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体呈阳性是为什么

乙肝抗体呈阳性是为什么,第1张

什么是抗体

大家应该都知道,所谓抗体就是之前自身接触过病毒,但因为自身抵抗能力强,所以将

轻微的乙肝病毒杀害,从而体内的乙肝病毒就消失,那在自身体内就会形成一种乙肝表面保护性

抗体(呈阳性),抵抗乙肝病毒的侵害!

4、乙肝的预防方法:

目前我们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查两对半,检查自身是否带有保护性抗体,若没有(即全阴

性)需注射乙肝疫苗,若自身已有保护性抗体,就不必再注射乙肝疫苗。此外自身产生的乙肝

保护性抗体是不会消失的,但不代表不会被传染上乙肝病毒,所以每个人都应时刻注意,要注

意营养,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乙肝5项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Sc)。临床上常用此5项检测指标来判断乙肝患者的类型、传染性及愈后倾向。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抗原,是病毒感染的标志。无论其滴度高低,都可能含具有传染性剂量的病毒颗粒,但不能用它来判断肝炎的程度及类型。在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及病毒携带者的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均可呈阳性反应。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一种中和抗体,产生于乙肝病毒感染之后,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保护性免疫,可中和乙肝病毒的感染,抵御再次感染。此抗体容易出现在急性乙肝的恢复期和乙肝疫苗接种以后。抗体水平的高低与其保护性有一定关系。一般认为,表面抗体的有效保护剂量为每毫升10毫国际单位。低效价的抗体不具有保护性。

乙肝病毒e抗原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之一,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乙肝潜伏期的早期,表面抗原出现的同时或稍后几天,可在血中查到。若e抗原持续阳性超过10周,示病情可能趋向慢性。血清中e抗原阳性见于表面抗原阳性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e抗体出现在e抗原阴转后,e抗体阳性表明传染性降低,但仍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若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甲胎蛋白增高,应警惕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

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成分,具有传染性,是乙肝病毒复制的佐证。只是它与核心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在血中迅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故很难测出游离的核心抗原。一般在乙肝5项检查中,不包括此项。

核心抗体是乙肝病毒抗体中出现较早的抗体,一般高效价核心抗体多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说明乙肝病毒复制仍可能活跃,具有传染性。低效价核心抗体表明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一般无传染性。

从上面列表的情况来看,粪口传播的只有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从其传染途径看,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播,目前甲型肝炎有疫苗可供使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减毒活疫苗,主要是国产,价格比较便宜,注射一针,单保护期比较短,通常认为是五年;一类是灭活疫苗,主要是进口,价格较高,通常需要两针,但是纯度较高不易变质,能产生高滴度的保护抗体,保护期长达20年以上,不具有活性,尤其对体质较弱的孩子,推荐使用。

乙型肝炎有疫苗可供使用,目前血源性疫苗已经淘汰,市场上的疫苗均为重组疫苗,安全性有保障,关于乙肝病毒的传播以及乙肝疫苗的使用和注意事项,是下面重点提到的问题,在此不赘述。甲、乙型肝炎混合疫苗我国正在研制,美国已接种使用,相信不就就会面世,推荐使用。

丙型肝炎,主要是血液传播,从其传染途径和病毒的生存能力看,相对乙肝病毒,传染几率相对小一些,减少输血和使用血制品是预防丙肝的主要方法,因为丙肝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接种,丙肝出现症状与乙肝基本相同,但更具有隐匿性,丙肝发生癌变的机率大于乙肝,丙肝通过科学有效地治疗,转阴机率大于乙肝。

丁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与丙肝类同,但是没有疫苗可供使用,但是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只有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才能继续感染HDV,所以目前预防的主要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和减少输血和使用血制品。

戊型肝炎,HEV传播发病和甲肝类同,和甲肝一样应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目前戊型肝炎疫苗尚在研制中,市场并无疫苗可供使用。

庚型肝炎病毒(HGV)主要经过血液或肠道外的途径传染他人,与丙肝、乙肝病毒之间具有共同的传播途径,目前尚无疫苗可供使用。

我们经常说到“澳抗”,其实就是乙肝表面抗原,因为是最早在澳大利亚土著人中发现,所以称为“澳大利亚抗原”,后来美国科学家又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发明了乙肝三系,就是乙肝的3种抗原抗体系统,为乙肝的确诊和治疗,提供了很好的依据,由于其中的核心抗原无法在血清中检测到,所以我们一般检查五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两对半”,一下是两对半中各项抗原抗体的简明的意义:

1、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以前也称HAA,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其本身不具传染性,因此不应将其作为传染性的标志。HBsAg仅表示有过或正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仅此一项不能说明乙肝病毒目前是否仍在复制。

2,抗HBs(s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是对乙型肝炎感染后获得免疫力的标志。是乙型肝炎治愈或趋向治愈的象征。用乙肝疫苗预防乙肝,也要产生抗-HBs,才能算是预防成功。

3、HBeAg(e抗原)HBcAg(核心抗原)、HBVDNA,均是乙肝病毒内核中的结构成分,它们的存在,表示血中仍有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因此有传染性。

4、抗HBe(e抗体),阳性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低或很少,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间已较长久的标志。但如果HBVDNA阳性,说明血中仍存在乙肝病毒或病毒已变异,不仅有传染性,而且对机体的危害可能更大。

5、抗HBC(核心抗体),其主要成分为核心抗体中IgG型。阳性是以往或现在感染乙肝病毒标志。和HBsAg一样,仅此一项不能说明乙肝病毒是否繁殖复制。

那么通常我们通过两对半的不同的组合来判断乙肝感染的现状和转归,下面是常见两对半不同组合的简明临床意义:

1.第一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后期。

2.第一、三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传染性很强。

3.第一、三、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大三阳”,这种情况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此时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很强。

4.第一、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

5.第一、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但传染性较弱(如果病毒变异,DNA呈高复制,仍然有较强传染性)

6.第五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隐性携带者或处于感染的窗口期,也说明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7.第四、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8.第二、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说明是乙型肝炎的恢复期,已有免疫力。

9.第二、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接种了乙肝疫苗后,或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已康复了,已有免疫力。

以上简单罗列了感染乙肝病毒后两对半的常见的一些表现形式,针对个体,可能扔存在其它不同的表现组合,或在转归中,所以碰到不典型的组合,不必担心,建议过段时间再次复检,一般不典型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

