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在孩子入园前会要求做乙肝抗体检查。如果乙肝五项检查发现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抗-HBs滴度<10mIU/mL),即我们通常讲的没有乙肝抗体、没有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失败。
相反,当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抗-HBs滴度≥10mIU/ml)则视为获得乙肝抗体、产生免疫应答、免疫成功。
的确,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滴度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以后在面临病毒攻击时产生免疫应答。
但研究发现,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mIU/ml时便可对接种者形成保护,所以,哪怕结果相对较低(例如20mlU/ml),但只要检测结果≥10mlU/ml,就不必为了提高抗体滴度而再打一针。
02
每个人都需要检测乙肝抗体吗?
不是的。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青少年、成人,在完成整个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后通常无需检测乙肝抗体。
对于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则建议在完成乙肝疫苗第3针后1-2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如乙肝五项检查),高危人群包括: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如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所生育的婴儿;
爱人或性伴侣为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拥有多个性伴侣、男男性行为、注射吸毒等;
工作中经皮或粘膜暴露于患者血液或体液风险高的医务工作者;
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受损者,如HIV感染者、长期大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化疗等;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和需要反复输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
需要说明的是,乙肝主要通过母婴、性和血液传播,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乙肝会通过除血液或精子外的体液传播。
因此,如果家里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家人,孩子依然可以与其共同进餐、共用碗筷、正常身体接触。
但注意当孩子(成人同样适用)出现粘膜或皮肤受损时,要避免与他们的血液或含有血液的体液接触,例如避免共用刀具、刮胡刀、牙刷(大家都出现牙龈出血时存在风险)等。
03
孩子完成乙肝疫苗接种,为何检测显示没有抗体?
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一般应在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即第3针乙肝疫苗)后1-2月进行。
普通孩子一般在6月龄时就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程序,但在3岁前后才做乙肝五项检查,这时候由于时间推移(检查距离疫苗完成接种时间有2年多),乙肝表面抗体滴度降低了,直至降至阴性水平,这样的结果无法确定是否已产生过乙肝抗体。
04
既然无法确认抗体是否产生过,为何不都查抗体?
因为绝大多数孩子在乙肝疫苗接种后能产生抗体,只有少数(约5%)没有,所以没有乙肝感染高危因素的孩子,不建议常规查乙肝抗体。
如果对所有孩子都常规检测抗体可能使绝大多数孩子徒增一次检测过程,在经济和医疗资源上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可能增加家长担忧,这不是一项合适的公共卫生措施。
假如孩子长期与乙肝患者或携带乙肝抗体家人生活,相比其他孩子,感染病毒风险可能更高,我们不反对给这类孩子做抗体检测,家长可酌情考虑。
05
检查结果没有抗体就没有保护效果吗?
不一定。
如果孩子在首轮疫苗接种后已产生过抗体,入园检查结果阴性不能说明没有保护效果。
因为对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检查,检测的是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滴度。
但实际上乙肝疫苗接种后不仅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还会使细胞免疫产生免疫记忆,免疫记忆可长期存在。
虽然随着时间推移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会下降甚至降至阴性水平,但由于免疫记忆的存在,当乙肝病毒侵袭时,依然会“唤醒”免疫细胞,产生抗体而预防乙肝感染。
根据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乙肝疫苗对产生乙肝抗体接种者的保护期可达22年(部分研究发现可达30年)。
06
疫苗推迟接种会影响检测结果吗?
由于今年受疫情的影响,不少孩子没法按0-1-6月的接种程序按时接种乙肝疫苗。
但只要最后还是完成3针的接种程序,即使每针之间的间隔时间长于推荐间隔时间,这并不会降低最终的抗体浓度,也就是说,推迟接种一般不会影响抗体检查结果。
当然,在完成整个接种程序前,疫苗推迟接种可能使孩子无法获得足够的保护,所以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建议尽快补种。
07
结果阴性,需要补种疫苗吗?
