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成因:
伤寒分为肠伤寒症和类伤寒症两种,两者的症状与发病过程均非常相似,类伤寒症又分为A型和B型;症状通常会比肠伤寒轻微一点。肠伤寒症是由伤寒菌所引起的,而类伤寒则是由A型或B型类伤寒菌所引起,两者的病原都是沙门杆菌。
病毒存在于患者及带菌者的粪便中,经由受污染的手指或食物传染。病菌由口侵入人体,首先在小肠的淋巴组织形成病。在此繁殖的病菌经由血管,散布到全身的器官。
●症状:
潜伏期约为10—14天,发病时会并发恶寒的发烧,随著热度的升高,常会出现头痛、腰痛、食欲不振等症状;热度会持续一周左右,发烧的温度约为摄氏39—40度,早晚的温度会稍微减低。接着是全身开始出现玫瑰疹、脾脏会浮肿、白血球的数量也会减少。发病进入第二周,仍为关键期。头痛虽然消失,但有时会有重听或表情呆滞的情形发生,严重的甚至会有意识模糊、梦艺的现象,同时也会有腹胀及水样状下痢等症状。发病第三周,热度开始下降,然后逐渐恢复正常。
●治疗:
肠伤寒症和类伤寒均是法定传染病,必须到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伤寒的治疗主要是服用氯霉素,利用这种化学疗法进行数日之后,即可恢复正常,接着各种症状也会随之消失。退烧后,虽然表面已经痊愈,但内部仍潜伏有伤寒病菌,因此还需要做两周以上的化学治疗。通常病菌会隐藏在胆囊里,使病人成为带菌者。因此必须用种种方法,重复诊查,直到确定已无病菌为止。住院治疗约需40天左右,出院后不需进行特别的饮食疗法,且出院后至少两周,才可恢复正常生活。
●预防:
肠伤寒症的预防疫苗虽然有效,但并非绝对性的。疫苗接种之后,偶而会有发烧或注射部位红肿的现象。因此在接种后24小时内,最好保持安静,并避免入浴和饮酒。且不饮生水或不食未经烹调的食物;做菜前、排便后,均应用肥皂洗手。
《黄帝内经》
自然界既然有阴阳二气的变化,也有阴阳气多少这种量的变化,所以拿阴阳气三阴三阳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
三阳指的是太阳、明阳、少阳。
三阴指的是太阴、少阴、厥阴。
三阳中的太是大的意思,阳气量是三份;明阳中的明是显著的意思,阳气量是二份;少阳中的少是小的意思,阳气量是一份。
三阴中的太是大的意思,阴气量是三份;少阴中的少是小的意思,阴气量是二份;厥阴中的厥是极尽的意思,相对少阴来说,阴气量比少阴的阴气量还少,因此厥阴的阴气量是一份。
根据脏府的生理功能,根据脏府和经络阴阳气的量多少,也根据人体体表接受阳光照射的多少,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
《伤寒论》
《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有“系统论”与“体质学说。”
系统论指人体存在六大系统:太阳系统、明阳系统、少阳系统、太阴系统、少阴系统、厥阴系统。
太阳系统对人体卫外功能的概括;明阳系统是对大小肠功能的概括;少阳系统是调节情志疏利气机功能的概括。
太阴系统是对人体脾胃运化的概括;少阴系统是对人体内部水火交济功能的概括;厥阴系统是人体控制情绪的概括。
体质学说:人的体质可分为太阳体质、明阳体质、少阳体质、太阴体质、少阴体质、厥阴体质。每种体质根据正气强弱,阴阳偏差再分三个亚型。是体质的分类更加明确具体。
《黄帝内经》分成《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个部分。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通过“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方面整体论述了生命和天地、疾病的关系,并从经络角度指导了用针的方法,它的三阴三阳是对人体经络腧穴的分类整理,并结合五运六气论述了外界环境对生命个体的不同影响。
而《伤寒杂病论》主要是总结归纳了《汤液经》和《神农本草经》的用药组方思想,用六经辩证法对外感病进行了分类,其三阴三阳更着重于人体脏腑对疾病的症状诊断,而对经络腧穴的论述较少。