另外,在检查两对半的同时,一些实验室也同时加查一些辅助项目,比如前S1抗原(Pres1),前S2(Pres2),以及HBcAb-IgM和HBcAb-IgG,以期对病情有个更明确的认识。两对半的结果仅仅是说明是否感染乙肝病毒,而不能说明肝脏的损害或损害程度,所以不能仅仅根据两对半来判断病情的严重与否,也不能根据两对半的结果来用药,用药的依据是肝脏的实际损害的程度。那么通常我们通过检查肝生化或肝活检来确定,比较常用而且简单易行的,就是检查肝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转氨酶,临床上通过抽血化验检测肝功能的转氨酶主要有两种,一种叫谷丙转氨酶(ALT);另一种叫谷草转氨酶(AST)。由于ALT、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 当其明显升高时常提示有肝损伤,但是肝损伤的原因很多,不仅仅是乙肝,而且包括其它病毒性肝炎,以及其他可能造肝损伤的疾病,须进一步追查原因:是否嗜酒、身体是否肥胖、有无脂肪肝、有无心脏病、有无化学药物中毒史、有无寄生虫病史等。而且其他脏器中如肾、心肌、胰、肌肉、脾、胆、肺也含有一定数量的ALT和AST,在理状态下,血清转氨酶也有变异,如剧烈活动、体育锻炼、月经期时,转氨酶也可暂时升高,所以不必一看到转氨酶升高就恐慌,就认为一定是肝炎或乙肝。而我们通常把这些“澳抗”阳性,但是肝功正常的患者,称为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这些“健康携带者”通常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不影响工作,大多数也不影响寿命,所以也不必恐慌。

1、乙肝的分类和定义

乙型肝炎分为急性乙肝、慢性乙肝和亚临床感染三类。大部分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以亚临床感染过程获得痊愈以及对乙肝的免疫力(这些人其实在检查时已经是健康人,典型的二对半结果是2、4、5或2、5阳性),小部分发展为急性乙肝,急性乙肝一般为良性经过,大多数患者可以彻底痊愈,并获得免疫力。极少数急性乙肝病人和大量通过母婴传播或幼儿时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以及很少的一些成年感染者最终成为慢性乙肝病人。慢性乙肝患者的定义是HBsAg持续阳性超过六个月的人。慢性乙肝病人中,肝功正常的,社会上称为“病毒携带者”或“健康带菌者”,肝功不正常的,社会上称为“乙肝患者”。但必须明确,“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两者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同时所谓的“健康带菌者”只是社会上的一个不规范的称呼,这部分病人并不是健康人,而是乙肝病人。这些病人即使肝功能化验指标一切正常,肝脏也可能已经有了较严重的炎症,所以完全不能自认为肝功正常就是健康人,还是要做好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即常说的乙肝五项或称两对半)

序号 HBsAg 表面抗原 抗-HBs HBsAb 表面抗体 HBeAg E抗原 抗-HBe HBeAb E抗体 抗-HBc HBcAg 核心抗体 临床意义 出现率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1-30%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现;

(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5-10%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2-10%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1-6%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0.5-5%

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10-15%

7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5-15%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5-10%

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30-40%

16种少见模式

10 + - -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 (2)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

11 + - - + - (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12 + - + - - 急性HBV感染早期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3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

14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5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7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8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9 - - + - - (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 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呈阴性,或呈假阳性。

20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1 -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

22 - + - + - HBV感染后已恢复。

23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4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5 - - - + -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7种罕见模式

26 + + + + + ①一种亚型的HBsAg及异型的抗HBs(常见); ②血清从HBsAg转化为抗HBs的过程(少见)。

27 - + + + -

28 - + + + +

29 - - + + -

30 + - + + -

31 + + + - -

32 + + + + -

两对半各项指标的含义:(因来源不一样,说法不尽相同)

HBcAb是HBcAg对应抗体,它不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而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的一种指标,包括IgM、IgG、IgA三种类型。 HBcAb-IgM阳性是乙肝病毒急性感染和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具有高度传染性。HbcAb-IgM阳性还可见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而HB-CAb-IgG阳性高滴度是指正在感染,HbcAb-IgG低滴度则指过去感染过HBV,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

(一) HBsAg 乙肝表面抗原 (+) 阳性

1,协助早期诊断 2,作为携带者指标

(二) HBsAb(抗-HBS) 乙肝表面抗体 (+) 阳性

1,乙肝感染是否有免疫力的检测指标(阳性表示有免疫力)

2,判断人群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水平

(三) HBcAb (抗-HBC) 乙肝核心抗体 (+) 阳性

1, 有助于确诊处于"窗户期"(抗原消失,抗体尚为形成)的急性乙肝。

2,有助于发现HBSAg阴性的乙肝。

3,高滴度(阳性)示病毒复制,低滴度示无传染性,低滴度抗-HBS和抗-HBS并存时,示对乙肝有免疫力。

4,有助于发现HBSAg阴性的乙肝感染者和携带者。

5,急性期和恢复期滴度很高,以后逐渐下降,可保持20年以上甚至终生。

6,估计病情转归和预后,如转阴示乙肝治愈。

(四) HBeAg e抗原正常值 :阴性 (-)阳性 (+) 表示血中存在大量病毒

1,急性乙肝持续性阳性示肝组织严重损害,易成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传染期较长,是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

2,慢性肝炎持续性阳性示病情活动。

3,阳性孕妇则新生儿九成亦是阳性。

(五) e抗体 抗-HBe阳性 表示病毒在血中消失

1,表示病情进入恢复期,传染性较低。

2,急性乙肝示预后良好,慢性阳性示病情静止。

3,肝硬化阳性和甲胎蛋白升高,则预示可能为早期原发性肝癌。

4,只存在于HBcAg(+)者中,抗-HBs阳性中亦可检出抗-HBe.

另一解释:

1、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

(1)HBsAg

HBsAg是乙肝病毒(HBV)的蛋白质外壳,HBsAg阳性是机体被HBV感染的标志,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但HBsAg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如果S基因突变株存在,不能用常规方法检出,可表现为HBsAg(-)的HBV携带者(占3%左右)或肝炎;也有少数低浓度感染者HBsAg(-),原因是血液中HBsAg的含量在常规检测极限之下。HBsAg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的出现常伴随HBV存在,间接提示携带者具有传染性),但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HBs。

(2)抗-HBs

抗-HBs阳性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自然感染(隐性或显性感染)产生了对HBV的免疫力。抗-HBs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者可以抵御HBV的再次侵袭。

一般而言(也并非都如此),抗HBs阴性说明对HBV易感,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2、核心抗原(HBcAg)与核心抗体(抗-HBc)

(1)HBcAgHBcAg存在于感染者的肝细胞核当中,血液中没有游离的HBcAg,因此用常规方法在血液中检测不到 HBcAg 。

(2)抗-HBc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Bc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在“大三阳”组合中,它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之一。

3、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 )

(1)HBeAgHBeAg是病毒复制程度的标志,阳性时表明HBV复制活跃,提示传染性大。

(2)抗-HBe抗-HBe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在“小三阳”组合中,抗-HBe阳性提示HBV复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传染性变小。

何谓“三对半”、“四对半”及“大三阳”、“小三阳”

了解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项目和意义,对众多的乙肝病人来说十分重要。为此,南京市第二医院 肝病专家詹嫆娥主任医师就人们关心的主要内容予以解答。

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即产生系列免疫反应, 在血清中可检测出相应的抗原与抗体。肝病毒感染后的标志物主要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一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一HBe)、乙肝核心抗体(抗一HBc)。人们将这5项俗称为“两对半”。 近年来又在乙肝表面抗原中分离出前S1抗原与相应的前S1抗体;前S2抗原与前S2抗体,通称 “三对半”、“四对半”。

