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朝至秦初,徐姓一直活跃于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的江淮地区。两汉魏晋南北朝时,徐姓已经发展到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西、浙江、广西、四川、湖北等地。唐朝时,徐姓始人福建和广东,明末人台湾。由于徐姓主力早在秦汉时期已迁离北方,中国北方几次战乱对徐姓的伤害相对较轻。尤其在宋、元、明时期,徐姓在赣浙苏闽四省繁衍最盛,尤其在江苏,形成了东海、高平、琅玡、濮阳、东莞五大望族,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东方大姓。
宋朝时期(960—1279年),徐姓大约有8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 1.1,排在第17位。徐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 23.5,占江西省总人口的2.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17.1)、山东(10.9)、江苏(10.6),这四省徐姓大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 62。其次分布于福建(8.3)、安徽(5.9)、四川(5.4)、湖北(5.3)、河南(5),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全国形成了以赣浙为中心的徐姓大聚集区。两广、云贵以及西北地区徐姓人口十分稀少。
明朝时期(1368—1644),徐姓大约有19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2.1,排在第10位。宋元明 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徐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600年中徐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128,人口纯增长了108万。明朝时期,浙江为徐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 35.1,占浙江省总人口的4.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20.2)、江西(9.2)三省,这三省徐姓大约占徐姓总人口的64.5,其次分布于安徽(7.1)、福建(5.7)、山东(4.8)、湖北(4.2),这四省的徐姓又集中了21.7。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徐姓仍为罕见姓氏。宋元明期间,徐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四川地区的徐姓主要向两湖地区和南方迁移。全国仍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主要的徐姓聚集地区,但在东南地区的福建和广东重新形成另一大块徐姓人口聚集地。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徐姓人口由192万激增到2千余万,增长近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 9300万,当今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徐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这1000年中徐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厂型的态势。徐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 (14.2)、广东(10.3)、浙江(8.9)、四川 (7.4)四省,大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山东 (6.8)、江西 (6.6)、安徽 (5.8)、河南(5.7)、湖北(5.1),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江苏为徐姓第一大省,占全省总人口的3.9。全国形成了长江三角地区、广东东部和四川三块高比率徐姓分布区域。在近600年中,徐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朝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和四川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广东和东北的移民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当代徐姓人口分布频率,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江苏中南部和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山东烟台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徐姓人口达到9人以上,中心地区高达12人以上
