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检:临床上肛检是医生检查患者肠道、直肠的一种指诊方式。肛检,办理健康证的肛检是指肠道致病菌培养的探肛采样。被检者脱下裤子,双手按膝,暴露肛门,工作人员用专用探肛管(或棉棒),深入肛门直肠处,旋转后取粪便作培养肠道细菌用。
根据《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化妆品、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等专业生产,有毒、有害、放射性作业,幼托机构保育这五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拥有健康证。
健康检查主要涉及的疾病为:痢疾、伤寒、活动期肺结核、皮肤病(传染性)和其他有传染性的疾病。如果查出患有这些疾病,则不得从事理发美容、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公共浴室等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需治愈后方可工作。
扩展资料:
我国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新的《食品安全法》,7月20日又出台《实施条例》,允许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从事食品行业。所以说,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也是可以合法办理健康证的。
健康证检查项目:常规内外科体格检查;肝功能一项(ALT);大便培养(痢疾、伤寒杆菌),胸部透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肛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健康证
肛肠疾病一般要做肛门局部视诊、肛管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
根据需要,有的病例还要进一步做大便常规、大便隐血、内镜(包括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电子结肠镜、超声波结肠镜)、病理、排便造影、直肠腔内B 超、肛管直肠内压测定、直肠感觉功能测定、盆底肌电图等检查。
(1)肛门直肠指诊。肛门直肠指诊是医生将食指伸进患者肛门内,以检查和了解患者肛门直肠疾病的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效率很高。
通过指诊,医生可以了解患者肛管直肠是否狭窄、有无瘘管、有无肿瘤生长、有无压痛以及肛管直肠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等多种信息。
虽然目前已有了CT、直肠腔内B 超、核磁共振等多种检查方法,但都不能代替肛门指诊的作用。临床有不少病例,特别是肛管直肠恶性肿瘤,都是因为未做肛门指诊而造成漏诊的。因此,肛门直肠指诊对诊断肛门直肠疾病十分重要,应作为肛肠科的一种常规检查。
(2)大便检查。正常粪便由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和水分组成。粪便检查主要用于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情况。根据粪便的性状、组成,了解消化情况,借以间接地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的功能状况。
(3)大便隐血试验。许多疾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不同的疾病其出血量也不同。当出血量很少,以致在肉眼和显微镜下都不能发现时,就需要做大便隐血试验(又称粪潜血试验)来明确有无消化道出血。这一方法简便易行,患者只需留少量大便送去化验即可。