所以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里是针灸治病的主要依据,其细化到六经经络的每一个穴位,甚至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也考虑进去了。但是《伤寒杂病论》是借用了三阴三阳对病位进行了分类,并主要按疾病的症状表现细化了用药组方的方法,所以我们说《伤寒杂病论》是方书之祖。
以上是我对两者之间区别的粗略理解,不妥之处望各位不吝赐教。
1. 伤寒中几日流转,这个被很多大家认为是他人衍文。作为实践大家的医圣,断不至于胶柱鼓瑟。
2. 伤寒的六经是讲的部位,表-里-半表半里,合上阴阳,而为六经。和内经的六经不是一回事。可能有联系,但是关系不大。
3. 后世很多以内经推演伤寒,错误百出,这个岭南一大家曾有论述。胡希恕也曾有说法。
4. 实践出真知。追究老祖宗的本义,不如以实践医案,以真实数字统计和效果去评估。
而不是一味在这BB。
个人肤浅理解,仅供讨论。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主要从整体上论述了人的经脉气血的运行以及生理病理的变化等问题,主要指导学医者从宏观上总体上进行把握,有指明前进方向的作用。《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将具体的疾病大致归纳为六大类,按疾病类型归结到三阴三阳里面,使之清晰明了,更易为学医者分类学习、记忆以及加深对各类型疾病的认识及用药规律,在临床中更有益于辩证施治、诊断用药、处方加减等等。
比如,《伤寒论》对太阳病的定义和诊断: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首先,太阳病人的脉是浮的,并且头项强痛而且恶寒;太阳病又分为中风和伤寒:发热、汗出、恶风而且脉缓名为中风;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而且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只要有这一类脉证的,都归结到太阳病的范畴,这样,为学医者的学习、记忆、融会贯通以及举一反三甚至创新提高都很有好处,而且为以后的临床实践中正确的诊断、处方用药、随证加减都指出了清晰的路径。
首先感恩老祖宗留给我们这么大一笔财富《黄帝内经》。内经中三阳三阴是指:太阳 少阳 阳明 太阴 少阴 厥阴。阳为何气,阴为何象呢?这就是老祖宗智 慧!不是随便来的。手六经三阳三阴,足六经三阳三阴,十二经巡行人体全身。每个经后面还加上一个脏和腑的名字,六阳经通脏,六阴经通腑。阳脏就是我们能摸到的,阴腑是骨头包得严严实实的,摸不到,你说古人多有智慧!在人类还不是直立行的时候,就是四肢着地那时候,背向着天为阳,腹向着地为阴,阳经走背,阴经走腹,只有阳明起开阖做用的在腹面经过乳头。然后这只是现代解剖学能让我们肉眼能观察到的,而巜黄帝内经》中阳阴还有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情志。
你确定你学的中医这样分?中医的阴阳论怎么到了你这就两个体系了?阴主降,阴中也有阳,阳主升,阳中也带阴。阴尽转阳,阳尽转阴。左升右降。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手之三阴,自胸走手。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不管你什么治法,中医就离不开这三阴三阳的定律,脱离了这个定律,开始就是错。别谈治病了。内经的三阴三阳论和伤寒论的出入不是很大。不同的是伤寒论提出的治疗方法大多是用错药引起的别经病症。同吋伤寒论的中风"伤寒"与真正的"伤寒"没有区分好。同时伤寒论的温病与燥病没有解涚清楚。可能是流传与翻译出的错,毕竟伤寒论是后世抄录的。不是原书稿。内经也是王敊和翻译的。也不是原书稿。但不管怎样三阴三阳是阴阳变化的总体系。不容反驳。
本来只是每个学中医者都应该明了的一些基本概念,现在却成了困扰人们、议论得莫衷一是的难题,难怪中医没落到今天面目全非、几近消亡的境地,我们不能真正理解我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对自然万物的认识,败光祖先遗产,到了不明真理、只会机械套用前人经验的地步,愧对我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在天之灵!