徐姓分布密度最高的(7.2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3.4,徐姓人口大约293万;3.6— 7.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14.4,徐姓人口大约667万;1.8—3.6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29.6,徐姓人口大约736万;1—1.8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19,徐姓人口大约199万;不足1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33.6,徐姓人口大约97万。
徐姓分布很广,但在人群中分布并不均衡。徐姓在东部和东南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在江苏南部、浙江、安徽东南部、江西东北部、云南中部和南部,是徐姓占当地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一般达到2.5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4;在江苏北部、安徽大部、江西大部、山东东部、云南东部和西部、甘肃武威地区、黑龙江东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台湾北部,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5—2.5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3.4;在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和东北其他地区,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5—1.5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8.1,如在山西,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徐姓排第40位,人数为159789人,占全省总人数0.56;在其他地区,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5,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4.1。
在浙江衢州,徐姓为第一大姓,据1990年统计,市辖五县一区,有徐姓人口17.3万余人,其中龙游约9千人;江山境内有姓氏402个,人口3万至5万的有徐、王、姜、郑4个,徐姓人口46149人。在宁波的余姚市,全市共有徐姓人口35972人,以徐姓为村名的村庄有27个,慈溪市据1987年统计,共有姓氏554个,万人以上大姓22个,徐姓人数约在3—4万之间,位居陈、胡、王姓之后;奉化市1988年统计,万人以上大姓14个,徐姓人数10824人;象山县1985年调查,全县有姓氏411个,徐姓为第9,人[3 10041人;宁海县的徐姓为全县10个大姓之一;镇海县1985年统计,全县有万人以上大姓13个,徐姓为其中之一,全县以姓命名村名者143处,其中有37处以徐姓来命名,徐姓共有 14614人。在萧山市,据1982年调查,全市共506姓,徐姓为10大姓之一,人口近4万人;湖州安吉县1987年统计,全县共有姓氏550个,万人以上9个,徐姓为其中之一,人口10142人。金华的永康1995年统计,徐姓人132.9万,是14个万人以上的姓氏之一;义乌据1985年统计,全境有姓氏350个,徐姓人口5353人。其他如普陀,1986年调查所得,共有人口29万多人,358个姓氏,徐姓9736人;苍梧徐姓人口 5500多人;淳安境内共有329个姓氏,徐姓人口在1万人以上,4万人以下;青田1985年统计,境内共有姓氏345个,徐姓人口20935人;缙云1996年统计,徐姓人口约6000多人,文成1980年统计,全县人13 31000余人,徐姓3959人。