结果以阴性(-)、阳性(+ ~ ++++)表示。阴性表示无出血,阳性为有出血,加号(+)越多表明出血量越大。这种方法很灵敏,每日出血量5ml 时即可出现阳性反应。但是,如果在试验前吃过肉类、含铁药物、绿叶蔬菜等都可能造成假阳性,鼻腔少量出血咽下后也可以引起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在分析时应注意。现在有人应用免疫法检测大便中的人血红蛋白,可以排除动物血、铁剂和绿叶蔬菜的影响,有的还可以鉴别出血来自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大便隐血试验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之一,常可为一些病变的发现提供重要线索。但有些患者对此项检查不够重视,因此而延误疾病的及时诊断。因为多次测定可以使检查结果更为可靠,而且大便隐血持续阳性与偶尔一次阳性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证实消化道有出血后,还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化验检查进一步查明引起出血的原因。引起大便隐血的疾病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活动期、胃癌、结肠癌、肠结核、钩虫病、慢性结肠炎、结直肠溃疡、直肠癌等。
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时应想到恶性病变的可能性。为了防止出现假阳性,在检查前3 天内最好不要吃动物肉类和肝脏,以及含铁较多的食物和药物,女性最好避开月经期。必要时可连续检查多次。
(4)癌胚抗原检查。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产生抗原糖蛋白,与胚胎的肠、胰腺和肝有相似抗原,故名为癌胚抗原,简称为CEA。
患结肠癌、直肠癌以及肝胆病、胰腺炎、肠炎等良性疾病时血浆CEA 升高,患胃肠道外恶性病变(如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时CEA 也升高。CEA 含量与恶性细胞的活动性有关,小型肿瘤不能产生足够量的CEA,故有时CEA 并不升高。CEA 虽然不是结肠癌、直肠癌的特殊和敏感标志,对手术前判断癌肿的范围和预后的价值有限,对手术方法、分期等的指导意义也不大,但对判断切除是否完全和是否复发有一定价值。一般在出现复发症状前3 个月CEA 开始升高,远处转移时升高较快,肝转移时尤其明显,局部复发时敏感性最差。
结肠癌、直肠癌根治切除后CEA 持续上升,表明出现早期复发,大部分已有播散,少数是早期复发,可通过切除治愈。另外,化疗后CEA 继续升高时应停止化疗或改用其他疗法。
(5)肛门镜检查。指诊后进行的肛门镜检查和指诊一样,也是进行痔疮检查不可缺少的一项。肛门肌肉呈筒状,不受意识控制的内括约肌通常以一定的张力禁闭肛门,而外括约肌是由意识控制的可松可紧的肌肉。肛门镜是金属仪器分筒状和两片贝状两种。医院里主要使用两片贝状的,在闭合状态下插入肛门,然后一握握柄,前部即张开。使用这种仪器可以观察肛门由深到浅的任何部位。插入肛门镜进行观察,取出肛门镜,再插入这样反复进行两三次就可以360°地观察肛门内部情况。
肛门镜的粗度比成人手指还要细,而且没有关节,加之是用金属做的,表面非常光滑,往肛门里插的时候丝毫没有阻力。同时,还涂上指诊用的起麻醉作用的润滑油,就更加光滑了。
用肛门镜检查可以检查如下几种肛门疾病。
①痔疮的程度。用肛门镜最容易诊断的疾病是内痔。可以清楚地观察内痔核的大小、是否出血、能不能脱出肛外,发展程度如何。
最重要的是可以检查是否能脱出,因为通过把肛门镜插入肛门后猛地抽出,使痔核拉长,可以检查痔核的脱出程度。
②肛裂程度。肛门镜在肛裂的确诊上也是不可缺少的,可诊断肛裂部位、深度、周边是否有病变、有没有肛门息肉、发展到什么程度。
(6)直肠镜检查。用肛门镜检查只能观察到肛门和直肠下部。
如果更深处有病变,怀疑不是肛门疾病时,要使用直肠镜进行检查。
直肠镜和肛门镜一样是筒状金属仪器。插入直肠镜时,一般采用臀部抬高的膝胸位。这样使用直肠镜可以检查到距肛门15 ~ 20cm 深处的部位,就是说可以检查直肠和大肠的末端。如果出现突然便秘、便秘腹泻交替进行、持续性便血等症状,就要怀疑是否有直肠息肉、溃疡性肠炎、癌症等其他疾病。这时除进行指诊和肛门镜检查外,还要使用直肠镜仔细检查直肠黏膜。如果用直肠镜什么也没检查出来,那就说明直肠到大肠的末端没有其他疾患。
(7)通过排便用力程度进行诊断。通过问诊、望诊、触诊、指诊、肛门镜、直肠镜这一连串的检查,完完全全地掌握痔疮的状态。这是第一次检查的内容,有时还需观察排便时的情形,即“排便检查”。
这种检查在厕所或者诊室进行,让患者取排便姿势用力,检查肛门的脱出物。比如,患者向医生述说肛门有脱出物,并不一定就是痔疮。
从肛门里脱出的东西除了内痔核和外痔核外,还有由痔核引起的肛门外翻、脱肛、肛门息肉或直肠脱出。女性子宫脱出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些对外行人来说,观察到了也无法判断。因此,用肛门镜等检查手段没发现痔核的时候,采取“排便检查”,也是必要的诊断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