关于本题提问,我们须先对《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两部经典之学术地位作个界定。当前中医界绝大多数人把这两部经典置于同等地位,混浠了中医源、流之别。这种对源、流的混淆,使学界只重应用、发挥,失却了朔源明理之学术态度、迷失方向,最终导致中医到了只会机械套用前人应用发挥经验的地步。连基本概念都无法理解,流行的一套成为无源之水,很快就会枯竭!中医恐将亡,中医学子,醒醒吧,不然我们将以何面面去见我们的古圣先贤!
与《道德经》全面解《易》不同,《黄帝内经》是侧重从生命学角度解《易》之作,她以文字形式从生命真相角度解读伏羲开天之作《易》,属中医学术源头经典,而《伤寒论》只是根于诸源头经典的应用发挥,而今日之自称经方派诸大神把仲景置于中医学术至高无上地位,机械套用,不思朔源明理,严重偏离仲圣之衷,顽固地当起猪队友,在中医衰落进程中起推波助澜作用!本人绝无否定仲圣功绩之意,但是求求大神们,放过中医吧,不要阻碍中医复兴而不自知,行吗?
回归正题,《黄帝内经》、《伤寒论》都出现太阳、少阳、阳明和少阴、厥阴、太阴三阴三阳概念,源、流差异,其概念函盖还是有所不同的。
作为中医源头经典之《黄帝内经》,其三阴三阳全面函盖了自然界阴阳化生之气化阴阳(也称六气)、自然界气化阴阳在人生命产生、存续的不同存在、运作方式、六经运作及经气;而作用中医学术应用经典之《伤寒论》所提三阴三阳,直接体现的是六经和经气概念,而六气在六经中如何存在、运作没有很直接的表现。这样一来,相信仲圣至上者会不明六经六气运作基理、不明疾之传变顺逆何因!
内经所述三阴三阳,对应老子《道德经》中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三“,无为无极,即道,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三阴三阳即六气,万物为五行,五行有形之物之各有差异而呈万物之现象。这其中之代表六气之“三”在包括中医学术在内的正统易学中处于枢纽地位,万物(包括人及人之脏腑形骸)皆由阴阳六气交合化生并由六气维持其运作。在生命过程中,太阳与少阴、少阳与厥阴、阳明与太阴两两配对交合依次化生不同五行属性之脏腑形骸,是使命完成之后,又是六气两两交合产生六经经气勾通生命精气神先天系统和五行后天系统、推动并输布后天系统运化而来水谷精微濡养形骸,使生命现象得以充分体现。
《伤寒论》所表述之三阴三阳,只直观地体现六经。当然,六经运作机理就是六气交合产生经气(阴阳交合气化)推动脉中水谷精微气化输布,但若无内经等易学源头知识认知,则无法明白六经运作机理,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经气不正引邪入侵及阴邪传变顺逆原因。(待续)
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是阴阳之气各有多少的划分为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是四时、昼夜,阴阳消长变化的自然规律,根据不同时空条件把阴和阳各自分为三数。
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在定位上:有上下左右之分。在定性上:有阳盛衰之分。在定量上:右太、少、厥、阳明之分。也可说成为六气:风、火、暑、湿、燥、寒。三阴三阳与六气的关系: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近代医学家继承了仲景所创六经辨证后把: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为三阳三阴辨证方法的简称。根据辨证之法:脏腑、经络、气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诸证,兼容理法方药皆备,形成了一个临床实用的辨证论治体系,为中医的发展之路铺垫了优良基石!
《黄帝内经》中的三阴三阳分两部份!一:天道(素问),二:人道(灵枢)。《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指天道。
如果想入门古中医,这两个体系千万别混在一起,否则此生错过。一个是总论和经络针灸体系,一个是汤液学(中药)体系,这两个体系,一个从外向内治,一个从内向外治,很不同,汤液学源头《汤液经》,从一个体系入才行,入门后才能通透,如果学中医开始就混在一起,没戏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