江苏江阴市,1985年统计,全市共有姓氏666个,人口5—6万人的有张、徐、陈、王4姓,分布遍及全市;江宁县据1985年统计,境内共有473个姓氏,其中万人以上的14个,徐姓为其中之一;高淳县1982年统计,全县共有460个姓,人口8千至1万的有6个,徐姓即其一。上海的川沙县,1987年调查,境内有姓氏523个,其中 2万人以上者6个,徐姓为其中之一,人口24206人;嘉定县55 1987年底,徐姓人口共22086人。安徽桐城,1987年统计,境内有姓氏200余个,徐姓人121 5千人以上。湖南益阳,1986年统计,徐姓人 121 7797人。广东南雄,1986年统计,境内共有 63891户,姓氏142个,徐姓有864户。山东平邑,境内有姓氏290个,徐姓属万人以上大姓,莱西县 1987年统计,有姓氏220个,徐姓在千户以上。山西曲沃,1982年人口普查,徐姓人口1004人;襄汾1985年统计,人口在3千至4千人之间。河北吴桥,1982年统计,徐姓人E1 3千人左右;雄县 1986年统计,徐姓人口在2千至7千之间。河南许昌,有徐姓5399户,人口在万人以上。甘肃永昌,1986年统计,徐姓人口在2千至7千之间。云南昌宁,1982年统计,全县共48163户,279916人,徐姓有347户;呈贡县1986年统计,县内共有人口 89644人,390个姓,徐姓人 1282人。除此之外,永新、乐平、应山等地,徐姓也都是属于境内人口较多的姓氏。
徐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特征总的是:O型647万,占32.5;A型576万,占 28.9;B型584万,占29.3;AB型 185万,占9.3。徐姓总人El 1992万。
徐姓主要分布地区江苏、浙江、山东东部、安徽中部和东部、江西东北部、广东东部、黑龙江沿江地区,约占国土面积 6.6,徐姓487万,约占全国徐姓人口 24.3。0型165万,A型142万,B型 138万,AB型42万。
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和东北等广大地区,约占国土面积40.8,徐姓1209万,约占全国徐姓人121 60.8,0型387万,A型352万,B型356万,AB型144万。
其他地区,约占国土面积52.6,徐姓人口稀少,约296万,约占全国徐姓人口14.9。0型95万,A型82万,B型 90万,AB型29万。
少数民族徐姓分布:
在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中,也有一些徐姓。除了前文所言畲族钟姓可能为徐姓一支外,北魏时,北地氐人中有徐姓,其源是出自赢姓还是后来氐人自行改姓,已不可考。南朝时陈的大臣徐世谱即是巴族人。
徐世谱 (509—563),巴族,字兴宗。巴东鱼复(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城)人。世居荆州,为主帅。勇敢有膂力,善水战。梁末时为员外散骑常侍,领水军,从司徒陆法和大败侯景,封鱼复县侯,任信武将军。通直散骑常侍、河东太守。后又以抗击西魏功,升侍中、镇南将军、护军将军。梁敬帝时,为左卫将军,负责水战器具,颇有战功。陈朝建立后,历任特进、护军将军、安西将军、盲城太守、右光禄大夫。陈文帝天嘉四年病卒。
宋朝时著名画家徐皋是白族人,善画鱼。
辽金时土族有阻卜部,后以此为姓,并转音为徐,后世士族亦有徐姓,为徐胡氏所改,也有为徐卜氏所改。
明朝有徐晟,为赐姓名,蒙古族,原名七十五,水乐初年归附明朝,为人机警,以翻译民族文字见长,深得信任。凡明初西北、北方少数民族之事,大多参与,累官至锦衣卫指挥佥事、指挥同知。
清代高丽族有徐姓,世居噶山,据《八旗满洲氏族通志》介绍,有徐大勇,是清初归顺清朝的,为镶白旗包衣,其曾孙徐宗顺为八品通事官,徐宗孟为六品通事官。清代云南丽江府石鼓土把总为徐氏,纳西族。清朝人关后,有少数满族人偶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汉姓。
到了当代,除汉族之外,满族、蒙古族、回族、壮族、苗族、朝鲜族、土族、水族、藏族、仡佬族、拉祐族、景颇族、阿昌族、布依族、鄂温克族、侗族、哈尼族、彝族、土家族、维吾尔族、锡伯族、达斡尔族、东乡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徐姓,来源也不一样。如景颇族的徐姓为“勒托”所改,阿昌族徐姓为“喇细”所改。在当今少数民族徐姓名人中,以满族居多,如徐劭、徐锋、徐文源、徐甲同、徐成山、徐明谦、徐宝亮、徐钦鸣、徐桂珠、徐崇源、徐德明等。维吾尔族有徐克尔汗、朝鲜族有徐麒锡,壮族有徐寒梅、徐学洪,回族有徐忠熹、徐万鹏、徐介眉,土家族有徐世俊,白族有徐琳等等。
徐姓当代分布情况
徐姓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中华民族排名第l1位的大姓,人口数量近二千万之多,遍布全国各地,世界五大洲都有徐姓人的足迹。台湾徐姓主要聚居于新竹、苗栗两个地区。大陆徐姓尤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等省为多,上述七省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65。根据某些学者近年对北京、上海、陕西、四川、辽宁、广东、福建等七个省市 174900人的抽样调查,发现徐姓共有 257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473,在被调查的1133个姓氏中居于第十四位,其具体情况是:
