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北制药”),前身东北制药总厂,始建于1946年,是国有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集团。公司股票于199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597。东北制药以“一切为了健康,向未知与不可能挑战”为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2、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公司的前身华北制药厂是国家“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于1958年建成投产。
华北制药厂的建成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历史。四十多年来,华药依靠创新意识和扎实的企业管理,不断发展壮大,主要经济指标始终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连续多年跻身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行列。 现为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旗下企业。
3、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医药类上市公司。公司股票(600436)于2003年6月16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主导产品片仔癀牌片仔癀已连续20年位居中国中成药单项出口创汇第一名。
4、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津药业)前身为天津制药厂,始建于1939年。是我国最早开发研制皮质激素类药物和研制生产国内第一支氨基酸输液的生产企业。
5、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鲁抗的前身济宁抗生素厂创建于1966年,1984年在全省首批实行厂长负责制,1992年改制为山东省医药系统首家大型股份制企业。1997年“鲁抗医药”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三大医药巨头:1、恒瑞医药:研发之王
⑴医药三巨头当中,受集采打击最大的无疑是国内创新药之王恒瑞医药。
⑵由于多种产品被纳入集采后价格降幅较大,恒瑞今年业绩受到巨大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恒瑞营收202亿,同比仅增长4%,净利润42亿,同比下降1.21%。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更是出现双降,营收降幅甚至达到了14.84%,这是最近10年来从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⑶集采带来的业绩压力,使恒瑞在资本市场也表现低迷。今年以来,恒瑞医药股价下跌超过40%,是上市20年来表现最差的一年。
2、迈瑞医疗:国际化野望
⑴作为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迈瑞医疗在行业内堪称一家独大。其中,监护仪、呼吸机、彩超、除输注泵、灯床塔、POC超声等都是国内第一;而监护仪、麻醉机、血球分析产品市场份额更是跻身全球前三。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重要领域,迈瑞在国内几乎没有对手。
⑵更重要的是,相比创新药赛道中后发企业的超车压力,医疗器械赛道的行业格局要稳定很多,因为器械技术迭代属渐进型创新,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长期的技术积累,后发企业很难通过颠覆性创新实现弯道超车。
3、药明康德:创新药卖水者
⑴集采对缺乏技术优势的仿制药冲击巨大,国内医药公司向创新药转型的诉求将更加强烈,作为创新药卖水者,医药外包行业龙头显然是创新药热潮的受益者。
⑵背后的逻辑,是因为创新药研发非常复杂和艰难。行业内很早就流传着“双十定律”的说法,即研发一款新药,平均要花10年的时间,同时要烧掉10亿美金。恒瑞过去10年研发投入接近200亿,才研发出来8种创新药,可见医药研发的周期之长、难度之大。
⑶医药外包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通过规模化和专业化能力,推动创新药研发的速度和质量,同时降低研发成本。
十大医药公司排名如下:
1、广州白云山药业集团。
2、 中和医药集团公司。
3、中国医药。
4、南京制药厂。
5、云南白药。
6、山东瑞康药业集团。
7、江苏恒瑞药业。
8、人福药业集团。
9、四川科伦药业。
10、重庆智飞生物制品。
其中一些药企简介如下: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广州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股600332,H股00874)控股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中西成药、化工原料药、天然药物、生物药、化工原料药的研发、制造和中间体的销售;西药、中药、医疗器械的批发、零售及进出口。
中协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药品批发、零售和制造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抗生素制剂、动力注射剂、抗生素原料药(API)等。
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票简称:中国医药;股票代码:600056)。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以医药产业为主营业务的三大中央企业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