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乳腺纤维瘤的产生一般是跟自己不稳定的情绪,或者是生活中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乳腺纤维瘤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情绪比较敏感、情绪起伏变化比较大等原因所导致的,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去做情绪的主人。
生活中要做到饮食合理,不要过度劳累,不要总是忧愁不已,长期坚持下去,乳腺问题才不会越来越严重。
乳腺纤维瘤的危害是特别大的,当我们身体出现乳腺纤维瘤的时候一定不要选择不管,而是要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修复。
提问:所患疾病:垂体乳泌素高黄教授您好:我现年已有40岁,在上月9号来的例假,第二天右乳房外下痛疼,用手一摸有一个硬肿块。14号到医院检查,发现双乳都能挤出液体,并做了细胞学检查,检查结果是:双乳涂片内可见泡沫细胞、表皮细胞,未见癌细胞。诊断意见:双乳分泌性导管炎伴导管扩张。超声描述:双侧乳腺体增厚,回声增粗紊乱,可见片状,索状强回声与弱回声相间,呈“豹纹”征,双乳腺体内布满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后方回声增强,其中左乳内上较大一个大小为 16.2mm×7.3mm,右乳外下较大一个大小为26.8mm×12.3mm。双侧腋下均可见小片乳腺腺体样回声。CDFI:双乳所见无回声区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1双侧乳腺增生。2双乳多发性囊肿。医生叫我在下个月例假完后再来检查,于是在本周又做了如下检查检查项目:数字乳腺造影(双侧),数字乳腺摄影(双侧)检查方法及检查所见:适度挤压,双乳头尾位(CC位)、内外斜位(MLO位)成像。双侧乳腺腺体部分脂肪取代少,天然对比差。双侧乳腺腺体实质分布基本对称,呈弥漫分布的团片状、类结节状致密影表现:双乳各个象限见多发稍高密度结节影,边缘尚清,左乳内上较大者约为16.8mm乘11.7mm,右乳外下较大者约12.7mm乘12.4mm;双侧腋窝可见数枚淋巴结显示,其大小及结构尚可。检查意见:1.双侧致密性乳腺并增生性改变;2.双乳多发散在结节影,考虑囊肿并增生结节,建议定期复查。垂体泌乳素:101.9ug/L第一次检查后吃了几天消炎药后,痛疼感没有了,右乳摸到的肿块明显变小了,现在至今在吃药。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 詹璐艺 (美国注册营养师,中国注册营养师;《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现在深圳多家全科医疗诊所和肿瘤康复诊所担任营养师。)
文章首发于:营养师詹詹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因为我定期有在肿瘤康复诊所执业,所以平时会接触到挺多的癌症生存者。可能是曾经患癌的缘故,大家都对自己的 健康 状况特别重视。网络上关于吃什么致癌,吃什么抗癌的 养生 信息是最能抓住他们眼球的内容,就更别提医生们给的建议了,简直被他们奉为圭臬。
最近,一位乳腺癌幸存者来咨询我说,她的主治医生让她不要吃豆制品,于是她非常听话地戒掉了原本爱吃的豆腐和香干,买所有食品前都会仔细阅读背后的成分表,看看是不是含有大豆成分;家里做饭的大豆油和生抽也被换掉了,因为配料里都有大豆。
家人对她的举动很不理解,觉得她反应过度了,还找了一些网上关于大豆抗癌的科普信息想要说服她。于是她很困扰,想知道她的坚持是不是有意义。
我听完之后觉得很诧异,因为我知道我们的身体是怎样消化、吸收、利用营养物质的,而 大豆是一种由很多成分组成的复杂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叶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如果这位患者真的需要避开大豆中的某种特定成分,那么她的主治医生应该给她更明确的,避免食用哪种成分的指示,而不是直接告诉她不要吃所有的大豆,这是对患者非常不负责任的 。
这就跟小明的妈妈因为担心小明上学路上出交通事故而不让小明去上学一样荒谬。
那么乳腺癌生存者可以吃大豆和豆制品吗?