在被调查的24948个北京人中,有30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243,在被调查的515个姓氏中居14位。
在被调查的25092个上海人中,有 1034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21,在被调查的391个姓氏中居第4位。
在被调查的23795个陕西人中,有 20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 0.878,在被调查的456个姓氏中居第 2l位。
在被调查25239个四川人中,有363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38,在被调查的521个姓氏中居第18位。
在被调查25029个辽宁人中,有352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06,在被调查的447个姓氏中居第12位。
在被调查25244个福建人中,有160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634,在被调查的246个姓氏中居第24位。在被调查25646个广东人中,有14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581,在被调查的298个姓氏中居第37位。
郡望堂号
1、郡望
东海郡:秦朝的时候置郡,治所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西汉时相当于今天的山东费县、临沂、江苏省赣榆以南,山东省枣庄、江苏省灌南以北的地区;东魏及隋唐相当于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的地区。
高平郡:今泰始元年改山阳郡置郡,治所在今天山东省巨野南部。其后屡有迁居,其中北周时曾改高都郡置高平郡,治所在高都,相当于今天山西省晋城、高平等地。
高宛郡:秦始置郡,汉建安初分琅岈、齐郡置郡,治所在今山东省境内。
琅琊郡:秦朝的时候置郡,治所在琅邪(今山东省胶南县境内)。西汉的时候移到东武。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半岛东南部。
东莞郡:治所在今山东省莒县。
2、堂号
东海堂:徐偃王的势力范围逐渐扩展到鲁南、苏北、与闽东,皖全部,而鲁南与苏北属东海郡。所以,徐姓以“东海”为堂号。
此外,徐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圣交堂”、“麦饭堂”、“敦睦堂”、“世德堂”、“存桂堂”、“垂裕堂”、“追远堂”、“崇雅堂”、“礼耕堂”、“惇王堂”、“怀德堂”、“雍肃堂”、“南陵堂”、“崇本堂”、“修吉堂”、“文敬堂”、“永恩堂”、“鸿绩堂”、“叙伦堂”等。
东阳籍徐永生老先生写就《东阳木雕的故事》一书,网络上有不少评论,今日摘盗一则分享与大家,木芬同赏为乐。
网评标题
《东阳木雕的故事》——古稀老人为东阳木雕编故事
创建时间
2015年06月29日 10:49
评论作者 不详
评论内容
木雕知识为胎,民间传说为表。每次更新五六千字,推动东阳木雕知识在民间的普及。
要说这段时间东阳新闻网上“东阳侬社区”最红的帖子,当属《东阳木雕的故事》。从去年12月24日开始发表,小说如今的点击量已达1万余次。从网友们不断给出的评价诸如“顶”、“期待下回”、“抢沙发”、“真不错”等等,可以看出它的受欢迎程度。
从网络传播的特点来看,这个帖子不仅毫无“雷点”,而且土得掉渣。凭这样子就能走红?这实在让人说不过去。要知道,“东阳侬社区”里的帖子极少有点击量过万的。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帖子的作者“东土”并非“潮人”,而是位年已古稀的农民。他就是我市历史文化与谱牒文化研究者——今年70岁的徐永生。
要说这段时间东阳新闻网上“东阳侬社区”最红的帖子,当属《东阳木雕的故事》。从去年12月24日开始发表,小说如今的点击量已达1万余次。从网友们不断给出的评价诸如“顶”、“期待下回”、“抢沙发”、“真不错”等等,可以看出它的受欢迎程度。
22日,在城区兴宁路找到徐永生时,他正在自家的车库里续写《东阳木雕的故事》。一架陈旧的电脑,几本东阳地方史料,就是他全部的创作家当。
“小说获得这么大的反响,说实话我自己也想不到。”徐永生仅初中文化程度,是典型的“土秀才”。年轻时,他当过代课教师,在江北的唐表小学分部任教。“我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看书。那时候除了毛选,可供阅读的书很少。凡是能找到的、允许流通的书,我都看,边看边做笔记。”老人说,日积月累,他做了70多本摘记,至今仍保存着。