HBsAg是病毒感染后较早出现在血清中的抗原, HBsAg阳性有一定传染性,若半年内不消失,即称慢性HBsAg携带者。 HBsAg存在于唾液、汗液、 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密切接触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HBeAg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抗一HBc是一种感染性抗体,高滴度的抗一HBc阳性标志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抗一HBe是e抗原转阴后出现的一种非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巳缓解,没有明显传染性,病情在恢复。前 S1抗原和前S2抗原和病毒入侵肝细胞有关,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最早出现在血清中的抗原,其阳性与病毒复制有关,是传染性标志;前S1抗体、前 S2抗体阳性是病毒将被清除的标志,有保护作用。此外,抗一HBs是保护性抗体,在HBsAg转阴后,或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表明机体获得了免疫力。

临床上常将HBsAg、 HBeAg、抗一HBc三项阳性称之为“大三阳”。这类患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多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乙肝潜伏期、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在每个个体中都有其固有特征。诊治需综合判断,采取不同措施。

HBsAg、抗一HBe和抗一HBc三项阳性就叫做“小三阳”。这类患者病毒复制已缓解,传染性弱,临床大多表示疾病在好转或恢复。尽管“小三阳”患者一般无需常规治疗,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注意饮食、休息、不饮酒,定时复查复诊,做到心中有数。不过,临床上“小三阳”也常出现各型慢性肝炎、肝硬化者,这可能是由于体内病毒出现不断变异,原产生的抗体不能阻止病毒复制,或感染了其它亚型的乙肝病毒,或体内剧烈免疫紊乱,对这类患者需进一步深人全面诊治。

当人们感染了乙肝病毒后,应尽早到医院去确诊,一定要动态医学观察、求助于专业医师共同制订合理、适当、正规的治疗措施。患者千万不要自行乱吃药,以免延误病情, 使疾病恶化。

2肝功:

检验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损害、查明原因、判断预后以及鉴别黄疸等。因此,肝功能试验的临床应用对于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肝功能试验种类繁多,不下数百种,但是一种试验只能探查肝脏的某一种功能,没有一种试验能全面反映肝脏的一切功能。因此,为了得到比较正确的结论,应做若干种试验,必要时要反复复查。同时对肝功能试验的评价,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全面考虑,避免片面性及主观性。

1、肝细胞是否受损的指标

现在常用的方法是酶活性试验,主要是谷丙转氨酶ALT(GPT)、谷草转氨酶AST(GOT),肝细胞里含有很多谷丙转氨酶,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时,这种酶就会从肝细胞里释放出来,进入血液里,使血液里的ALT浓度增高。由于各地各医院测定的方法不同,所以各医院实验室谷丙转氨酶正常参考值有所差别,一般为40以下。

急性肝炎早期肝受损时,大多数ALT和胞浆部分的AST被释放出来,一般ALT都高于AST,致使AST/ALT降至0.56左右,但如果AST大幅升高,甚至和ALT发生倒挂现象,表明肝损加重。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时AST/ALT比值常 >2,胆汁淤积及肝癌时亦可增高。AST包括两种同工酶:ASTa、ASTm,轻度肝损害时,仅ASTs升高,大量肝细胞坏死时血清ASTm也大量增高,ASTm/ASTs的比值亦明显增高。

以前常用的麝香草酚浊度试验(也称T·T·T)(正常值范围0~6)以及类似的硫酸锌浊度试验(正常值12单位以下),现在已经淘汰,在一些县级的小医院或许还能见到。

此外还有血清胆碱酯酶、腺苷脱氢酶等指标也可以作为肝损害的标记,但是通常不如ALT或AST具有特异性。

2、排泄分泌功能的指标

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

胆红素排泄的异常透露出肝脏病变或胆管阻塞等异常讯息,异常升高时,应通过检查来判断时何种原因造成的黄疸,包括尿三胆以及粪胆原的检测,以期更好的判断异常的原因,而对于慢性乙肝来说,主要时由于肝细胞受损,造成其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发生障碍,称为肝细胞性黄疸。当黄疸指数超过50umol/L时,通常造成巩膜或皮肤黄染,也就是通常所称的黄疸。

几种黄疸的发生机制:

溶血性黄疸:溶血时,红细胞大量破坏,形成过量的间接胆红素,远远超过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的能力,加重肝脏的负担;同时,溶血产生的贫血引起缺氧及红细胞破坏释放出毒性物质,均能削弱肝细胞的胆红素代谢功能,使间接胆红素滞留于血中而发生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因肝细胞受损,其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发生障碍,以致有相数量的胆红素潴留于血中;同时,因肝细胞受损和(或)肝小叶结构破坏,致使直接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入胆小管,从而反流入肝淋巴液和血液中,结果发生黄疸。

阻塞性黄疸:在胆汁排泄道路上,不论是肝内的毛细血管、小胆管或肝外的肝胆管、总胆管,任何部位发生梗阻,则阻塞上方的胆道压力不断增高,胆管扩大、胆小管及毛细胆管破裂,致质汁中直接胆红素反流入体循环中,而出现黄疸。

几种黄疸的鉴别:

各种肝脏病、溶血及旁路胆红素血症时血清总胆红素升高,正常人<17.1μmol/L,间接胆红素为1.71-13.7μmol/L。溶血性黄疸时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增高;阻塞性黄疸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增高;肝细胞性黄疸时,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增高。正常人尿内仅有少量尿胆原,溶血性黄疸时明显增多(但尿内无胆红素),肝细胞性黄疸时尿胆原排泄增加,完全阻塞性黄疸时则尿内无尿胆原,在后两种黄疸尿内胆红素阳性至强阳性。

此外,还有:

碱性磷酸酶(AKP)(15~150):血清内AKP的增高一般提示伴有胆淤的肝胆疾病或骨骼病变。

谷氨酰转肽酶(γ-GT)(0~50):在急性肝炎时γ-GT下降至正常较ALT为迟,如它持续升高,提示转为慢性肝病;如在慢性肝炎时γ-GT长期增高,提示肝细胞有坏死病变;梗阻性黄疸时γ-GT常明显增高,恶性梗阻较良性梗阻时为高。

3、预后的判断 主要是总蛋白TP(60-80g/L)、白蛋白ALB(40-50g/L)、球蛋白G(20-30g/L),以及白球比A/G( 1.5-2.5)。

血清白蛋白,它是由肝脏合成的,其水平是估计预后的良好标志,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等造成ALB合成障碍,同时GLB也会不同程度的上升,严重时,造成A/G降低或倒置,提示预后不良。

血清前白蛋白(PA),由于它在体内半衰期只有1.9天,故它反映近期肝损害及其程度较白蛋白这敏感。蛋白电泳可以很好的分离各种成分,根据各种成分的变化,以期对病情有个更好的分析。

血氨的测定:氨由氨基酸分解而来,亦可从肠道铵盐及含氮物质经细菌作用所产生。氨是有毒物质,大多数经肝脏解毒转化为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血氨正常值按奈氏试剂显色法为10-60μg%,肝性昏迷前期至昏迷过程中血氨逐渐升高时,提示预后不良

肝功能检查指标一栏表(新增)

化验项目 缩写符号法定单位

总胆红素定量 TBiL 1.7-17.1μmol/L

直接胆红素 DBiL 0-6μmol/L

谷丙转氨酶 ALT 5-40u/L (赖氏法Reitman: 5-30 u/L)