之所以会有这个疑问,是因为大豆中含有 植物雌激素 ,这是一种化学结构与人类雌激素相似的植物化学物质,它可以与人体乳腺中的雌激素受体结合,理论上是可能成为乳腺癌诱因的。
(雌激素和植物雌激素跟受体结合)
但这仅仅是理论,实际上就目前关于乳腺癌生存者的数据显示 ,并没有证据能证明吃天然的大豆及豆制品会增加癌症复发几率。
有争议的活性植物雌激素主要集中在 深加工的大豆补充剂 中,如大豆分离蛋白粉、大豆蛋白棒、大豆提取物补充剂、或者异黄酮胶囊; 在这些产品的制作过程中会将大豆浓缩,导致其中植物雌激素的生物活性显著上升,成为危险分子。
实际上,甚至还有大量观察性研究证明, 长期适量摄入天然大豆食物及豆制品还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所以我希望你吃真正的食物,黄豆、豆腐、豆浆、腐竹、豆皮、毛豆都可以。
另外要注意的是,大豆卵磷脂、大豆油,生抽,老抽等产品的制作过程都不涉及浓缩大豆,因此也不用刻意避开它们。
说到这里,好像已经能够回答那位乳腺癌生存者的问题了。
但我还想多写几句。(这里才是重点!)
虽然我学了这么多年营养,也打从心底热爱这门专业,想要为之奋斗终生。但是不得不承认,营养学是一门不太精确的学科(目前还无法做到像物理,化学那般的精确。)
但是我的病人们不是在做科研,他们的生活是真实的,即便科学家们给不了他们确切的答案,他们也需要一个有意义的指导,而这才是营养师的工作。
所以我经常告诉我的病人,面对这样没有明确结论的问题,我们需要有一套思考方式,生活是自己的,我们得知道如何为自己做决定。
这条思路应该有这样三个步骤:
首先,找到已经确定的事实有哪些 ?
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是已经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证明的,把事实作为基础,这样就不会因为对疾病的恐惧而失去理性。
例如豆制品和乳腺癌这个问题,我们已知的事实是什么呢?
1. 现在没有证据能证明吃大豆制品会提高乳腺癌风险。
2. 还有很多比吃豆制品更重要的因素已经被证明会升高乳腺癌风险:例如饮酒过量;例如久坐不动;例如更年期后体重超重和肥胖;例如更年期后使用激素治疗;例如30岁之后生产第一胎,并且不母乳喂养。
3. 还有很多因素被证明会降低乳腺癌风险:例如 体育 锻炼;例如母乳喂养;例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吃大量蔬果,全谷物和植物蛋白。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讨论,并且设定具体行为改变目标的。我们的生活、饮食有这么多面向,绝不应该拘泥在大豆食物一种身上。
我曾有过一个客户,她有乳腺癌家族史,很担心癌症的问题,她的医生也是让她不要吃豆制品。她又是素食主义者,杜绝豆制品让她的蛋白质的来源变得十分有限,长期处于营养不良又超重的状态中。但同时,她又喝大量的酒,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没有酒我就不快乐,不快乐我就会得病“。
你说还有比这更符合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故事吗?