虽然,对于免疫功能正常且没有乙肝感染高危因素的幼托儿童,不建议常规检测乙肝表面抗体,但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已经做了,并且结果呈阴性,那么可按0-1-6月的接种程序再接种3针乙肝疫苗。
除非孩子在首轮接种后及时检查抗体,且结果呈阳性,否则无法知道这些孩子到底是否产生过抗体(毕竟有约5%孩子可能根本没产生过抗体)。这时,从保护的角度,还是建议再接种一轮。
另外,乙肝疫苗安全性较好,并不需要担心补种疫苗会对孩子健康不利。
1. 自身抗体滴度与疾病的相关性 有些自身抗体是高特异性指标。如抗Sm抗体对SLE、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对AIH等,一旦出现阳性(即使是低滴度), 基本上就可做出诊断。但如果这些指标为阴性,也不能排除相关疾病的存在。相反有些指标虽然在疾病中的阳性率比较高,但特异性差,在很多疾病甚至健康人群中均可出现阳性(如ANA),这种抗体只有在高滴度时,才对相关疾病有诊断意义。自身抗体的滴度不仅对疾病诊断非常重要,并且有些抗体的滴度(如抗dsDNA抗体)与疾病的活动度密切相关,可用于疗效和病程监控。 2. 关于抗核抗体(ANA)的滴度范围 检测ANA的标准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最好用Hep-2细胞和灵长类肝冰冻组织切片作为检测基质。我科实验室采用的是 德国欧蒙公司Hep-2/猴肝检测ANA间接免疫荧光试剂盒。其起始稀释度为1:100,滴度超过1:320时,则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不同检测系统的起始稀释度和滴度系统不同,检测到的滴度数值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对ANA的结果不仅要关心其定性和滴度结果,同时还应了解所用检测系统的实验基质和起始稀释度(正常参考范围)。我科实验室ANA (IIF)的临界值(起始稀释度)为1:100。 在正常人群中ANA阳性率3-15%,抗体滴度较低,在年龄大于60岁的正常人群中ANA阳性率可高达10-37%。 ANA滴度及临床意义如下: ANA滴度 荧光强度 临床意义 <1:100 - ANA阴性,血清标本中未检出抗核抗体。 1:100 (+) 可疑阳性,继续追踪观察。少数正常人群也可能阳性。 1:320 + 弱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相关疾病。极少数正常人也可能阳性。 1:1000 ++ 中等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相关疾病。 1:3200 +++ 强阳性,高度提示存在相关疾病。 1:10000 ++++ 很强的阳性,高度提示存在相关疾病。 3. 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如抗dsDNA抗体检测常用的方法有ELISA、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这 三种方法所能检测的抗体的亲和力差别很大,放射免疫法的特异性最高,IIF次之,ELISA较差。因此ELISA检出抗dsDNA阳性时,应用其它方法确认。 4. 自身抗体流行病学资料的积累 在IIF检测时,很多荧光模型相对应的靶抗原尚不清楚,且这些荧光模型的临床意义不明确。随着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相关自 身抗体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以前认为没有临床意义的抗体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因而对于这些结果,实验室也应该报告,以引起临床的重视,通过临床和实验室的共同努力,不断积累这些荧光模型的流行病学资料。 5. 为何患者ANA阳性,却无明显临床症状? ANA阴性结果提示患者体内不存在抗核抗体。若患者仅仅出现ANA阳性结果而无其他临床表现或指征,则并不提示自身免疫性疾 病。主要原因如下: 1)ANA在健康人群中的阳性率约为3-15%,而且ANA的产生与患者的年龄相关,年龄在65岁以上的健康人群ANA阳性率可高达1 0-37%。另外健康人群在感染病毒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ANA阳性,但这些抗体多为短暂出现。 2)一些药物治疗可能引起ANA阳性。因此ANA阳性需结合患者用药情况综合判断。 3)一些特殊疾病(如肿瘤)也可能导致ANA阳性。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自身抗体往往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对于SLE患者而言,至少有一种以上SLE相关自身抗体在临床诊断前即 已出现(最早达9.4年前,平均为3.3年),而且抗体与疾病特异性越高,出现的时间越晚。另外,随着SLE病情进展,抗体产生的数量逐渐增加(见参考文献[1])。 6. 如何认识间接免疫荧光法ANA阴性,而印迹法靶抗原(SSA、Jo-1、M2、和dsDNA等)结果阳性的实验结果? 客观上不同的检测方法学之间存在敏感度和特异性的差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应根据靶抗原的实际结果,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由于SSA和Jo-1抗原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量不高,而且细胞固定剂对于抗原结构也可能产生影响,因此基于培养细胞作为基 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绝非抗SSA和Jo-1抗体的最佳检测方法(见参考文献[2])。 2)抗线粒体M2抗体对PBC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研究表明临床明确诊断的PBC患者样本,即使应用大鼠肾 检测抗线粒体M2抗体也可能出现荧光法阴性而重组抗原方法阳性的结果(见参考文献[3])。 3)对于dsDNA抗体临床检测,由于不同实验体系中所应用的抗原来源不同、抗原呈现形式不同以及反应条件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不同实验方法学之间的结果并不具备可比性(见参考文献[4])。 7. 单独出现Ro52抗体阳性是否具有临床意义? 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抗SSA抗体主要提示干燥综合症、SLE和新生儿红斑狼疮等疾病。但Ro52抗体在许多疾病中(如风湿性疾 病、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型肝病等)均有一定的发生率,因此单独Ro52抗体阳性结果缺乏疾病 ,需结合其他检测指标或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出现SLA/LP抗体和Ro52抗体同时阳性,则提示患者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