靠着这种特殊的自学方式,徐永生的文字水平突飞猛进。而小学、初中时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给他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使他在日后阅读各类文史书籍时相对轻松,并得以浸淫地方人文史料研究,被多家机构如市政协文史委、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市史志办等邀请撰稿。看他的文字,文白间杂,温厚朴实,地方人文典故随手拈来,有点超越时光的静寂感。
“创作东阳木雕故事的想法,在我心里盘桓了很多年。”徐永生说,东阳随处可见的传统建筑和家具,都融入了木雕艺术,“小时候经常听到关于木雕的俗语和故事,某些村子甚至是整村村民都从事木雕,以今天的眼光看,就是专业村。”老人说,在他的记忆里,有些村庄专门制作“千工床”,有些则专门加工樟木箱……“这种专业村都有与之契合的俗语,用一句俗语概括这个村庄的木雕特点。可惜,这些村庄后来都改行了,这些俗语也都失传了。”老人不无惋惜地说,这让他有了收集、记录木雕文化的念头。
“后来,我接触了不少木雕大师。他们的手艺都很高超,掌握的木雕故事也不少。但是,东阳木雕工匠十多岁就学雕花手艺,文化程度有限,基本上是‘会写不会做,会做不会写’。所以我就想,应该有个人把东阳木雕丰富的文化整理出来,传播开来。”
2009年,中国东阳木雕城正式转型。那天,徐永生走进市场,被深深地震撼了。“这简直就是木雕构成的大观园啊!这辈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木雕精品,它们不逊于前人之作。没想到东阳木雕在这几十年间,从质量到产量,都已有了巨大飞跃!”激动不已的老人在这个“崭新的世界”面前,内心深入涌起了创作的冲动,“东阳木雕必须有与这个规模、这个水平匹配的文化。我想,还是以我的老迈之躯、简陋之文,在这方面来一番尝试吧。也许,能引来更多人关注并研究东阳木雕文化。”
五十年素材收集,厚积薄发
然而,徐永生有块短板——他是东阳木雕领域的“门外汉”。“创作东阳木雕故事,必须让木雕知识与故事情节水乳交融。故事好编,专业难懂。”徐永生说,几年前他曾创作过长篇小说《大路朝天》,对小说整体架构已有一定经验,所以编故事难不倒他。难的是木雕知识的分解与渗透。“木雕专业知识是骨,故事是肉,要让小说做到骨肉相连,我必须了解木雕。”
好在,徐永生的邻居里有专业人士——曾经供职于原东阳市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的李之江,就是个木雕行家。他把自己的创作计划告诉李之江,得到了对方赞赏。从此,一有空闲,徐永生就摸到李之江家听他“掰”东阳木雕,“包括行话、俗语,还有他知道的民间故事,都告诉了我。”徐永生说,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一直持续到李之江因中风住院才不得不中断。
另一位给了徐永生帮助的是木雕从业者李云雷。1961年,全国“大办农业”,在唐表小学代课的徐永生回到老家吴宁镇潼塘大队(现吴宁街道潼塘小区)务农。“李云雷是我小时候的玩伴,1961年至1963年,李云雷在家里办了木雕作坊,我经常去找他们玩。”徐永生说,50多年前的雕花匠多在自家干活,一张木雕桌放在传统民居的走廊(又称“街沿”)上,就是一个小小的作坊。“李云雷一边干活,一边给我说些行业内的故事,比如谁做的哪件活了不起,哪个村的哪幢厅堂木雕有何特色,等等。”有时候,李云雷还会给徐永生讲解自己手中的活计,“比如说雕刻什么图案,有什么意义,准备怎么雕刻,等等。就在这样直观的讲解中,我了解并掌握了一些木雕行话。”
1964年,李云雷到原东阳木雕总厂上班。于是徐永生又经常出入木雕总厂,结识了陆光正、徐经彬等大师级人物,还有许多木雕师傅,听到了更多的木雕故事。“每次从木雕厂回来,我就把当日听到的有意思的行话、俗语和故事,记录在本子上。”徐永生说,这种无意识的记录,在50年后竟然成了创作素材。
“木雕总厂有位叫徐永康的师傅,因为与陆光正共事,所以对陆光正的师父楼水明情况比较熟悉。从他口中,我知道了一些楼水明的逸事。”徐永生说,《东阳木雕的故事》中男主人公“楼明亮”,就有着楼水明的痕迹。同时,徐永康给他讲了大量流传在湖溪镇后山店的木雕传说,他就把故事的发生地设在了后山店。
去年10月,徐永生着手创作《东阳木雕的故事》。他以楼明亮落脚后山店,收徒余孝弟开始,围绕余孝弟与楼明亮之女楼小娟的爱情,把余孝弟与楼明亮父女在与后山店族长智斗的过程中,对东阳木雕融入东阳传统建筑的探索,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比如说牛腿,它是东阳民居中的特色建筑构件,这种构件是如何诞生的?我把它设计为楼明亮修缮后山店杜氏祠堂时,由余孝弟提出建议,并由余孝弟和楼小娟共同雕刻完成。”这样一来,不仅把牛腿在建筑中的作用解释得一清二楚,还让人对这种精美实用的木雕文化印象深刻。
