘草调中。
加减:下血日久,滑脱不禁者加赤石脂、禹余粮,固涩止血。脾虚及肾者加鹿角霜、补骨脂、五味子,补肾鼬阳。
4,变通法:可用理中汤(《伤寒论》)加伏龙肝、花蕊石等。温中统血。
【医家经验】
(一)程门重治疗便血经验
便血有远血、近血、肠风、脏毒等不同。除可据大便前后、血色鲜黯而分论之外,主要还要根据舌苔。便血而舌苔腻者,以湿为主,主以苍术地榆汤,为张洁古治“脾湿下血”效方,药仅两味,以苍术燥湿,地榆凉血。舌苔不腻而舌红,以血热为主,用生地、黄芩、阿胶等,此为黄土汤之一半,凉血清热。著脾阳虚,舌质淡胖,舌苔或有口腻,可用灶心土、白术、附子、炮姜炭等,不用黄芩、生地,宜用熟地,在诸方中可加人银花炭、侧柏炭、白芍、苡仁,有时用炮姜炭1,5g温摄。若不效时,加肋风、荆芥炒黑佐之,取风以胜湿、黑以入血之义。若脾气下陷,便血、脱肛等,可用朴中益气汤、归脾汤健脾益气养血。如用柿饼霜、黑木耳小量作药引更佳。至若叶天士治便血,常宗罗谦甫平胃地榆汤,以苍术、地榆为主,热加黄连、槐米,寒合附子理中汤,殊可效法。
(二)焦东海治溃疡病合并出血经验
单味生大黄粉,每次3g。每日3次,进服。适于以下情况:
1,溃疡病与胃炎合并出血,特别是以黑便为主,出血量在500ml以内者。
2,对中风伴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而不宜使用凝血药者,特别对伴舌苔黄腻、便秘及有吸收热的患者更宜。
3,用其他止血药无效,而不宜手术治疗者。
实践证明,采用中、西药物止血,若加用大黄后,均可使止血时间缩短。[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上),上海:文汇出版社,1989,347]
(三)急性坏死性肠炎的中医治疗
本病以腹痛、便血、发热、呕吐、腹痛为主要表现,多见于儿童。属便血范畴。实证因热毒瘀结者,用导毒化癣汤(黄连、黄芩、大黄、地榆、槐花、白头翁、丹皮、枳实、甘草),清热解毒、除湿导滞,凉血化瘀。腹胀加厚朴、木香。便血严重加云南白药、血余炭,高热、烦躁、谵妄、舌绛加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气阴两虚加人参,生地、麦冬。因风邪传入阳明,西热下血者,清热止血为主,方用清脏止血汤,黄连、黄芩、槐米、地榆、侧柏叶、当归、川芎、荆芥、枳壳,清热凉血为主。虚证治宜温阳健脾、养血止血,方用黄土汤加槐米、地榆、炮姜、茯苓、枳壳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