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个是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过脾的转输,上输于肺,贯注于心脉,输布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毛。有有些患者就诊时诉喝点水、吃点饭之后胃就胀胀的,这就是脾主运化出了问题。
二是充养肾精,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先天之精必得后天之精的充养,才能充盛。
三是脾胃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由于脾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称脾胃后天之本。
脾的生理特性:
喜燥恶湿 脾喜燥恶湿与胃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脾喜燥恶湿是因为脾为太阴湿土之脏,主运化水液,脾气健运,水液得以正常输布,无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停聚。临床上,对脾虚生湿者,应健脾利湿;湿邪困脾者,当芳香醒脾、正所谓“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中医所讲的“痰”不能单纯的理解成咳嗽出的痰液。 中医认为能够致病的水湿性的东西就叫做痰。而 脾呢,主要就是 运化水湿的。 脾喜燥而恶润。 所以说 脾的功能一旦失调就会使水湿成灾,而一旦水湿积聚的多了就会更加使脾功能失调因为脾恶润,不喜欢水湿的环境。 所以就更加的使水湿多了。 这样恶性循环。使水湿积聚,而这些水湿会停留于肺中,所以说 脾胃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五脏六腑都是相互配合,各成配偶关系,即肝配胆,脾配胃,心配小肠,肺配大肠,肾配膀胱,心包络配三焦。也就是说它们配合属表里的,在生理上或病理上都是不可分割的。脏有病,必然会影响到它配合的腑,所以在脏与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很多病在辨证施治方面运用了表里关系,例如肺与大肠相表里,当肺有病时,中医药采用泻大肠的方法治疗,可获得好疗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