谷草转氨酶 AST 5-40u/L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GMT)5-54u/L (简易重氮试剂法: 0-40u/L) (对硝基苯胺改良法: 6-47u/L)

乳酸脱氢酶 LDH 109-300u/L(速率法)

碱性磷酸酶AKP(ALP) 35-125u/L(速率法) (金-阿氏法3-13u/L) (布氏法1.4-4.0u/L )

胆碱性酯酶 CHE4.2-9.8ku/L(速率法)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 TTT0-6马氏单位

黄疸指数 4-6单位

血清总蛋白 TP 60-80g/L

白蛋白 A 35-55g/L

球蛋白 G 20-30g/L

白/球比值 A/G 1.5~2.5:1

胆固醇 CHO 3.1-5.7mmol/L

甘油三酯 TG 0.23-1.24mmol/L

凝血酶原时间 PT11-14秒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你好,其实三项抗体是阳性说明你已经处于恢复期,已有免疫力,在这段时间里请注意静养,防止反复。以下是乙肝五项的详细描述——————

乙肝五项(俗称二对半),是检查乙肝病毒(HBV)感染最常用的血清学标记;

两对半中各项指标的意义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一般简称表面抗体。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表面抗体,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然后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以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有了表面抗体,证明人已产生了免疫力。人自然感染后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均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产生表面抗体。一般成人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以发生急性乙型肝炎,也可没有症状,绝大多数在3~6个月以后才出现表面抗体。检查出抗-HBs阳性,疾病即已逐渐恢复。血液里表面抗体能维持很长时间,直到老年期抗体水平才有所降低。若在婴儿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往往不产生表面抗体,而持续携带表面抗原,有时经过若干年后出现抗-HBs,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就慢慢转阴了。所以,如查出抗-HBs阳性结果,就表示不会再感染乙型肝炎了。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它来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核心抗原在病人血清中查不到,仅在肝细胞中才能查到。故查出e抗原,其意义就等于查出核心抗原,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并且传染性较强。一般HBsAg(+)的人,用比较敏感的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查e抗原,可有61%的人HBsAg(+)。而如果HBsAg(+),其意义与在血中存在病毒颗粒,或在血中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或核心抗体IgM相同。

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的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当乙型肝炎病人由HBsAg(+)转变成抗-HBe(+ ),叫做血清转换。抗-HBe(+)时,乙肝病毒在肝组织内的复制逐渐减少,由病毒复制活跃期转变成不活跃期,肝组织的炎症也常由活动变成不活动,血中及肝组织内病毒颗粒均减少,所以传染性也减少。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有时虽然检查出e抗体阳性,但肝细胞内仍然可以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表明病毒仍然存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e抗体出现阳性是病毒复制降低并且传染减少的标志,这时病毒颗粒有可能已经很少,但并不表示病毒已被消除了。

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简称,可简写为抗-HBc。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抗-HBc是一项病毒感染的标志。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于急性期即可测到很高的抗-HBc,而在急性期过后,核心抗体水平仍保持一定高度,并持续若干年。在慢性感染状态的携带者或病人,核心抗体也常保持高水平。另外,表面抗原已呈阴性的病人,还可查出抗-HBc阳性。因此单项抗-HBc阳性,难以确定病人是近期感染,还是以前有过感染。

为了确定病人是近期内感染还是以前有过感染,常需要检测抗-HBcIgM和抗-HBcIgG。也就是说,核心抗体有两种的成分,一种是免疫球蛋白M,另一种是免疫球蛋白G,即抗-HBcIgM和抗-HBcIgG。这两种成分分别由不同的B淋巴细胞产生。当人体受到核心抗原刺激后,先产生出抗-HBcIgM,它持续时间比较短,过一段时间才逐渐产生出抗-HBcIgG,后者能在体内保持较长时间。有时乙肝病毒已经清除,而抗-HBcIgG在体内仍然存在,这时检测其他乙肝感染指标已是阴性,而仅有抗-HBcIgG阳性。因此,当抗-HBcIgM阳性时,常表示是近期感染,即乙型肝炎病毒仍在复制;当抗-HBcIgM阴性而抗-HBcIgG或抗-HBc阳性时,则表示既往有过乙肝病毒感染,但现在已不复制或已不存在了。检测抗-HBcIgM及IgG对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急性乙型肝炎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的急性乙肝,也就是说病人第一次受乙肝病毒感染,另一种是病人原来是表面抗原携带者,现在又急性发病,表面上好像和急性肝炎一样。但这两种病人血中核心抗体的情况不一样;慢性携带者急性发病的病人,血清中抗-HBcIgG或抗-HBc的水平比较高,而抗-HBcIgM比较低或是稍高;而真正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则血清中抗-HBcIgG往往阴性或低水平。因此,作这项检查有助于将两种情况区分开。鉴于它们的预后不相同,真正的急性肝炎常可彻底治愈,而慢性携带者急性发病则常易转为慢性。因此,可以看出检测抗-HBcIgM及IgG的重要。

“两对半”的判断作用

中文名字

英文名字

单项阳性有什么意义?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

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抗HBs) 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的感染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

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

乙肝e抗原 HBeAg 阳性说明传染性强。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乙肝e抗体 HBeAb (抗HBe) 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传染性。

乙肝核心抗体

HBcAb (抗HBc) 阳性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通常,我们通过两对半的不同组合来判断乙肝感染的现状和转归,下面是常见两对半组合的简明临床意义:

1)第一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后期;

2)第五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乙肝病毒的隐性携带者或处于感染的窗口期,也说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3)第一、三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

4)第一、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

5)第一、三、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大三阳”,这种情况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

6)第一、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

7)第四、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8)第二、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说明是乙型肝炎的恢复期,已有免疫力;

9)第二、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接种了乙肝疫苗后,或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已康复了,已有免疫力。

以上简单罗列了感染乙肝病毒后两对半的常见的一些表现形式,针对个体,可能仍存在其它不同的表现组合,或在转归中。所以碰到不典型的组合,不必担心,建议过段时间再次复检,一般不典型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

教你看乙肝五项化验单

通常,乙型肝炎患者常见的化验单有两大类,一类是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指标,如乙型肝炎"两对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通过这些指标,可初步判断是不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等。但这些指标不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另一大类,如肝功能系列指标。

(1)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的实验室检查(化验)指标。

1)没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如检查结果显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5项指标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均为阴性,则表明没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该类人群可正常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2)既往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而且前已不再是乙型肝炎:这类人群既往曾经有过明确或隐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最终向好的方向发展。病毒指标可以下列以种形式出现: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核心抗体为阳性,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阴性;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为阳性,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阴性;C.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为阳性,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阴性。以上情况者不必接种乙型肝炎疫羁,也不需任何治疗。

3)乙型肝炎病毒现症感染状态,须诊断为乙型肝炎(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为阳性(俗称"大三阳");C.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为阳性(俗称"小三阳");D.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阳性;E.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阳性。需要指出的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而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核心抗体为阳性,同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阳性。

(2)反映乙型肝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肝功能系列指标:

