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为督脉的穴位,位于巅顶,两耳连线的中心。就是头顶那个凹陷的地方,自己用手可以摸到的。
百会是人身最高的穴位,如果这个位置被击中了,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倒地并且不省人事的情况。
百会为诸阳之会,人体阳气最盛的地方,与手足少阳、足太阳、足厥阴和督脉五条经脉相交会,故称三阳五会。《会元针灸学》:“百会者,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故名百会。”
能针能灸,可补可泻,有平肝熄风,开窍醒脑,提升阳气,升阳举陷,回阳固脱的功效,治疗头痛、头晕、癫狂痫证、中风昏迷、失语、健忘失眠以及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久泻不止、小便失禁等阳热上冲或阳气不固的病证。
针百会一穴,经气可通全身。《普济方》言:“百会穴百病皆主。”
治头痛,中医有“诸般头痛,百会为先”的说法。《胜玉歌》云: “头痛眩晕百会好”《针灸大成》云: “百会、后顶、合谷,治头风顶痛”等。
为急救穴,《资生经》云:“人身有四穴最应急,四百四病皆能治之,百会盖其一也。”《玉龙歌》记载: “中风不语最难医,顶门发际亦堪施,百会穴中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据说《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就是用这个三阳五会为虢太子治疗尸厥的。百会配风府穴,能调气血,降逆气,醒脑安神。凡头晕目眩,中风失语,昏迷,取之奏效。
治疗泄泻,《丹溪治法心要·泄泻》中有“久病气虚,泄泻不止,灸百会三壮。”《寿世保元》“泄泻三五年不愈者,百会穴五七壮即愈”。
治疗脱肛,《医宗金鉴》: “提补阳气上升,……,大肠下气脱肛”《席弘赋》“小儿脱肛患多时,先灸百会次鸠尾”。使用时要配以长强、神阙、气海等穴。多用灸法。
百会穴贴敷治子宫下垂:五倍子5克,蓖麻5粒,升麻3克。共研为泥,贴敷于百会穴,胶布固定,每日早、中、晚3次,每次贴10分钟,10天为一疗程,疗效不明显可续用一疗程。
针刺百会穴使用28~30号毫针,平刺百会穴0.3~0.5寸,局部产生酸胀感
按摩百会,用食指或中指持续给力,当局部出现酸酸的、麻麻的感觉时,再持续30秒。就可以缓解由于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晕,精神紧张等症状。
灸百会穴可用艾柱灸法,使患者坐位,将艾娃置放在百会穴,然后从顶端点燃,当燃烧剩余1/3左右,病人开始感到热烫时,即用摄子将剩余的艾绒压灭或去掉,另换义化施灸,义巧的灸量单位是"壮",燃烧一个艾巧即为"一壮",灸量多少因人体质和病情而定,体质非常虚弱者,施灸量不宜太多,一般每次灸3~5壮,体质一般或较强者,每次可灸5~9壮。也可以使用隔葱灸:取葱白适量,捣烂如泥,放在百会穴上,上置艾柱施灸。一般可灸5~7壮,感到局部温热舒适,不觉觉灼痛痛为度;隔姜灸:把生姜(鲜者为好)切成约2~3mm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穿数孔,置于百会穴,上面放大艾柱灸之,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用镊子子将姜片夹起,离开皮肤数秒钟,然后放下续灸。一柱燃尽,则换柱再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湿涧为度;隔附子饼灸:将附子切成2~3mm厚的薄片,或以附子末加黄酒做成药饼,中间刺穿数孔,置于百会穴,上面放艾柱灸之。如药饼变干,应换湿药饼再灸。
百会的艾条灸法最简单,将艾条点燃进行施灸,艾条灸又可分为固定灸、雀啄灸、回旋灸、实按灸。固定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约距2~4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在百会穴一般施灸30分钟左右,每日1~2次。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百会穴,距离不固定,像麻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移动施灸,一般每次施灸30分钟,每日1~2次;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百会穴,不停地作回旋转动施灸,此种灸法面积较大。
头顶正中
按《甲乙经》之骨度分寸,前后发际之间为十二寸,百会穴是在距前发际后五寸,后发际前七寸处。如旋毛居中者则此处恰当旋毛中央,该处之颅骨凹陷在头部最为突出,亦与“陷可容指”的记载相符。
百会穴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1.生理特点 穴居颠顶,联系脑部:百会穴位居颠顶部,其深处即为脑之所在;且百会为督脉经穴,督脉又归属与脑。此外,根据“气街”理论,“头气有街”、“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灵枢·卫气》),即经气到头部的(手、足三阳)都联系于脑。根据“四海”理论,“脑为髓海”。杨上善注说“胃流津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最多,故为海也。是肾所生,其气上输脑盖百会穴,下输风府也”。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 2.证治范围 醒脑开窍:治尸厥、卒暴中风等证。现代常与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相伍, 治疗高血压、眩晕、血管性头痛等。 安神定志:治心悸、失眠、健忘等证。现代常与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相伍,治疗神经衰弱、心律失常等疾病。 升阳举陷:治脱肛、泄泻等证。现代常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阴挺;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 通督定痫:治癫狂、痫症。现代多与大椎、人中、神庭、神门等穴相伍,治疗精神分裂症、癫痫等。 3.现代研究 针刺百会透曲鬓、前神聪、悬厘等穴,能够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 使脑组织细胞有一定恢复。刺激百会、前顶、四神聪等穴,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大脑皮层中枢生物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头痛患者脑组织含氧及血流量明显降低,针刺后改善了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及血流量,从而起到通络止痛的效果。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