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tairot)是此病症慢性与腐败的表现形式。此时腹部或附肢末稍部位完全坏死,既而转变为红色并开始分解。值得注意的是此种症状很容易与"牛奶"虾混淆。
近年来,罗氏沼虾养殖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显著,不过在生产上已发现不少病害,经常对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但许多养殖户还不太了解虾病的病症及处理方法。
一 虾病的检查与预防1.现场调查
观察虾在水中的活动情况。正常的虾往往白天成群在水池深处不活动,夜晚出来觅食,反应敏捷。病虾往往白天离群,行动迟缓,或体表有异物附着,有的成群在池边狂游。调查周围环境水体的变化。了解水色是否浓绿、污浊,有否发生气泡上浮等不良现象,水源是否受到农药、工厂污水的污染,池底有无过多的有机物沉积,使底泥变黑有臭味,水温有否较大的变化等。
2.病虾的检查
体表检查。首先观察甲壳与附肢的颜色,体表的光洁与粗的情况。体表如有黑色斑点,进一步检查甲壳是否有腐蚀病灶或肿瘤的斑点,如体表粗糙,甲壳坚硬,多数为蜕皮障碍引起。观察体内,包括心脏、围心腔、体腔、消化道或肌肉等处是否出现肝胰脏硬化和饱和脂肪积累等功能代谢病,用显微镜观察有否纤毛虫类的寄生。
二 肌肉坏死病的症状肌肉坏死病主要由于水体的温度过高,罗氏沼虾的放养密度过大,从而造成水体的溶氧量降低、 养殖水体的水质受到污染,特别是综合以上因素突变时而引发肌肉坏死病。病虾初期腹部1〜6节出现轻度白浊、斑状,以后向背面扩伸,肌肉色泽混浊,肌肉细胞成批坏死。
三 肌肉坏死病的处理方法有效的控制放养的密度,在饲养的过程中养虾池塘在高温季节需要做到应经常换水,及时注入新水及增氧。需要避免水温升高过快或突然的水温变化。
病原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是一种20面体的无囊膜颗粒,基因组为7560bp的单片段双链RNA分子。该病毒引起的症状(指肉眼可见的病变和组织学病变)与对虾白尾病、罗氏沼虾白尾病类似。与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黄头病病毒(YHV)、桃拉综合症病毒(TS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等对虾病毒相比,IMNV较难通过常规消毒方法灭活(如曝晒、氯处理等),怀疑存在储存宿主,但无文献依据。
易感宿主种类IMNV的主要宿主是太平洋对虾和南美白对虾,可暴发重大疫情,导致严重损失。此外,太平洋蓝对虾及斑节对虾可试验感染该病毒,但攻毒试验未引起严重致死率。
易感阶段在海水、半咸水或低盐度苦咸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稚体和未成年虾受IMN影响最大。
靶器官及组织IMNV主要感染横纹肌(骨骼肌,心肌等)、结缔组织、血细胞及淋巴器官。经过感染后存活的某些南美白对虾个体可能终生带病毒,认为病毒可以垂直传播至子代。
当海鸟捕食病虾时,其肠道或粪便中病毒可能仍有传染性,可通过鸟粪或对虾尸体在养殖场内或养殖场之间传播。
传播机制IMNV已被证实可通过对虾同类相食传播,此外也可能通过水传播,或从种虾至子代垂直传播,不过尚未确定是经卵传播还是由新生虾卵表面污染所致。
地理分布据报道,IMNV出现在巴西东北部、东爪哇岛,以及东南亚的西爪哇岛、苏门答腊岛、班卡岛、婆罗洲、南苏拉威西、巴厘岛、龙目岛和松巴哇岛。根据非官方和非正式的报道,IMNV也出现在其他东南亚国家。
死亡率和发病率
养殖南美白对虾IMN感染死亡率介于40%~ 70%,感染虾群的饲料转化率( FCR)比正常值高约1.5~ 4.0倍,甚至更高。
抗病育种据非正式报道,在IMN流行地区的虾场内,某些经过筛选的南美白对虾品系存活率和养殖情况均较好。在一项为期20d的对照实验中,对虾感染IMNV后,某些人工养殖南美白对虾品系存活率高于其他品系。
卵和幼体的消毒
通常认为IMNV可垂直传递,但无科学数据证明。消毒卵和幼体是一项推荐的管理措施,可减少亲虾传播疫病给卵和幼体的可能性,可能减少IMNV对虾卵和幼体的污染。
常规管理措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筛选养殖亲虾或所产的卵/无节幼体,去除检测阳性者。此外,实行休渔和从无IMNV的南美白对虾种群引种,在感染养殖场或整个养殖地区进行重新养殖,并培育最适应当地养殖条件且无特定病原体(SPF)的南美白对虾种群,经验证,这是防控包括IMN在内的对虾病毒性疫病的最佳养殖实践措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