1)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肝功能系列:A.血清酶学指标相对稳定于正常状态,谷丙转氨酶(GST,正常值小于40单位/升)、谷草转氨酶(GOT,正常值小于40单位/升),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正常值小于50单位/升)和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值小于110单位/升)都在正常范围内;B.血清总胆红素(TBIL)小于17.1微摩尔/升、血清胆汁酸(SBA)正常;C.血清清蛋白(白蛋白)及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正常(小于1.5);D.蛋白电泳γ-球蛋白(γ-EP)数值正常(小于19%);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正常(大于80%)。

2)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系列的改变情况:谷丙转氨酶为40-120单位/升,血清总胆红素为17.1-34.2微摩尔/升,清蛋白大于35克/升,清蛋白/球蛋白比值为1.3-1.5,γ-球蛋白小于20%,凝血酶原活动度逐渐下降为70%-71%。也就是说,对照一个乙型肝炎患者的化验单上所列的肝功能项目,如果检查结果符合上述异常数值范围,则可断定自己属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此时应该积极治疗。

3)中度慢性乙型肝炎功能系列的改变情况:谷丙转氨酶为120-400单位/升,血清总胆红素为34.2-85.5微摩尔/升,清蛋白33-34克/升,清蛋白/球蛋白比值为1.0-1.2,γ-球蛋白为22%-25%,凝血酶原活动度61%-70%。

4)重度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系列的改变情况:谷丙转氨酶大于400单位/升,血清总胆红素大于85.5微摩尔/升,清蛋白小于32克/升,清蛋白/球蛋白比值小于0.9,γ-球蛋白大于26%,凝血酶原活动度为40%-60%。

5)重型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系列的改变情况:血清总胆红素大于171微摩尔/升,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6)肝炎肝硬化肝功能系列的改变情况:γ-球蛋白大于30%,清蛋白/球蛋白倒置,单胺氧化酶(MAO)大于40单位/升,III型前胶原肽(PIII)大于10单位/升,透明质酸(HA)大于120毫克/升。

序号 HBsAg 表面抗原 抗-HBs HBsAb 表面抗体 HBeAg E抗原 抗-HBe HBeAb E抗体 抗-HBc HBcAg 核心抗体 临床意义 出现率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1-30%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5-10%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2-10%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1-6%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0.5-5%

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10-15%

7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5-15%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5-10%

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30-40%

16种少见模式

10 + - -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 (2)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

11 + - - + - (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12 + - + - - 急性HBV感染早期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3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

14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5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7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8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9 - - + - - (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 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呈阴性,或呈假阳性。

20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1 -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

22 - + - + - HBV感染后已恢复。

23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4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5 - - - + -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7种罕见模式

26 + + + + + ①一种亚型的HBsAg及异型的抗HBs(常见); ②血清从HBsAg转化为抗HBs的过程(少见)。

27 - + + + -

28 - + + + +

29 - - + + -

30 + - + + -

31 + + + - -

32 + + + + -

两对半各项指标的含义:(因来源不一样,说法不尽相同)

HBcAb是HBcAg对应抗体,它不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而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的一种指标,包括IgM、IgG、IgA三种类型。 HBcAb-IgM阳性是乙肝病毒急性感染和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具有高度传染性。HbcAb-IgM阳性还可见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而HB-CAb-IgG阳性高滴度是指正在感染,HbcAb-IgG低滴度则指过去感染过HBV,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

(一) HBsAg 乙肝表面抗原 (+) 阳性

1,协助早期诊断 2,作为携带者指标

(二) HBsAb(抗-HBS) 乙肝表面抗体 (+) 阳性

1,乙肝感染是否有免疫力的检测指标(阳性表示有免疫力)

2,判断人群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水平

(三) HBcAb (抗-HBC) 乙肝核心抗体 (+) 阳性

1, 有助于确诊处于"窗户期"(抗原消失,抗体尚为形成)的急性乙肝。

2,有助于发现HBSAg阴性的乙肝。

3,高滴度(阳性)示病毒复制,低滴度示无传染性,低滴度抗-HBS和抗-HBS并存时,示对乙肝有免疫力。

4,有助于发现HBSAg阴性的乙肝感染者和携带者。

5,急性期和恢复期滴度很高,以后逐渐下降,可保持20年以上甚至终生。

6,估计病情转归和预后,如转阴示乙肝治愈。

(四) HBeAg e抗原 正常值 :阴性 (-) 阳性 (+) 表示血中存在大量病毒

1,急性乙肝持续性阳性示肝组织严重损害,易成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传染期较长,是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

2,慢性肝炎持续性阳性示病情活动。

3,阳性孕妇则新生儿九成亦是阳性。

(五) e抗体 抗-HBe 阳性 表示病毒在血中消失

1,表示病情进入恢复期,传染性较低。

2,急性乙肝示预后良好,慢性阳性示病情静止。

3,肝硬化阳性和甲胎蛋白升高,则预示可能为早期原发性肝癌。

4,只存在于HBcAg(+)者中,抗-HBs阳性中亦可检出抗-HBe.

另一解释:

1、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

(1)HBsAg

HBsAg是乙肝病毒(HBV)的蛋白质外壳,HBsAg阳性是机体被HBV感染的标志,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但HBsAg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如果S基因突变株存在,不能用常规方法检出,可表现为HBsAg(-)的HBV携带者(占3%左右)或肝炎;也有少数低浓度感染者HBsAg(-),原因是血液中HBsAg的含量在常规检测极限之下。HBsAg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的出现常伴随HBV存在,间接提示携带者具有传染性),但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HBs。

(2)抗-HBs

抗-HBs阳性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自然感染(隐性或显性感染)产生了对HBV的免疫力。抗-HBs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者可以抵御HBV的再次侵袭。

一般而言(也并非都如此),抗HBs阴性说明对HBV易感,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2、核心抗原(HBcAg)与核心抗体(抗-HBc)

(1)HBcAg HBcAg存在于感染者的肝细胞核当中,血液中没有游离的HBcAg,因此用常规方法在血液中检测不到 HBcAg 。

(2)抗-HBc 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Bc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在“大三阳”组合中,它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之一。

3、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 )

(1)HBeAg HBeAg是病毒复制程度的标志,阳性时表明HBV复制活跃,提示传染性大。

(2)抗-HBe 抗-HBe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在“小三阳”组合中,抗-HBe阳性提示HBV复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传染性变小。

何谓“三对半”、“四对半”及“大三阳”、“小三阳”

了解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项目和意义,对众多的乙肝病人来说十分重要。为此,南京市第二医院 肝病专家詹嫆娥主任医师就人们关心的主要内容予以解答。

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即产生系列免疫反应, 在血清中可检测出相应的抗原与抗体。肝病毒感染后的标志物主要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一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一HBe)、乙肝核心抗体(抗一HBc)。人们将这5项俗称为“两对半”。 近年来又在乙肝表面抗原中分离出前S1抗原与相应的前S1抗体;前S2抗原与前S2抗体,通称 “三对半”、“四对半”。