由于老人博采众长的地方文化积累,小说很有穿越的喜感。比如说冯宿兄弟发迹是在唐代,而雕花牛腿的出现据考证是在宋代,老人却把它们都置于同一时代背景中。对此他解释:“除了让人了解东阳木雕文化,我还想借机普及东阳的教育、建筑、谱牒等文化,争取让小说成为东阳人文集大成者,‘一书在手,览遍东阳’。”
个性化资料欠缺,遭遇瓶颈《东阳木雕的故事》被徐永生放到网络上后,引起了很大反响。绝大多数人叫好,部分网友则挑出了错误之处,还有网友千方百计联系“东土”希望和他合作。对此徐永生不胜感激,“但唯有合作者,我只能谢绝,因为我有完整的创作框架,不想植入其他因素。”
东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楼秀民第一时间关注了小说,并联系上了徐永生。“东阳木雕文化的普及,正需要这样的载体。如果这部小说能创作成功并结集出版,将会是东阳木雕首部文学作品。”他鼓励徐永生把“东阳木雕文化通俗化”这项事业进行到底,并将尽力给予支持。
然而,老人的创作遇到了“瓶颈”——木雕故事素材欠缺。“我曾阅读了东阳木雕现有的相关资料,像华德韩创作的《东阳木雕》,但是关于东阳木雕大师们的事迹介绍,实在太少了。”老人说绝大部分的人物介绍都很简略,剔去了更鲜活的个性化内容,“像木雕宗匠如楼水明、杜云松、黄紫金等人在成名过程中或者成名后,遇到过什么挫折,以及他们的应对之策;还有他们在创作、授徒过程中的逸事,都缺乏文字记载。”对于这些“野史”,老人表示只能向健在的大师们一一探询了解。
整部小说的完成,徐永生表示将到今年底拿出初稿,大约20万字。到时他会请大师们“挑刺”,同时会努力争取出版,“我希望东阳木雕不仅仅停留于一件件鬼斧神工的精品,还应成为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徐耿、徐四华、徐金荣、徐计秀、徐凤芹、徐四、徐兰宾、徐金龙徐仲、徐爱文、徐明伟、徐廷封、徐一天、徐嘉璐、徐朝华、徐集徐胜男、徐光勇、徐仑、徐文通、徐阶、徐义吉、徐训高、徐银香徐华新、徐怀德、徐林亮、徐增、徐浩良、徐永杰、徐承龙、徐迈徐小龙、徐传升、徐徕、徐章、徐新周、徐羽、徐子钧、徐兴建徐正平、徐瑞霞、徐南、徐一戎、徐绍航、徐本善、徐嘉骏、徐忠伟徐明江、徐芷晴、徐雪梅、徐生彬、徐琨、徐秋良、徐树铮、徐成语徐德祥、徐文辉、徐姓氏、徐知远、徐关兴、徐飞燕、徐栋杰、徐世宏徐书、徐占彪、徐昌才、徐佳苇、徐港、徐天祥、徐妙芳、徐可徐祥云、徐明福、徐荣璞、徐阿柳、徐洪敏、徐文义、徐松枝、徐华翎徐永庆、徐可意、徐永康、徐利峰、徐志道、徐石麒、徐卫宏、徐权徐浩瀚、徐荻、徐大邦、徐兴祥、徐体义、徐镇镇、徐乐陶、徐荣华徐小松、徐良平、徐健、徐方方、徐爱杰、徐辉案、徐刘蔚、徐佳青徐蕾、徐一丹、徐李、徐远林、徐组词、徐大宝、徐一丁、徐天徐处仁、徐广立、徐祯、徐叙瑢、徐荣奎、徐士龙、徐晨曦、徐金武二、徐世荣相关名字评分117
徐工牌、徐珊娜、徐乐乐、徐振刚、徐翰、徐忠阳、徐长生、徐成章徐进才、徐俊彬、徐苟三、徐祺、徐长乐、徐丽雅、徐慧娟、徐跃明徐介藩、徐树、徐进程、徐寿春、徐少峰、徐育斐、徐雨婷、徐黎曼徐以刚、徐强、徐骧、徐小跃、徐学锋、徐继敏、徐鼎盛、徐华斌徐韶杉、徐溜、徐邦达、徐嘉阳、徐月红、徐显卿、徐德林、徐霆飞徐志龙、徐月娟、徐鸿章、徐长洋、徐焕文、徐熠、徐建周、徐伟健徐一龙、徐筑秋、徐爱云、徐嘉诰、徐盈路、徐放鹤、徐少君、徐迅雷徐佩、徐友根、徐淑芳、徐熙、徐釚、徐慧茹、徐坤蔡、徐静雷徐安毕、徐俊宇、徐无闻、徐曙光、徐光勋、徐半仙、徐谦、徐立东徐启祥、徐朝晖、徐郑生、徐德鹏、徐善衍、徐希、徐修、徐永全徐东生、徐茜儿、徐四海、徐明案、徐小舒、徐耀纯、徐佳豪、徐伟龙徐香、徐瑞泽、徐业洲、徐留平、徐柏、徐湛滔、徐采栋、徐兴恩徐利锋、徐伯文、徐子珍、徐义生、徐亮伟、徐桢卿、徐卓然、徐忆徐光、徐小阳、徐晓勇、徐明远、徐凌霄、徐建新、徐道、徐舒徐学阳、徐艺昌、徐子文、徐咏平、徐知音、徐沟镇、徐会军、徐德立
三、徐世荣相关名字推荐
徐光华、徐相思、徐凯宏、徐建中、徐彩霞、徐晓萱、徐燕婷、徐凯文徐子欣、徐浩平、徐友明、徐德新、徐永君、徐帅文、徐婉婷、徐国鑫徐显龙、徐月华、徐宁、徐静霞、徐文君、徐威、徐增军、徐蕊徐亚健、徐济民、徐采诗、徐鸿翔、徐佳朋、徐宝强、徐清平、徐清源徐桥、徐又、徐婕儿、徐道亮、徐筱雨、徐梵溪、徐顺和、徐广政徐小虎、徐肇平、徐燕孙、徐学忠、徐宅宅、徐启雄、徐理强、徐季平徐温、徐德清、徐定斌、徐圩、徐毓才、徐胜贤、徐秀堂、徐世昭徐艺、徐公砚、徐惠真、徐广才、徐立宏、徐棻、徐旭辉、徐树公徐贞明、徐昌碧、徐龙军、徐彦泽、徐佳一、徐卓阳、徐文佳、徐永琪徐铭枢、徐庆星、徐树昆、徐什么、徐文举、徐美玲、徐美、徐安生徐雁、徐再思、徐浩文、徐梦玲、徐湘华、徐宜淑、徐宝国、徐冠军徐归道、徐振武、徐连峰、徐大同、徐钰涵、徐婧灵、徐茂栋、徐飞徐誉腾、徐国彤、徐楚、徐恩存、徐足之、徐积锴、徐明成、徐绍刚徐法林、徐小建、徐学东、徐永良、徐伟铭、徐佳、徐凯丽、徐锦溪徐国能、徐守莉、徐流星、徐宗军、徐浩天、徐湘婷、徐行镇、徐甲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