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省份有疟疾聚集性疫情,我们在做好预防的同时也应该清楚感染疟疾的症状。疟疾是一种蚊虫叮咬,或者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发生感染的情况。感染疟疾的症状有全身发冷多汗发热,并且呈现周期性规律发作的情况,而长期多次发作之后,将会引起贫血跟脾肿大。疟疾这种疾病有传染性,可以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
1.感染疟疾的潜伏期症状也是很明显的,从感染疟疾到发病,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这时候口腔温度会超过37.8度,包括整个红外期以及红内期的首个繁殖周期。因为人体免疫力是有差距的,感染的原虫量也是不一样的,感染方式也不一样,可能会造成不一样的潜伏期。有的患者潜伏期可长达8到14个月。免疫力比较好的患者潜伏期可以延长。
2.感染疟疾的中期症状分别表现为发冷跟发热,先由畏寒转变为全身发热
发冷期会表现为畏寒的症状,四肢末端会呈现发凉的情况,并且浑身发冷。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脸色会比较苍白,并且全身的肌肉关节会比较酸痛。全身发冷,到牙齿打颤,会持续十多分钟,甚至1小时。在冷感消失以后体温就会迅速上升,有的患者体温可以达到40度以上。患者辗转不安呻吟不止,有的患者会剧烈头痛,并且呕吐。有的患者会心慌,并且口渴。
3.感染疟疾后期会有出汗期,症状表现为全身出汗
在发高烧的后期,患者的手心先开始出汗,然后全身大汗淋漓,并且衣服湿透。之后体温迅速降低,体温在35.5度。患者会感觉到很舒适,但是十分疲乏,睡一觉之后就会感觉精神很好,并且食欲也恢复了,也可以正常工作。这个时候疟疾进入间歇期。
1、潜伏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
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2、发冷期
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乃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发热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发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有的辗转不安,呻吟不止;有的谵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顽固呕吐。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
皮灼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诉说心悸,口渴,欲冷饮。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
4、出汗期
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此刻进入间歇期。
基础治疗方式:
1、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
2、要注意水分的补给,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
3、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物降温;凶险发热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
4、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疟疾
疟疾,民间俗称为“打摆子”,是一种传播快、反复性大的常见寄生虫病。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人口流动量的增加,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迅速流行,又被人们称之为“开发病”。疟疾目前流行极为广泛,遍及全球。因此,人们在夏秋季应提高警惕,以防感染疟疾。
疟疾是经蚊虫传播的,传播疟疾的蚊虫为按蚊。人体对疟原虫具有普遍的易感性。不分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同样都可以感染疟疾。由于进入人体的疟原虫数量不同,人体对疟原虫的耐受能力、抵抗能力强弱不同,人体出现的症状也有一些不同,其临床类型可分为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卵形疟4种。间日疟分布最广,遍及全国各疟区。疟疾发作的典型症状有发冷、高热、出汗三个阶段。反复发作者可引起消瘦、贫血、单纯疱疹、肝脾肿大等。疟疾中的恶性疟或卵型疟,常表现高热昏迷、惊厥、颈强直等凶险症状,病死率甚高。
疟疾的潜伏期一般是10~15天。发病高峰季节多数在夏秋季,即8~10月份。此时雨量多,地面积水面积大,温度适宜,按蚊大量繁殖,所以疟疾的传播机会增多。此外,如湿度、地形等自然因素也都会影响疟疾流行过程。
住房和环境卫生,生活和医疗水平,人口流动和饥饿、疾病,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都可影响到疟疾的发生与流行。
虽然按蚊自身也受温度的制约,在气温降到10℃时,按蚊处于滞育状态,疟疾流行即告休止,但在寒冬腊月,或者蚊虫还没有开始活动的早春季节,也可有疟疾发作,其中一部分病例是因为以前发病时治疗不彻底,血内或肝实质细胞内疟原虫没被全部消灭,旧病复发;另一部分系长潜伏期病人;偶尔也有输入感染疟原虫的血液而发病的。
患了疟疾,发作期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不能进食者可予静脉输液。寒战时应注意保暖,高热头痛时可用冰敷等方法降温,必要时可给少量镇静退热剂,如阿斯匹林等缓解症状。常用的治疗药物有氯喹、奎宁、青霉素。但由于有些药物会出现副作用,所以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预防疟疾的根本方法是灭蚊和防蚊虫叮咬,可结合各地的卫生运动灭蚊,降低蚊子密度。可使用蚊帐、蚊香、灭蚊剂等杀蚊,阻断人、蚊接触。此外,还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防止外源性传染源的输入;加强对输血人员的疟疾监测,防止输血感染。高疟区的人群在流行季节可以定期服抗疟药预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