HBsAg是病毒感染后较早出现在血清中的抗原, HBsAg阳性有一定传染性,若半年内不消失,即称慢性HBsAg携带者。 HBsAg存在于唾液、汗液、 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密切接触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HBeAg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抗一HBc是一种感染性抗体,高滴度的抗一HBc阳性标志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抗一HBe是e抗原转阴后出现的一种非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巳缓解,没有明显传染性,病情在恢复。前 S1抗原和前S2抗原和病毒入侵肝细胞有关,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最早出现在血清中的抗原,其阳性与病毒复制有关,是传染性标志;前S1抗体、前 S2抗体阳性是病毒将被清除的标志,有保护作用。此外,抗一HBs是保护性抗体,在HBsAg转阴后,或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表明机体获得了免疫力。

临床上常将HBsAg、 HBeAg、抗一HBc三项阳性称之为“大三阳”。这类患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多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乙肝潜伏期、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在每个个体中都有其固有特征。诊治需综合判断,采取不同措施。

HBsAg、抗一HBe和抗一HBc三项阳性就叫做“小三阳”。这类患者病毒复制已缓解,传染性弱,临床大多表示疾病在好转或恢复。尽管“小三阳”患者一般无需常规治疗,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注意饮食、休息、不饮酒,定时复查复诊,做到心中有数。不过,临床上“小三阳”也常出现各型慢性肝炎、肝硬化者,这可能是由于体内病毒出现不断变异,原产生的抗体不能阻止病毒复制,或感染了其它亚型的乙肝病毒,或体内剧烈免疫紊乱,对这类患者需进一步深人全面诊治。

当人们感染了乙肝病毒后,应尽早到医院去确诊,一定要动态医学观察、求助于专业医师共同制订合理、适当、正规的治疗措施。患者千万不要自行乱吃药,以免延误病情, 使疾病

血清总蛋白 TP 60-80g/L

白蛋白 A

35-55g/L

球蛋白 G 20-30g/L

白/球比值 A/G 1.5~2.5:1

胆固醇 CHO 3.1-5.7mmol/L

甘油三酯 TG 0.23-1.24mmol/L

凝血酶原时间 PT 11-14秒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80-100%

肌酐 Cr 44-133μmol/L

尿素氮 BUN 1.79-7.14mmol/L

血糖 GLU 3.89-6.11mmol/L

甲胎蛋白 AFP 50μg/L

免疫球蛋白G IgG 12.87±1.35g/L

免疫球蛋白A IgA 2.35±0.34g/L

免疫 IgM 1.08±0.24g/L

补体3 C3 1.14±0.27g/L

补体4 C4 553±109mg/L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0.56-0.76%

CD4 0.38-0.52%

CD8 0.22-0.32%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是肝脏蛋白代谢混乱的一种定性试验。肝脏病患者的血清与麝香草酚巴比妥缓冲液试剂混合后即可出现混浊,通过混浊程度与事先备好的标准混浊试管进行比较,可测出其混浊程度。正常值为0-6马氏单位,大于7单位为阳性。其混浊程度与肝损伤程度基本平行。急性肝炎早期即可阳性,恢复期转为阴性;持续阳性者是向慢性转化的指征。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均可为阳性。静止期可下降或接近正常。

肝功能检查都包括哪些内容

肝功能的种类很多,反映肝功能的试验已达700余种,新的试验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建立,主要包括四大类。

①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试验:包括血清酶类及血清铁等,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如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等。临床表明,各种酶试验中,以ALT、AST能敏感地提示肝细胞损伤及其损伤程度,反应急性肝细胞损伤以ALT最敏感,反映其损伤程度则AST较敏感。在急性肝炎恢复期,虽然ALT正常而γ-GT 持续升高,提示肝炎慢性化。慢性肝炎γ~GT持续不降常提示病变活动。

②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检测肝脏对某些内源性(胆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药物等)高摄取物排泄清除能力,临床的检测胆红素定量的常用,总胆红素大于17.1μmd/ L为黄疸病例,如果胆红素进行性上升并伴ALT下降,叫做酶胆分离,提示病情加重,有转为重症肝炎的可能。

③反映肝脏贮备功能的试验:血浆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常规试验。ALb下降提示蛋白合成能力减弱,PT延长提示各种凝血因子的合成能力降低。

④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试验:血清蛋白电泳已基本取代了絮浊反应,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此外,透明质酸、板层素、III型前胶原肽和IV型胶原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脏内皮细胞、贮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密切相关。

常见肝病的主要试验检查结果趋势

急性病毒性肝炎 慢性肝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胆汁淤积

典型 轻型 重型 迁延型 活动型 代偿期 失代偿期 肝内性 肝外性

血清总胆红素 ↑↑ -↑ ↑↑↑ - -~↑↑ - ↑~↑↑ -~↑↑ ↑↑↑ ↑↑↑

结合胆红素 ↑↑ -~↑ ↑↑↑ - -~↑↑ - ↑~↑↑ -~↑↑ ↑↑↑ ↑↑↑

ALT、AST ↑↑ ↑↑ ↑↑~↑↑↑ ↑ ↑↑ -~↑ -~↑↑ -~↑↑↑ ↑~↑↑ -~↑

腺苷脱氨酶 ↑ ↑ ↑↑ ↑ ↑↑ ↑↑ ↑↑ -~↑↑ -~↑ -

碱性磷酸酶 ↑ - -~↑ - ↑~↑ - -~↑ ↑↑↑ ↑↑↑ ↑↑↑

γ谷氨酰转肽酶 ↑ -~↑ ↑~↑↑ - -~↑ -~↑↑ -~↑↑ ↑↑↑ ↑↑↑ ↑↑↑

白蛋白 - - ↓~↓↓ - ↓ -~↓ ↓↓↓ ↓~↓↓↓ - -

γ球蛋白 ↑ - -~↑ - ↑↑ ↑ ↑↑↑ -~↑↑↑ - -

胆固醇 - - ↓ - - - ↓ -~↓ ↑↑ ↑↑↑

胆固醇酯 ↓ - ↓↓ - ↓ - ↓↓ -~↓↓ ↑ ↑↑

α脂蛋白 ↓↓ -~↓ ↓↓↓ - ↓ - ↓ -~↓ -~↑ ↑

凝血酶原时间 ↑ - ↑↑↑ - ↑↑ - ↑↑↑ -~↑↑ ↑* ↑↑*

胆汁酸 ↑↑ ↑ ↑↑ ↑ ↑↑ ↑ ↑↑ -~↑↑ ↑↑↑ ↑↑↑

氨 - - ↑ ↑ - -~↑ ↑↑↑ -~↑↑ - -

表中*胃肠外注射维生素K后恢复正常,↑表示升高的程度

单项抗-HBc阳性说明什么?

根据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我国一般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为49.8%。据此推算,我国约有6.5亿人抗-HBc阳性,其中多数人为单项抗-HBc阳性。那么,单项抗-HBc阳性说明什么呢?