第二步,去理解有争议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推荐感兴趣的盆友可以去看看美国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的网站,网址是aicr.or。他们会定期对癌症相关的各个主题研究进行回顾,包括大豆食品的研究也可以在这里查到。
从这些研究里可以发现,仅仅在早期的很多 动物试验 当中,大豆食品被证明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但人体代谢植物雌激素的方式与动物是不同的,因此这些研究的借鉴意义并不是很大。
而近期大量的人类研究表明适量大豆食品对癌症发生没有促进作用,甚至像我们中国人习惯的 从小开始长期适量摄入豆制品的饮食方式还被证明可以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另外要注意的是, 深加工的浓缩大豆制品补充剂也被证明可能显示出较高的植物雌激素活性, 这种活性是天然大豆不具备的。
看到这些总结,相信你心里已经有自己的判断了吧。
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是 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生存者 、 以及正在 使用芳香酶抑制剂等内分泌药物的患者。 不要服用任何深加工的大豆补充剂和大豆蛋白粉 , 但可以考虑把大豆食品加入到你的饮食中,平均 每天摄入1-2份是比较合适的量。
1份豆制品 =
豆腐 66克(1/3个网球大小)
豆浆 250ml
煮黄豆 86克(1/2个网球大小)
煮毛豆 78克(1/2个网球大小)
如果你有 乳腺癌家族史、肥胖、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等风险因素 。不要服用任何深加工的大豆补充剂和蛋白粉,可以考虑在饮食中加入大豆食品,均衡饮食就好,没有特定限制数量。
如果你totally 健康 ,也没有任何癌症风险因素,可以服用大豆补充剂和大豆蛋白粉,饮食中的大豆食品也没有限制。
第三步,做出适合你的决定
这是你的生活,你的饮食,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现状。
你喜欢吃豆制品吗?你想试试看在饮食中增加一些豆制品吗?我没办法帮你回答所有问题,你需要先看看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你对这些理论的信服程度,再做出决定。
我经常跟病人说,如果你的主治医生为了救你一命,让你不要吃豆制品;但是有个营养师一直在旁边啰嗦,要你多吃豆制品。你肯定会陷入焦虑和手足无措的境地,可能都不能好好吃饭了。所以 如果你实在不想吃豆制品,还有很多其他的植物性食物和植物蛋白可以选择,完全不用为了 健康 饮食去逼自己。
不过我个人是超级喜欢豆制品的,我会每天喝豆浆,三餐中有一餐会用豆腐做菜。这不仅仅是因为豆制品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它真的很好吃啊~~
以上信息仅为科普,不应视为诊疗建议
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
参考文献:
Soy diets containing varying amounts of genistein stimulate growth of estrogen-dependent (MCF-7) tumor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Cancer Res . 200161(13):5045-5050.Setchell KD, Brown NM, Zhao X, et al. Soy isoflavone phase II metabolism differs between rodents and humans: implications for the effect on breast cancer risk. Am J Clin Nutr . 201194(5):1284-1294.Trock BJ, Hilakivi-Clarke L, Clarke R. Meta-analysis of soy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J Natl Cancer Inst . 200698(7):459-471.Wu AH, Yu MC, Tseng CC, Pike MC. Epidemiology of soy exposure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Br J Cancer . 200898(1):9-14.Lee SA, Shu XO, Li H, et al. Adolescent and adult soy food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results from the Shanghai Women's Health Study. Am J Clin Nutr . 200989(6):1920-1926.Korde LA, Wu AH, Fears T, et al. Childhood soy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 Asian American women.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 200918(4):1050-1059.Dong JY, Qin LQ. Soy isoflavones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or recurrence: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 2011125(2):315-323.Soy is safe for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website. http://www.aicr.org/press/press-releases/soy-safe-breast-cancer-survivors.html . Published November 15, 2012. Accessed February 29, 2016.Swann R, Perkins KA, Velentzis LS, et al. The DietCompLyf stud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breast cancer survival and phytoestrogen consumption. Maturitas . 201375(3):232-240.Velentzis LS, Woodside JV, Cantwell MM, Leathem AJ, Keshtgar MR. Do phytoestrogens reduce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What clinicians need to know. Eur J Cancer . 200844(13):1799-1806.Shike M, Doane A, Russo L, et al. The effects of soy supplementation on gene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J Natl Cancer Inst . 2014106(9):dju189.Khan SA, Chatterton RT, Michel N, et al. Soy isoflavone supplementation for breast cancer risk reduction: a randomized phase II trial. Cancer Prev Res (Phila) . 20125(2):309-319.Oseni T, Patel R, Pyle J, Jordan CV.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and phytoestrogens. Planta Med . 200874(13):1656-1665.Kang X, Zhang Q, Wang S, Huang X, Jin S. Effect of soy isoflavone on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and death for patients receiving 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CMAJ . 2010182(17):1857-1862.Ju YH, Doerge DR, Allred KF, Allred CD, Helferich WG. Dietary genistein negates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amoxifen on growth of estrogen-dependent human breast cancer (MCF-7) cells implanted in athymic mice. Cancer Res . 200262(9):2474-2477. Cardwell, G., Bornman, J. F., James, A. P., &Black, L. J. (2018). A Review of Mushrooms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Dietary Vitamin D.Nutrients ,10 (10), 1498. https://doi.org/10.3390/nu10101498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2020.10.3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