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血清中首先出现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 VDNA),约1个月后出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 BeAg),尔后出现抗-HBc等。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血清中HBVDNA、 HBsAg和HBeAg先后转为阴性,在HBsAg消失后隔一段时间,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此时抗-HBc与抗-HBs可同时阳性。由于抗-HBs在血清中持续存在时间较抗-HBc短,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抗-HBs消失,仅单项抗-HBc阳性。无论是有临床症状的乙型肝炎病人还是没有临床表现的隐性感染者,他们康复后,血清学检查均可表现为单项抗-HBc阳性。因此,单项抗-HBc阳性,特别是抗-HB c低水平阳性,表示该人既往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现已康复,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已被清除,他们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和工作。

但也有一部分单项抗-HBc阳性者,特别是抗-HBc高水平阳性者,其体内仍有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但因病毒复制水平低,不易用常规方法检出。但用敏感的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法检测,可发现他们HBVD NA阳性。因此,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复制活跃,他们可再次复发乙型肝炎。国内外均有报告,一些非肝炎病人因输入单项抗-HBc 阳性供血员的血液而发生输血后乙型肝炎,或因移植抗-HBc阳性者提供的器官等而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此外,还发现一些单项抗-HBc阳性者,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发生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因此,单项抗-HBc阳性,特别是抗-HBc高水平阳性者,不能献血或提供器官等,以免传染他人。同时,他们自己也应劳逸结合,注意营养,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防止乙型肝炎再次复发。如有不适,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HBsAb、HBeAb阳性说明了什么

李广容

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抗-HBs)

在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中,抗原是病毒本身的成分,而抗体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产物,其临床意义不同。表面抗体(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常在感染恢复后期出现阳性,此时表面抗原(HBsAg)转阴至少已1个月以上。抗-HBs于6-12月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0年内转阴(有时转阴很快)。其临床意义如下: 1、单项抗-HBs阳性 (1)接种乙肝疫苗成功的标志; (2)单项低效价抗-HBs阳性有时为非特异性反应。 2、与抗-HBc、抗-HBe同时阳性 机体自然感染(包括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乙肝病毒(HBV)以后发生免疫应答,病毒被清除,机体获得抵御 HBV再次侵袭的特异性免疫力。 3、与HBsAg同时阳性 非常少见,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感染了不同的HBV亚型; (2)感染了S基因变异的HBV; (3)免疫功能低下,抗-HBs不能清除HBsAg(4)正处于抗原-抗体动态平衡阶段。

乙肝e抗体HBeAb(抗-HBe)阳性说明了什么?

血清中e抗体(抗-HBe)一般在HBeAg消失之后出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1、急性感染 抗-HBe 在急性自限性感染的恢复期出现,最终可能呈现抗-HBs、抗-HBc和抗-HBe 同时阳性,“三抗体”阳性标志着体内的乙肝病毒(HBV)已被清除,并且具有免疫力。

2、与HBsAg、抗-HBc同时出现的慢性持续性感染 这就是所谓“小三阳”,见于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也见于慢性乙肝患者,表明体内病毒复制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传染性降低,病情可能趋于稳定。发生病毒变异者病情并不减轻或稳定。

3、有人报告极少数抗-HBe阳性并伴有其它抗体阳性者HBV-DNA仍阳性,具有一定传染性。

4、近期有关研究者比较关注“小三阳”人群肝癌的发病率问题。

5、抗-HBe阳转后仍有可能逆转为HBeAg阳性。

6、注射乙肝疫苗成功后仅表现抗-HBs 阳性,不会同时伴有抗-HBe阳性(也不伴有抗-HBc阳性)。

肝纤维化四项检查指标: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PCIII(III型前胶原):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并与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正常值<120ug/L。

2. IV-C(IV型胶原):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过程,是肝纤的早期标志之一。正常值<75ug/L。

3. LN(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正常值<130ug/ml。

4. HA(透明质酸酶):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正常值<110mg/L。

5. PLD(脯肽酶)系胶原蛋白降解的关键酶,与肝内胶原纤维增生活跃程度一致,是反映肝纤维进展的良好指标。正常值1107±19.5u/L[5][6]。

上述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中,临床达成共识的常用组合为:PCIII+PCIV+HA+LN,称为肝纤维化四项检查。

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前检查乙肝病人最常用的方法是化验“两对半”,即乙肝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测定。但它检查的只是乙肝病毒的抗原和人体对这些抗原的免疫反应,并不能代表病毒本身,无法知道体内病毒的多少。

另一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即PCR法,多年的临床实验证明,常规PCR法假阳性、假阴性率较高,重复性差,且不能定量。

近年,新研制成功的荧光定量PCR的出现为乙肝病毒的检测诊断提供了新手段,大量临床标本测定结果证明,其特异性为100%,灵敏度可达0.01fg(10—12mg),相当于2.5个乙肝病毒颗粒。荧光定量PCR对下列情况更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1.治疗前进行病毒定量检测,可以指导选择对症药品,避免盲目用药。

2.治疗后定量PCR可直接准确地测定体内病毒数量,有助于疗效的判断。

3.怀孕前进行定量PCR测定,有助于选择有利的怀孕时机。乙肝孕妇进行定量PCR检查,有助于使部分病人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

所以说HBV—DNA定量检测指标降低在乙肝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乙肝转阴的前奏,也是康复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体内的HBV—DNA定量指标降低,病毒的复制繁殖才会停止,乙肝的彻底治愈才有希望。

一般以定量检测103copies/ml以下为阴性,以上为阳性。阳性提示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血液中含量高,传染性较强;阴性则相反,病毒复制已得到抑制,血液中含量底,传染性弱。

关于HBVDNA,另请参考:下面的 HBVDNA的检验方法及指标、单位换算

凝血像(APTT.PT等)检测的中英文名称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英文 缩写 中文全称 正常 参考值 临床意义

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30-54秒 延长:1.因子Ⅷ.Ⅸ.Ⅺ血浆水平减低,如血友病等;因子Ⅷ减少还见于部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2.因子Ⅱ.Ⅴ.Ⅹ和纤维蛋白原严重缺乏,如肝脏疾病,阻塞性原发性黄疸,肠道灭菌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肝素等抗凝剂及底(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3.纤溶活力增加,如继发性愿发性纤溶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如抗FⅧ或FⅨ抗体及SLB等. 缩短:1.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流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和肾病综合征等.

PT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12-18秒 延长:1.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肝素.FDP,以及其它口服抗凝剂. 缩短:先天性因子V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PA 凝血酶原活度 80-120% PA为PT的相对值指标,其临床意义基本同PT.

PTR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0.95-1.24 PTR为病人测定值与正常对照值之比,临床上较常用.

INR 国际标准化比值 0.8-1.5 意义:用来报告PT时作为监测病人口服抗凝药物的一个指标,INR可以直接反映最合适的抗凝药物使用剂量,也就是说既可防止血栓形成,又不至于引起出血.最近一项研究表明,INR值在2.5-3.5时为抗凝药的最合适剂量.

D-Fbg 纤维蛋白原 2.0-4.0 增高:糖尿病及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种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减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肝促凝血活酶试验

Hepatoplastin test

HPT

静脉血2ml,以109mmol/L的枸橼酸钠抗凝

HPT活动度能较正确地反映血浆因子Ⅶ、Ⅱ、Ⅹ的活性变化,特别是当肝细胞损伤或肝功能异常时,Ⅶ因子最先减少,因子Ⅱ、Ⅹ的减少次之,故本试验对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较PT敏感。

【正常参考值】 67.2 ~ 133.6%

【异常结果分析】 活动度降低:见于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物、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早期、慢性肝损害、阻塞性黄疽,其严重程度与这些因子呈正相关。此法作为华法林类抗凝治疗的实验监测指标优于PT试验。

(部分摘自健康123、三九健康网及消化疾病网)

2003-7-15更新

HBVDNA的检验方法及指标、单位换算

目前检验病毒的方法,除去血清培养基方法(HIV, CMV, HBV等病毒很难在培养基中分离检验),大致有三种::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或RT-PCR等),最常用的方法,很敏感,但误差大,价钱比较贵,通常单位用 copies/ml of plasma;

bDNA (branched chain DNA assay), 也是目前常用的方法,敏感,常规化,结果比较稳定,价钱比较便宜,通常单位用 units/ml of plasma (pg/ml, fg/ml);

NASBA (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不常用,很敏感,误差大,工时长,价钱最贵,通常单位用 units/ml of plasma (pg/ml, fg/ml);

就HBVDNA而论,目前测验HBV DNA时通常要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定性(qualitative),另外一个是定量(quantitative) 。

HBVDNA定性的测验注重于HBVDNA的存在,它通常可以测到低于100copies/ml的病毒存在。当然还有更精确的方法,通常用于科研实验室中,可以测到更低的含量。 一般临床用的都可以测到1000-2000 copies/ml以上的精度。定性通常只给阴性、阳性的结果。

另外一方面,定量的测定着重于HBV DNA量存在的多少。通常用于定量的极限在0.1-5 pg/ml (1 pg/ml = 283,000 copies/ml)之间。同样,更精确的仪器可以测到0.001-0.005 pg/ml的精度。国外常用 fg/ml 为单位。copies/ml 比 fg/ml, pg/ml 单位更小。fg/ml, pg/ml 显示定量比 (?) X 10?易懂不容易错。

关于 copies/ml, pg/ml, fg/ml的换算大致如下:

Picogram: 1 pg = 10-12 g= 10-9 mg= 10-6 mg= 10-3 ng= 103 fg

Femtogram: 1 fg= 10-15 g= 10-12 mg= 10-9 mg= 10-6 ng= 10-3 pg

1 pg/ml = 283,000 copies/ml

HBVDNA正常指标

HBVDNA的正常指标或标准可以说是"不能100%设定的。"

定性测量的阳性通常说明病毒容易传染给他人, 阴性说明不容易传给他人。 一般讲血中测到少于1000copies/ml一下可为阴性。

定量测验, 因为结果是数字的, 而不是"高低," "阴阳," "正常/不正常," 也就比较麻烦。确定正常值指标一定要知道所做实验的 "参考范围" (reference range)。 参考范围是因测验的仪器,方法,试剂,病人年龄,性别,条件等而定的。 如,目前一般生产应用的Ultra Sensitive Quantitative PCR (高灵敏度定量PCR) 法的测验参考范围是在:

Less than 0.001 pg/mL

Less than 2.3 log copies/mL

Less than 200 copies/mL

Note: The reportable range is 0.001 to approximately 700 pg/mL, which is approximately equivalent to 2.3-8.3 log copies/mL (200 to 200,000,000 copies/ml)。

就是说这种方法可以测到参考范围是在0.001 到 700 pg/ml间, 约合在2.3-8.3 log 拷贝/毫升(200-200,000,000 拷贝/毫升)间;但是不同方法,仪器,批量这个范围不同而正常值(对照)也就不同。 现在技术先进,人们可以在大量生产时人为地把这个范围弄稳定/固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9017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随机推荐

  • lamer面霜多少容量

    lamer面霜有15ml、30ml、60ml、100ml这四个容量的规格。核心成分: 神奇活性精萃 MIRACLE BROTH™这款质地丰盈的面霜含有促使细胞更新的神奇活性精萃,全天保持肌肤水润,帮助舒缓干燥。舒缓敏感的迹象,如发红和刺激,

    2023-12-14
    30200
  • 倩碧2号水有酒精和无酒精的区别,是护肤专用的酒精吗

    倩碧2号水有瓶子有两种不同的颜色,这两种不同的颜色中分别有含酒精版本和不含酒精版本,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小编会给大家介绍相关的说明。倩碧2号水有无酒精的区别倩碧2号水分为明肌净透水(又称温和洁肤水)和保湿洁肤水两种。明肌净透2号水是紫

    2023-12-14
    29100
  • 如何选择日抛隐形眼镜

    透氧量Oxygen permeability (Dkt)单位时间里镜片让氧气通过多少,眼睛需要呼吸角膜没有血管所以氧气大部分来自空气,隐形眼镜镜片本来就阻隔了氧气,所以戴久了眼睛会因为缺氧有红血丝,因此在选择镜片时要选择高透氧性的。需要一

    2023-12-14
    21100
  • 长沙香奈儿5号和COCO,50ml的香水,专柜卖多少钱

    50ml一般正品价格为690-1000。生产时间基本为2012年。且颜色基本偏粉红系列。低于这个价格的都是香港免税货,生产时间基本为2011的,也就是水货。颜色基本偏**系列。低于200的就是大陆仿货了。香奈儿是1910年在法国创立的一个奢

    2023-12-14
    22900
  • 化妆品七夕宣传文案策划(汇总80句)

      “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说说是我们表达心情状态和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年轻人一般都喜欢发说说。值得我们收藏的空间说说的文案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化妆品七夕宣传文案策划(汇总80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3-12-14
    28400
  • 脸上长白毛是怎么回事

    分类:医疗疾病 >> 五官科问题描述:我有几个朋友脸上都有一根长长的白毛,请问是怎么回事啊?是否影响健康? 解析:听人说,那是长寿毛。呵呵,不知是不是真的 不过我以前朋友的脸上也长得有,没什么大碍。后来

    2023-12-13
    28200
  • 推荐遮瑕好的粉底液 大牌遮瑕力强的粉底液

    粉底液是最常见的化妆品,我们平时化妆的时候都会使用到粉底液,不同的粉底液使用效果不一样,遮瑕力强的粉底液一直备受大家的欢迎与喜爱。推荐遮瑕好的粉底液1、丝芙兰 修容持妆粉底液 2、欧珀莱 美活柔润粉底液 3、露华浓 修复再颜水养粉底

    2023-12-13
    21300
  • 有哪些可以验化妆品真假的app

    1欣欣app:这个app是一个经过认证的美妆交易平台。这款app整合了大量美妆产品进行调研、梳理、对比测试等。,有自己鉴定化妆品的手段,不断培养鉴定师的水平,目的是提供更好的服务。2查化妆app:这个app是目前第三领先的美妆鉴定平台。这款

    2023-12-13
    20300
  • 丹东阿莲名品是干啥的

    卖服装的。丹东阿莲名品是丹东市振兴区阿莲服饰店生产的,于2013年04月27日创办,市场范围为服装、饰品、鞋帽、化妆品、眼镜零售等。丹东市是一座以工业、商贸、港口、物流、旅游为主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行政区划面积152万平方公里。临汾到溯州自

    2023-12-13
    278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